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由于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性,高等教育评估也应当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层次性.建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也能削减高等教育评估的消极影响,增强其积极作用,因此,要加强高等教育体系的分层研究,建立高等教育的认证制度,保证高等教育的最低质量,同时发挥高等教育机构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系统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社会的变迁也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持续的动力,洋务运动开始学习西艺,维新运动对高等教育又加以改进,辛亥革命给高等教育打上了革命的印记,新文化运动使高等教育走上了实用主义道路。历史经验表明,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密切,社会的变革是高等教育转型的动力,高等教育应该发挥其引领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管理创新,关系到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创新教育管理理念与模式,改革教学管理体制,促进个性全面发展,是实施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确保高等教育管理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德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有多所世界著名学府.随着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德国政府对旧的高等教育体制进行着大幅度的改革,以期保持德国高等教育在世界的领先地位.通过介绍目前德国政府在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特色和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日本在短短18年的时间内就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这与战后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对高等教育强烈的需求有关,也与日本高中升学率的节节攀升、私立高校的快速发展、多层次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为增加高等教育供给创造的良好条件有关。借鉴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经验,我国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过程中,要刺激高等教育需求,增加高等教育供给,从而力争实现高等教育供需均衡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使得高等教育的投入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着重对高等教育投入结构进行分析,找出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改善高等教育的投入结构,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核心特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也经历了市场化改革的洗礼,但是,在改革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内在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公平竞争的秩序尚未建立。树立市场化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多元化筹集高等教育办学经费、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有着重要地位。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加强高等教育统计工作极为重要,从长远角度分析,它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高等教育统计工作中现存问题,进而提出加强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高等教育市场化成为了国际高等教育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理顺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历史脉络,在明确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高等教育市场化对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顺应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潮流分别提出了组织再造、品质管理、竞争力优势和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是高等教育生产力、高等教育文化力、高等教育经营力“三力”的总和。三者之间,高等教育生产力是基础,高等教育文化力是核心,高等教育经营力是重点。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性、局部性、延展性、独特性、集合性、时代性等特征,表现为文化底蕴、品牌个性、名师名人效应、育人模式、办学特色等多种载体。面对“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时代强音,我国高等教育目前的发展战略,应该是采取厚基础——优化强化教育生产力、强核心——努力构建教育文化力、铸重点——全力提升教育经营力等措施,倾力打造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