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禄怡  陈绍萍 《植物检疫》1992,3(3):169-170
贵州有可供种草养畜的草场资源面积6430万亩。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草山草坡资源,建立以草食性牲畜为主的畜牧业商品生产基地,摸索南方草山草坡利用与  相似文献   

2.
<正>利用经济林,用材(柴)林,荒山草坡,放养地方品种及土杂肉鸡,对林地、草地的立体开发,可减少林地,草地虫害,培肥土壤,利用树叶及种子,牧草及种子,昆虫等自然饲料,生产优质鸡肉和鸡蛋产品,供应市场,提供劳动就业岗位,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栽培牧草病虫害调查及危险性种类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仲宁  罗禄怡 《植物检疫》1997,11(4):244-246
贵州省栽培牧草病虫害调查及危险性种类评价沈仲宁1罗禄怡2袁承东2龙长生3(1贵州省植保植检站贵阳5500012贵州省黔南州植保植检站3贵州省草地站)贵州有可开发利用于种草养畜的草场资源面积428.6万hm2。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好我省这些草山草坡资源,建...  相似文献   

4.
夏玉米是徐州地区的主要夏粮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00余万亩,是畜禽饲料的主要原料。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夏玉米田杂草发生重,生长迅速,易形成草荒。一般造成玉米减产1~3成。农民为除草技人了大量劳动力。为把农民从繁重的锄草劳动中解放出来,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1992~1994年立题研究。经数年研究,基本摸清了本地区夏玉米田杂草发生种类及消长规律,筛选出适宜推广的乙草坡等除草剂品种和配方。并与农业推广部门密切配合,大面积推广乙草胶等除草剂及相关配套化除技术,基本控制了草害,挽回玉米损失约15…  相似文献   

5.
葡萄虎天牛的雄性信息素是从雄虫整体抽提液和容器洗涤液中分离出来的,鉴定得出它是由(2S,3S)—辛二醇(1)和(2S)一羟基—3—辛酮(2)组成的混合物。在触角电位实验中,每种组成分表现出特殊的反应,雌虫被比例为80∶20至95∶5的(2S,3S)—辛二醇:(2S)—羟基—3—辛酮混合物所吸引。  相似文献   

6.
在湖南双季稻区对14种景观元素全年蜘蛛动态调查,最重要的转移通道为冬作绿肥田—绿肥留种田—早稻田—中稻田—晚稻田—田埂。绿肥留种田和中稻田是关键的人工斑块,可以分别在春、夏季作为蜘蛛的避难所和蛛源田。  相似文献   

7.
毛黄鳃金龟Holotrichia trichophora(Fairmaire)在20℃恒温,含水量为10—12%的沙壤土中孵育23—24天,胚胎发育完成。野外调查,雌虫交配后多在含水量为12—13.5%的土层中产卵。根据Millar等测定的部分大田作物在沙壤土中的萎蔫系数(5.6—6.9),作者选择了含水量为7.5—8.2%的沙壤土孵育毛黄鳃卵,将放置165粒卵的培养皿密封后在20  相似文献   

8.
甘薯种质资源对甘薯瘟的抗病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甘薯瘟 2个致病型的代表菌株对 259份甘薯品种分菌系接种鉴定 ,结果依据两者间的互作反应归类为 ,1 感病型 :对 2个菌系皆表现中感—高感的品种有180份 ,占69.5% ;2 专化抗病型 :表现高抗Ⅰ型菌 ,中感—高感Ⅱ型菌的品种有59份 ,占22.8%。表现抗—中抗Ⅱ型菌 ,而感—高感Ⅰ型菌的品种有4份 ,占65% ;3 抗病型 :对Ⅰ型菌表现高抗 ,且兼抗—中抗Ⅱ型菌的品种有7份占2.7%。对 2个菌系皆表现抗—中抗的品种有9份,占3.5%。  相似文献   

9.
作者用醋酸铜5克、磷酸二氢钠10克、水1000毫升配成溶液,加温至80—100℃,放入鲜叶。1—4分钟叶色由绿变黄;再经4—10分钟(柑桔需8—15分钟)又由黄变绿,立即取出放入冷水中清洗,平铺在吸水纸上,用标本夹夹好,放入温箱中60—70℃烘干或自然干。一般只需换纸或翻动2次,经24—30小时可干。此法可长期保持原色。  相似文献   

