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容器育苗是在装有营养土的容器中培育苗木。与裸根苗相比,容器苗有很多优点。容器苗的根系在容器内形成,造林时带着完整的根系团栽入造林地,栽植后没有明显的缓苗期,造林成活率高;容器育苗所用的营养土是经过认真选择和配制的,符合苗木生长发育需要,苗木生长快,育苗周期缩短;容器苗可以延长造林季节。  相似文献   

2.
雷开寿 《现代种业》2006,(6):22-24,14
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没有苗木,造林就是“无米之炊”。因此,造林必须先育苗。“过河要有桥,栽树要有苗”,生动地比喻了造林要育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营养杯育苗造林能够保持苗木根系完整、不伤根,使苗木充分利用营养杯中原有的营养土和水分,不用缓苗直接生长,与裸根苗造林相比具有抗干旱、耐瘠薄、造林成活率高的特点和优势。由于所用培养基质经过精心配制,  相似文献   

4.
<正>1容器和培养基的选择1.1育苗容器可根据树种、育苗期限、育苗方法、苗木规格等不同要求进行选择。为了避免根系在容器中盘旋成团和定植后根系伸展困难,采取的防止措施有:①在容器内壁上制作引导根系生长的突起棱,当根系长至容器壁时,沿突起棱向下生长而不会在容器内盘旋;②在容器内壁上涂碳酸铜,当苗木根系接触到重金属离子时,会停止生长,防止根系盘旋,造林后  相似文献   

5.
长柄石笔木播种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柄石笔木的种子采集处理、种子主要参数测定及育苗方法进行试验和对苗木观测调查,初步研究了长柄石笔木的育苗技术、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长柄石笔木大田育苗播种量以150 g/m2为宜,1年生苗高平均可达60 cm,地径平均0.58 cm,根系较发达,可出圃造林;苗高生长高峰在8月至9月上旬,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6.
在海拔2000米、年降雨500毫米上下的干旱、边远山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需要大量的杨树苗木。在造林地附近就地育苗,虽然条件差,但只要抓住关键技术,同样能使扦插成活率达到95%(白杨派树种亦能达80%),当年高生长达3米,地径2.5厘米,优质苗占85%以上。不仅避免了苗木长途调运的损耗,减少了作业过程和时间,而且经过区域驯化的苗木根系发达,适应性和抗性增强,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7.
《天津农业科学》2017,(10):98-100
苗木密度是影响苗木质量、苗木产量和综合收益的重要因素。本试验以枫杨苗木为例,并通过多项形态和生理指标(苗高、地径、生物量、根系活力等)来比较不同育苗密度(36,64,100袋·m~3)的育苗效果。试验结果证明,64袋·m~(-2)的密度较为合理,苗木综合性状最为优良,宜于造林。  相似文献   

8.
岭南槭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岭南槭的种子采集处理、种子主要参数及育苗方法进行观测试验,初步研究岭南槭的育苗技术、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岭南槭大田育苗播种量以20~25g/m^2为宜,一年生苗高平均可迭55cm,地径平均0.61cm,根系发达,可出圃造林;苗高生长高峰在8月份,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9.
俞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43-11044
[目的]研究观赏苗木容器育苗技术以期提高观赏苗木的移栽率。[方法]对引进的国内外16个新优观赏植物品种进行评价筛选后,针对不同品种进行容器与基质筛选、水肥供应等容器育苗主要环节的技术初探试验。[结果]墨西哥落羽杉容器育苗时,宜用40穴圆孔或60穴方孔容器,其大小为墨西哥落羽杉苗生长提供良好适宜根部空间,对后期苗木生长没有影响。在栽培基质上,珍珠岩等块状物质比例不能过高,块状物过多则影响苗木根系正常生长。在育苗水肥控制上,宜用适中浓度、多次喷施,既满足苗木生长所需的养分,又不产生盐伤害。[结论]容器育苗是当今世界的一项先进育苗技术。容器育苗有育苗期短、苗木规格和质量易于控制、节约种子、起苗过程中根系不易损伤、苗木失水少、移栽成活率高、无缓苗期、便于育苗机械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育苗密度对侧柏苗木质量的影响,设置5个育苗密度,比较各育苗密度下侧柏幼苗的地径、株高、高径比、侧根数量、生物量、苗木等级比例及移栽成活率。结果表明:在育苗密度为300~400株/hm2时,侧柏苗木高径比、生物量、苗木等级比例及移栽成活率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是甘肃定西理想的侧柏育苗密度。  相似文献   

