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6年黄淮麦区的小麦生产形势喜人,大部分地区获得了丰收,特别是河南省小麦生产连续三年增产。这其中既有气候适宜的原因,也有政策激励(粮食生产补贴、良种补贴)的效果和新品种利用面积加大,布局渐趋合理的作用。为今后生产上更合理利用小麦品种,规避风险,现根据近几年大面积生产和中间试验中的品种表现提出参考意见。1黄淮南片麦区的气候和生产特点及对品种的要求1.1黄淮麦区是气候灾害的多发区从黄淮南片麦区生态气候特点考虑,该区位于南方冬麦区和北方冬麦区的过渡地带,在小麦生育期间气候多变,灾害频繁。其中最常出现的灾害是暖秋冷冬…  相似文献   

2.
国审小麦新品种豫农035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农35是河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在2004-2006年度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7827.15kg/hm2,比对照品种豫麦49增产4.05%,达显著水平,2006-2007年度国家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新麦18增产4.4%。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7006号,该品种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许农5号是许昌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2005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豫审麦2005005;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国审麦2007010。在河南省及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生产试验中均比当前黄淮麦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对照品种产量高出5%以上.增产效果显著.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新麦19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1994年配制的杂交组合,用自己创造的新种质(C5/3577)F3d1作母本,新麦9号作父本杂交,用系谱法经多年选择,于2001年出圃,2003年参加预试,2004—2006年分别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试、国家黄淮南片高肥冬水组区试、河南省高肥冬水组生产试验、国家黄淮南片生产试验。2006年9月同时通过河南省、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豫审麦2006001和国审麦2006015。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镇麦16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麦168(原名镇麦02168)系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2年以苏麦6号,97G59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及示范表明,该品种表现产量高、品质优、农艺性状好、综合抗性强等特征.属国家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是江苏省首个适合淮南麦区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2004-2007年分别参加江苏省和国家长江中下游小麦区域试验.综合表现较好.于2007年8月和10月分别通过江苏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0701、国审麦2007004,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赵红  范和君 《种子》1994,(1):35-38
该文利用1980-1992年全国黄淮南片及河南省水地小麦区试验资料,分析了“六五”和“七五”黄淮南片麦区育成品种特点及在生产上的应用情况,根据该区的生态条件,生产发展水平等一系列综合条件,提出大面积(亩产350-450公斤)生产条件下对丰产稳产广泛适应性品种性状的要求和今后的育种目标,并在选育广泛适应性品种的方法和途径上,与育种者商榷。  相似文献   

7.
新麦26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利用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标记,优良低分子麦谷蛋白亚基互补和聚合,累加了5+10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育成的超强筋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小麦新品种。2008年、2009年国家区试混合样化验,品质名列参试品种第1位,各项指标均能达到甚至远远超过国家强筋小麦一级标准,是本院强筋小麦新品种选育的一次重大突破。于201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麦2010007),并已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1新麦26号品种介绍  相似文献   

8.
小麦是苏南地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约占全年粮食总产的 30 %。 2 0 0 0年苏南地区小麦退出国家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 ,国外小麦进口数量增加。既对苏南地区小麦生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又给小麦生产结构调整创造了良好的机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 WTO的临近 ,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目前调整小麦生产结构 ,既要从压缩总量着手 ,更要在品种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区域优势 ,发展专用小麦品种生产 ,既能缓解常规小麦供过于求的矛盾 ,也是发展小麦生产的长远策略和必由之路。1 思想观念的转变 要确立农业…  相似文献   

9.
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原种生产操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小麦原种繁育基地种子生产加工质量,根据国家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及国家、地方种子质量检验规程等,结合小麦原种生产基地现状,建立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原种生产操作技术体系,为该麦区小麦原种生产加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国家调整了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夏粮收购实行了优质优价,各产区都在研究如何发展优质小麦。笔者认为,现有条件下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家知道,小麦品种具有生态类型(冬春性)之分,发展优质小麦品种,首先必需选择与本地生态类型相近的品种。针对现有优质小麦生态类型多为冬性、半冬性的现实,北方麦区如山东、河南等省可发展品质一流的优质小麦;南方麦区特别是淮河以南的红麦区,小麦生长后期雨水多,梅雨来得早,穗发芽、烂麦场的危险很大,只宜发展品质有所改良的小麦品种,如…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黄淮南片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生产上利用品种数量多,种植面积大.黄淮南片各育种单位如何把新育成的小麦品种(品系)顺利通过区试,是关系到育种单位育种成果能否得到确认的大事.因此,育种单位在新品种选育和新品系参加区试上都应有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利用1980~1992年全国黄推南片及河南省水地小麦区试资料,分析了“六五”和“七五”黄推南片麦区育成品种特点及在生产上的应用情况,根据该区的生态条件、生产发展水平等一系列综合条件,提出大面积(亩产350~450公斤)生产条件下对丰产稳产广泛适应性品种性状的要求和今后的有种目标.并在选育广泛适应性品种的方法和途径上,与育种者商榷。黄淮南片麦区是全国的第一大产麦区,孩区横跨豫(中北)、皖(北)、苏(北)、陕(关中)四省,生态、土壤、气侯等条件复杂,对小麦品种的要求比较严格。1980年以来,该区各育种单位开展了联合攻关,培育出很多小麦新品种,!980~1992年仅黄淮南片冬、春水两组区试就鉴定了96个品种,其中有25个经国家或豫、皖、苏、陕等省审定,在生产上广泛应用,对该区小麦单产和总产的不断提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因此,了解核区小麦品种选育和利用特点及大面积生态环境对小麦品种的要求,将有助于确定今后育种目标和选育模式,培育出适于该区大面积广泛利用的突破性品种。  相似文献   