10.
贮藏期玉米枯萎病细菌存活情况的研究表明,病菌存活期的长短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玉米在安全水分范围内,温度越高对病菌生存越不利,低温则有利于病菌较长期存活.贮藏过冬病菌存活期206—248天,过夏病菌只存活104—112天。当积温在2.000—3000日度,玉米含水量在安全水分范围内,贮藏期玉米枯萎病细菌达到无菌安全出库的各项指标为:低温期(8—15℃)200—250天,中低温期(15—20℃)150—200天,中高温期(20一25℃)100—150天,高温期(25℃以上)100天。  相似文献   

11.
从新疆哈密地区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出5株嗜盐菌,它们均能在10%—30%NaCl中生长,最适NaCl浓度为15%—18%。生长pH范围为6—11。在0—80mM Mg~(++)时生长良好。在蒸馏水中不破裂。在固体培养基上为球状,在液体培养基中为杆状,细胞大小为0.5—1×2—4um。在牛奶——盐——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表面光滑。颜色有橙红,橙黄和浅橙黄,直径1—1.5mm。5株菌均为革兰氏阴性好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接触酶,氧化酶,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阳性,不能发酵糖类。其中4株菌对红霉素敏感。根据《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三卷,它们属于嗜盐菌科的微生物,但与该科各属的特征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2.
以长期动物饲育和胆硷酯酶活性抑制方法(Hestrin′s 比色法和 Ammon′s Warburg 检压法)对高粮中 E—1059的残留和其他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曾经用 E—1059涂茎防治过高粱蚜虫所收获的高粱子实长期饲育(最长达181日)大批家兔(100只以上),多次检测家兔血液胆硷酯酶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无异,也未观察到有任何其他中毒症状。当饲料中加入饲料重量百万分之6或12的 E—1059时,动物血液的胆硷酯酶活性有明显的降低现象。本试验所采用的胆硷酯酶活性抑制法的灵敏度很高,在反应系中可检测出10~(-9)克/毫升的 E—1059。多种经过 E—1059涂茎处理的高粱样本的水浸液对于胆硷酯酶的活性毫无抑制作用,证明样本中无 E—1059的残留(百万分之0.00以下)。用微量 E—1059浸泡过的高粱子实,其所吸收的 E—1059的分解速度甚为缓慢,经储藏半年后仍可检测出 E—1059的残留,这同时也说明浸出法是可靠的。试验所用的商品 E—1059小白鼠灌胃致死中量及其可信限为19.04±3.7毫克/公斤体重。E—1059的稀释液对胆硷酯酶的抑制作用在2℃储藏过程中一度上升然后下降到恒定水平。E—1059对胆硷酯酶的抑制力与对水白鼠的致死力之间有平行关系。在生物体内,E—1059对胆硷酯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但胆硷酯酶的活性是可以恢复的。E—1059在生物体内也没有明显的累积作用。作者认为送检的各种经 E—1059涂茎防治过蚜虫的高粱样本不含有 E—1059的残留,可供食用。  相似文献   

13.
张永孝  金中时 《植物保护》1990,16(Z1):40-41
麦棉套作田割麦留茬高度在17—33厘米的棉田,天敌保存量比17厘米以下低茬田增加40—70%,麦秆在田间滞留4—8小时,天敌保存量多出一倍左右,保留的天敌中有益昆虫居多,其次为麦秆中上部的蜘蛛,根茬附近的蜘蛛差异不大。割高茬后棉蚜高峰期推迟5—7天出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土壤与草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本着综合性、广泛性、一致性的原则,依据地形、土属、植物群丛组把锡林河流域草地地境划分为:中丘—砂壤质碳酸盐黑钙土—线叶菊、大针茅旱生杂类草地境;中丘—中厚层黑钙土—羊草、杂类草地境;低丘—砂壤质暗栗钙土—大针茅、旱生杂类草地境;缓坡—厚层暗栗钙土—羊草、大针茅地境;平地-壤质栗钙土-大针茅地境;河漫滩-腐殖质沼泽土—苔草地境;阳坡—紧砂土—山杏、羊柴地境;阴坡—紧砂土—稠李、漏斗叶绣线菊地境;丘间低地—沙栗土—大针茅、糙隐子草地境等9个地境,并对每个地境的植被、土壤和地形特点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最近,全国每年防除棉花病、虫、草害的面积达到1000—1200万公顷。1980—1982年平均每年收获皮棉1000万吨。在夺取棉花高产中,植物保护工作具有很大作用。众所周知,在轮作棉花中,采取特别措施可以使棉花每年减少15—20%的可能损失。已经知道,在中亚和南部哈萨克植棉共和国,综合防治使皮棉产量平均提高4—5公担/公顷。而每消耗一卢布可以增加6—10卢布的收入。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化学防治还有很  相似文献   

