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花生已成为辽西主要作物之一.随着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多,田间早衰现象普遍发生.据调查,辽西地区花生田间早衰率在50%左右,严重地块在70%以上.早衰使花生减产20%~40%,品质严重下降.大面积早衰丰要是由于品种混杂退化、抗性差、后期脱肥、重茬连作、病虫防冶不及时及严重干旱等因素造成的.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防止花生早衰.  相似文献   

2.
全蚀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可使玉米早衰,根部坏死、腐烂,籽粒不实。轻病田减产5%左右,中等发病田减产10%~15%,重病田减产20%~36%。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地均有发生,造成大面积减产。1症状全蚀病在玉米苗期和成株期均能侵染。在苗期主要从胚根侵入,危害种子根基部,或从根尖、根部侵染,  相似文献   

3.
全蚀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可使玉米早衰,根部坏死、腐烂,籽粒不实。轻病田减产5%左右,中等发病田减产10%~15%,重病田减产20%~30%。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春夏玉米区均有发生,造成大面积减产。  相似文献   

4.
由于水资源日益紧缺,稻田改种玉米成为目前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形式.然而在播种玉米的前1~2年玉米生长前期长势弱,后期早衰,产量低,一般亩产不足400kg,减产幅度达40%以上.笔者就其低产原因作简要分析,以提高稻田改种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棉花早衰是丘陵地区发展棉花生产以来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据各地调查,历年早衰面积都在30%以上,一般每亩减产2~3成,重者减产5成左右。针对这一问题,1982~1984年,我们进行了面上调查和田间试验研究,基本摸清了丘陵地区棉花早衰的成因,并提出防止棉花早衰的措施。 (一)棉花早衰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6.
玉米小斑病又名玉米斑点病,该病是玉米生产中重要病害之一,以夏玉米种植区发生较重,感病品种在一般发生年份减产10%以上,大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宝清县主要种植作物,年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生产上经常发生倒伏现象.因为倒伏发生的时期和轻重程度不同,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30%~40%.因此,防止玉米倒伏是目前玉米栽培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玉米空秆现象在滑县发生普遍,尤其近年来随着滑县玉米面积逐年扩大,发生危害也逐年加重,已成为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障碍因素.一般田块因空秆减产5%~10%,严重的可达20%以上.根据笔者的实践,现将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在我国春玉米和夏玉米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发生在气候冷凉的地区,如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发生较重。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大斑病又叫煤纹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主要玉米栽培区。近几年来玉米大斑病在吉林省有加重趋势,为害严重,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可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2016年河南省花生面积有所增加。笔者通过在花生种植区的调查发现,花生早衰是花生生产中常见现象,可造成花生减产15%~20%,严重者减产50%以上,务必引起重视。一、症状表现花生早衰的症状常常表现为花生不到成熟期叶片就提早发黄、枯萎、脱落,严重影响花生后期的光合作用,从而造成花生结果少,荚果不饱满,饱果率降低,秕果增加,早熟果提前落果发芽或腐烂,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二、发生原因(一)品种退化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玉米的种植面积基本保持了稳定,而因连年大面积种植大豆,导致大豆重迎茬面积不断上升,面积超过30%以上,据调查,重迎茬导致大豆减产6.5%~32.4%,其中重迎茬减产13.6%~32.4%,迎茬减产6.5%~16.82%。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大豆需采取提质增效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第4大作物。由于其适应性广,粮菜兼用,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种植效益高,近年来在我省面积稳步扩大,春季天气多变,马铃薯种源复杂,常常导致马铃薯晚疫病严重发生,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我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达2800万亩左右。由于小斑疒的流行为害损失严重。据我们研究,成熟前严重度(疒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数)在20%左右时,减产可达15%以上;严重度在20—50%时,减产2—4成,50%以上时减产四成以上。1977年小斑疒在我省大流行,估计减产3—4成,据此推祘全省约损失粮食三亿斤左右,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玉米苗枯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种新型病害。近几年在山东省主要玉米产区不论在发病面积还是在为害程度上都有迅猛发展之势。该病发生一般的地块.造成玉米缺苗断垄,发病重的地块大量死苗,严重影响玉米产量。2010年山东省日照市夏播玉米发病面积达1.33余万hm2,轻者减产10%~15%。严重的减产幅度达20%以上,已成为当地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油菜(甘蓝型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植物,分布广、栽培面积大。我国油菜主产区在长江流域,一般为秋播春收。在油菜生产上经常会发生早衰现象,一般减产15%以上,严重的甚至减产50%。1.早衰的表现返青(缓苗)后的正常油菜每隔10天左右会长出一片新叶,但早衰的油菜叶芽发育缓慢或停滞,14~16天才长出1片新叶,且  相似文献   

17.
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玉米产区,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对玉米的危害所造成产量的损失,往往因植株上病瘤的多少、大小、发生部位不同而不同。玉米单株上生1个病瘤一般可减产30.9%,生3个以上病瘤的减产81.2%,单株上生1个直径8厘米左右病瘤的,减产89.7%。果穗以下茎部发病平均减产20%,果穗以上茎部发病减产40%,果穗上下茎部都发病的减产60%,果穗感病的减产80%。一般发病5%~10%,严重的可达70%~80%,甚至高达100%。  相似文献   

18.
玉米大、小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这两种病害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可使叶片提早干枯,影响灌浆成熟,千粒重下降,从而导致减产,一般使玉米减产15%~2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因此搞好大、小叶斑病的预测与防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棉花早衰是棉田常见问题,棉花早衰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还降低籽棉品质,使棉籽成熟度差,纤维强度和成熟度明显下降,给棉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选用优良品种应选择正规、讲诚信的商场销售点购买抗病早熟品种,选用具有稳产、高产、抗病、抗虫品种,结铃性强,结铃均匀,叶片中等大小,叶片功能期长,根系发达,是避免或减轻棉花早衰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40%以上.2006年阜城县有部分地块发生了大斑病,病害影响不太大,经调查发病玉米是个别品种.防治玉米大斑病应采取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