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艳  沈晨佳  周丹英  余琪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280-2282
建立5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含量检测方法,并分析研究5种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中5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差异,为红豆杉种源选育及野生资源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种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10-脱乙酰基巴卡亭Ⅲ(10-DAB)、7-表-10-脱乙酰基紫杉醇(10-DAT)、巴卡亭Ⅲ、三尖杉宁碱的含量和紫杉醇的含量。西藏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分别为0.113 3、0.522 8、0.686 2、1.670 6、1.199 4 mg·g-1,10-DAB含量分别为0.711 1、0.821 3、0.739 2、0.770 9、0.339 2 mg·g-1,10-DAT含量分别为0.083 3、0.290 8、0.192 3、0.352 6、0.306 0 mg·g-1,巴卡亭Ⅲ含量分别为0.190 9、0.828 7、0.442 5、0.771 2、0.289 7 mg·g-1,三尖杉宁碱含量分别为0.186 0、0.183 2、0.235 3、0.837 5、0.530 4 mg·g-1。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以东北红豆杉最高,曼地亚红豆杉次之;10-DAB含量以曼地亚红豆杉最低,不到其他品种的一半;巴卡亭Ⅲ含量以云南红豆杉最高,东北红豆杉略低;10-DAT含量普遍较低。5种紫杉烷类化合物总含量以东北红豆杉最高,曼地亚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含量相近,西藏红豆杉最低。  相似文献   

2.
以南方红豆杉的枝、叶、果实为材料,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醇、三尖杉宁碱、7–表–10–去乙酰紫杉醇、7–表–紫杉醇、巴卡亭III、10–去乙酰巴卡亭III)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以甲醇–乙腈–水(体积比为25∶36∶39)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27 nm,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在35 min内完全分离;南方红豆杉的枝、叶、果实中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存在差异,其中,紫杉醇和7–表–10–去乙酰紫杉醇在种胚中含量最高,分别为866.47、722.50μg/g,10–去乙酰巴卡亭III、巴卡亭III和7–表–紫杉醇在叶中的含量最高,分别为301.20、234.08、11.74μg/g,三尖杉宁碱含量最高的部位是枝,为392.69μg/g。  相似文献   

3.
三种红豆杉属植物中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色谱条件,利用高效液相对天然生长的南方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东北红豆杉枝条中的3种紫杉烷类物质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红豆杉中,紫杉烷类化合物总含量的高低依次为:东北红豆杉为0.427 mg·g-1、南方红豆杉为0.396 mg·g-1、中国红豆杉为0.350 mg·g-1;紫杉醇含量的高低依次为:南方红豆杉为0.153 mg·g-1、东北红豆杉为0.142 mg·g-1、中国红豆杉为0.0102mg·g-1.该方法把3种紫杉烷类化合物:10-脱乙酰巴卡亭Ⅲ(10-deacetyl-baccatin Ⅲ)、巴卡亭Ⅲ(baccatin Ⅲ)和紫杉醇(Taxol)置于同一色谱条件下检测,以比较不同种类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含量,为红豆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指纹图谱技术研究红豆杉组织中紫杉烷的积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豆杉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并应用指纹图谱技术从色谱相似度软件评价和直接观察图谱两方面,探讨紫杉烷类化合物在红豆杉组织的分布及随季节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中国红豆杉与穗花杉、曼地亚红豆杉的色谱相似度为0.326和0.865,而同株红豆杉中树皮与枝叶、种子以及冠瘿组织的色谱相似度分别为0.965、0.932和0.322,表明已建立的指纹图谱的技术和评价方法能合理地反映植物和组织间的化学成分差异,提示紫杉烷类的空间分布在红豆杉正常组织间无明显差异,红豆杉中紫杉烷的含量在一年四季处于动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受气温、湿度、降雨量和光照等气象指标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5.
曼地亚红豆杉引种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曼地亚红豆杉属一种天然杂交品种,其母本为东北红豆杉,父本为欧洲红豆杉,具有观赏、用材、药用等多种用途,在美国和加拿大生长发展已有80 多年的历史。我国自2007 年2月以来,在海拔1500m的天水市娘娘坝林缘区进行了引种育苗,经过8年的育苗试验,对曼地亚红豆杉采用扦插育苗的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育出了4批曼地亚红豆杉苗,共100余万株。  相似文献   

