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与土壤密不可分,研究土壤的变化对于整个生态修复过程意义重大.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可以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相关科学依据.在标准地内典型地段挖取剖面,并用环刀每隔10 cm分层取土样,并测定土壤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淋溶棕褐土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最小持水量随退耕还林年限增长其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不规则的"S"型曲线;有机质和碳的变幅以农耕地、退耕18 a和32 a天然林最大,呈"V"型变化;土壤C/N趋于减小,表明在退耕还林地上土壤氮素供应充足.在0-20cm土层,土壤密度与全氮、碳含量负相关,与黏粒含量正相关,而在20-40 cm土层,土壤密度与全氮、碳含量和黏粒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当各种外应力侵蚀土壤时,对土壤的损伤随侵蚀深度加深而加重;由于土壤黏粒与全氮、碳含量正相关,土壤黏粒减少导致土壤的氮素衰减和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通过计算分析集水造林条件下刺槐林的林木生产力和水分生产潜力,结果表明林分群体的水分生产效率,特别是蒸腾和蒸散的水分生产效率,随密度的增大呈对数递减趋势;低密度拍光处理林分的理论潜在开发潜力可达90%以上,基本达到了目前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当地刺槐的最大生产能力,是今后径流林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青海湟水河流域退耕还林地沙棘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标准株全收获法和平均生物量法,对青海湟水河流域退耕还地沙棘林生物量研究表明:生物量变幅在1 895.94~17 219.54 kg/hm2,地上部分占56.20%~79.25 oA、地下部分占20.75%~43.80%.各器官生物量分布比例也不同.其顺序是根>枝>干>叶.生物量与树高、地径、冠幅具有协同现象.生物量随树龄的增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8 a沙棘生长最快、经济系数最大,应适时间种或平茬等措施抚育林分.不同立地条件生物量亦存在较大差异,平坡>陡坡>斜坡>缓坡,半阴坡>阴坡>半阳坡>阳坡,下坡>脊部>中坡>上坡,黑钙土>棕钙土>栗钙土,盖度密>中>疏.降雨量、土壤水分含量与生物量变化一致,水分有效性高的种群,地上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单轴型个体多,觅养生长格局倾向于聚集型;水分有效性低的种群,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合轴型个体多,觅养生长格局倾向于游击型.  相似文献   

4.
六盘山北侧华北落叶松林分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水分利用特征,2010年5-10月在宁夏六盘山北侧叠叠沟林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样地内,通过测定树干径向生长、林分叶面积指数变化、草本生物量变化、树干液流速率变化、植物降雨截持等,估计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及各层的生产力、水分消耗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表明:林分总生产力11.76t/hm2,其中乔木层占75.2%,草本层占24.8%;在整个生长期内,林分生产力各月的分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季节变化格局。林分总蒸散量为433.9mm,其中乔木层与草本层(包括土壤蒸发)耗水各约占一半,分别为总蒸散的50.5%和49.5%;林分蒸散在生长季中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季节变化格局。在整个生长季,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71g/kg,其中乔木层的水分利用效率为4.04g/kg,草本层水分利用效率为1.36g/kg;其季节变化与乔木层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相类似,说明乔木层对于华北落叶松林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在模拟光强条件下,对不同水分处理的9种乔灌木进行观测.观测参数包括: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等.并且运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各林木光合生理参数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找出林木光合、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含水量关系的最佳组合,以最少的耗水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在青海大通林区进行水分管理,开展高效、经济型林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土区人工林地水分供耗特点与林分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通过定位观测,分析了黄土区人工刺槐和油松林地供水与耗水关系、土壤水分动态及林木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人工刺槐和油松林4,5,6三个月林地土壤水分消耗大于供给,水分供耗矛盾突出,土壤贮水减少;雨季水分供给充足,土壤贮水增加;在干旱季节和年份,相同条件下,密度大的林分林地水分供耗矛盾突出,林地水分亏损严重;不同坡向,水分亏损量大小顺序为阳坡>半阳坡>阴坡;0~300 cm土层土壤水分调查显示,阳坡、半阳坡密度较大的中林林分林地土壤含水量较低,出现干化现象;从水分生产力来看,由于林地水分供应不足,林木生长不同程度受到限制,林分生产力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7.
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与作物水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对我国不同类型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与作物生产力关系的网络研究,探讨了我国主要类型地区小麦、玉米、大豆等几种主要作物的菡散耗水和需水规律、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水分生产函数,获得这些地区主要作物耗水需水特征及小麦水分生产函数。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系统优化结构模式中作物与水分关系均得到极大改善,节约了作物用水,提高了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黄土区人工林地水分供耗特点与林分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通过定位观测,分析了黄土区人工刺槐和油松林地供水与耗水关系,土壤水分动态及林木生情况,结果表明,人工刺槐和油松林4,5,6三个月林地土壤水分消耗大于供给,水分供耗矛盾突出,土壤贮水减少,雨季水分供给充足,土壤贮水增加,在干旱季节和年份,相同条件下,密度大的林分林地水分供耗矛盾突出,林地水分亏损严重,不同坡向,水分亏损量大小顺序为:阳坡>半阳坡>阳坡;0-300cm土层土壤分调查显示,阳坡,半阳坡密度较大的中林林分林地土壤含水量较低,出现干化现象,从水分生产力来看,由于林地水分供应不足,林木生长不同程度受到限制,林分生产力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9.
