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番鸭数量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RF系白番鸭蛋重与受精率,孵化率及初生重;见蛋白龄、性成熟期和产蛋率;耗料量和产蛋率;产蛋率与周龄等数量性状间相关性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蛋重大(86~90g)受精率高(97.7%),但孵化率低(67.4%);中等蛋重(76~85g)孵经率高(81.0%);蛋重与初生重呈强直线正相关(r=0.9408)。经观测各组RF系白番鸭从见蛋到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产蛋期间母鸭群的耗料量与产  相似文献   

2.
日粮中添加部分苜蓿草粉对籽鹅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苜蓿草粉对粉鹅产蛋性能的影响,选择240日龄成年产蛋籽鹅150只,随机分成5组,分另q在4个试验组饲粮中添加5%、10%、15%、20%的苜蓿草粉进行试验,试验期为56d。结果表明:试验组日采食量、料蛋比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苜蓿添加量为20%的试验4组日采食量、料蛋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9.1%和2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饲养日产蛋率、饲养日产蛋量、每枚蛋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蛋重较对照组有提高的趋势;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受精率、孵化率比对照组分别低7.97%、11.17%和11.87%、8.10%;试验3组和试验4组的受精率、孵化率比对照组分别高14.41%、10.90和11.30%、2.66%。整个试验期间日粮中添加20%苜蓿的试验4组产蛋性能最好,其中日采食量、料蛋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有明显的提高趋势。整个试验期间试验1,3,4组的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96%、13.68%、22.01%,其中添加20%苜蓿的试验组取得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品种鹅种蛋特性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试验收集卡洛斯鹅、皖西白鹅及籽鹅三个品种母鹅所产种蛋共841枚作为试验材料,并对蛋形指数及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品种、产蛋率、蛋重、受精率对孵化率等指标均有影响,其中籽鹅的产蛋率、受精率以及孵化率显著高于卡洛斯鹅和皖西白鹅(P0.05);卡洛斯鹅的平均蛋重及出雏体重均显著高于皖西白鹅与籽鹅(P0.05);三个品种鹅种蛋蛋形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取37周父母代AA种鸡880只(母鸡800只,公鸡80只)随机分成4组,研究中草药制剂金鸡散对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在用药前用药后1-4周,统计各组蛋率、蛋重、蛋形指数及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结果:采用金鸡散按高(20g/kg),中(10g/kg)、低(5g/kg)3个剂量拌料,连用5d,对蛋重,蛋形指数均无不良影响,同时显著提高种鸡产蛋性能及蛋孵化性能,在3个剂量组中,以中剂量组应用效果最为明显,同时对组相比可提高产蛋率6.2个百分点,孵化率及健雏率亦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5.
14只2岁非洲黑舵鸟(4公10母)按公母比例1:2-3分成4个繁殖组合,对产蛋、受精、孵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每只母舵鸟年平均产蛋量为55.2枚,最高为73枚,最低为39枚。4个组合鸟群之间种蛋的受精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I组的受精率最高,为59.6%;Ⅳ组的受精率最低,仅8.9%。各组的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受精蛋孵化率达到92.6%。受精率较低的原因为公鸟年龄小,没有完全达到性成熟。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通过在种鸡的基础饲粮中加入肌苷酸(IMP)来研究其对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试验期30 d。测定试验期间所有种蛋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每组随机选取部分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于孵化开始第17天,通过照蛋处理统计种蛋受精率,第21天出雏时,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健雏率和雏鸡体重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0.5%外源肌苷酸对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酶制剂对种番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选择健康无病、产蛋性能稳定的26周龄法国黑羽番鸭384只,随机等分为4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重复32只。对照组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1%中性蛋白酶、0.1%植酸酶、0.05%中性蛋白酶+0.05%的植酸酶,相同环境条件下饲养56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3,4组的产蛋量分别提高9.83%(P<0.05),5.27%(P<0.05),11.64%(P<0.01);受精率分别提高6.66%(P<0.05),7.48%(P<0.05),10.67%(P<0.01),说明在种番鸭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显著提高生产性能,并改善种番鸭的采食量、料蛋比和蛋重,尤其两种酶类复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采血应激对蛋鸭产蛋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采血应激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程度,本文测定了金定鸭和莆田黑鸭采血前后各10天的产蛋量、蛋重和产蛋率,并用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发现采血应激使金定鸭产蛋量下降,(P〈0.05);蛋重减轻(P〈0.05);产蛋率下降(P〈0.05)。采血应激使莆田黑鸭产蛋量下降(P〈0.05),但采血后蛋重减轻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9.
