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中国蜂业》2020,(3):40-41
<正>饲养蜂群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生产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蜂胶等产品和扩繁蜂群、蜂种以及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等途径,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想达到饲养目的,必须选择优良蜂种,利用其有利于达到饲养目的的经济性状,提高蜂群的繁殖和生产能力。在养蜂生产中,由于受蜜粉源和蜂产品市场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各地蜂场间饲养蜂群的  相似文献   

2.
转地蜂群的饲养管理有其本身的特点。因此,要随着转地放蜂的路线、转地放蜂的目的、转地放蜂的路程、运输工具、气温和群势等情况的差异,灵活运用各项管理措施。由于在转运途中蜜蜂生活条件有所改变,尤其要根据蜂群生物学特性,做到安全运蜂。  相似文献   

3.
饲养双王群,不但能使蜂群加速发展成强群和抑制分蜂热,而且可根据不同蜜源情况进行计划繁殖,使在花期到来前预先培育大量适龄采集蜂,这在各地已有许多成功经验。但我认为要同时获得蜜、粉、王浆的全面丰收,除按上面所讲饲养双王群外,还应按照取长补短原则,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蜜源和不同生产目的,充分发挥不同蜂种的不同习  相似文献   

4.
赵文友 《中国蜂业》2009,60(3):30-30
养好蜂并不容易,每个养蜂者都希望自己的蜂群强壮,这样才能高产增收。蜂产品产量除受地理位置、气候、蜜源条件以及饲养技术等因素影响外,饲养对路的蜂种应该是首要的因素。在此谈谈我选购蜂王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要根据本地蜜蜂血统结构引进蜂种——论生产性蜂群换种(一)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葛凤晨薛运波养蜂生产者引进蜂种的目的是为了改良现有蜂群,提高其生产能力,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我国养蜂生产受生产形式和生产习惯的制约、影响,引种换种不可能象国外一些养...  相似文献   

6.
蜜蜂属群居性昆虫,靠个体的高度密集来抵抗不良环境,即便蜂群内有极少数蜜蜂患病,也会感染整群蜜蜂。因此,对于蜜蜂疫病而言必须以防为主,对蜜蜂病害常发季节、重点环节要加强预防,对于不慎患病的蜂群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总之,对于蜂病重在于预防,具体应从蜂机具、蜂饲料消毒,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对蜂群进行预防性投药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养蜂者都希望自己饲养的蜜蜂是优良蜂种,蜂王产卵力强,工蜂哺育力强,能维持强大的群势;蜂群的采集力和生产力强;性情温驯便于管理。那么如何解决优良蜂种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8.
论蜂群越冬     
正一、蜂群越冬基础蜂群越冬好坏取决于当年秋繁,蜂群群势强、蜜粉足,适合当地饲养蜂种。北方寒冷地区饲养黑色蜂种为好,如:喀尔巴阡、"松丹一号"、双喀、东北黑蜂等品系及其杂交种(以下简称黑色蜂),普遍具有越冬安全、省饲料,存活率高,死亡率低,来年春繁快的特点。而意蜂黄色蜂种(简称黄色蜂),本身不耐寒。越冬表现在死亡率高,存活率低,消耗饲料多,春繁群势  相似文献   

9.
笼蜂生产饲养的几个问题广西南宁市宝生园养蜂公司玉昆南《蜜蜂杂志》多次刊登笼蜂生产和饲养设想方面的文章,对发展我国的笼蜂生产将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幅员辽阔,冬季北方冰天雪地,蜂群越冬要损耗大量的越冬饲料,并且蜂群通过越冬剩下多少还是个未知数。我国...  相似文献   

10.
收蜂一法     
李广冲 《蜜蜂杂志》2011,31(5):37-37
饲养中蜂的同志,为了增加蜂群,把蜂箱放于深山大树边、断崖处招引蜂群。有的离家很远。巡看时,发现有蜂进住,十分高兴。荒山上无路可走,搬蜂回来又要在晚上,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1.
张碧峰 《中国蜂业》2005,56(3):45-45
我地不但没有大的蜜源植物,而且零星分布。饲养中蜂还勉强可以生产一些商品蜜。要定地饲养西蜂.有经验的老蜂友都说很难成功,但是,为了生产蜂王浆.我在2002年冬天,引进某种蜂场的浆蜂种.2003年春季,正在繁殖的蜂群开始发病,使用了很多药物都不理想。蜂群反而越来越少,荔枝花期,  相似文献   

12.
蜜蜂白垩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北京市林业局蚕蜂管理站(100029)刘进祖一、预防措施白垩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加强蜂群饲养管理1、饲养强群,尽量缩紧巢脾,使蜂多于脾,增强蜂群抗御病害的能力。2、选用抗病力强的蜂种,选育抗病力强的蜂王,淘汰易...  相似文献   

13.
关振英 《中国蜂业》2006,57(8):19-19
蜂群被盗是养蜂时常发生的事,然而它对蜂群繁殖和生产的危害都不容忽视,在此,笔者与蜂友交流一下防止的方法。 一、预防蜂群被盗的措施 1、利用杂交优势:在我们饲养的西方蜜蜂品种中,黑色品种的蜂较黄色品种的蜂防盗能力强,但是,由于地区的自然条件及生产项目的不同,生产者选择了适合本地区气候、蜜源特点的进行饲养。但不排除运用杂交手段获得防盗能力强的蜂种。  相似文献   

