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对533份杂交稻和常规稻材料的糙米和精米直链淀粉含量进行化学分析, 并结合近红外透射光谱数据, 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MPLS)分别建立糙米、精米的直链淀粉含量(AC)预测定标模型, 并对其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 结果表明, 杂交稻糙米及精米模型的定标相关系数(RSQ)分别为0.873和0.922, 常规稻糙米及精米模型的RSQ则分别为0.924和0.939, 定标标准偏差(SEC)分别为1.100,0.956,1.537,1.547; 内部交叉验证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RSQ分别为0.866,0.901,0.892和0.921, 外部验证的RSQ分别为0.9506,0.9352,0.9116,0.9180, 所建模型的相关性较高, 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小. 常规稻模型可应用于大量育种材料快速、无损的早代筛选, 杂交稻模型可用于新组合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鉴定, 促进稻米品质改良, 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测定水稻种子直链淀粉含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124份水稻种子为样本,利用FOSS-Tecator公司的Infratec1255型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对样本进行光谱扫描,并利用化学法测定了直链淀粉含量。借助于近红外定标软件(WinISI),采用多种计量数学处理方法和不同的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定标曲线的开发和比较,得到了小样本量水稻种子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的近红外分析定标数学模型。其定标标准偏差(SEC)、交叉检验标准误差(SECV)和定标决定系数(RSQ)分别为1.489、1.761和0.885。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pH值、样品浓度等因素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的影响,提出以标准样品在620 nm处的吸光度和相应的总淀粉浓度为自变量、相应的直链淀粉浓度为依变量建立标准回归方程的测定方法.当样品的直链淀粉浓度在5~50 mg/L的范围内时,测定的相对偏差<3%、变异系数<2.5%.该方法样品用量少,操作简便,且能消除支链淀粉的干扰,可以同时测定直、支链淀粉含量,尤其适用于水稻籽粒鲜样品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5.
6.
7.
单粒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粒精米不经磨粉,直接用冷碱液在30℃下糊化,继而煮沸测定直链淀粉含量,测得的直链淀粉含量经t测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颁标准NY147-88的结果差异不显著,本法可应用于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分析与杂交稻米食用品质性状研究,为常规育种的后代筛选和杂交水稻的组合选配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利用近红外分析仪,对30份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系进行了光谱扫描,并用国标化学法对其直链淀粉含量的参比值进行了测定.通过近红外定标软件(WinISI III),采用多种计量数学处理方法和不同的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定标曲线的开发和比较,优化建立了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的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其定标标准偏差(Standard error of calibration, SEC)、交叉检验标准误差(Standard error of cross-validation,SECV)和定标决定系数(Regression squared,RSQ)分别为0.277、1.492和0.979.利用建立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实现了对水稻航天育种后代材料的快速筛选与鉴定. 相似文献
9.
陈建华;郭咏梅;刘义富;辜琼瑶;谭春艳;刘小丽;卢义宣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2):141-144
收集云南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系)210份,用常规法测定直链淀粉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直链淀粉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预测的校正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预测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AAC的模型校正决定系数Rc2为 0.962 2 ;校正标准差RMSEE为1.329;内部交叉检验的决定系数Rcv2为 0.925 6 ,标准差RMSECV为1.320。模型的检验相关系数达到90%以上,对云南水稻品质育种及种子资源相关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水稻杂种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本试验在单粒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的条件下,对水稻杂种F_1,F_2、F_3种子进行直链淀粉含量遗传模式的探讨。结果表明:基因剂量效应仅存在部分组合。在高、中直链淀粉含量籼稻/低直链淀粉含量籼稻正反交组合中,高、中直链淀粉含量对低直链淀粉含量表现为完全显性,F_2为3:1分离,受一对基因控制。部分超亲分离表明可能还受修饰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选用汕优63等58个籼稻品种(组合)为材料,分别用糙米粉和精米粉测定了直链淀粉含量,分析了用糙米粉代替精米粉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糙米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比精米粉低,且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差值呈增大趋势,表现趋势总体上基本稳定。两者之间换算系数在0.67左右,且随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换算系数略有增大。两者之间以指数关系和直线关系的决定系数较大,分别为0.9246和0.9125。由试验结果可见用糙米粉代替精米粉测定直链淀粉含量作为早代单株材料的鉴定和选择依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13.
不同来源水稻种质的直链淀粉含量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73份来自日本、韩国、中国贵州、湖北、江苏、浙江和云南的水稻种质的直链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各来源种质间的直链淀粉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含量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云南的种质,最小的是湖北的种质,它们的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幅度分别为0%~28.31%、0%~18.51%。各来源不同级分的种质资源数量的分布总体上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低含量型,占58.38%。种质材料直链淀粉含量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在1.66~1.94之间。各来源种质中均有很多直链淀粉含量在8%~15%的种质;只有来自云南的材料中含有高含量型的种质材料,如毫粑公、扎西玛等。这些水稻种质中的直链淀粉含量的特异类型可以为培育不同消费需求的水稻品种提供优异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4.
15.
16.
黑米胚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直链淀粉含量(简称 AC)不同的5份黑稻品种为材料配制杂交和回交组合,用单粒法测定了亲本及正反交 F_1,F_2,B_1,B_2种子的 AC,以研究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控制 AC 合成的 Wx 基因在遗传上具有剂量效应,第一剂量对提高 AC 的作用最大,第二剂量的作用次之,第三剂量的作用较小。(2)糯与非糯亲本的杂交后代 F_2种子胚乳的 AC 呈明显的4峰分布,并符合1:1:1:1的分离比例,分别对应0,1,2,3个 Wx 基因剂量。(3)AC 受三倍体核基因控制,不存在细胞质影响,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4)为改进黑稻的 AC,在杂交育种中应使一个亲本具有理想的 AC,但在杂优利用中父母本最好都有理想的 AC。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具有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早稻品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高产早稻品系4384和优质早稻品种舟903杂交,杂交后代与4384回交后连续自交,在分离世代利用Wx基因的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标记选择Wx基因型中具有TT位点的单株或株系,并在田间选择农艺性状。在BC1F6获得92个Wx基因型纯合的株系,从中选择7个农艺性状较优以及外观品质较好的株系进入小区观察试验。综合农艺性状的表现和米质分析的结果,初步选育出产量较高及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品系Z080和Z115。 相似文献
18.
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籼稻品种间的食味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适中直链淀粉含量品种间的食味品质差异,对24份直链淀粉含量达到农业部一级优质食用稻米标准的籼稻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宽比、胶稠度、碱消值、崩解值与食味品质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水平,粒宽、垩白率、消减值、回复值、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达到了极显著负相关水平。食味品质较好的品种粒宽、垩白率、垩白度、回复值和消减值应较小,蛋白质含量较低,长宽比、胶稠度、崩解值较大。通径分析表明,长宽比、胶稠度、碱消值对食味品质具有较大的直接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完善稻米品质评价指标及稻米食味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