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民共享改革开放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一项文化惠农的实事。2005年,为有效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  相似文献   

2.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民共享改革开放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一项文化惠农的实事。2005年,为有效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  相似文献   

3.
1998年11月19日至23日,正是“秋风吹渭水”,长安菊花香的时节,伴随着’98法门寺庙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古城西安的隆重举行,好像给三秦大地带来了春天的信息。话说参加这次会议的文学艺术及茶文化组的20多名专家学者、作家、记者,围绕着茶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这是继1994年陕西法门寺博物馆举办的国际法门寺唐代茶文化学术讨论会后的又一次大聚会、大交流、大探讨、大检阅,这将对我国世纪之交的茶文化普及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是以记者和茶文化爱好者的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认真听取…  相似文献   

4.
茶文化旅游正在成长为一种极富发展潜力的文化旅游形式.黄山市茶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但仍然存在游客对茶文化认知度不高、茶农及茶艺工作者与旅游活动的契合度不够、旅游购茶乱象丛生等现实问题.因此,需要从保证茶叶产品质量、加强茶文化的作用、宣传普及茶文化知识、做好利益分配、进行关联产品的开发等方面推动黄山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师生为本,建设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大对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新提法,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社会各界也在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思考在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文化中,个人与集体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舒曼 《农业考古》2005,(4):229-230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茶艺”一词由台湾传入大陆后,弘扬、普及和宣传中华茶文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近几年,“茶为国饮”的呼声此起彼伏,茶艺的雅韵和清香,弥漫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由此也拉开了中华茶艺文化研究与交流的帷幕。河北省虽不产茶,但却是茶文化资源的大省,也是中国禅茶文化的发源地,河北省一年一度的金秋茶会响誉海内外。为探源“茶艺文化学”的发祥地,推动两岸中华茶文化交流,促进冀台两地茶文化活动的开展,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组织的河北省茶界代表团一行28人于2005年11月21日经泰国飞往祖国的宝岛台湾,这也是迄今为止,河北省第一支由民间组团赴台湾进行茶文化交流的代表团。  相似文献   

7.
国学与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悦 《农业考古》2006,(3):137-144
本文从释名、辨义、观人三个方面,论述了国学与茶文化的关系.国学是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而中国茶文化则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性格的养成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国学理应囊括茶文化,茶文化是国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学包括考据之学、词章之学、经世之学、义理之学,茶文化也有这些方面的内容,而且两者的精神内核是相通的.国学大师有许多人钟情于茶,对茶文化有精辟的论述,钱穆强调“饮茶亦成文化中一事,即人类大生命之事“;“中国饮茶史,亦即中国社会史人文史中重要一项目“的观点,特别有学术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美国的茶文化源自于中国,两国茶文化有各自的特点及共性.荼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宗教、民族、诗歌、医学、政治等多个领域,有社会性、民族性、区域性和传承性四大显著特征;美国茶文化受中华茶文化的影响较小,走的是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美国赋予茶的是一种快餐文化,强调的是多样性、参与性与享乐性;中美茶文化都认同茶叶保健功效及“时尚茶文化”.茶文化作为两国人民的共同的文化传统,不仅蕴含着物质文化意义,且包含着深远的精神文化内涵,茶文化已经成为中美人民交流及发展友谊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功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任务时强调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 风景秀丽的广州素有"花城"之称,她背倚着白云山风景区,南临珠江,终年绿树葱笼,四季花开,常让中外游客千里会花,融溶陶醉.然而,茶韵连花韵,诗情话友情.就在2007年的深秋,正当全国各族人民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的热潮中,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农业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中华茶人联谊会主办的第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暨第八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泛珠三角(9 2)茶文化、茶产业高峰论坛大会于2007年11月8日至11日,在别有天地的羊城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上海现代茶文化的兴起,始于80年代末。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上海茶文化已呈兴盛景象。其中,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和少儿茶艺两大活动,在全国和海外都有较大的知名度。一、现代茶文化兴盛的主要表现1.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连续举办。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是唯一经国家文化部批准的茶文化节庆活动。从1994年4月举办首届起,每年4月都要举办一届,至2000年共举办7届。它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播民族高雅艺术为主旋律,突出茶文化主题,每届都要举行茶文化学术研讨、中外茶道交流、宋园“茶艺荟萃”、闸北公园茶文化游园、茶文艺演…  相似文献   

12.
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中国茶谣>是茶文化研究的全新探索,也是我国茶文化研究者、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地方史专家王旭烽的最新作品.这部策划编排近一年的舞台作品,以其新颖的艺术架构、古典浓郁的文化形式,把茶文化、人生过程与节令节气相互融合.日前,本报专访王旭烽,听她讲述茶谣与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文化,源头在道家、核心在儒家、发展在佛家。佛家八宗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佛文化与茶文化结合,形成了佛教茶文化。而在佛茶文化中,佛家八宗之禅宗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最为彻底,在佛茶文化中独树一帜,成为佛茶文化的标杆。禅宗茶文化抑或是禅茶文化对全国饮茶之风的兴起,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漫画     
共享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中专辟一章,论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出席党的十七大会议的代表在回顾我国文化建设成就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战略任务,2011年10月18日,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重大意义。本文就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如何推进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茶经》问世一千二百二十八年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将在《茶经》的诞生地举办第10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陆羽茶文化节,这一举措必将极大地推动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这一千二百多年中,研究茶和茶文化的著作层出不穷,茶文化的内涵得到深入的阐发,茶与文化的结合已从诗书画印扩展到小说、诗歌、音乐、舞蹈,几乎涉及到所有文化领域,品茶休闲已经从宫廷、豪门走向市民社会,成为社会时尚。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笔者认为,研究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该是茶文化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表述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一、传承科学精…  相似文献   

17.
周慧  冯海强  罗列万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2):2976-2978
“开化龙顶”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生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充分发挥开化龙顶茶产品资源与文化积淀优势,切实推进农旅项目开发,构建形成茶旅产业链,也是开化龙顶茶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内容,更是增强开化文化旅游活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对开化龙顶茶文化农旅项目开发进行研究,从五个方面入手分析,思考龙顶茶文化农旅项目开发的对策,为推动当地茶文化农旅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中央从政策层面赋予了文化产业历史性的定位。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提出、了2016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文化产业将步入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19.
文化生态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文化主体内部不同因子之间的联系.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也是中国生态文化的重要符号.本文以浮梁茶文化为个案,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研究浮梁茶文化景观的发展变迁,以期探究浮梁茶文化发展背后的各种文化生态因子,为中国茶文化研究和浮梁茶文化的发展传承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余悦  刘清荣 《农业考古》2005,(6):144-148
倡导“茶为国饮“,打造“杭为茶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一体的.二者的立足点都应是促进茶文化的繁荣,推动茶经济的发展.在理论上、实践中,都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应从观念、宣传、茶业会展、茶文化旅游市场、茶馆文化建设、茶业科研、茶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茶文化交流、茶企业组织创新、规范管理等十个方面认真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