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选用1950~2010年具有代表性的11个品种,设置4个种植密度,测定株高、穗位高、果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指标的整齐度。结果表明,随着品种的更替,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的整齐度明显提高,株高整齐度的提升最为突出。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玉米的群体整齐度下降,现代品种对增密响应更加明显;同等密度条件下,现代品种的群体整齐度均高于早期品种。相关分析表明,玉米产量与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性状的整齐度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玉米产量提升过程与品种的群体整齐度同步,株高、穗位高整齐度是最为直观的评价指标,通过品种改良和种植技术的改进提高群体的整齐度是进一步提升产量的技术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对夏玉米生长期的田间光照、田间杂草、产量及构成、LAI、根系等特性进行了研究,明确植株田间分布均匀度对夏玉米的生态效应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植株田间分布均匀度的提高,玉米产量、收获穗数、穗粒数、最大LAI提高,冠层内的光截获增加,光透射减少;同时,杂草的种类、数量和鲜重均有减少趋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杂草减少效应更明显。低均匀度处理的穗位整齐度和株高整齐度较小,空株率较大,提高密度可使株高整齐度得到改善;低密度高均匀度处理的茎较粗;根数对密度和均匀度反应不明显。因此,适当提高种植均匀度和密度有利于提高玉米群体质量,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抑制杂草生长,改善玉米生长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玉米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整齐度与产量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这10个农艺性状的整齐度与产量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其中株高、穗上叶片数、穗粗及穗行数的变异大小与产量相关较密切.玉米育种中启用高代、性状稳定的材料是培育高产组合的基础;在玉米制种生产中,利用高纯度亲本,严格去雄去杂,确保制种质量,是夺取高产的关键;在高产栽培中,培育生长均匀一致的单株,使个体间保持协调发展,是夺取高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玉米株高整齐度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对玉米株高整齐度与穗部性状的相关分析,明确了玉米株高整齐度与单株产量、穗长及每行粒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秃尖长度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而,栽培上必须把株高整齐度作为衡量玉米群体生育均衡性的指标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不同密度下玉米穗茎生长与雌穗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3个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研究玉米植株穗分化过程中雌幼穗和茎秆的生长动态与每穗小花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穗分化与茎秆等各器官具有同伸关系。雌穗分化前期,幼穗生长缓慢,茎秆开始加速生长;性器官形成期幼穗生长加速,穗重、茎重与每穗小花分化数呈正相关,穗重增长率与茎重增长率之比也与每穗小花分化数呈正相关,且都随密度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6.
三年试验实践证明:实现夏玉米高产,必须以足苗匀株保足穗,为提高整齐度,增加总粒数奠定基础;通过培育壮苗壮株来增强抗倒能力,充分发挥个体生长潜力攻大穗;努力提高花后光合生产的物质积累,实现高产稳产。围绕“足、壮、高”目标,重点抓好选用适应性强的紧凑型大穗品种,推广免耕争早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提高抗灾应变管理水平等五项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从玉米品种、密度、播期、种子质量、病害等诸多方面探讨了影响玉米果穗整齐度的因素及提高玉米果穗整齐度的技术措施,为玉米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超高产玉米品种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2个超高产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在5个密度种植条件下的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穗部各性状整齐度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并且行粒数整齐度、穗粒数整齐度、穗位高整齐度均在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两个密度条件下最高;先玉335产量在9.0万株/hm2条件下最高,7.5万株/hm2时次之;郑单958产量在7.5万株/hm2密度下最为突出;两个品种的穗位高整齐度和行粒数整齐度均与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行粒数整齐度和穗位高整齐度作为选择高产品种和采取适宜栽培措施的一项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连续两年(1997~1998)的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试验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杂交种合理间作有利于高产和稳产。吐丝后叶面积指数大于相应的单作或增加幅度较大,绿叶面积持续时间长,对穗粒数、粒重提高显著,而且田间株高整齐度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0.
玉米田间整齐度、单株生产力和群体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通过8112×关17-1、晋单27两个玉米品种六种密度试验的各生育期株高及成株期穗部性状调查,用量化指标对玉米田间整齐度、单株生产力和群体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田间整齐度在玉米生育进程中有逐渐提高的趋势;株高整齐度与单株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8112×关17-1的相关系数r为0.9274,晋单27的相关系数r为0.9214,二者均随密度的提高而降低;群体产量首先服从于密度的压力,不同的品种,其密度极限值不同,8112×关17-1的适宜密度为6.75万株hm2,晋单27的适宜密度为6万株hm2;在相同密度条件下,整齐度与群体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9665**。  相似文献   

11.