不同剂量的维生素E对产蛋后期蛋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试验选择50周龄海兰褐父母代种母鸡452只,公鸡18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维生素E501U/kg、1001U/kg、175IU/kg、2501U/kg、5251U/kg。结果表明:①对照组产蛋率与试验Ⅰ、Ⅴ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Ⅴ组料蛋比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54%、1.0%,试验Ⅱ,Ⅲ、Ⅳ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5.48%、7.97%、19.25%,试验Ⅳ料蛋比最低。试验各组的平均采食量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试验Ⅰ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种鸡产蛋后期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死胎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⑤种鸡产蛋后期种蛋合格率试验Ⅱ、Ⅴ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破软蛋率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畸形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收集新扬州鸡当天所产正常蛋,按蛋壳色分为白壳、浅褐色壳、褐壳3级,每一级中随机抽取15枚立即进行蛋品质测定,并根据个体产蛋及孵化记录分析各组母鸡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三种壳色的蛋重、蛋形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夫单位,褐壳组均显著大于两个浅色组(P<0.05);血斑率以褐壳组最低但差率不显著(P>0.05)。在繁殖性能方面,产褐壳蛋的母鸡产蛋率最高,但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受精率以浅褐色组最高,褐壳组次之,但差异不显著(P>0.05),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均以褐壳组最高(P<0.05),且率差指数最小。因此,在新扬州鸡的保种过程中,可以尝试通过选择蛋壳色泽来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试验1。32周龄体重同受精率、孵化率、母鸡日产蛋率呈负相关。产蛋率和孵化率呈显著正相关。在40周龄,体重和受精率、孵化率、蛋壳品质的相关程度均大为增加。体重同蛋重呈显著正相关,同其它各个性状均呈显著负相关。而受精率同受精蛋孵化率、蛋壳品质、鸡日产蛋率表现显著正相关。孵化率与蛋壳品质、鸡日产蛋率呈显著正相关。40周龄时呈显著的各相关系数,于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1536只55周龄“京白939”父母代母鸡,按鸡笼分为4组,每组再分为4个重复小组。4个组的输精间隔时间分别为每3、4、5和6天输精1次。试验结果显示,每3天输精1次的种蛋平均受精率最高(95.35%)。每4天输精1次的受精率略低于3天的受精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每5天和6天输精1次的受精率显著低于3天和4天的受精率(P<0.01)。输精间隔时间对受精蛋孵化率没有明显影响。在产蛋后期,输精间隔时间以每4天输精1次为宜。  相似文献   

13.
以泰和乌骨鸡等6个江西地方鸡种和罗曼蛋鸡等2个商业鸡种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技术,对鸡生长激素基因内含子1MspⅠ位点多态性及其与生长、繁殖性状的相关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产蛋性能较高的品种中以C基因为主,生长较快的品种中A基因频率和C基因频率较接近,其它品种则以A基因为主;地方鸡种均以A基因为主,而外来鸡种均以C基因为主。(2)泰和乌骨鸡和万载康乐黄鸡均表现为杂合型个体有较迟的开产日龄(P〈0.05),产蛋数问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在万载康乐黄鸡中,各基因型间开产蛋重表现为极显著差异(P〈0.01)。(3)与体重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宁都三黄鸡中,该位点仅对其母鸡1月龄体重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对公鸡及母鸡的其它各阶段影响均不显著(P〉0.05);在万载康乐黄鸡中,8周龄体重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12、18周龄时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4)AA和BB型有较早的开产日龄,但在开产较早的鸡中并不是频率最大的基因型;在万载康乐黄鸡中,AB型有较大体重趋势,在宁都三黄鸡种中,以AA型有体重最大趋势,在生长较快的品种中它们也并不是频率最高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蛋种鸡育成前期体重对其产蛋性能的影响,为该品系蛋种鸡的体重管理及选育分析提供科学数据和管理思路。本试验将10周龄京红1号蛋种鸡按体重分为4组,并记录和分析产蛋鸡的开产日龄及不同周龄下的体重、产蛋数以及蛋重指标。结果表明:10周龄不同体重对蛋种鸡的开产日龄、产蛋期体重、产蛋数、蛋重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体重越大开产日龄越小,A组开产日龄最大(P<0.05),D组最小(P<0.05),B组与C组的开产日龄处于A组与D组之间,且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除56周龄各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外,28周龄和36周龄各组体重随10周龄体重增大而增大(P<0.05);产蛋后期(48周龄和56周龄),B组和C组的产蛋数显著高于A组和D组;A组的36周龄蛋重显著小于B、C、D组,而B组和C组间差异不显著。本试验结果提示,10周龄体重处于平均体重的90%~110%范围内,京红1号蛋种鸡后期的综合产蛋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15.
