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玉米果穗烘干主要是经由输送机、布料系统等相关设备,将湿果穗运送散布堆放在烘干仓内的带有筛孔的斜烘干床上;烘干过程中,经加热后的热风由鼓风机吹进进烘干室内,热风首先需要通过斜床上的筛孔,再通过堆放于其上的果穗堆中的果穗与果穗间的空隙与果穗进行接触,产生热量交换,把湿气带走排入空气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循环,达到将湿果穗烘干为符合要求的干果穗;烘干后的果穗要求干湿度基本均匀。  相似文献   

2.
玉米冬收原垄卡种大豆是在封冻后收获玉米不破坏垄型,第二年免耕进行原垄卡种大豆的种植模式,该模式既节约了玉米烘干成本和种植大豆耕作作业成本,又利用了玉米茬残效肥料,保墒抗春旱,是节本增效的好措施,是农业生产节能降耗减排环保的好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分析高湿玉米收获、青贮加工、饲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以及在我国发展高湿玉米青贮的潜力和展望。相比玉米子粒直收和破碎等,高湿玉米青贮能够降低成本25%~30%,且具有和干子粒玉米相似的能量和蛋白。饲喂效果研究表明,使用高湿玉米青贮饲料产奶净能提高5%~10%,淀粉消化率提高30%~35%。同时,高湿玉米裹包青贮饲料可以安全存放2~3年。针对我国东北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玉米子粒收获后烘干、晾晒、仓储和转运条件受限等问题,推广高湿玉米青贮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应用前景,能有效缓解我国玉米供需矛盾、加强饲料供应能力和饲料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调整粮食结构,开发玉米生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志辉 《作物研究》2000,14(2):56-57
从分析我省开发玉米生产思想上、技术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入手,探讨了这些模糊认识存在的根源,同时对我省开发玉米的主要障碍因子,现阶段目标和应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认为在我省及全国性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大形势下,玉米由于其产量,效益均不低于早稻,开发玉米生产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酿造多粮浓香型白酒原料之一,国内外目前还没有系统、规范的酿酒玉米生产技术标准,所生产的产品个性化指标未能突出显现。本技术规程是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和大面积示范验证后提出,主要对宜宾酿酒玉米绿色种植的品种选择、质量指标、栽培措施、收获贮藏等技术进行规范,用于指导生产,为当地酿酒玉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干物质的测定是作物生长分析中的最基本内容之一。传统的测定方法有两种,一是烘干称重法,二是风干称重法。与风干称重法相比,烘干法易于保持固定的标准,误差小速度快。然而对于高秆作物尤其是玉米、高粱等作物生长中后期的干物质测定,常由于小区数量多样品数量大而给烘干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青贮玉米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青贮玉米育种的主要性状、种质资源和主要性状的遗传等方面进行综述,对青贮玉米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发展玉米生产的途径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湖南省发展玉米生产的潜力,提出了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途径,并对发展玉米生产的技术对策——玉米科研应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9.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玉米单子粒含水率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别采集硫酸铜溶液与郑单958子粒水分核磁共振信号,根据其T2弛豫图谱信质比相关关系,建立用于玉米单子粒含水率测定的核磁共振标线NMRM。与烘干法测得子粒含水率比较发现,当标线测量水分范围为13%~37%时,测量偏差为±1.5%,且含水率大于18%时,绝对偏差均处于±1%以内。利用标线对不同子粒含水率进行测定,与烘干法比较发现,平均偏差均小于1%;最大偏差在1.5%以内,说明本研究所建立标线基本可满足玉米单子粒含水率测量要求,可为玉米子粒水分遗传机理研究和机收品种选育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玉米品种抗病性研究进展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持续进行玉米品种抗病性研究,加强抗病育种工作,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课题。陕西省由70年代开始系统进行此项研究,并不断完善和提高。针对玉米丝黑穗病、大小斑病、茎癌病、穗粒腐病等主要病害,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鉴定技术。对数千份玉米自交系、测交种、杂交组合、农家种等进行鉴定,筛选出一批抗源和抗病品种。80年代以来,主要推广品种绝大多数化病性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玉米品种抗性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糯玉米种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国审糯玉米品种亲本来源的分析,表明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糯玉米杂交种、自交系、农家种是我国目前糯玉米育种的主要方法,是扩增糯玉米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选育二环系有可能成为我国糯玉米育种的主要方法。从农家种中直接选育一环系亲本,育成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2.
