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最新的、具体的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件的理论主线,并指导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行。 相似文献
2.
谌娟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1):34-36,39
中国古代哲学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支柱,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辨证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维方式,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体现自我价值的根本要求,内在超越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人的自我价值的要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3.
张迪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3):1-5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赖于经济发展、制度完善和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和谐思想文化,又要借鉴世界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4.
邱月明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6,15(3):29-31,34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和谐社会理论是建立在对西方现代化后果的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的,它揭示了西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背离、文化的异化等社会发展的不和谐现象,指出这种不和谐主要源自于西方社会制度的不正义和以资本为基础的特殊利益集团的存在,提出应该从社会结构和人的微观心理革命两个向度进行变革,建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阐述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内各要素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中国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最新诠释,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结合,对突破我国的发展难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哲学的思维逻辑下,和谐意为一种外在的和谐,是一种以利益、理性为基础的双赢,无论是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时期还是近代对和谐的理解都受制于时代特定的思维逻辑而被定义为一种外在的和谐融洽,而和谐内在的真正含义却被遮蔽了。如何超越传统哲学对和谐所下的定义而形成内在一致的和谐社会以及如何构建一种真正的和谐社会?马克思哲学以其实践生存逻辑超越了传统哲学逻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合理的哲学根基。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4):62-6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建构之中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形态的动态性过程,其中需要问题探究、内容创新、教学体系调整以及哲学形态构建等重要内容。本文将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并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建构的价值性及主要途径。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当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7)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完成,究其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是一次伟大的哲学革命,一场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转折。本文就是要探讨实践观对当代日新月异变化着的世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最新成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以人为本”是基本原则,统筹发展是主要方式,动态和谐则是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2.
陈军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
论述了当代美学研究中,过程美学 一种运用过程理论的方法研究和思考美学基本问题的美学理论,在考察传统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学说所作的探索和思考,极富创见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过程论的伟大学说和思想,并将其运用于美学研究的实际中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14.
朱爱霞 《新农村(黑龙江)》2012,(11)
今年两会,党中央继续强调了“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的地位没有变化,可见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事关社会安定与现代化建设.因此,在全社会各方面都需要和谐的情况下,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的和谐也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在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里要建立协调关系的机制、化解矛盾的机制,非政府组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重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解决好影响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指的是一种全新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这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对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和谐社会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基础上,从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而以产业结构对劳动力要素结构的影响为实证分析,说明如何以和谐社会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某些相通之处以及本质的不同,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研究和批判,应该是一种辩证的否定,对后现代主义中不同的思想和方法应该作具体的批判、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热点问题。素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有必要在哲学的指导下,从物质现、发展观、唯物支观的角度入手,结合经济、政治、文化多种途径,合力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田雪琼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27-29
社会和谐意味着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友好相处与和平共处,其中,“公平正义”构成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规范和前提保障,对社会的和谐起着重要的协调和维系作用。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速度的不断加快,现实社会生活的不和谐性也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真正做到“公平正义”成为我国能够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坚持并实现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保证之一,同时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李嘉伟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4):44-46
民生问题是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核心,彰显了党的惠民政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