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蛋鸡啄羽是现代养殖中有严重生产且尚未解决的行为问题之一。该文主要探讨恐惧情绪对蛋鸡啄食羽毛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第9~10周海兰白羽蛋鸡雏200只,随机分为20个栏进行饲养,在29周龄时对所有蛋鸡进行行为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在所有鸡中随机选取40只存在严重啄食羽毛行为的鸡以及40只非啄羽鸡,将存在严重啄食羽毛行为的鸡纳入啄羽组(n=40),非啄羽鸡纳入非啄羽组(n=40),并比较2组严重啄食羽毛行为次数以及被啄鸡羽毛损伤情况,应用Spearson法分析蛋鸡恐惧情绪与严重啄食羽毛行为行为的相关性。结果:高啄羽组TI持续时间、NO评分均高于低啄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啄羽组行走潜伏期、步数均低于低啄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羽毛损伤状况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蛋鸡TI持续时间、NO评分等恐惧行为测试评分与严重啄食羽毛行为行为呈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蛋鸡出现恐惧情绪可导致其出现严重啄羽毛行为。  相似文献   

2.
1998年10月份,社旗县发生了一次较为严重的肉用鸳鸯群发性啄羽现象,所饲养的200只肉用鸳鸯中有90%以上存在啄羽行为,其中有70%-80%的肉用鸳鸯具有严重的啄羽行为,大多数为互相啄羽,少数为自啄。至使整群肉用鸳鸯的羽毛均所剩无几,就连主翼羽及尾羽也被啄得净光,浑身血迹斑斑,个个体小瘦弱,营养不全面,肉用鸳鸯还时常不能吃饱。肉用鸳鸯啄羽是指肉用鸳鸯在养殖过程中,群体中一只或多只自啄或啄去其它个体羽毛的不良行为。常多发生在20日龄上的肉用鸳鸯生长阶段的长新羽毛或换小羽毛时,啄击部位多为背后部及…  相似文献   

3.
肉鸭啄羽是指肉鸭在养殖过程中,群体中一只或多只鸭自啄或啄击其他个体羽毛的不良行为。啄击部位多为背后部及羽翅尖部,致羽毛稀疏残缺毛囊出血,甚至皮肤撕裂,羽毛被连根啄出后常被吃掉。啄羽行为发生,使鸭群变得骚动、损伤和食欲减退,严莺影响鸭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鸭啄羽是指鸭在养殖过程中,群体中一只或多只鸭自啄或啄击其它个体羽毛的不良行为。啄击部位多为背后部及羽翅尖部,羽毛稀疏残缺,毛囊出血,甚至皮肤撕裂,羽毛被连根啄出后常被吃掉。啄羽行为的发生,使鸭群变得骚动、损伤,食欲减退,严重影响了鸭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在冬季,鸭啄羽现象明显增多,现将其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发展,笼养蛋鸡群在实行断喙后,鸡的啄羽和啄肉现象相对减少。但近年来,鸡群发生同类相残的现象时有发生,啄癖可降低肉品的级别,增加蛋品的损耗和鸡群的死亡率,提高鸡的应激强度,从而造成了一定的的经济损失。一.鸡的行为特点啄食是鸡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发行为,对鸡啄羽行为的动机研究表明,啄羽是变相的啄地行为。这种生存适应性的行为在商业饲养条件下会变成啄击其它鸡的羽毛。对圈养鸡的观察发现,有70%以上的鸡有轻柔啄羽行为,主要是啄击其他采食鸡和砂浴后正在梳理羽毛的鸡的身体,其中,严重啄…  相似文献   

6.
<正>1啄癖信号1.1羽毛消失鸡每天都有羽毛掉落到地面上,如果掉落的羽毛从地面上消失,说明羽毛被鸡吃掉,这是鸡群出现问题的信号。1.2对死鸡有兴趣有的鸡对死鸡或受伤的鸡表现出特有的兴趣,这也是鸡出现啄癖的重要信号。2啄癖类型2.1啄羽这是最常见的互啄类型,是指有啄癖的鸡啄食其他鸡的羽毛,特别是背部、尾尖羽毛的行为。被啄鸡羽毛脱落,组织出血,因伤淘汰或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蛋白浓度对育成期蛋鸡啄羽及羽毛损伤状况的影响,本试验选取第九周到第十周海兰白羽蛋鸡雏200只,按照试验设计随机分40组,每组5只鸡。试验鸡只分别饲喂14%、17%和19%三个不同蛋白质浓度水平的饲粮。试验观察鸡只的啄羽行为,同时观察记录被啄鸡只的身体羽毛部位以及被啄时的行为表现。在观察期间对羽毛状况进行评分。结果表明:被啄鸡只的身体羽毛损伤部位主要是尾部羽毛(39.97%)、背部羽毛(23.11%)和头部羽毛(13.23%)。育成期蛋鸡的羽毛损伤评分的总分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对鸡只的身体只是轻微损伤。啄羽行为发生时,被啄鸡只的行为表现以趴卧行为(37.27%)、站立行为(24.56%)和采食行为(20.81%)为主。  相似文献   

