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农业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其中大棚蔬菜种植获得大面积推广应用。但是由于部分菜农对于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掌握较少,蔬菜的产量一直偏低,严重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针对大棚蔬菜种植中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展开深入探讨分析,供广大菜农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金旺家庭农场管理人员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大棚设施结构、蔬菜市场需求开展了多种大棚蔬菜间套作模式研究。生产实践证明,大棚蘘荷+红苋菜/秋葵-生菜周年种植模式茬口衔接紧密,蔬菜产品符合消费需求,种植效益较好。该文从品种选择、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蘘荷+红苋菜/秋葵-生菜周年种植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大棚草莓鲜果正值春节前后上市,市场缺口极大。利用设施栽培技术对宝交早生进行早熟管理,后茬种植甜瓜及蔬菜的复种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猛,当地设施蔬菜生产方式以大棚为主。为提高大棚蔬菜经济效益,结合当地茬口布局,通过建立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大棚栽培的高效茬口模式,即大棚早熟黄金瓜秋延后红辣椒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建 《花卉》2016,(14):105-106
蔬菜种植是农业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发展新技术在蔬菜种植方面的应用,可进一步优化蔬菜品种及产业结构。"大棚技术"是现代蔬菜种植的新科技,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黄瓜种植期间需积极采用大棚技术,在保证春季种植需求情况下,进一步优化黄瓜种植规模及技术流程。鉴于大棚种植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春季大棚黄瓜栽培技术优势,提出切实可行的栽培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王强  缪其松 《蔬菜》2020,(12):41-44
针对部分菜农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有限,设施栽培技术普遍欠缺,大量温室、大棚设施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总结了当地大棚西瓜—水稻1年2茬传统栽培模式的缺陷,探索出大棚设施西瓜—豇豆—莴笋周年高效无公害栽培模式,实行多种蔬菜合理搭配,各茬技术简洁高效,全面实行无公害绿色防控措施,既符合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和国家政策导向,又增加了菜农的种植收益,在南京地区推广应用后,每667 m2大棚全年毛收入约20 000元,蔬菜产品全部达到绿色安全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温室大棚采光好、保温性强。本文充分利用大棚的优势,结合多年的栽培经验,筛选出几种蔬菜高效种植模式,解决了露地栽培茬口安排不当、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提高了大棚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适宜在邢台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衢州市开化县菜农郑土法总结出多套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种出的菜早于和晚于时鲜菜上市,抢占市场空隙,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其中早春西葫芦-夏芹菜-秋延后辣椒模式已种植多年,年年获得稳产、优质、高效,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立地条件早春西葫芦-夏芹菜-秋延后辣椒种植模式适合浙江及气候相似平原地区大棚栽培,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调整适宜的播种期。2茬口安排与产量及效益大棚春提早栽培西葫芦在1月上中旬播种,2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乡市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加强农业科技保障,增加支农力度,大力发展温室、大棚和拱棚等保护地设施农业以及相对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在蔬菜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早春于大棚内种植黄瓜,采收后种植番茄,一年两茬,667 m2年收入达1万元以上,经试验、示范和推广,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栽培模式及规范化管理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国军  王瑞珍  秦文  陆艳  孙霞 《蔬菜》2021,(3):36-38
为了适应里下河地区设施蔬菜持续旺盛发展的良好趋势,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种植效应,探索出了江苏里下河地区大棚早春西瓜—秋辣椒—"核桃乌"青菜1年3熟高效栽培模式,使667 m2设施蔬菜的经济效益达13 000元。宝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田间管理、病虫害等方面对这一创新模式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推广大棚早春西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蔬菜是常熟市农业的优势产业之一,特别是设施蔬菜增产增效潜力大,是促进菜农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在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过程中摸索总结出了大棚生菜-大棚生菜-网室豇豆-大棚香菜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较高,适用于本市菜农及各蔬菜基地种植。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产量与效益该模式两茬生菜667m2产量4000kg、产值4500元;网室豇豆667m2产量1400kg、产值3600元,香  相似文献   