16.
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小菜蛾及其天敌优姬蜂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总结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害虫天敌影响的四条通径。在模拟农药—作物—小菜蛾—优姬蜂的生态系统中,系统地分析了农药—小菜蛾—优姬蜂种群动力学,用生命表技术,以控制效应(CE)来评判系统中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小菜蛾和优姬蜂种群的影响,以及在农药亚致死剂量影响下,优姬蜂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农梦特亚致死剂量对优姬蜂的控制效应大于对小菜蛾的控制效应,受农梦特亚致死剂量影响的优姬蜂仍能对小菜蛾种群起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苹果锈果病(ASSD)类病毒的侵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机械接种的方法研究了苹果锈果病类病毒(ASSV)的侵染性.在嫁接时将接种原滴于砧木和接穗的切面上,用针刺切面,然后观察症状表现,所有接穗都取自同一株健康“国光”.用半提纯的ASSD—RNA—1和ASSD—RNA—2接种的,成活的3株中有2株发病;用提纯的ASSD—RNA—1和ASSD—RNA—2接种的,成活的3株中有1株发病;用病组织的澄清汁液接种的,成活的4株中有1株发病;用缓冲液模拟接种的健康对照成活的5株均未发病.发病苗木的症状为叶片卷曲,随后叶片从叶柄处断裂.从发病的,不发病的及健康对照的苗木茎部提取核酸,用双向及两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现症状的4株均测出了ASSD—RNA—1,未发病的及用缓冲液模拟接种的健康对照均未检测出类病毒核酸带.结果表明ASSD—RNA—1可通过机械传播,为苹果锈果病的类病毒病原提供了又一次证据,也表明ASSD—RNA—1代表了能独立复制的苹果锈病类病毒.  相似文献   

18.
蒋小龙 《植物检疫》1993,7(1):17-21
谷象 Sitophilus granarius L.对不同浓度信息素和植物油的反应被测试。冷榨未精炼麦芽油、能量油、燕麦油有较强的诱虫性。(R~*,S~*)—1—乙基丙基2—甲基—3—羟基戊酸对谷象有聚集反应,而高浓度诱性降低。在瓦楞纸诱捕器中,信息素与有诱性的植物油结合,诱虫性优于信息素或植物油。  相似文献   

19.
合成性诱剂对粘虫雄蛾的引诱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合成性诱剂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雄蛾的引诱活性。在北京第二代粘虫发生期间的试验表明,顺—11—十六烯醛对粘虫雄蛾有很强的引诱活性。在顺—11—十六烯醛中加入少量顺—11—十六烯醇乙酸酯(1—10%),能显著地提高诱蛾活性。同时表明在日本活性很高的粘虫诱芯(顺—11—十六烯醇乙酸酯及顺—11—十六烯醇比例为8:1或9:1)在中国北方诱到的粘虫雄蛾数量极少。在中国北方第三代粘虫发生期,以顺—11—十六烯醛和顺—11—十六烯醇乙酸酯(9:1或9.5:0.5)为组分的诱芯对粘虫雄蛾也显示了较弱的引诱活性。  相似文献   

20.
本試驗是1962年結合生产进行的。結果表明,粮堆中拌合百万分之5的林丹粉剂,以全部拌合防治效果最好;分层或表层拌合的,防治效果较差。无論那种拌合方式都可以有效地防治麦蛾;在原始害虫不多的情况下,对米象、长角谷盜和谷蠹也有良好防治效果,但对防治鋸谷盜和米虱,效果不明显。用百万分之5的林丹粉剂拌合小麦,加工后,林丹的残留量在机制粉中为百万分之1.1—2.5,石磨制粉中为百万分之1.7—3.9,麸皮中为百万分之4.8—10.4。表层拌合的小麦加工成面粉后,为百万分之0.3,麸皮中为百万分之1.2。全部拌合的稻谷加工后,大米及米糠中分別为百万分之0.57—1.0和4.6—12.0,分层拌合的稻谷加工品中則分別为百万分之0.42和2.0。全部拌合的玉米,加工成玉米粉后为百万分之1.9—3.7。上述拌合浓度,对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