13.
新麦11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选育的超高产、优质、抗病、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已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2001年度参加河南省高肥春水组区域试验和河南省生产试验,产量居第一位。2002年参加全国黄淮南片高肥春水组区域试验,比对照种增产显著,2003年参加黄淮南片  相似文献   

14.
豫麦 57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所培育的半冬性高产小麦新品种 ,1 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0年国家黄淮区试结果 ,平均单产 83 1 1 .5kg/hm2 ,增产极显著 ,现已参加国家生产试验 ,在豫、皖、苏、陕四省示范种植。豫麦 57品种的突出特点是矮秆 (株高75~ 80cm)、中大穗 (穗长 9~ 1 2cm)、产量三要素协调 (穗数 570万~ 675万 /hm2 、粒数 3 4~42粒、千粒重 3 8~ 45g)、茎秆坚韧抗倒伏、既高产又稳产 ,适宜黄淮南片麦区种植。根据豫麦57的生理特性 ,经多年试验和生产示范 ,总结出一套“足墒下种低播量 ,前…  相似文献   

15.
国审新科麦169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针对黄淮南片麦区生态特点制定育种目标,根据生态育种理论,抓住高产主线,从现有推广小麦品种存在的高产、优质、抗性等问题入手,以新麦18为母本、矮抗58为父本,通过常规有性杂交育种方法创造变异,协调高产优质、高产广适等性状指标间的关系而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15年申请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半冬性早熟品种,矮秆抗倒伏,综合抗病性好,综合适应性广,且具有丰产、稳产性好等优点,在黄淮南片小麦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2010年以来小麦生育期间黄淮南片麦区非生物灾害和病虫害发生特点,以及大面积生产和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品种的表现进行了分析,认为冬春干旱、春季倒春寒冻害,灌浆后期高温、干热风、倒伏等灾害,以及纹枯病、赤霉病、根腐病、叶锈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是影响该区小麦生产和品种利用的主要因素。大面积生产和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品种一般为冬春抗寒、抗倒性较好,后期根系活力强,耐热性好、灌浆快,抗(耐)病性好[抗(耐)赤霉病、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根腐病等]的品种。对品种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黄淮南片麦区不同地区小麦品种利用原则。对2012年以来部分新审定和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这些品种的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小麦新品种豫麦 62是周口市农科所围绕高产、优质、多抗的育种目标 ,选择高产、多抗、大穗矮秆自育的骨干亲本周 842 5A为母本 ,优质、抗病美国小麦品种SW73 2 9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经 8年连续优选而成。 1 996~ 1 999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区试和国家黄淮南片生产试验。 1 999年 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豫麦 62 ,2 0 0 0年 6月被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GS豫麦 62 ,被农业部推荐为适合农业结构调整的优质品种之一。1 特征特性豫麦 62为半冬性 ,中熟品种 ,全生育期一般为 2 3 3d,比豫麦 2 1早 1~ 2d。…  相似文献   

18.
董昀 《中国种业》2006,(4):61-61
新麦208(区试代号为郑育麦029)是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用豫麦18作母本、冀麦5418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于2000年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03-2005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春水组区试二年和一年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5013.已申报国家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黄淮南片麦区多数主推品种存在的高产与稳产难以兼顾这一现实问题,河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工作者通过多年探索,选用优良变异株进行有性杂交,使其优缺点互补,增强丰产性,稳产性,选育出了稳产,高产,广适于一体的新品种豫农035,并与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审定,先将其选育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宛麦969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宛030176为母本、宛麦98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弱春性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2015年12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5021。适宜黄淮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等中高肥地力地区中晚茬种植。1育种目标及技术路线1.1育种目标河南省南阳盆地麦区,是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交汇处,各类小麦病害多发、重发。根据南阳盆地麦区小麦生产、生态和市场对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