8.
鸡群中常发生啄趾、啄羽、啄蛋、啄肛等情况称为啄癖。其中啄肛危害较大,病鸡肛门周围及泄殖腔血肉模糊,有的鸡甚至将肠管叨出吞食。偶尔发生啄羽或啄皮,严重时,羽毛被啄掉大量,特别是病鸡尾羽常被啄光,露出皮肤后,可引起啄皮、啄肉及啄肛。同时有些鸡因为吞进大量羽毛,造成嗉囊阻塞而死亡。啄趾,一般发生于幼雏,也能造成一些伤残。  相似文献   

9.
将200只4周龄海兰白蛋鸡雏随机分4组(D1、D2、D3、D4),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饲养密度水平分别为30只/m2、40只/m2、50只/m2和60只/m2。通过观察鸡只的啄羽行为,记录被啄鸡只的身体羽毛部位以及被啄时的行为表现,并对羽毛状况进行评分。试验期3周。结果:被啄鸡只的身体羽毛损伤部位主要是尾部羽毛(35.29%)、背部羽毛(17.08%)和头部羽毛(14.71%);育雏期蛋鸡的羽毛损伤评分的总分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但对鸡只的身体只是轻微损伤;啄羽行为发生时,被啄鸡只的行为表现以趴卧行为(41.26%)、站立行为(19.74%)和采食行为(16.58%)为主。  相似文献   

10.
啄癖即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是大群养鸡经常发生的问题。其中啄肛危害最大,常将肛门周围及泄殖腔啄得血肉模糊.甚至将后半段肠管啄出吞食。啄羽如果是偶尔地、个别地发生,问题不大,严重时啄掉大量羽毛,特别是尾羽常被啄光,露出皮肤,就会进一步引起啄皮、啄肉、啄肛,同时有些鸡因为吞进大量羽毛,造成嗉囊堵塞而死亡。啄趾一般仅发生于幼雏,也会造成一些伤残。  相似文献   

11.
1前言啄羽(FP)是典型的禽类的特异性行为,即啄其他鸡只的羽毛,有的甚至拔出羽毛并吃掉。啄羽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福利问题。由于羽毛损坏、皮肤裸露的鸡会损失热量和消耗大量的能量,以致会消耗更多的饲料来维持体温,其采食量几乎增加30%,导致养殖者投入更大的费用。严重的啄羽还会导致被啄鸡的外皮损伤而产生同类相残,从而产生更严重的损伤和伤亡。2关于啄羽原因的几种假说Blokhuis(1986)认为啄羽与蛋鸡的寻食行为有关。这种假说是基于家禽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在地面上的啄食和搔抓行为(Savory,1995)。当鸡只所处的环境缺少鸡只寻食的…  相似文献   

12.
正黄羽肉鸡啄羽(毛)通常在春夏、秋冬交替之际发生。根据被啄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啄羽和重度啄羽。轻度啄羽时,羽毛几乎没有受损,被啄的鸡无反应或仅有轻微反应;严重啄羽时,羽毛往往被拔掉,被啄的鸡做出逃跑或回啄啄羽鸡的强烈反应。严重啄羽通常逐只发生,往往一只鸡被啄后,多只鸡共同啄一只鸡,被啄的鸡皮肤裸露、肌肉受损,见图1。严重影响肉鸡的外观质量、生产  相似文献   

13.
鸡啄癖是鸡群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该病是异食癖中的一种,即鸡相互啄伤或啄鸡蛋,造成严重的经济的损失.根据啄癖发生的条件和被啄的部位,一般分为啄肛、啄羽、啄头、啄趾和啄蛋五种类型.任何年龄的鸡都会发生啄癖.啄羽癖幼鸡多发生在生长新羽毛或换小毛时,成年鸡多发生在产蛋高峰期或换羽期,轻则啄去羽毛,有时被啄得大部分体表无羽毛,犹如"光鸡";啄肛癖多发生在产蛋鸡的产蛋后期,严重的能将被啄鸡的肠道从腹腔中啄出或流血不止以致死亡;啄蛋癖多发生在产蛋旺盛的季节;啄趾、啄头癖多发生在幼鸡阶段.  相似文献   

14.
金钺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11):21-21
产蛋鸡啄羽或同类相残仍然是蛋业界一个严重的家禽福利和经济问题。啄羽症的发生难以预料,尤其是在非笼养方式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啄羽的结果轻者羽毛受损,严重羽毛丧失、受伤、以致死亡。有关人员对家禽的啄羽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尽管人们已经了解到诸如光照、饲养密度、群体规模、饲养环境和遗传等因素与啄羽有关,但对家禽这种伤害行为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近年来有人认为,啄羽症发病率的升高可能与蛋鸡日粮中过多的植物性蛋白有关,而日粮中植物性蛋白含量增加的原因是由于鱼粉价格上涨、以及近来禁止使用肉粉和骨粉,因而…  相似文献   