14.
转地放牧或补充饲养时发生盗蜂的处理方法可迅速把蜂群搬到别处,以不能回蜂为宜,或看难盗蜂群或被盗蜂群,在夜间互相调换蜂群连箱对调,可使蜂群很快安定;盗蜂往往是因为缺乏蜜源而引起,亦可在本场距离蜂群60米处(附近要没有其他蜂场或蜂群),设立供采点,用面盆...  相似文献   

15.
蜜蜂微孢子虫已被确认为是导致世界性蜜蜂损失的重要病原之一。因商业目的导致不同地区蜂种栖息地扩张与重叠,使两种原寄主分别为东、西方蜜蜂的微孢子虫(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西方蜜蜂微孢子虫)得以在不同蜂种间传播。新病原的入侵在对当地蜜蜂资源造成威胁的同时,外来蜂种成为地区性病害传播的媒介。而迁徙性的蜜蜂饲养模式进一步将这种不利影响放大,进而威胁整个养蜂业的持续发展。研究数据显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在人工饲养蜂群中已取代西方蜜蜂微孢子虫成为优势寄种群,但在自然条件下这两种蜜蜂微孢子虫如何作用饲养蜂群的相关数据缺乏。对东、西方蜜蜂混合饲养蜂场和山区东方蜜蜂隔离蜂场的蜜蜂样本进行两种蜜蜂微孢子虫PCR特异性检测,仅检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且西方蜜蜂蜂群微孢子虫感染率高于东方蜜蜂,混合饲养蜂场东方蜜蜂蜂群微孢子虫感染率高于山区东方蜜蜂隔离蜂场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西方蜜蜂"蜜粉高产"蜂种进行区域适应性分析,将"蜜粉高产"蜂种从吉林养蜂研究所引入云南省红河蜜蜂综合试验站西方蜜蜂示范蜂场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蜂群,通过在当地饲养,观测其综合情况,研究其繁蜂生产性能。结果表明:"蜜粉高产"种蜂王能成功融入西方蜜蜂蜂群,蜂王产卵正常,工蜂数量不断增加,"蜜粉高产"蜂种群的产卵、孵蛹、成蜂率和产蜜率高于西方蜜蜂蜂群。  相似文献   

17.
中蜂长期处于野生半野生的生活状态,保持着强烈的分蜂性,这是中蜂种群繁衍的需要,也是种群适应自然的一种本能。这种分蜂性对于野生种群的扩大是十分有利的,但对于人工饲养蜂群却是不利的。气候环境、蜜粉源条件、蜂群群势、蜂巢容积、蜂王状态、遗传等众多因素都能导致蜂群产生“分蜂热”,采取因时、因地的控制措施,才能有效延缓和消除蜂群的“分蜂热”。  相似文献   

18.
正黄色蜂种来自温暖地区,而黑色蜂种则适应寒冷地区,由于产地不同,在蜜蜂饲养上应根据各自特点采取相应措施。现将这两个品种在黑龙江地区饲养管理的不同点加以阐述。一、蜂王产卵特点以意大利蜂为代表的黄色蜂种蜂王产卵无节制,多而快,只要蜂群内饲料充足;春季开产早,秋季停产晚。以东北黑蜂为代表的黑色蜂种,产卵节律陡,外界气温低、无蜜粉源,即使蜂群饲料足蜂王也产卵缓慢,春季如遇连续低温,不仅蜂王停产,工蜂会有弃子现  相似文献   

19.
宁化县中蜂饲养均为家庭副业,实行定地饲养,规模较小,加强春季饲养管理是蜂群恢复和壮大的关键,本人认为中蜂的春季管理要以繁殖为中心,适当采蜜。管理要点是:检查调整蜂群、加强群内保温、奖励饲喂、壮大蜂群、适当控制分蜂。现分述如下:1 检查调整蜂群 在1月下旬选择晴暖无风的中午(气温在10℃以上)对越冬蜂群作1次全面检查,查明群势强弱、蜂王产卵、巢内贮蜜等情况,结合检查(并打扫)箱内卫生。根据检查情况及时调整好蜂群:发现群内无王蜂,应及时合并;群势弱,要就近组织双王群同箱饲养;空脾多,要抽掉老脾,做到蜂多于脾;巢内缺蜜,要补给…  相似文献   

20.
我国温带、寒温带四季分明的地区,冬季蜜蜂在巢内结成越冬蜂团,处于半蛰居状态,以贮备的饲料度过寒冷的冬季。长江以南山区和半山区饲养的中蜂进入越冬期后,在蜂巢内形成越冬蜂团,蜂群内新陈代谢下降到最低限度,蜂群处于冬眠状态,越冬饲料逐渐被蜂群消耗。本试验就中蜂群培育适龄越冬蜂及适时断子与自然状态蜂群作了对比,测量了具体数据,为中蜂科学饲养与季节性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