不同鲜食玉米灌浆期子粒主要营养成分的积累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理化方法对5种不同类型的14个鲜食玉米品种在不同灌浆期子粒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类型鲜食玉米子粒主要营养成分的积累动态,筛选能够指示不同类型鲜食玉米最佳采收期的客观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鲜食玉米灌浆期子粒的可溶性总糖、蔗糖、还原糖、蛋白质、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含水量在不同品种间、不同灌浆期间差异极显著。随着子粒的发育,不同类型鲜食玉米品种的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呈动态曲线变化,变化趋势都是先上升后下降;还原糖含量和含水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很小,变化趋势不明显。根据鲜食玉米营养成分与品质的关系,提出子粒含水量结合可溶性糖含量和粗淀粉含量可分别作为甜玉米和糯玉米最佳采收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高蛋白玉米、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品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通过对高蛋白玉米、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的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子粒产量方面高蛋白玉米和高油玉米分别比普通玉米低24.91%和12.49%,但高蛋白玉米蛋白质公顷产量比普通玉米高13.5%,高油玉米脂肪公顷产量比普通玉米高30.84%;高蛋白玉米和高油玉米子粒容重低于普通玉米,含水量高于普通玉米;在子粒大小和干物质积累方面,则是高蛋白玉米最大,普通玉米次之,高油玉米最小。  相似文献   

14.
鲜食玉米品质特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我国鲜食玉米生产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国内外鲜食玉米的发展状况,介绍了鲜食玉米的品质评价标准,分析了对鲜食玉米品质有重要影响的生理指标在其采收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1989~2004年黑龙江省普通品种品质现状比较和分析,初步探明黑龙江省16年来普通玉米淀粉含量逐年提高,蛋白质含量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脂肪含量与赖氨酸含量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提出了黑龙江省普通玉米品种品质改善和提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普通玉米品质育种的现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1998~2001年国审品种品质现状分析和比较,初步探明我国近年来普通玉米的个别品质性状有所改善.综合平均来看,淀粉含量在逐年提高,而蛋白质含量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脂肪含量逐步提高,赖氨酸含量则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提出了改善和提高普通玉米品质的几点建议,以供育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开展两年的田间试验,明确猪粪秸秆堆肥替代化肥对春玉米碳代谢的调控效应,确定猪粪秸秆堆肥替代化肥比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置2个猪粪秸秆堆肥施用量,副区设置堆肥替代化肥比例3个水平,探讨猪粪秸秆堆肥替代化肥对春玉米碳代谢、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堆肥替代化肥比例增加,玉米碳代谢水平逐渐增强,玉米的产量及品质逐步提升,堆肥20 000 kg/hm2替代20%化肥(C2F2)处理表现最佳,相较不能堆肥、常规施肥(F0)处理条件下春玉米PEP羧化酶活性、RUBP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9.69%、19.03%。产量提高了18.6%,淀粉、粗蛋白、脂肪含量分别提高了6.73%、12.90%、14.24%。综上所述,施用猪粪秸秆堆肥20 000 kg/hm2替代20%化肥可以显著提高春玉米碳代谢关键酶活性、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水平对沈甜6号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密度为57000株/hm~2的春播条件下对沈甜6号玉米品种进行5个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N 187.5 kg/hm~2、P_2O_5 75.0 kg/hm~2,K_2O 97.5 kg/hm~2时产量最高,可产鲜穗13437.0 kg/hm~2,叶面积指数达到2.78,品质和各项生理指标处于较高水平.当施肥量超过N 225.0 kg/hm~2 P_2O_5 90.0 kg/hm~2、K_2O 117.0 kg/hm~2时产量下降,茎秆含糖量和叶面积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19.
甜玉米品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两个方面,就国内外有关甜玉米品质的研究进展做了阐述,并对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鲜食玉米品种品质评价及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史振声 《玉米科学》2006,14(6):069-070
根据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对玉米新品种的要求,结合育种科研和生产实践,探讨了鲜食玉米品种品质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