15.
鸭啄羽癖又称鸭恶癖,是鸭的一种异常行为,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缺乏等原因所引起。2003年1月中旬,江苏省沛县某养殖户饲养到29日龄的5000只樱桃谷鸭出现啄羽现象,但不是很多,因此未作任何治疗。两天后,啄羽现象日趋严重,全群的鸭被啄得羽毛稀少、零乱,有的翅部出血。发病后,经我集团派去的技术人员诊治,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1.临床症状该鸭群啄羽的形式是强迫叨啄它禽。被啄鸭的背部部分与翅部毛根出血,羽毛稀疏残缺,而且凌乱无光泽,许多地方已露出皮肤;个别鸭翅尖部严重出血,大翎不同程度地被啄去几根。仔细观察,被啄…  相似文献   

16.
自啄羽毛或互啄羽毛,是肉鸭养殖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常常导致背部和翼部羽毛残缺、毛囊出血甚至皮肤撕裂,既影响肉鸭的生长发育,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又会破坏产品的成品率,严重降低经济效益。生产上要根据发生啄羽的原因,积极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
肉鸭啄羽是指肉鸭在养殖过程中,群体中一只或多只自啄或啄击其它个体羽毛的不良行为。通常多发生在24日龄以上肉中鸭阶段生长新羽毛或换小毛时,啄击部位多为背后部及羽翅尖部羽毛,往往造成被啄处羽毛稀疏残缺、毛囊出血,甚至皮肤撕裂,羽毛被连根啄出后常常被吃掉,鸭群骚动不安,掉毛皮肤见有损伤,食欲减退,肉鸭较瘦弱,严重影响肉鸭的正常生长发育。一、啄羽的原因1.环境因素:有的养鸭户圈舍狭小,饲养密度过大(每平方米养15只以上),运动不足,有的户圈舍没有换气孔,圈舍通风不良,大部分圈舍过热、过湿,氨气味刺鼻,超…  相似文献   

18.
啄羽癖是一种新型禽病,随着养禽业的发展变得日益普遍而引起重视。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就鸭子啄羽癖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作一探讨。 随着养鸭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规模化养鸭的不断增加,在饲养过程中生长的各个阶段都经常会出现互啄等不良现象,多发生于幼雏鸭换羽阶段和产蛋鸭换羽期以及盛产期,尤其是当年高产群最易发生,冬春多见。主要表现相互啄食羽毛,一旦发生,很快传开,严重者肛门羽毛、尾羽、背羽全部被啄光,翅肤裸露,更进一步就会引起啄皮、啄肉、啄肛,轻者造成胴体品质下降,重者造成被啄者致伤或致死,同时有些个体因为吞进大量羽毛,造成消化道堵塞而死亡,直接影响了养鸭业的整体效益。因此要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9.
<正>啄羽症是笼养鹦鹉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中常见自啄羽毛和被啄羽毛2种情况,但尚未发现同一个体同时发生自啄和被啄羽毛的情况。该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营养、心理及笼舍环境等。1发病及治疗情况笔者根据近2年临床诊治案例,发现发病鹦鹉主要集中于非洲灰鹦鹉、葵花凤头鹦鹉、牡丹鹦鹉、太阳鹦鹉及和尚鹦鹉。发病的非洲灰鹦鹉、葵花凤头鹦鹉通常自啄羽毛,一般啄去胸腹部、双腿内侧及前侧、翅膀内侧等部位羽毛,严重时会导致皮肤外伤;牡丹鹦鹉、太阳鹦鹉及和尚鹦鹉等小型鹦鹉  相似文献   

20.
啄癖是家禽及鸟类的特性 ,啄癖有很多种类型 ,如啄羽、啄肛、啄蛋、啄趾等。鸭啄羽常见于家鸭和饲养密集的鸭群。不同的品种表现略有不同。北京鸭及樱桃谷肉鸭似乎比轻型品种的蛋鸭严重。不同的年龄表现也不相同 ,与季节 ,饲养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肉鸭啄羽是指肉鸭养殖过程中鸭群中的 1只或多只鸭所表现出来的啄击其它个体羽毛的不良行为。多发生在肉仔鸭阶段 ,鸭开始生长新羽毛或换小毛时。啄羽主要是啄食鸭背后部与翅部羽毛 ,可见被啄鸭背后部与翅部羽毛根出血 ,羽毛稀疏残缺 ,而后生的新羽 ,毛根粗硬 ,不利于屠宰时拔毛加工 ,并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