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求澳大利亚厚皮海绵Craniella australiensis在海洋药物研制中的作用,采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凝胶过滤层析等技术,从澳大利亚厚皮海绵乙酸乙酯层浸膏中分离纯化出两种化合物,并通过波谱数据与文献对照的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采用CCK-8法对2个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从澳大利亚厚皮海绵分离得到的2个化合物分别为Aldisin和2-Bromoaldisin;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试验显示,化合物Aldisin和2-Bromoaldisin对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Caco-2)、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肝癌细胞(7721)、人胶质瘤细胞(U251)和人肾癌细胞(A498)均具有抑制活性的作用,其中化合物Aldisin处理7721细胞的IC50为(67.56±3.06)μg/m L,抑制作用显著。研究表明,两种化合物属于天然产物,可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探求澳大利亚厚皮海绵Craniella australiensis在海洋药物研制中的作用,采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凝胶过滤层析等技术,从澳大利亚厚皮海绵乙酸乙酯层浸膏中分离纯化出两种化合物,并通过波谱数据与文献对照的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采用CCK-8法对2个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从澳大利亚厚皮海绵分离得到的2个化合物分别为Aldisin和2-Bromoaldisin;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试验显示,化合物Aldisin和2-Bromoaldisin对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Caco-2)、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肝癌细胞(7721)、人胶质瘤细胞(U251)和人肾癌细胞(A498)均具有抑制活性的作用,其中化合物Aldisin处理7721细胞的IC50为(67.56±3.06)μg/m L,抑制作用显著。研究表明,两种化合物属于天然产物,可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黑骨藤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骨藤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是萝摩科杠柳属,西南杠柳的根茎,具有通经活络、祛淤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是民间广泛应用于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风湿与类风湿等疾病的民族药。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发出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黑骨藤伸筋透骨液、黑骨藤伸筋透骨喷雾剂等产品,但作为黑骨藤药材质量标准的指标性化合物一直没有确定,延缓了黑骨藤类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因此,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更多的化合物,对黑骨藤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新产品的开发、以及药材规范化种植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板栗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结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37-5039
[目的]探讨板栗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板栗黄酮的结构。[方法]采用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吸光度测定,以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为考核指标,对影响提取的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颜色反应和图谱对板栗黄酮的结构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板栗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0,温度60℃,提取时间5h,乙醇浓度80%。最佳提取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可达0.51%。板栗中黄酮类化合物为具有7-OH结构或A环邻位双羟基结构的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醇类、黄烷酮类、查尔酮类。[结论]该研究为板栗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提取和结构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紫苏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热水提取法、碱性水溶液法、乙醇浸提法、丙酮提取法和甲醇提取法,对紫苏茎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并筛选出一种可行的方法。乙醇提取物的定性鉴定表明紫苏茎中含有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类和二氢黄酮醇类等多种黄酮化合物,且茎和叶的黄酮成分相似。  相似文献   

6.
