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
多年生香豌豆在黄土高原地区引种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胡建忠 《草业学报》2003,12(6):93-98
多年生香豌豆从美国引种后在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的适应性较强。结合气候相似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以及引种栽培试验,得出多年生香豌豆的适生中心区位于气温适中的黄土高原中部呈西南~东北走向的一个狭长地带,主要包括黄土高原沟壑区、丘陵沟壑区二副区、三副区以及太行山西部山地类型。  相似文献   

2.
庆阳黄土高原从土地资源、气候和土壤等条件来看,全区宜草面积一千多万亩,特别是沟壑区占总面积的62.4%,具有种草的优越条件。但目前人工种草仅有70万亩,占宜草面积的6%,而且沟壑区  相似文献   

3.
按照水量平衡原理,采用对比研究方法,对庆阳地区高塬沟壑区荒山整修成1.5 m和1.0 m水平阶,种植牧场草和紫花苜蓿,采用1∶1、2∶1、3∶1、4∶1集蓄比处理,比较分析了土壤含水率、耗水量、产草量、投工等,提出了高塬沟壑区采用集水种草时比较适宜的蓄水区宽度和集蓄比,且可以应用于条件类似地区的退耕还草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4.
封山禁牧下高效设施畜牧业建设模式及其推广路径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建设生态型特色农业,促进农、林、牧各业良性循环为前提,以扶贫攻坚,稳定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为目的,以示范推广为先导,以饲草建设为基础,以封育、禁牧为突破口,依托自然资源和各业优势,使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之后,生态经济系统逐步向良性循环演变。但是,以山羊为主的种群结构和以散牧为主的放牧饲养方式与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情况,总结了陕北畜牧科技扶贫近年来典型示范培育的适合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8种生态商品性高效设施畜牧业发展模式,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供推广利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陇东黄土高原干旱草地利用方向和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论述了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干旱草地的生境条件,草地生产能力、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草地利用方向和途径提出了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和方向、以牧促农、农牧结合、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广种多年生牧草,加强草地管护、合理利用草地,草林结合、保护水土等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调整了产业结构,实现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奋斗目标,对农业产业实行现代化农业发展。针对晋西黄土高原沟壑区,黄河中上游,吕梁山系的特点,石楼县是山西省退耕还林还草的重点县,总面积达4.1万hm2,给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牛、羊奠定了基础,把握以畜定草,以草养畜,人工种草  相似文献   

7.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山西省调整畜牧产业化的结构,针对晋西黄土高原沟壑区、黄河中上游、吕梁山系的特点,把握以畜定草,以草定畜,种草养畜这个主题,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舍饲养畜,合理利用资源,使畜牧业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形成生态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已成为晋西黄土高原沟壑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目前,正视草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石楼县制定今后草业发展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草业发展的现状1.1 饲料资源现状石楼县的精饲料主要来源于当地玉米,全县总耕地面积30400ha,其中:粮食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指导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栽培草地建植及草食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选择当地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两个草种为研究对象,于2016−2018年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黄金村开展了紫花苜蓿与红豆草在1 ꞉ 0 (H1)、7...  相似文献   

9.
牧场草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Regar牧场草在黄土高原地区引种后的适应性很强 ,除风沙区为一般适生区外 ,其他各类型区均为适生中心区。其生长迅速 ,产草量较高 ,草质适口性好 ,生态经济利用价值很高 ,栽培技术简便易行 ,是黄土高原十分理想的一种兼用型引进牧草 ,在饲料、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甘肃西峰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98~2001年在甘肃西峰东湖园艺场对引自美国的3个豆科牧草品种和3个禾本科牧草品种进行了生长状况观测和室内营养成分分析,其中多年生香豌豆、牧场草、黄兰沙梗草、康巴早熟禾生长良好,适应性强、产草量高、利用价值好,值得在黄土高原等类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草原是中国北方温带草原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黄土高原草原与欧亚地带性草原的关系尚未阐明。本研究将黄土高原地带性草原种子植物区系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建立了黄土高原草原种子植物名录,采用植物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黄土高原草原和内蒙古高原草原植物区系的相似性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草原与内蒙古高原草原种子植物区系在科属水平上的区系相似度较高,但种水平的区系相似性较低。区系的地理成分有较大差异,且最主要的差异在于黄土高原草原植物区系中东亚成分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垂直地带性对黄土高原草原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适宜草原发生的环境条件使得黄土高原表现出大面积的温带草原景观,但黄土高原草原应区别于欧亚草原的地带性植被。  相似文献   