育苗移栽夏玉米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夏玉米唐抗5号为材料,研究了移栽、直播和耕后播种夏玉米的子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灌浆前期(授粉后16d以前),移栽玉米的子粒灌浆速率略低于直播和耕后播种处理;但灌浆中后期的灌浆速率显著高于直播,耕后播种处理的灌浆速率最低.移栽处理各发育时期提前10~15d,从而延长了子粒有效灌浆期的长度.移栽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单位面积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从而提高了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2.
旱地玉米秋施肥可有效地蓄积丰富的秋水供春用,改善土壤墒情,为玉米种子的萌动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秋施肥后,玉米苗全、苗壮,单位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增加.秋施肥较传统施肥水分利用率提高0.5%~3.8%,增加玉米产量432.0~1003.5 kg/hm2,增加纯收入348.6~935.3元/h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2年高产试验示范实践,初步探索了苏玉29玉米新品种夏播的高产生育形态指标及配套栽培技术,采取足苗匀株保足穗,为提高整齐度,增加总粒数奠定基础;以壮株壮苗,增强抗倒能力,主攻大穗增粒重;以提高花后光合生产能力和干物质积累,实现高产稳产。在配套栽培技术上,重点抓好麦茬免耕适期播种,足苗去弱保足穗,合理运筹肥料和后期提高抗灾应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清种玉米为对照,设计玉米/大豆4∶2间作,在间作区内实行3年轮作处理,对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前期间作玉米株高和叶面积高于清种,后期间作相对较低,差异不显著。间作条件下,玉米根系总长、表面积、体积均高于清种,差异极显著。产量构成因素中,间作玉米穗长和行粒数均高于清种,差异显著;穂粗、穗行数和百粒重差异不显著。单纯比较玉米产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间作的单位面积子粒总产量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春玉米生长期长,生长量大,吸收养分多,与夏玉米相比追肥技术措施对春玉米的影响更加突出。针对胶东地区生态条件和丹玉86的特点,进行了不同时期不同数量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前期追施氮肥对春玉米的营养生长效果明显,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影响玉米的穗粒数、千粒重,进而影响玉米产量。花丝期追施氮肥,对增加玉米粒的千粒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割穗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简易高效的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以2个小麦杂种F1和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对小麦×玉米杂交中杂交穗割穗离体培养与田间自然生长的单倍体胚诱导效果、授粉后不同割穗时间和不同培养液配方对得胚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穗离体培养的得胚率比田间自然生长高2倍,两者的得胚率分别为31.6%和9.6%;割穗培养的最佳时期为授粉后24 h;不同的穗培养液配方对颖果结实率和得胚率均有明显影响,在培养基中添加磷酸二氢钾有利于提高颖果结实率和得胚率.因此,小麦×玉米杂交后24 h割穗,杂交穗在含有100 mg/L 2,4-D,40 g/L蔗糖,10 mg/L硝酸银,8 mL/L亚硫酸和3 g/L磷酸二氢钾的培养液中培养,单倍体胚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机播夏玉米幼苗整齐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种子播种质量、土壤墒情、机播质量差异,幼苗期管理水平影响,导致苗情差异,影响苗期整齐度。可以通过精选种子,大小粒分开、适时、适墒,精细播种,强化幼苗期管理等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玉米幼苗整齐度,为夺取夏玉米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种子差异对前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庆祥 《玉米科学》1994,2(3):041-044
本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株间差异与种子差异有密切关系.粒度中等偏大的种子田间出苗率、幼苗初期生长以及苗期整齐度都优于粒度过大或过小的种子.在生产上必须淘汰粒度过大和过小的种子,以保持种子的整齐度.此外,使用纯度低的杂交种导致个体间差异过大,出现较多低产个体,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9.
《福建稻麦科技》2014,(2):76-76
正近日,国际重要期刊PLOSGENETICS上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梁婉琪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文章,首次报道了基因DWT1在控制现代栽培水稻穗整齐生长中的关键作用。水稻的生长形态如株型、穗型、种子粒型等都对水稻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水稻植株由主茎和多个分蘖构成,主茎和分蘖之间的穗整齐度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另一重要因素。不同于野生稻,现代栽培水稻在人类驯化过程中形成了穗整齐生长的特征,株内主穗和各分蘖穗在成熟时期高度较为一致,穗大小也更为接近。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又称玉米穗粒腐病,属世界性病害。一般品种发病率为5%~10%,感病品种发病率可达50%左右,造成严重损失。 1玉米穗腐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