重庆合川区退耕还林地土壤改良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通报》2015,(6):1392-1398
本文以重庆合川区退耕还林地的7种不同林分林下土壤为对象,通过与对照玉米地不同深度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不同退耕还林林分对林下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并为今后退耕还林树种选择提供一定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和孔隙随土层增加而逐渐降低。除柏树外,其他林分林下土壤平均含水量高于未退耕玉米地,且桉树林下土壤浅层含水量最高为33%。水杉林下土壤容重平均值比玉米地减少14%,毛管孔隙度增加58%。此外,花椒、桉树、杜仲、栾树、桑树林下土壤孔隙状况均比对照玉米地好。2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等含量随土层增加而减少。7种林分林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平均值都高于玉米地,其中栾树、桑树、水杉林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高出玉米地100%以上。而玉米地土壤速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则高于其他7种林分。3栾树、桑树、水杉林下土壤肥力综合得分分别位列前三,玉米地排名第四,柏树、花椒、桉树、杜仲次之。从土壤改良角度出发,该地区树种选择可优先考虑栾树、桑树、水杉,柏树、花椒、桉树、杜仲则需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0.
对陕西省吴起县已退耕还林10年的7种退耕还林地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其枯落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旨在探明不同退耕还林地类型的恢复情况和效果,为今后退耕还林工作中树种选择及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吴起县退耕还林10年后林下植被已趋于稳定;沙棘×山杏混交林是吴起县相对最为适合的混交林,有效的形成林草复合体系;不同退耕还林地群落的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沙棘×山杏混交林的林下草本层生物量最高;除油松和山杏纯林的枯落物生物量较小外,其他林地的枯落物生物量均大于天然草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期中评估,总结出退耕还林的主要经验:各级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加大宣传力度,用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制定规章制度,保证规范操作;落实个体承包,创新运行机制;示范带动,完善配套措施,正确处理几个关系;重视自然规律,加强科学性。指出退耕还林的主要问题:缺乏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的综合总体规划;存在重林轻草、重生态、轻生计、重造轻封等问题;造林当年成活率低,植被建设布局、模式不够合理,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考虑不够;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落实。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政策落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北地区6省(区)退耕还林工程从1999年实施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工程进度快,任务完成得较好,取得了重大进展。2003年初的中期评估认为:一次种植成活率低(特别是荒山造林)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应引起重视的问题;经过多次补栽后,大部分省(区)验收时成活率较高,验收合格率也较高;各省(区)在退耕还林工作中的工程验收、钱粮兑现、林权证发放等政策执行方面总体上较好,从而为项目的扎实、稳妥、健康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3.
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效益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认识退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耕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评价退耕还林还草的水土保持效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通过2年(2003—2004年)的小区试验,观测了紫色土坡耕地种作物(小麦-玉米)、饲草(黑麦草)、果树(枇杷)和“果树+饲草”这4种模式的水土流失状况,并用层次分析法等对其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观测结果表明:坡耕地退耕种草和种“果树+饲草”这2种模式,较作物模式显著减少水土流失超过30%,其中“果树+饲草”模式的侵蚀量减少60%以上。同时发现,退耕地如果只种果树,水土流失量反而多于种作物地,揭示了控制水土流失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地表盖度。效益分析结果表明,4种模式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大小次序是:“果树+饲草”>饲草>作物>果树。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陕西周至县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测算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为了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合理测算耕地产能,该文提出了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体系,并对不同层次的生产潜力的测算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测算要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体系包括自然生产潜力、利用生产潜力及现实生产能力3个方面;农用地分等的自然质量等级指数与利用等级指数本质上就是2个不同的生产潜力,分别代表了2种不同情况下潜在的单位面积产量。用分等单元的面积分别乘以该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级指数和利用等级指数,可得到该分等单元相应的生产潜力。把全县所有分等单元的生产潜力相加就得到全县相应的生产潜力。通过理论分析及各种模型的实际模拟,采用Logistic模型对现实生产能力进行测算效果较好。结果表明,周至县耕地自然生产潜力为176.778×104t,利用生产潜力105.0×104t,现实生产能力为54.637×104t。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不同耕作区综合产能空间分异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耕地综合产能精确地核算了耕地系统内部每个梯级绝对值水平,是农用地分等工作的深化与延续。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通过抽样补充调查,依据自然等指数与理论抽样样点构建理论产能核算模型,利用等指数与现实抽样样点构建现实产能核算模型,统计数据核算实际产能,在河北省从东南-西北选取霸州、栾城、遵化、张北为典型耕作区域,分析不同耕作区产能差异及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四个研究区域理论总产为2.52×109 kg,现实总产为1.88×109 kg,均高于实际总产1.44×109 kg,不同层次产能差异明显;各层次单产水平次序同自然等指数次序是一致的,依次为栾城县>遵化县>霸州市>张北县;空间分异的大小取决于区域单产的浮动水平,空间变异程度依次为霸州>遵化>张北>栾城。通过核算结果对比证实了从农用地分等多个层次上测算综合产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是深化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生产能力空间格局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为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生产能力空间格局,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通过抽样补充调查,建立耕地生产能力核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3个层次产能(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的空间分布得到:较高的理论单产和可实现单产主要分布在以唐山市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各个乡镇;而较高的实际单产主要分布在唐山市南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的乡镇;处在北部山地丘陵区的迁西县和迁安市等地区的一些乡镇的3个层次的产能单产都比较低;以唐山市为中心的西部和东部及东南部地区的一些乡镇的3个层次产能的总产都比较高,北部的山地丘陵区的产能总产比  相似文献   

17.