该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选用32周龄健康星杂288父母代母鸡3200只,随机分为四组,对其产蛋率、蛋重、蛋品质及种蛋受精率、孵化率进行了研究。第①、②、③组在配合日用粮基础上依次添加PLA0.2%、0.3%、0.2%PLA同时减少50%多维;第④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1.第①、③两组产蛋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第②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各组蛋重、蛋品质、孵化率和受精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绿壳蛋鸡与兴义矮脚鸡杂交性能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燕 《饲料广角》2009,(7):42-44
摘要:把试验鸡群分为4组:A组为绿壳蛋鸡;B组为兴义矮脚鸡:C组为绿壳蛋鸡(♂)×兴义矮脚鸡(♀);D组为兴义矮脚鸡(♂)×绿壳蛋鸡(♀)。本试验拟对绿壳蛋鸡、兴义矮脚鸡亲本及其正反交后代的生长性能,0、2、4、6、8、10、12周龄料肉比,以及产蛋性能进行观察与比较。探索两者间的杂交性能,达到改善绿壳蛋鸡早期生长性能和产蛋性能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4组鸡的体重、胸宽、胸深、体斜长、胸角的差异极显著(P〈0.01),胫长、胫围、胸骨长差异显著(P〈0.05)。D组的饲料报酬略高于C组(D组早期增重较C组快)。A组饲料报酬最低,B组次之。4组鸡的受精率、孵化率差异极显著(P〈0.01),蛋重、蛋形指数差异显著(P〈0.05)。利用绿壳蛋鸡和兴义矮脚鸡杂交出来的后代在生长性能和产蛋性能方面都有较好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优势。进行更深层次研究,满足市场对禽肉及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肉种鸭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樱桃谷35周龄SM3肉种鸭蛋按蛋重分4组(A、B、C、D),相应为:84~87g、88-91g、92~95g、96~99g,使用41所孵化器入孵,在孵化不同时期测定各项孵化指标。测定和分析结果,35周龄不同蛋重各组孵化指标:受精率比较分别为90.7%、90.32%、89.42%、91.80%,统计分析各组差异不显著;入蛋孵化率比较分别为87,53%、87.06%、83.6%、83.07%,统计分析,A、B组与C、D组差异显著(P〈0.05);受精蛋孵化率比较分别为96.5%、96.32%、93.49%、90.49%,统计分析A、B组与C组差异显著(P〈0.05),A、B组与D组差异极显著(P〈0.01),C与D组差异显著(P〈0.05);受精蛋健雏率比较分别为95.0%、95.09%、88.56%、87.32%,统计分析,A、B组与C、D组差异极显著(P〈0.01);死胚率比较分别为0.03%、0.03%、0.06%、0.09%,统计分析,A、B组间无差异,A、B组与C组差异显著(P〈0.05),A、B组与D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番鸭的蛋重对受精率孵化率及鸭苗初生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黑白羽番鸭蛋重对受精率、孵化率及鸭苗初生重的影响程度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大蛋(86-90克)和小蛋(70-74克)受精率都低,分别为85.38%、86.96%;受精蛋孵化率亦低,分别为67.57%、68.75%;出壳弱雏多,健雏率分别为90.71%、91.81%。中等蛋(75-85克)受精率高达93.97%,受精蛋孵化率亦达87.45%,健雏率为98%-99%。种蛋重与雏鸭初生重成正相关,初生重为蛋重的68.68%。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凤头性状对凤头白鸭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不同凤头大小的凤头白鸭体重、体尺等生长性能,以及产蛋数、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健雏率等繁殖性能,并对其后代生长发育性能进行了跟踪。结果显示:凤头大小对凤头白鸭体重、体尺无显著影响(P0.05),但凤头大小对总产蛋数、受精率以及入孵蛋孵化率的影响均较大,且凤头越大产蛋数越高,但大型凤头组的受精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均显著低于中、小型凤头组(P0.05),而凤头大小对后代的健雏率影响不大;不同凤头大小的凤头白鸭群体的后代体重在4周龄前差异较大,三组后代的体重在2~4周龄增长最快,8~10周龄最慢,但6、8、10周龄体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磷酸氢钙替代骨粉提高鹌鹑蛋壳品质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月龄产蛋鹌鹑1344只,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为期30天的磷酸氢钙替代日粮中骨粉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磷酸氢钙替代日粮中的骨粉对产蛋鹌鹑的产蛋率和料蛋比均无明显影响,但次品蛋却明显减少,差异极显著(P<0.01),而且蛋壳厚度明显增加(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