6.
曼地亚红豆杉属一种天然杂交品种,其母本为东北红豆杉,父本为欧洲红豆杉,具有观赏、用材、药用等多种用途,在美国和加拿大生长发展已有80多年的历史。我国自2007年2月以来,在海拔1 500m的天水市娘娘坝林缘区进行了引种育苗,经过8年的育苗试验,对曼地亚红豆杉采用扦插育苗的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育出了4批曼地亚红豆杉苗,共100余万株。  相似文献   

7.
紫杉醇是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中一种优良的天然抗癌成分,但因其在红豆杉中的含量极少而不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紫杉烷类化合物作为合成紫杉醇的前体,近年来备受关注。对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adia)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灌木,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加拿大引进,其具有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紫杉醇含量高(0.03%~0.06%)等优点[1]。该树种四季常青,入秋后红果满枝,观赏效果极佳,是值得开发的优良生态绿化树种。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采用现代化机械设施扦插繁育曼地亚红豆杉小苗,能有效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苗木健壮质量高,移栽运输方便,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曼地亚红豆杉根中紫杉醇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揭示不同年龄曼地亚红豆杉根中紫杉醇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7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紫杉醇在此色谱条件下分离良好,其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1.00~32.00mg/L(r=0.999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RSD值为1.6%。不同年龄曼地亚红豆杉根中紫杉醇含量差异较大。[结论]首次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曼地亚红豆杉根中紫杉醇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其根中紫杉醇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曼地亚红豆杉 (TaxusMediaRehd ) ,是欧洲红豆杉与日本红豆杉的一个杂交种 ,又称杂种紫杉 ,多为常绿灌木。从曼地亚红豆杉的枝、叶、茎、根中提取的具有较高抗癌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紫杉醇 ,其结构独特 ,性能安全 ,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多种癌症 ,是继阿霉素和顺铂之后 ,目前国际市场上最热门的新型天然植物抗癌药物。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和有关制药厂合作 ,已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得到紫杉醇 ,并制成药剂“紫素”用于癌症的治疗 ,上海医工院等单位最近对其通过了鉴定 ,并以“特素”商品名进行生产。我国生产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曼地亚红豆杉的愈伤组织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为紫杉醇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曼地亚红豆杉幼茎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以B5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利用单因素试验或正交试验,研究愈伤组织接种量、蔗糖质量浓度、激素类型及配比和防褐化试剂对曼地亚红豆杉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曼地亚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B5+2,4-D 0.6mg/L+NAA 0.8mg/L+KT 1.0mg/L+柠檬酸220mg/L+PVP350mg/L+水解乳蛋白450mg/L+蔗糖30g/L(pH=5.8),接种量0.1g/mL,在培养箱中110r/min、25℃暗培养。【结论】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细胞在所建立的培养体系中经过多次继代后,生长状况良好,表明该细胞悬浮体系比较稳定,可以用于大规模培养红豆杉细胞。  相似文献   

