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在河北分布广泛,主要危害杨树,尤以幼树及苗木受害最重。随着近几年速生杨的大量栽植,白杨透翅蛾呈蔓延之势,加强对此害虫的认识与防治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2.
橙带蓝尺蛾(Milionia basalis)是近年来严重危害罗汉松和竹柏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为筛选出对该虫具有高致病力的优良菌株,对5株不同来源的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aFZ-13、MaFZ-16、MaQL-02、MaXJ-04、MaZPTR-01)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及其对橙带蓝尺蛾幼虫的致病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绿僵菌菌株菌落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及其对橙带蓝尺蛾幼虫的致病力差异十分显著。菌株接种培养15 d,菌落直径最大的为MaZPTR-01菌株,达6.5 cm;其次为MaFZ-13菌株,达6.2 cm。产孢量最高的为MaFZ-13,达1.33×10~8孢子·cm~(-2),MaZPTR-01菌株次之,达1.28×10~8孢子·cm~(-2)。MaFZ-13、MaXJ-04菌株对橙带蓝尺蛾幼虫的致死率较高,15 d后分别达到96.7%、95.0%,其它菌株均低于90%;幼虫僵虫率分别为75%、71.7%;致死中时(LT_(50))也显著短于其它菌株,分别为5.01 d、5.48 d。绿僵菌MaFZ-13和MaXJ-04菌株不仅生长速度快、产孢量高,而且对橙带蓝尺蛾幼虫的致病力强,可作为优良菌株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1983年春,我们先后从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的越冬幼虫虫尸上分离出顶孢霉(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Corda.)、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ha(Balsamo)Vuill.)、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fsch.)SoroKin)、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elcht.)等5种致病真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专门报道。本文仅将对5种致病真菌的形态、培养特性、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白杨透翅蛾是林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其对林业生产效益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以白杨透翅蛾发生规律为入手点,从成虫、卵、幼虫等方面,分析了白杨透翅蛾生物学特性。并结合白杨透翅蛾发生的规律,从营林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白杨透翅蛾防治策略,以期为白杨透翅蛾防治作业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一种利用蒲螨作为生物媒介,将昆虫病原真菌孢子传播到光肩星天牛虫道中,最终使害虫感染真菌死亡的生物防治光肩星天牛新方法。【方法】通过摩泽蒲螨和杀虫真菌孢子粉联用,利用摩泽蒲螨携带真菌孢子进入天牛蛀道,实现杀虫真菌对天牛的有效感染。室外模拟防治试验,采用光肩星天牛危害的长1.0 m杨树木段插埋基部于室外土壤中,用蚊帐罩住,每个重复10个木桩、每个处理3个重复。设置4个处理组,各组释放装置内分别有摩泽蒲螨和球孢白僵菌、摩泽蒲螨和金龟子绿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摩泽蒲螨、空白对照组无螨无菌。统计防治试验前后排粪孔和羽化孔的数量,并在防治1个月后剖开木段,检查光肩星天牛幼虫是否被真菌感染。林间防治试验,于2021年8月前往酒泉市石河桥道班,选择危害严重的杨树作为中心母树,固定释放装置,1个月后统计防效,确定蒲螨携真菌孢子的传播直径。【结果】室外模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1个月后,摩泽蒲螨和球孢白僵菌处理组、摩泽蒲螨和金龟子绿僵菌处理组的木段排粪孔减少比例分别为77.0%和83.1%,且无新增羽化孔。剖开木段检查天牛蛀道发现,摩泽蒲螨和球孢白僵菌处理组、摩泽蒲螨和金龟子绿僵菌处...  相似文献   

6.
白杨透翅蛾过去在辽宁、河北、河南、北京等省、市发生严重,我省尚未发现.但是,在苗条运输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病虫检疫工作,目前我省部分地区已发现白杨透翅蛾的为害,并正在逐步蔓延扩散,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检疫害虫.  相似文献   

7.
寡节小蜂[Elachertus sp]是白杨透翅蛾[paranthrone tabanlfarmis Rott]幼虫的一种外体寄生蜂,蜂幼虫群体聚集在寄主幼虫体表,以寄主为营养,供其生长和发育,致死白杨透翅蛾幼虫。一九七四年在调查白杨透翅蛾的同时,首次发现虫瘿内的白杨透翅蛾幼虫体上有蜂寄生。自然寄生率达10%,最高达到20%左右。我们为了弄清该蜂的生物学特性、放蜂效果以及应用于生物防治的可能性,于一七五年一九七九年进行了调查、观察、室内培养和放蜂试验:  相似文献   