笃斯越橘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柱色谱技术对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 L.)果实中黄酮类化舍物进行分离、提纯。分离提纯出3种黄酮类化合物,并通过^1H-NMR、^13C-NMR等表征了结构。结果表明:这3种化合物分别为二甲花翠素-3-O-葡糖苷(Ⅰ),矢车菊-3-O-半乳糖苷(Ⅱ),杨梅黄素(Ⅲ),均为首次从该果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了菊芋叶中的多酚类成分,经正、反相色谱结合的方法分离纯化了这些成分,并根据UV、MS和NMR数据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从菊芋叶中分离并鉴定的7个多酚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1)、3,5-二咖啡酰奎尼酸(2)、1,5-二咖啡酰奎尼酸(3)、4,5-二咖啡酰奎尼酸(4)、3,5-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5)、5,8-diOH-6,7,4!-triOMe(pedunculin)(6)、5,8-diOH-6,7di MeO-2-(3,4-di MeOPh)-4-benzopyrone(7),其中化合物15为酚酸类化合物,化合物65为酚酸类化合物,化合物67为黄酮类化合物。仅通过7为黄酮类化合物。仅通过1H-NMR即可确定4个二咖啡酰奎尼酸化合物中2个咖啡酰基的取代位置。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了菊芋叶中的多酚类成分,经正、反相色谱结合的方法分离纯化了这些成分,并根据UV、MS和NMR数据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从菊芋叶中分离并鉴定的7个多酚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1)、3,5-二咖啡酰奎尼酸(2)、1,5-二咖啡酰奎尼酸(3)、4,5-二咖啡酰奎尼酸(4)、3,5-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5)、5,8-diOH-6,7,4!-triOMe(pedunculin)(6)、5,8-diOH-6,7di MeO-2-(3,4-di MeOPh)-4-benzopyrone(7),其中化合物1~5为酚酸类化合物,化合物6~7为黄酮类化合物。仅通过~1H-NMR即可确定4个二咖啡酰奎尼酸化合物中2个咖啡酰基的取代位置。  相似文献   

9.
廖敏  赵和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06-9408
[目的]提取分离蛹拟青霉发酵液中黄酮类成分并进行结构鉴定。[方法]对乙酸乙酯萃取后的酯相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MS)核磁共振(NMR)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出了蛹拟青霉中的组分Z2-1、Z2-2,并鉴定两组分分别为4′-羟基异黄酮-7-O-β-4″甲氧基葡萄糖甙和5,4′-二羟基异黄酮-7-O-β-4″甲氧基葡萄糖甙。[结论]该研究可为蛹拟青霉中有效化学成分的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海南海绵共附生放线菌资源的多样性及潜在的药用价值,采用 4 种分离培养基分离海南文昌海域海绵的共附生放线菌,利用 16S rRNA序列分析对分离的放线菌进行鉴定,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分离放线菌的发酵产物进行抗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从4种海绵中共获得50株放线菌,所分离菌株归属于5 个亚目、6个科和 7 个属,包括链霉菌属、小单孢菌属、红球菌属、糖多孢菌、栖白蚁菌属、分枝杆菌属和Krasilnikoviella属,其中Krasilnikoviella为首次从海绵中分离得到,4株海洋放线菌为潜在的新物种。抗菌活性测试显示48%的分离菌株呈现抗细菌活性,24%的分离菌株呈现抗植物丝状病原真菌活性。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海南文昌海域海绵共附生放线菌的可培养物种多样性及其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湛江市海水动物副溶血性弧菌的带菌感染率及其致病性,从湛江市水产品市场随机采集海水鱼样品30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进出口标准规定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检验方法,结合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分离试验,对采集样品进行了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与鉴定;并用神耐川试验、溶血试验和脲酶试验检测了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结果显示:30份海水鱼样品分离得到10株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33.33%。其中,神耐川试验溶血强阳性5株,弱阳性2株,阴性3株;在3.5%NaC l兔血琼脂平板上,本试验分离到的10株副溶血性弧菌均呈现较强溶血作用;10株分离菌株脲酶试验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株自行筛选的野生稀有放线菌菌株的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鉴定其分类地位。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以形态学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将所分离的菌株进行摇瓶发酵,将发酵液上清液采用HPLC进行组分检测。该菌株菌落微黄色或浅棕色;产红色色素,气生菌丝不发达,基内菌丝直径平均0.4~0.8μm,产单孢子,生理生化特征与绛红小单孢菌相似,16 S rDNA测定结果与Micromonsopora sp.(EU214948)序列同源性达97%,与M.purpurea(X92595)最为接近。其发酵产物中含有庆大霉素B、小诺霉素和庆大霉素。鉴定该菌株为产庆大霉素B的小单孢菌属绛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purpurea)。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灰毛豆叶片甲醇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并测试它们对斜纹夜蛾卵巢细胞(SL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对甲醇提取物的分离采用了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并结合各种光谱分析(包括UV,1D,2D NMR分析以及HR-ESR-MS)进行结构鉴定。