12.
多年生香豌豆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贸易购买方式从美国引进优良牧草-多年生香豌豆,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多年生香豌豆引种后的适应性很强,适生中心区为黄土高塬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一副区、二副区、三副区和冲积平原区;一般适生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四副区、五副区;适生边缘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五副区。其生长迅速,产草量很高,产草量鲜重可达80t/hm^2,为紫花苜蓿的2倍以上;生态经济利用价值很高,粗蛋白含量为27.92%,粗脂肪为3.16%,适口性好;枝叶氮、磷、钾含量高,特别是通过其根瘤的固氮作用,可以很好地促进与其间作的林木快速生长;草层茂密,根系发达,水土保持作用很好;栽培技术简便易行,在饲料、园林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高小叶  侯扶江 《草业科学》2011,28(8):1556-1560
摘要: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区域是我国地形第一级台阶向第二级台阶的过渡区,以夏河-渭源-通渭样带为例分析农业系统结构和经济特征,自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农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增加,人均草地面积逐渐减少;粮食作物在农作物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饲草作物比例则逐渐降低;人均草食家畜牛、羊出栏数及羊毛产量和肉类产量呈下降趋势,而食粮型家畜猪出栏数逐渐增多;农业生产总值升高,但人均产值下降;农业GDP构成中,种植业和林业的比例呈增加趋势,畜牧业比例逐渐减少;农牧民收入构成中,人均GDP、农牧民人均GDP、人均纯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均逐渐下降,而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草原景观斑块形状的指数和分形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李斌  张金屯 《草地学报》2010,18(2):141-147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景观斑块形状指数和分形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草原景观斑块的形状以及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45种草原景观斑块形状指数相差悬殊,垂穗披碱草(Form. Elymus nutans Griseb.)草甸草原和川青锦鸡儿(Form. Caragana tibetica Kom.)草原的斑块圆环度指数之差达到20.8460,反映出黄土高原草原景观斑块的边界率相差较大,表明草原景观斑块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活跃程度相差较大。草原斑块的形状明显偏离于圆形和方形,为不规则形,这与黄土高原地区破碎的地形密切相关。不同类型草原景观斑块分维数变化较大,早熟禾(Form. Poa sphondylode Trin. ex Bunge)草甸草原的分维最大,其格局是最为复杂的。多根葱、大苞鸢尾(Form. Allium polyrhizum Turcz. ex Regel and Iris bungei Maxim.)草原的分维最小,其格局是最简单的。这些都反映出黄土高原地区草原景观异质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林草植被建设措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水分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林草植被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借鉴前人进行林草植被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水分与林草植被建设的相互效应出发,提出了以土壤水分平衡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建设3项措施:1)不同地带天然植被类型的林草植被建设;2)不同植被地带的水分生态条件和立地条件的林草植被建设;3)注重林草植被布局,加强草地建设。认为要提高林草植被的成活率、保存率和最大限度发挥林草植被的生态效益,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林草植被建设必须要仿拟天然植被结构和遵循适地、适树、适草的原则进行,并探讨了今后进行林草植被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集黄土高原丘陵区和残塬区典型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纯林和荒地腐殖层土壤对10种常见植物进行盆栽试验,跟踪测定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丘陵区油松纯林土壤显著抑制苜蓿(Medicago sativa)和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种子萌发,显著降低紫穗槐(Amorpha fraticosa)、苜蓿和毛苕子(Vicia villosa)的苗高、根长和生物量生长,以及紫穗槐和草木樨的叶片叶绿素含量、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且显著提高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胡枝子(Leapedeza bicolor)、毛苕子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残塬区油松纯林土壤显著抑制沙棘和苜蓿种子萌发,以及胡枝子、小冠花(Coronilla varia)和苜蓿的苗高和生物量生长,降低了草木樨、苜蓿的叶绿素含量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草木樨的CAT活性,显著提高柠条、紫穗槐、小冠花和毛苕子的MDA含量。表明黄土丘陵区油松纯林腐殖层土壤对紫穗槐、苜蓿、草木樨、毛苕子、刺槐和沙打旺以及黄土残塬区油松纯林腐殖层土壤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苜蓿、和沙打旺综合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陇中黄土高原不同种植年限苜蓿草地土壤水分及产量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黄土高原西部典型半干旱雨养农业区不同种植年限苜蓿草地布设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3,6,8,10,12以及14 a 紫花苜蓿生产力及其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草产量差异显著,且表现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以 8 a 苜蓿草产量最高,为12128 kg/hm2。持续种植3,6,8,10,12和14 a 苜蓿草地030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均明显低于当地土壤稳定湿度值,其中12和14 a仅为9.20% 和7.14%,甚至低于作物有效水分下限。随着苜蓿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干燥化程度加剧,但干燥化速率呈减缓趋势。综合苜蓿生产力动态和土壤水分状况,本研究表明陇中黄土高原地区紫花苜蓿适宜的种植年限为8 a。  相似文献   

18.
TOPSIS法评价南方大豆品种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饲用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南种北引的饲用潜力,丰富黄土高原地区一年生豆科饲草资源,本研究将33个原产于我国东南、华南和西南地区的籽粒型晚熟大豆品种引种到陇东旱塬,测定其初花期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进一步用基于主成分和熵权法的综合多指标决策分析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对饲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3个品种中具有干物质产量优势的有桂夏1号、桂夏5号、华夏3号、桂夏7号和桂夏4号。饲用品质较好的有南黑豆20、兰溪大黄豆、桂夏6号、桂夏7号和华夏3号。来自华南地区的华夏3号和桂夏7号是所有供试材料中产量和品质综合表现兼优的2个品种,可作为培育优质饲草大豆专用品种的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