11.
林木容器育苗造林具有种子省、苗期短、节约圃地,苗木抗逆性强、造林季协长、成活率高,造林后苗木生长快、林分质量好等优点。尤其对于造林成活率低、种子昂贵的造林树种,必须采用容器育苗。1、育苗季节及种子处理:(1)1育苗季节:一年可选择春育雨季(5、6月)造林和秋育冬季(春节前后)造林。但宜提倡春育夏造,选择2月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喜树容器育苗和大田育苗进行对比试验以及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育苗法的苗木总产量为16.4万株,为大田育苗苗木总产量的2.2倍,而且其起苗时间与齐苗时间比大田育苗方法提前。容器育苗的5个造林样地的平均造林成活率为90.8%,大田育苗的平均造林率为54.6%,二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晾晒对毛红椿苗木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毛红椿1年生苗木进行5种晾晒处理试验,测定不同晾晒处理时根系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和栽植后的成活率,分析探讨毛红椿苗木水分与苗木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毛红椿苗木活力与其苗木水分密切相关,在晾晒的过程中苗木失水使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加,根系活力下降,最终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所以在毛红椿造林时,要做好起苗后的苗木保护工作,尤其是根系的保护,这对于维持苗木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柑桔苗木是发展柑桔生产的基础,培育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检疫对象或病毒病的优质苗木,是柑桔育苗的主要任务。目前,生产上多用露地育苗的方式培育嫁接苗。但按照国内外发展的趋势,容器育苗是培育无毒苗的发展方向。容器育苗育成的苗木可带原土,减少定植时根系损伤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容器和不同基质进行了青冈、石栎和苦槠3种树种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3种树种在种子出土时间、发芽率、苗木生长量、主根长度、侧根数以及苗木生物量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其中青冈出土时间较短、发芽率较高、苗木生长量相对较大。在相同容器条件下,3种树种均是轻基质育苗苗木生长量略高于常规基质;在相同基质条件下,容器袋育苗苗木生长量大于穴盘育苗,但穴盘育苗苗木的侧根数多于容器袋育苗。综合苗木生长量、根系及基质重量等因素,以穴盘、轻基质进行3种硬阔叶树种容器育苗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正>林木容器育苗造林具有种子省、苗期短、节约圃地,苗木抗逆性强、造林季协长、成活率高,造林后苗木生长快、林分质量好等优点。尤其对于造林成活率低、种子昂贵的造林树种,必须采用容器育苗。1、育苗季节及种子处理:(1)1育苗季节:一年可选择春育雨季(5、6月)造林和  相似文献   

17.
1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1.1苗木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造林成活率。一是在育苗生产过程中施用化肥过多和生长后期浇水过剩,苗木徒长和骤遇寒流,致使茁木木质化程度差,苗木容易失水抽条,发芽能力衰弱。二是由于起苗不规范,起出的苗木根系不全,保留长度小够,削弱了根系吸收能力。三是病原菌侵染普遍,3~4月为造林缓苗期,也是病原菌为害盛期,干腐病为害严重,影响成活。  相似文献   

18.
林木容器育苗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健 《新农村》2004,(6):13-13
林木容器育苗是近年兴起的一种育苗新方法。它具有育苗时间短、苗木整齐健壮,不伤根、运输方便、造林成活率高、能有效延长造林时间等特点,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现将其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皖东地区枫香景观苗木育苗法定向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枫香属金缕梅科落叶乔木植物,树干挺拔,叶形优美,深秋季节叶片由绿色变鹅黄、浅紫、橙红等色,可与常绿树混交,还可孤植、丛植,是我国重要的彩叶观赏树种之一。育苗法定向培育就是把规划的苗圃地先进行种子育苗,通过选优定株成林,实行分年间株、定向培育不同规格枫香苗木,切实满足枫香景观苗木资源匮乏和有效解决培育周期长的问题。结果表明,育苗法造林是皖东及其他干旱地区提高枫香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手段,有效解决了枫香苗木烂根、缓苗期长和后期生长缓慢的问题。育苗法是快速有效培育枫香风景苗木的重要途径,与常规造林相比具有培育生长速度快、周期短、产量高、规格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糙叶树的种子采集处理、育苗方法试验及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的观测,初步研究了糙叶树的育苗技术和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大田育苗,糙叶树45 d即可出苗整齐。1年生播种留床苗苗高平均可达168.4 cm,地径平均1.90 cm;1年生播种移栽苗苗高平均可达136.1 cm,地径平均1.81 cm;一年生苗根系较发达,可出圃移植;苗高、径生长高峰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