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荆人鳖灵或许与苴(音cha)族有关,公元前七世纪由巴地东部溯长江而上至郫,再由广都樊乡徙成都,可能将巴地利用茶的方法传播到蜀地;从葭萌、苴的音义分析,蜀人对茶的多种称谓推论,蜀王封其弟葭萌于汉中(今广元西南),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是人名-爵名-地名-茶名最早的融汇统一,因而折射了茶的传播信息。  相似文献   

2.
1茶之起源 中国古代在西汉之前,只有荼字,没有茶字。《诗经》所载邶地的民歌《谷风》说:“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西汉编成的我国最早的辞书《尔雅》中有槚字,并解释说:“槚(jiǎ),苦荼也。”东晋学者郭璞注解说:“这种树矮矮的如栀(Zhi)子,冬天不落叶,春天的叶子可煮来饮用。现在(东晋)称早采的为荼,迟采的为茗,又名荈(chuǎn),就是蜀(四川)人所说的苦荼。  相似文献   

3.
正茶叶,在远古时的贵州,只是作为少数民族的自给饮料。据朱自振先生在《中国茶经》一书中称:"巴蜀在战国以前即已形成历史茶区[1]"。《华阳国志》是晋人所写,其所载史实是汉朝、甚至是两晋的情况,而巴蜀种茶,到战国已兴至汉中葭萌一带,其巴蜀南部的产茶地区、当不会是葭萌以后发展起来的,所以《华阳国志》提到的茶叶产茶地可以说在战国前即已形成历史茶区(清代杨慎在《郡国外夷考》:"《汉志》葭萌,蜀属名,蜀人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  相似文献   

4.
有关茶史或茶文化的论著,经典的引文必是:"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支撑这一论点引用的论据是:"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尔雅》:"槚,苦荼"。《华阳国志.巴志》:"茶"纳贡;"园有芳蒻、香茗"。《尚书.顾命》:"王三诧"。剖析这四则论据,不能佐证西周时期茶已成为日常之饮。  相似文献   

5.
有关茶史或茶文化的论著,经典的引文必是:"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支撑这一论点引用的论据是:"神农尝百萆,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尔雅》:"槚,苦荼"。《华阳国志·巴志》:"茶"纳贡;"园有芳蒻、香茗"。《尚书·顾命》:"王三诧"。剖析这四则论据,不能佐证西周时期茶已成为日常之饮。  相似文献   

6.
茶树命名考     
茶树命名最罕见于我国《尔雅》一书,称“槚”或“苦荼”。在上古时“槚”读古。与“茶”通音,“荼”则为“茶”字的古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今的茶陵县在当时的印鉴亦作“荼陵”。茶的广东语读“Cha”,福建语读“Tea”。约在16世纪由德国人从福建把茶带到欧洲,再由瑞典人引进国内种植,当时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林奈(Linne)于1753年著的《植  相似文献   

7.
一、江华苦茶的历史江华苦茶原名“苦茶(音涂)”。约在二千五百年的《尔雅、释木》中记载:“槚)音古,后世读假),苦茶”,源以味苦著名。在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135号竹简办有“楕——笋”的记载,据周世荣考订,“槚”由“楕”字演变而成,当时的“茶陵”亦作“荼陵”,证明“槚、苦荼”确系指苦  相似文献   

8.
《新华文摘》一九八六年第六期转载《自然与人》发表的“说茶”一文,有人指出该文三个错误论点:一是荼不是茶;二是茶树原产地在印度阿萨姆;三是茶中有单宁,请我写文章予以澄清。我约略看一遍,觉得这篇文章观点争论与国计民生和祖国科学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匆促写出以下三点的评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的祖国。种茶、制茶、饮茶都起源于中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饮茶历史距今当有三、四千年,最初只作为药用,到春秋时代,有用茶叶作羹饮,西晋时张载《登成都楼诗》“芳荼冠六清,滋味播九区”之句,可知晋朝时茶叶已有药转为饮料。长期以来,茶成为一种文化而已入史册,不仅在中国,而且广  相似文献   

10.
“峨眉”之名出于古蜀,《华阳国志·蜀志》有“杜宇以褒斜(今汉中)为前门,熊耳(今青神)灵关(今芦山)为后户,玉垒(今灌县)峨眉(今峨眉)为城廊”。峨眉是古蜀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占极重要地位。峨眉茶历史悠久,构成岷江流域最早的茶事之一,然而古代地名,往往一名为首概括多处。以地名的茶名先为泛指,以后逐渐变成专指,加之工艺的发展,同一地方的茶名多  相似文献   