8.
白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的害虫,以幼虫危害杨柳的枝干,严重地影响林木生长和材质。1971年4月沙岭子苗圃栽植的各种速生杨树品种,于1973年冬进行调查,1,500株当中,有1,043株受到危害,被害率为69%,其中造成风折的150株,占受害株数的15%。在风折木中美×小杂交杨占44%。因此,白杨透翅蛾是发展速生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在选育杨树速生用材品种的同时,对白杨透翅蛾的生活史进行了观察。经过几年的实践,初步掌握了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杨大透翅蛾(Aegeria apiformis CI.)属鳞翅目透翅蛾科。是我区严重为害杨树的一种主要蛀干害虫。为了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迅速解决防治问题,1973—1975年,我们调查了该虫种的危害情况,定位观察了生活习性,并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榆透翅蛾Synanrhedon sp.属鳞翅目、透翅蛾科(Sesiidae),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榆树蛀干害虫。鉴于国内对此虫尚无报导,我们于1983~84年对此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做了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白杨透翅蛾属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是杨属植物的一大害虫。据资料介绍,该虫在全国近二十个省、区内均有分布。我区地域辽阔,各地白杨透翅蛾程度不同地都有为害,局部地方为害达到惊人程度。1985年临河市小召乡林场育苗地被害率高达53%。1986年春,我站从吉林省引进白杨透翅蛾性诱剂,在临河市十三个乡首次大面积推广应用,收到明显效果。以巴盟林研所为例:放性诱剂四片,共诱捕白杨透翅蛾雄蛾70头,其中5月28日放设的一片就诱捕39头。根据我们的实践,认为性诱剂在林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白杨透翅蛾的生活史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杨透翅蛾为很多省、市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杨树蛀干害虫之一。文章对其生活史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研究,总结出白杨透翅蛾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杨干象虫、白杨透翅蛾和山杨天牛是杨树的毁灭性害虫。这三种害虫的幼虫和卵都寄生在苗木上,靠人们调入苗木时传播,所以列为杨树检疫害虫。杨干象虫、白杨透翅蛾几乎在杨树产区都有发生。根据这三种检疫害虫的特点,大力开展杨树苗木检疫,是消灭和防止这三种检疫害  相似文献   

14.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c tabaniformis Rott.)是杨树枝干的重要钻蛀性害虫。在找省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据调查1~5年生幼树一般被害株率达30~50%,造成成林木秃头断梢,林相不整,杨树速生丰产林、防护林及四旁植树威胁极大,但目前对该虫的防治还有很大困难。为探索观察并做了性诱剂粗提和诱引效应初步试验。1982年应用江苏省激素研究所合成的白杨透翅娥性诱剂做了诱蛾效果测定。1983年进行了应用技术及大面积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竹林金针虫是南方竹林笋期最为重要的害虫之一,筛胸梳爪叩甲幼虫是竹林金针虫的优势种群,应用绿僵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测定了3株绿僵菌对筛胸梳爪叩甲幼虫的毒力,并比较了毒土法和毒饵法两种施菌方式对绿僵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沙绿僵菌WP08菌株和金龟子绿僵菌30104菌株对筛胸梳爪叩甲幼虫具有明显的致病效果,在30 d的试验期内,校正累计死亡率分别为90.0%和66.3%,半数致死时间(LT50)分别为15.8 d和25.8 d;毒土法的校正累计死亡率略高于毒饵法,分别为60.1%和52.0%,LT50分别为22.6 d和28.0 d。金龟子绿僵菌LRC112菌株对金针虫无致病力。  相似文献   

16.
油桐鹰尺蠖Biston suppressaria (Guenée) 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近年来在速生桉树林分中大 面积发生,造成较大的损失。文中研究了不同来源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菌株生长与产孢 特性及对油桐鹰尺蠖幼虫的致病力,旨在筛选出高效防治该虫的生物资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 绿僵菌菌株间菌落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差异显著,MaZPTR-01 菌株15 d 的菌落直径为6.5 cm,显著较其它 菌株大;MaFZ-13 和MaZPTR-01 菌株培养15 d 产孢量最高,分别为1.33×108 孢子· cm-2 和1.28×108 孢 子· cm-2。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油桐鹰尺蠖幼虫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接种MaFZ-13 和MaZPTR-01 菌株的幼虫校正死亡率、僵虫率均较其它菌株高,接种后15 d 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 94.5%、92.7%,僵虫率分别为75%、61.7%;这2 个菌株的致死中时(LT50)显著比其它菌株短,分别为 4.34 和4.52 d。绿僵菌MaFZ-13 和MaZPTR-01 菌株对油桐鹰尺蠖幼虫的致病力强,且具有良好的生产性 状,可作为该虫的生物防治资源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白僵菌Beauveria sp.、绿僵菌Metarrhizium sp.、粉拟青霉Paecilomycesfarinosus、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sandiego、芜菁夜蛾线虫Steinernemafeltiae对淡翅黎丽金龟Blitopertha pallidipennis Reitter进行致病力测定和苗圃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卵孢白僵菌AB菌株和球孢白僵菌YB菌株室内致病率60%—83.3%,苗圃防治效果67.6%—86.6%;芜菁夜蛾线虫室内致病率98%,苗圃防治试验校正虫口减退率87.5%;绿僵菌室内致病率13.8%;苏云金杆菌室内致病率58.8%,苗圃防治效果3.4%;粉拟青霉不致病。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在通榆、前郭、扶余、白城等县市,先后发现啄木鸟啄食白杨透翅蛾幼虫,特别是冬春季节更为明显。有的地区发生普遍,啄食效果显著,除虫率高,这不仅控制了白杨透翅蛾的蔓延和猖獗为害,而且也为白杨透翅蛾的生物防治增添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为了进一步摸清啄木鸟啄食白杨透翅蛾的除虫效果,以便推动益鸟招引、啄木鸟防虫,治虫工作的不断发展,我们在从事林业生产活动中,对其啄木鸟啄食白杨透翅蛾的效果做了  相似文献   

19.
黑加仑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也是阿勒泰地区主要的外来有害生物之一。2009年4月份在富蕴县黑加仑苗圃基地首次发现黑加仑透翅蛾以后,对全地区黑加仑种植基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仔细研究了该虫对我区引进来黑加仑的  相似文献   

20.
对地处山西东南部的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虫生真菌种类资源及其杀虫活性作了初步的研究。共分离鉴定真菌3目13属19种,2种为山西特有种,其中的丝孢目真菌为该地区的优势种群。选取其中的多形白僵菌和印度轮枝菌,分别对林业害虫杨二尾舟蛾、杨梢叶甲幼虫进行杀虫活性试验,多形白僵菌的平均杀虫效果高于印度轮枝菌1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