12.
一株产巴卡亭Ⅲ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鉴定产巴卡亭Ⅲ红豆杉内生真菌。[方法]采用常规分离方法,从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Sieb.etZucc.)树皮中分离并筛选内生真菌35株;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菌株发酵物进行检测,并结合选择性离子质谱(MS)进行确认,从中获得1株能产紫杉醇前体物质巴卡亭Ⅲ的菌株Z-1;利用ITSrDNA通用引物对产紫杉烷类物质的内生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结合菌落特征、孢子与分生孢子梗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在未经诱导的情况下,Z-1产巴卡亭Ⅲ的量约为39μg/L;形态和分子鉴定分析判定Z-1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 sp.)真菌。[结论]该研究可为植物内生真菌产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种类多样性和产紫杉烷类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天然东北红豆杉枝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的积累特点,系统采集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营养时期和不同坡向的天然东北红豆杉枝样品,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当年生、2年生和多年生枝中紫杉醇及三尖杉宁碱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随树龄增加枝中的紫杉醇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三尖杉宁碱含量随树龄增加而降低;2)雌株和雄株枝中两种紫杉烷类物质含量只在较大径级(60 cm)时有明显差异,即雌株中含量低于雄株,而在60 cm径级范围内,雌株和雄株间两种物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3)随着营养时期的变化,从4月到10月,枝中两种紫杉烷类物质的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其中紫杉醇含量在8、9月达到峰值,三尖杉宁碱含量在7、8月达到峰值;4)在不同坡向上,只有在较小径级植株的当年生枝中,阳坡两种物质含量高于阴坡,而在较大径级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将4.5年生云南红豆杉样株的枝干径级划分为9个等级,分析相应径级样枝树皮与木质部的生物量特征,对各径级混合样中10-DAB、巴卡亭III、7-木糖-紫杉醇、10-去乙酰-紫杉醇、三尖杉宁碱、紫杉醇等紫杉烷类物质含量进行检测与对比。结果表明:当样枝直径0.50 cm时,样枝树皮所占比例大幅下降;当样枝直径0.80 cm时,样枝木质部直径明显增加;当样枝直径为0.30~1.49 cm和4.00 cm时,其树皮干质量与木质部干质量比值随径级增加而显著降低;云南红豆杉幼树枝干木质部中存在一定量的紫杉醇及其他紫杉烷类物质,其枝干直径Φ=0.30 cm是该树种枝干中紫杉烷类物质含量变化的重要节点。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将Φ0.30 cm的小枝叶作为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培育、枝叶采收的主要目标,以及收购云南红豆杉鲜枝叶的重要定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甘肃南部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条件下5年生曼地亚红豆杉为材料,从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了曼地亚红豆杉在自然降温过程中抗寒力的变化,实验表明:曼地亚红豆杉低温半致死温度在自然降温过程中均随着气温的降低而降低,与采样前半月平均最低温度显著线性相关,酸性土壤条件下束缚水含量、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均明显高于碱性土壤条件;酸性土壤比碱性土壤条件下的红豆杉低温耐受力提高1.7℃,连续15d环境最低温平均值为-6.16℃时,曼地亚红豆杉功能叶的半致死温度在-15.51~-17.12℃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营养胁迫对曼地亚红豆杉生长、生理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于休眠期对曼地亚红豆杉幼苗进行氮、磷、钾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共9种营养胁迫处理,于生长期测量其生长、生理指标及紫杉醇含量.结果表明:(1)休眠期营养胁迫促进了曼地亚红豆杉生长期的生长;(2)休眠期不同营养胁迫均提高了曼地亚红豆杉叶片中叶绿素含量;(3)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升高;(4)可溶性糖含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先升后降;(5)紫杉醇含量与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叶绿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野外自然条件下,测定了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云南红豆杉(T. yunnanensis)、东北红豆杉(T. cuspidata)、南方红豆杉(T. chinensis var. mairei)和曼地亚红豆杉(T. media cv Hicksii)等5种红豆杉植物的叶面积指数、光合与呼吸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计算了释氧固碳量和降温增湿量,比较了它们之间的生态学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红豆杉的生态效益存在差异,降温增湿和释氧固碳能力均以曼地亚红豆杉最强,南方红豆杉和云南红豆杉次之,东北红豆杉和中国红豆杉相对较弱。应加强红豆杉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以充分发挥红豆杉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进行果尔除草剂对曼地亚红豆杉苗期杂草的防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果尔对于曼地亚红豆杉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除草剂,在适宜用量范围内,可有效清除苗圃中的杂草,药效期较长,大幅减少人工劳作,可以用于曼地亚红豆杉苗圃除草。综合考虑成本问题,对于二年生以上苗龄的曼地亚红豆杉苗圃,其适宜喷施量为600750mL/hm2。  相似文献   

19.
以南方红豆杉为砧木,曼地亚红豆杉为接穗,通过嫁接可以使曼地亚红豆杉提早开花结果,并能加快枝条生长。介绍曼地亚红豆杉嫁接栽培中砧木和接穗的选择、嫁接方法以及嫁接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进行果尔除草剂对曼地亚红豆杉苗期杂草的防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果尔对于曼地亚红豆杉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除草剂,在适宜用量范围内,可有效清除苗圃中的杂草,药效期较长,大幅减少人工劳作,可以用于曼地亚红豆杉苗圃除草。综合考虑成本问题,对于二年生以上苗龄的曼地亚红豆杉苗圃,其适宜喷施量为600~750mL/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