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湖南春大豆高产综合技术研究及其利用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优良品种为材料,采用五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测定参数,对密度(X_1)和氮(X_2)、磷(X_3)、钾(X_4)、硼(X_5)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以及双因素互作的产量效应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湖南近年育成的春大豆新品种均具有亩产180~230kg的生产潜力;(2)大豆最佳种植密度因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为2.4~3.6万株;(3)不论稻田或旱土施用氮肥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量为每亩5.0~20.0kg;(4)施用磷、钾、硼肥均有一定增产作用,每亩用量分别为过磷酸钙25.0~50.0kg、氯化钾7.5~22.5kg、硼砂0.4~0.8kg;(5)提出了以优良品种为中心的高产综合农艺模式,经大面积示范、推广、高产综合农艺模式亩产130.2~180.0kg,比对照(常规栽培)增产22.78%~73.1%。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高产夏大豆品种泗豆11号,每亩1.96万株、每株65.4粒,百粒重23.3克,亩产261公斤。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在播后的68天左右,为6.9;最高物质生长率出现在播后的76天左右,为6.16克/米~2.天;经济系数为0.36—0.40。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高产优化栽培措施与产量关系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应用五因素二次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结合马铃薯的生产实践 ,以对马铃薯产量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栽培措施为决策变量 ,以产量为目标函数 ,建立了马铃薯密度、施磷量、施钾量、种氮肥及追氮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并通过模拟寻优 ,提出了马铃薯单产 30 0 0kg/6 6 7m2 以上的优化栽培措施的定量化指标。当密度较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较少 (X1,X2 ,X3 ,X4 ,X5≤ 0 )时 ,其交互作用为正效应 ,反之 ,则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15.
7个试验结果表明,在西宁高海拔冷凉生态条件下,引种北方春大豆超早熟和极早熟品种(品系)可获成功。适宜播种期在4月底至5月初。适宜栽培密度为45万株/hm2。播种时用45~75kg/hm2尿素和450kg/hm2过磷酸钙做种肥,始花后分2~3次追施105~150kg/hm2尿素,开花期至鼓粒期进行2~3次灌水,可获1500kg/hm2以上产量,最高产量达2283kg/hm2。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马铃薯主要栽培措施(水分、氮肥、磷肥和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出了各因素与产量的主次关系和双因素搭配的产量效应,根据模型求极值找到了亩产3205.5公斤的最佳农艺措施(灌溉水120~150mm,尿素19.8公斤/亩,三料磷6.4公斤/亩,密度3352.3株/亩)。为总结马铃薯栽培经验与指导生产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结果证明,采取马铃薯春播早收,拔除病株,选用合适的品种,实行二季作秋播留种等措施,可以实现北京地区就地留种的目的。采用上述措施后,“京丰1号”和“张北78-1-34”留种4~5年,仍可取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19.
农艺措施对重迎茬大豆产量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赵桂范 《大豆科学》2000,19(3):243-249
对 1 994 -1 996三年不同生态区重迎茬大豆采取缓解的各项农艺措施的产量结果分析表明 :处理间、区域间、年份间、处理×区域间、区域×年份间差异均达 1 %显著水平。各处理的综合评价是 :有机肥 >缓解剂 +钾肥 >破垄夹肥 >钾肥 >缓解剂 ;但各农艺措施受不同生态区、不同年份间及其各因素互作等影响较大 ,因此 ,应因地制宜采取农艺措施提高重迎茬大豆的产量。另外 ,采用各重迎茬减缓措施总体上东部低湿区好于西部干旱区 ,雨水调和年份好于干旱年份  相似文献   

20.
旱作马铃薯综合农艺栽培措施与产量关系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4 16 A”设计方法 ,以对马铃薯生育影响较大的主要农艺栽培措施为决策变量 ,以产量为目标函数 ,建立了内蒙古马铃薯旱作区 (呼盟、乌盟 )高产优化栽培数学模型 ,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 ,提出了我区马铃薯不同产区的综合农艺措施的定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