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华北地区干旱形势不断加剧,特别是冬春连旱直接影响了小麦生长。因此,春季麦田管理应紧扣抗旱保苗,因地因苗抓好麦田管理工作。1重旱麦田注意浇水保苗对没浇越冬水,分蘖节处于干土层中,次生根长不出来或很短,出现点片黄苗或死苗的麦田,要赶在日均气温稳定在3℃、白天浇水后能较快渗下时,抓紧浇水保苗,时间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2.
王冬亭 《河南农业》2012,(15):44-45
一、小麦死苗的原因(一)选用品种只注重丰产性,忽视抗寒性、抗旱性。抗寒性差的品种,容易造成死苗。(二)如果播种过早,麦苗旺长甚至冬性弱的品种在冬前,穗分化就达到二棱期以后,抗寒性降低,遇冻害常严重死苗。(三)播种过晚、过深、过密,易形成晚弱苗,其本身积累的糖分少,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遇寒、旱也容易出现死苗。(四)墒情不足,旱助寒威。造墒不匀或抢墒播种的麦田,底墒不足,冬季又少雨雪、多寒风,加剧土壤干旱,使小麦分蘖处在冷暖骤变的土层中,致使小麦严重死苗、死蘖。(五)浇水不当,不利越冬。浇冬水过晚,造成"凌抬"死苗。另外,浇水后划锄不及时,龟裂板结,也易断根风抽而死。  相似文献   

3.
适时中耕保温墒 各类麦田要抓紧越冬未返青前进行镇压、搂麦松土。对田间裂缝较多较大的麦田,应先搂后压,以弥实裂缝,防止早春寒风飕根。搂后镇压,还可保温提墒,防止或减轻早春冻害死苗。黄淮麦区在冬末或早春镇压可抑制主茎旺长,促进分蘖发生,有利于增加穗数而提高产量。各麦区中无浇水条件的旱地小麦,均应在早春及时镇压,可起到一定的保墒防寒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2005,(3):6-6
各类麦田要抓紧越冬未返青前进行镇压、搂麦松土。对田间裂缝较多较大的麦田,应先搂后压,以弥实裂缝,防止早春寒风飕根。搂后镇压,还可保温提墒,防止或减轻早春冻害死苗。黄淮麦区在冬末或早春镇压可抑制主茎旺长,促进分蘖发生,有利于增加穗数而提高产量。各麦区中无浇水条件的旱地小麦,均应在早春及时镇压,可起到一定的保墒防寒作用。  相似文献   

5.
豫西南春季小麦管理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类指导、加强肥水管理 (一)对群体足、个体壮的一二类麦田的管理 采取推迟浇水,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因地、因苗制宜.对于地力水平较高、群体适宜的麦田,追肥浇水一般在3月中旬进行.对于地力水平较差,群体相对不足的二类麦田,追肥浇水时间应在3月10日左右,每667m2追施尿素10kg左右.  相似文献   

6.
《农家顾问》2012,(11):9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提出《冬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意见》,冬前管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①浇水补灌,促进苗足。对于播前没有浇水造墒、表墒很差、难以保证出苗的麦田应尽早浇蒙头水。播种后遇雨或浇过蒙头水的麦田,在墒情适宜时应及时进行刬锄,以破除板结。墒情适宜的麦田应避免浇蒙  相似文献   

7.
正我市冬小麦主要发生的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麦蚜、麦蜘蛛等。防治技术如下:一、地下害虫我市地下害虫呈逐年加重发生态势,近几年春季返青麦田死苗调查,近一半死苗是由于地下害虫的为害造成。我市麦田主要地下害虫种类是金针虫、蛴螬、蝼蛄,以金针虫为主。1、撒毒土。每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2公斤,拌细土30~40公斤,拌匀后撒施,施药后立即浇水,可以有效地防治金针虫,兼治蛴螬、蝼蛄等地  相似文献   

8.
一、分类指导、加强肥水管理 (一)对群体足、个体壮的一二类麦田的管理 采取推迟浇水。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因地、因苗制宜。对于地力水平较高、群体适宜的麦田。追肥浇水一般在3月中旬进行。对于地力水平较差,群体相对不足的二类麦田,追肥浇水时间应在3月10日左右,每667m^2追施尿素10kg左右。  相似文献   

9.
《农家参谋》2011,(1):31-31
一是科学浇水。对于旱情较重、整地质量较差的暄松地、苗质偏弱的麦田,冬前没有浇过水的麦田,要抓紧浇水。对群体大的旺长麦田,为了控制麦苗长势,可不进行冬灌。壮苗麦田在耕层土壤含水量低于16%时进行冬灌,高于16%时可不冬灌。  相似文献   