12.
我市吴兴区环太湖蔬菜产业带具有悠久的种菜历史,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大棚设施以来,蔬菜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07年底,已建钢管大棚、毛竹大棚7200余个,面积约166.7hm^2。广大菜农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创新蔬菜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大棚利用率,其中一年五种五收的春提早南瓜一霉雨季节速生叶菜一高温季节速生叶菜一秋莴笋一冬芹菜模式是众多高效种植模式中的一种,已在环太湖蔬菜产业带推广应用。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利用大棚栽培蔬菜,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实行一年多茬栽培,不仅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还可缓解蔬菜淡季市场供需矛盾,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近年来,我们在探索农业高效种植栽培技术过程中,采取大棚莴苣、瓠瓜、药  相似文献   

14.
<正>赣榆区是设施蔬菜栽培大区,主要采取多茬种植模式,可缓解淡季蔬菜供应、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加经济效益。其中大白菜—番茄—黄瓜种植模式经济效益较高,667m2蔬菜年产量达5000kg以上,产值8000~12000元,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茬口安排大白菜在2月上旬育苗,3月上旬定植于大棚内,4月下旬采收上市;番茄在5月下旬育苗,6月下旬定植于大棚,7月下旬采收上市;黄瓜在8月下旬育苗,9  相似文献   

15.
黄瓜是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主要种植的蔬菜种类,一般于冬春季利用大棚设施栽培,上年12月播种,3~4月采收,每667 m^(2)产量4 000~4 500 kg、产值1.4万~1.8万元,经济效益较高。由于大棚黄瓜多年连茬种植,近年来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病虫害频发,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为此,当地农技人员在芗城区天宝镇推广大棚黄瓜-水稻轮作模式,即在冬春茬黄瓜采收后种植一季水稻,以减轻土壤连作障碍。该水旱轮作模式既可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又可改善土壤性状,减轻黄瓜病虫害的发生。该文从品种选择、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黄瓜-水稻轮作模式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解静 《中国蔬菜》2009,1(1):25-26
浙江省长兴县雉城镇是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蔬菜产业强镇,2005年示范推广大棚早扁豆—芥菜—早芹菜—晚芹菜一年四茬高效栽培技术。采用这种种植模式生产的产品,其采收时间大多错开了其他蔬菜集中上市期,经济效益高,年净效益每667 m2可达2.5万元  相似文献   

17.
刘兴明 《中国蔬菜》2017,1(3):58-60
以大棚辣椒越夏一大茬栽培为对照,调查分析了北京市延庆区5种大棚种植模式的蔬菜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种种植模式的蔬菜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投入产出比均明显高于对照,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其中番茄—紫菜豆、结球莴苣—小西瓜—甘蓝和番茄—芹菜这3种种植模式茬口安排科学合理,可优先进行推广;小西瓜—小西瓜和芹菜—芹菜这2种种植模式需要注意合理轮作,不可连续种植。  相似文献   

18.
大棚茄果-叶菜类蔬菜一年多茬种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大棚面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邯郸市永年区喆兴蔬菜试验站通过采用双膜覆盖,改善棚室环境,开创了大棚"番茄-番茄-叶菜"一年三茬的新型种植模式,并结合先进的配套技术,可使大棚种植效益比以往一年两茬"番茄-番茄"模式效益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9.
滕彬  陈春梅  李健萍 《蔬菜》2016,(2):60-64
中熟苦瓜新品种"兴蔬春秀"在湖南麻阳作大棚秋延后套种白菜示范种植,表现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为进一步提高当地蔬菜集约化生产水平,特总结出该品种套种白菜栽培技术,为蔬菜大棚秋延后栽培探索出一条高效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南通市滨海园区城镇化的发展,园区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为满足园区居民对蔬菜的消费需求,我们摸索出了早春大棚番茄-夏台湾小白菜-秋冬西芹高效栽培模式,大幅度提高了设施蔬菜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该种植模式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茬口安排和效益分析番茄于上年10月中下旬在大棚内播种育苗,3月中下旬陆续上市,每667m~2产量3000~4000kg、产值8000元左右;5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台湾小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