细胞毒性的测试采用的是MTT法。[结果]从灰毛豆叶片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6-methoxykaempferol(1),6-methoxykaempferol7-O-α-rhamnopyranoside(2),6-methoxykaempferol3-O-α-rhamnopyranosyl(1→2)[α-rhamnopyranosyl(1→6)]-β-galactopyranoside(3),6-methoxykaempferol 3-O-α-rhamnopyranosyl(1→2)[α-rhamnopyranosyl(1→6)]-β-galactopyranoside-7-O-α-rhamnopyranoside(4),pongachin(5),5,7-dimethoxy-8-(3-hydroxy-3-methylbut-1Z-enyl)flavanone(6)。除了化合物5之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灰毛豆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性测试发现pongachin(5)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其IC50为4.4 mg/L,化合物1,3和5的细胞毒性均大于阳性对照鱼藤酮。[结论]灰毛豆叶片中6-methoxykaempferol类化合物(1-4)含量相对较大,化合物1,3和5在对SL细胞的活性实验中细胞毒性均大于阳性对照鱼藤酮,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曲均革  金甚益  绕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16-8817,8822
[目的]筛选产纤维素酶的海洋真菌资源。[方法]从杭州湾海域采集海水和海泥(沙)等样品,采用海水PDA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然后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上进行真菌分离纯化,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产酶菌株,并对其中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了26S rDNA ITS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共筛选到72株产纤维素酶的海洋真菌,两株高产菌株的同源序列比对结果分别与Penicilliumfuniculosum和Pseudocercosporella fraxini的同源性高达100%和99%。[结论]该研究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改造和定向进化奠定了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源引种紫锥菊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过氧化物同工酶技术首次对我国8个种源引种紫锥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通过排序分析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紫锥菊的POD同工酶谱在酶带数、迁移率及酶量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临沂引种紫锥菊与其他7个种源的不相似值最大,长沙引种紫锥菊和怀柔引种紫斑茎紫锥菊亲缘关系较近,怀柔引种绿茎紫锥菊和怀柔引种紫茎紫锥菊酶谱特征完全相同。POD同工酶谱可以作为不同种源紫锥菊遗传多样性鉴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紫花亚菊(Ajania purpurea)组培苗茎段、叶片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6 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对试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筛选出合适的配方: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1 6 BA+01 mg·L-1 NAA,诱导率达956%;芽诱导培养基为: MS+10 mg·L-1 6 BA+02 mg·L-1 NAA,诱导率达82%;不定根最适诱导培养基为: 1/2 MS+015 mg·L-1 IBA,生根率达90%以上,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7.
以紫松果菊上分离的黄瓜花叶病毒2-1-2的RNA为模板,采用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下同)技术对2-1-2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 in,C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该CP基因全长657个碱基,编码218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亚组I代表株系Fny的同源性分别为94.5%和98.1%,与亚组II代表株系Q的同源性分别为77.7%和82.5%。对包括该分离物在内的20个CP序列与地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MV不同分离物的亚组类型与地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灰毛豆精油对谷蠹的毒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灰毛豆叶、树皮和种子精油对谷蠹的毒杀活性,分别测定了它们对谷蟗的驱避活性、触杀活性、熏蒸活性及种群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处理48 h后,3种精油对谷蠹成虫的驱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是82.3%、90.7%和94.3%;3种精油都对谷蠹5日龄若虫具有触杀活性,其LD50值分别为每虫25.0、27.9和27.8 mg;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和激素水平对紫叶酢浆草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叶酢浆草的叶片比叶柄更容易分化出不定芽,是最适宜的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NAA0.5mg/L+6-BA1.5mg/L,不定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NAA0.5mg/L+6-BA1.0mg/L,试管苗在MS+2,4-D0.5mg/L培养基上生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