10.
1、分类指导、加强肥水管理1.1对群体足、个体壮的一二类麦田的管理,采取推迟浇水,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因地、因苗制宜。对于地力水平较高、群体适宜的麦田,追肥浇水一般在3月中旬进行。对于地力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笔者下乡调查看到,全县大部分麦田长势良好,绿油油的麦苗已变为有效麦株在田间挺拔生长发育,但也发现有部分麦田和正常发育的麦田相比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这也是群众反映的热点,有的麦田出现点片枯黄烂根死苗,还有的是连片枯黄烂根死苗,有些农民见此症状,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把所有的怨气都归罪于肥料商,有的与肥料经销商打起了官司,认为是肥害所致,经我们实地调查确定是典型的小麦纹枯病,该病在我县部分麦田严重发生,该病因是土  相似文献   

12.
一、春季麦田管理的总体要求抗旱保墒,浇水保苗;早抓抢管,促根壮蘖;分类管理,促弱控旺;保穗数、争大穗,培育合理群体,搭好丰产架子。二、春季管理关键技术(一)尽早抓好旱情较重麦田的浇水保苗对于越冬期没有浇水、受旱严重的  相似文献   

13.
受2009年秋冬季早降雪、强降雪和长期低温的影响,2010年春季行唐县麦田出现了大量的死苗现象,部分地块死苗严重,只得毁种其它春播作物。经县农技中心调查,造成2010年小麦死苗严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品种间的死苗程度差异较大。一些未在当地种植或种植年限少的品种死苗相对较重,一般死苗在30%~50%,甚至有个别品种死苗率达到了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眼下正是冬小麦返青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麦田杂草和病虫害发生初期。为了控制麦田杂草和病虫害爆发,连日来,江苏省东海县广大农民抓紧农时对在田小麦进行化学除草、浇水、追肥和喷洒药物等春管工作,力夺夏粮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来,全县小麦矮化不长或死苗的地块越来越多,且呈现上升趋势,影响着小麦的可持续生产,引起了农业部门的关注与重视,为此农业专家、技术指导员不断深入到这类麦田,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现汇总如下。一、小麦矮化不长或死苗的原因(一)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偏低自化肥在西平县推广以来,农户越来越多地施用复合肥,少施甚至多年不施农家肥和有机肥,大部分田块已成为"卫生地",广大农民一味地以复合肥的高投入换取高回报,造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信息》2009,(10):40-40
冬季,基本无有效降水,部分麦田旱象严重,为确保夏粮丰收,希望广大农民群众迅速行动,抗旱浇麦,凡土壤翘空不实、缺墒田块,必须进行冬灌.目前冬灌最佳时机已过,一定要掌握好浇水方法,科学浇水.  相似文献   

17.
<正>因苗制宜,巧管肥水对于未浇越冬水的麦田,在土千壤解冻后要抓紧时间浇水,同时每667平方米埋施碳酸氢铵20~30克或尿素5~10千克,补充营养。浇水应掌握以下原则:先浇沙地,后浇淤地;先浇壮苗,后浇弱苗;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选择晴好天气浇水,强寒潮来临前不浇;浇水后及时划锄。镇压划锄,提高地温在小麦  相似文献   

18.
<正>因苗制宜,巧管肥水对于未浇越冬水的麦田,在土千壤解冻后要抓紧时间浇水,同时每667平方米埋施碳酸氢铵20~30克或尿素5~10千克,补充营养。浇水应掌握以下原则:先浇沙地,后浇淤地;先浇壮苗,后浇弱苗;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选择晴好天气浇水,强寒潮来临前不浇;浇水后及时划锄。镇压划锄,提高地温在小麦  相似文献   

19.
<正>1科学运筹肥水,搞好麦田的分类管理对一类苗麦田,管理要以控为主,保苗稳健生长,大力推广"前氮后移"技术。肥水管理要适当推迟,第一次施肥、浇水时间推迟到拔节中后期两极分化结束时进行,结合浇水重施拔节肥,亩施尿素15kg,以控制徒长,防止倒伏,促穗大粒多。旺长麦田以控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再浇水,可在拔节中后期两极分化结束时进行肥水管理。对二类苗麦田,管理促控结合,如土壤肥力较高,肥水适当推迟,可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每亩施尿素15kg;如土壤肥水较差或一般的地块,可在小麦拔节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15kg,以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对三类苗麦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促进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夺取夏粮丰收,必须加强小麦的春季管理。农民朋友要适时做好今春肥水管理各项准备工作,要因地因苗制宜、促控结合,科学进行施肥浇水。1对壮苗麦田此类麦田的特点是,叶色青绿,叶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