青海湖地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生态、社会、经济本体层面的统一性和机制层面的错综性, 综合多种方法, 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遵从实践性、综合性等原则, 从生产性、保护性、稳定性、经济活力、社会可接受性、安全性层面对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从土地生产性层面看, 青海湖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处于持续利用的起始阶段, 且区域间存在空间差异; 从土地保护性层面看, 不同指标反映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阶段存在差异; 从稳定性层面看, 区域土地利用处于可持续利用的初级阶段, 且种植业土地稳定性比畜牧业低; 从经济活力层面看, 土地利用经济活力不够, 处于不可持续阶段; 从社会可接受性层面看, 土地利用处于可持续利用的起始阶段; 从安全性层面看, 区域土地利用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及对策, 为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管理策略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为少数民族地区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提供相关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耕地资源日益紧缺、粮食安全问题愈发严峻的背景下,耕地生产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以东北-华北平原旱作区为研究区域,以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空间分布数据及相关县域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降水、土壤、社会经济等数据,运用潜力衰减模型,研究评价了东北-华北平原旱作区1995-2015年耕地生产力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光温-水生产力、光温-水-土生产力、光温-水-土-社会经济生产力均整体呈现东北平原旱作区高于华北平原旱作区的空间格局,且在东北平原旱作区和华北平原旱作区内部也均表现出南高北低的宏观趋势;通过分析各环境因子的订正系数发现,人为社会经济投入对当前耕地生产力的保障极为重要,特别是在耕地自然条件逐渐变差的华北平原旱作区表现的尤为显著;水分因子产量差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南低北高、东低西高的分布格局,土壤因子产量差明显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社会经济因子产量差呈现明显的北高南低空间格局,这与中国水热条件的地带性分布、东北平原地区优质的土壤条件及较高的自然禀赋等因素有关;研究区社会经济因子产量差>土壤因子产量差>水分因子产量差,且社会经济因子产量差在华北平原旱作区整体较小、土壤因子产量差在东北平原旱作区整体较小,进一步说明了社会经济投入是维系华北平原旱作区耕地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而耕地本身的立地条件是保障东北平原旱作区耕地生产力的最主要原因。潜力衰减模型的应用对大尺度区域耕地生产力研究的方法创新方面有所裨益,评价结果可为不同农业区保持高产、稳产及耕地保育等方面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On the outskirts of Zaria, northern Nigeria,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and Pinus oocarpa planta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satisfy both land rehabilitation and agroindustrial objectives. Soils of the plantations and adjacent unafforested degraded sites where major influences from soil type and management were minimal were sampled to provide data for a paralle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afforestation on soil rehabilitation. Three adjacent age–grade plantations in respect of each tree species were involved. These are 6, 13 and 27 years for eucalyptus, and 7, 15 and 25 years for pines. Results obtained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soil regene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present silvicultural practices is extremely slow. Of the soil parameter studies, only organic matter show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ithin the examined time frame. The soil texture, bulk density, infiltration rate, nutrient elements and pH showed only slight improvement. There was little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either of the tree species had a more beneficial effect on the soil than the othe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ults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land‐use decision and policies in Nigeria towards a sustainable afforestation programme.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综合生产能力核算的河北省耕地重点保护区划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保护的实质是要保护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按耕地生产能力重新划定耕地的保护等级是保护耕地资源安全,最终实现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的根本举措。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通过抽样补充调查,依据自然等指数与理论生产能力抽样样点构建耕地远景潜在生产能力的核算模型,应用利用等指数与现实生产能力抽样样点的实际调查数据构建耕地现实生产能力的核算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生产力优势指数和生产规模优势指数对耕地生产能力进行分析,从远景潜在生产能力、现实生产能力、耕地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4个方面构建耕地重点保护区划分指标体系并将河北省耕地划分为4个保护等级,其中第一级别为国家级耕地保护区,面积为2.02×106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1%;第二级别为省级耕地保护区,耕地总面积为2.98×106 hm2;第三级别为市级耕地保护区,占河北省耕地总面积的30.1%;第四级别占河北省耕地总面积的9.7%。通过耕地保护区域的划分,明确不同主体的保护职责,并认真研究与完善耕地保护政策,这对于稳定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