11.
朱自振  瞪科 《茶业通报》2000,22(1):46-48
中国古代茶书,也即中国古代茶学或传统茶学专著。我国饮茶、业茶的历史悠远,但茶之形成为学,出现茶的专著,则是迟至唐朝中期陆羽撰写《茶经》一书为始的。这一点,晚唐诗人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中指出:“季疵始为经三卷”。季疵是陆羽的字,“经”指《茶经》,意“陆羽首先写《茶经》三卷”。这里的“始”是指茶的著作而言的。北宋欧阳修在《集古录跋尾》中讲得更清楚。他说茶之见于史,是魏晋以后的事,而后来大家提到茶叶,都说是源于陆羽,“盖为茶著书,自其始也”;这也即是说,茶之有书,由零星的经验、知识,集中提高上升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茶的发现与利用已有数千年历史。最早的用途是药用和食用 ,以后才作为饮品。随着饮茶方法的不断改变 ,茶具也随之不断发展。现将各朝代饮茶及其茶具的演变过程分述如下 :1 唐朝以前的饮茶及其茶具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说 :“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荼而解之。”反映了四、五千年前 ,神农氏就发现茶叶具有解毒的作用。到了商周时期 ,这种食用茶叶的习惯得到继承和发展 ,还给茶叶取名“荼” ,《诗经·七月》就有“采荼”的记载。因茶味苦涩 ,故又称“苦荼”。东晋《华阳国志·巴志》记载 :“周武王伐纣 ,实得巴蜀……  相似文献   

13.
正近读2013《中国茶叶》3~6期关于《神农本草经》的考证结论:出自汉或后编辑的《神农本草经》中未收录"茶",仅有荼,苦菜,列菜部;且没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的记录;"神农得荼"的传说首见于康熙二十四年(1717年)刊印陈元龙编《格致镜原·饮食类·茶》:《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陈氏所引《本草》可能是宋以后的版本,信证度  相似文献   

14.
王从仁等同志所写的《我国茶叶的种类》一文(见《文化与生活》1980年第三期第四十页),其中谈到“紧压茶,又叫黑茶”。这句话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紧压”这个概念,词不达义。如果“紧”字是形容“压”字,相当于快压的意义;相对的词语是慢压或松压。这类团块压茶分为砖形茶和篓包茶,既有快压,又有慢压;  相似文献   

15.
茶药起源     
最早最先提及“茶”字,是战国时期杂家著作的《神农本草》。战国时期,诸子齐出,百家争呜,根据历代流传故事及学说,结合各人研究心得,写山各种伟大的历史文献。据历史记载《神农本草》是扁鹊(姓秦)弟子子义(或作子仪)的著作。  相似文献   

16.
千年茶业史流入数万卷欲穷千里目好读古今书忽得欣自赏同唱异乡音万卷都无用疏忽忘国情拜读《中国茶叶》1991年第二期,发表素冰《九经》茶荼再考(前考未看到有感,而作打油诗。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抒予己见,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7.
唐黎标 《茶业通报》2004,26(4):192-192
闲暇之余,品茗猜谜,别有一番情趣。“草木有本心”大概是我国最早的茶谜了,这是古代谜家巧撷唐朝张九龄《感遇》诗所制的“茶”字谜;在我国、日本及韩国都有为老人祝寿赠送茶叶的习俗,其实这本身就是绝妙的茶谜。你看那“茶”字,下部包含着“人”“八”“十”,意为八十八,再加上草字头(指廿),正好为一百零八,“祝贺茶寿”正是最好的生日贺礼。而今,亦诗亦谜的“草木有本心”还被应用于茶店、茶艺馆,作为绝妙的标志性广告。茶谜常见的有赋体谜、故事谜、文义谜三类。赋体谜,它采用形象思维手法,用茶的特征、性质、功能等巧妙地暗示谜底,常用…  相似文献   

18.
略谈茶诗词     
郑连森 《茶业通报》2005,27(2):90-91
我国最早出现的茶诗,如左思《娇女诗》到现在,历时一千七百年,有为数众多诗人;历代名人爱茶者、文学家、科学家、医学家、政治家、诗人和艺术家等,已创作了不少的优美诗词。所谓茶叶诗词大体上可分为狭义的广义的两种。狭义的指“咏茶”诗词,即诗词主题是茶,这种茶叶诗词数量略少;广义的指不仅包括咏茶诗词,而且也包括“有茶”诗词,即诗词的题不是茶,但是诗词中提到了茶,这种茶叶诗词数量就很多了。现在一般讲的,都是指广义的茶叶诗词,而从研究祖国茶叶诗词着眼,则咏茶诗词和有茶诗词同样有价值的。如南宋陆游的《幽居》诗,“雨霁鸡栖早,高…  相似文献   

19.
正我爱茶,但喝的茶都舍近求远了,直到家住六安的好友B君给我送来几盒六安茶时,我才发现六安茶的好。爱茶也爱介绍茶的书籍,陆羽的三卷《茶经》被我翻烂不说,就是明代高濓的《饮馔服食笺》,不少章节我也能背。等品过六安茶,我才知道《红楼梦》中贾母"我不吃六安茶"的原因。B君告诉我,六安茶炒制时须十分专注,稍有不慎,过火则苦。贾母当时可能饮过没有炒制好的六安茶,以致让六安茶蒙上百年奇冤。想想看,高濓早在《饮馔服食笺》中,就已经说得非常明白,六安茶,"茶品亦精,但不善炒不能发香而发  相似文献   

20.
正茶树原属野生,后被驯化。《汉书》载,"西汉建元六(公元前135)年,遣汉中郎将唐蒙通夷,携构酱、荼、蜜返京……"。其意为:"唐蒙在经过夜郎去南越的路上,曾看到路途有构酱和荼蜜等农副产品在市场上出售,故而携带返京",说明当时的夜郎先民已经把蒸煮技术运用到茶叶加工上。唐蒙也被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