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香菇、平菇、秀珍菇等7种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菌丝生长状况、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和木质纤维素含量,探讨不同食用菌对猕猴桃枝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能力,以期为进一步利用猕猴桃枝生物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猕猴桃枝可作为7种食用菌栽培的原料,但生长适应性不同,食用菌对猕猴桃枝基质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秀珍菇选择性降解木质素效果最佳,栽培20 d后木质素降解率达35.6%;平菇对基质中纤维素降解作用最好,栽培25 d时纤维素降解率达48.3%;鹿角灵芝对基质中半纤维素降解作用最强,栽培30 d时降解率达68.3%。  相似文献   

2.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唐平26"是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的优良品种。以稻草、花生秸、玉米秆为主要原料进行"唐平26"的生料栽培和熟料栽培,结果表明,无论生料栽培还是熟料栽培,花生秸的生物转化率均最高,分别为128.5%和102.1%,其次为玉米秆,生料栽培和熟料栽培的生物转化率分别为106.7%和92.3%,稻草最低,只有88.9%和78.2%。分析对木质素的降解情况,结果发现"唐平26"对花生秸的木质素降解率最高,为21.68%,其次为玉米秆,木质素降解率平均为17.55%,对稻草的木质素降解率最低,平均为15.24%。"唐平26"对花生秸的生物降解能力最强,其次为玉米秆,对稻草的生物降解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3.
以蘑菇属的5个菌株为试材,采用Bavendamm显色反应、RB亮蓝平板变色反应、Eriksson变色圈试验及木质降解试验等方法,研究双孢蘑菇对稻草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通过Bavendamm平板和RB亮蓝平板显色试验,初步判断2796及A5,优于其它菌种,有较高的木质素降解相关酶系(木质素降解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依赖过氧化物酶)活力;这2种菌种进一步通过变色圈和降解试验,表明2796为选择性降解纤维素的菌种,而A5为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的菌种,但2796对木质素的降解率为39.82%,A5仅为20.91%,说明菌种对木质素的选择性降解与否与其降解率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平菇新品种"唐平0332"是以平菇"抗病265"单核菌丝和鲍鱼菇单核菌丝为亲本,经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菌株。该菌株从接种到采收45~55 d,子实体覆瓦状,黑色或黑褐色,菌盖直径9.23 cm,菌盖厚度1.67 cm;菌柄直径1.67 cm,菌柄长度3.57 cm,出菇整齐,转潮快。2019年区域试验表明,"唐平0332"单棒平均产量为1 195 g,生物学效率平均为108.63%,平均增产率为11.86%。2020年生产试验表明,"唐平0332"的单棒平均产量为1 396 g,生物学效率为107.38%,较对照"4195"提高11.23%。适合在河北、河南等平菇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以4株灵芝菌株为试材,采用PDA-愈创木酚培养基、PDA-苯胺蓝培养基、产纤维素酶筛选性培养基、产木聚糖酶筛选性培养基对这些菌株进行产木质纤维素酶能力的初筛,研究了菌株发菌期不同培养料配方中的菌丝生长速率、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其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以期为研究灵芝发菌期灵芝利用木质纤维素的规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利用4种培养基筛选出木质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LZ-10,并用于后续试验。玉米秸秆降解试验中,随着配方1~7中玉米秸秆占比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配方1达到最大值(5.72±0.12)mm·d-1。在灵芝发菌期内,不同配方间木质纤维素酶活性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率之间存在差异。在配方5、6中,木质素的降解率最大达到43.08%±0.05%,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大。木聚糖酶活性最大的配方5、6中,半纤维素的降解率最大达到36.20%±0.23%,而纤维素的降解率变化不明显。综上所述,灵芝发菌期内玉米秸秆添加量为80%~90%时菌丝生长较为缓慢,但对木质纤维素的利用较为全面。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稻草栽培平菇的生物学效率,几年来笔者对平菇的营养生理和稻草的处理进行了探索,收到了较好效果,现简报如下:(一)菌株选育与基质配制供试菌种是我校野生驯化种经多年连续单株组织分离选育的"新平"菌株.原种是谷粒培养基,谷粒98%,石膏粉2%,常规法接种培养.栽培种是木屑培养基,木屑77%,糖1%,纸浆废液1%,糠或麦麸20%,石膏粉1%,常规法接种培养,菌丝长满瓶(袋)后5天接栽培种.栽培料配方为稻草86%、糠8%、草木灰3%、食盐2%、石膏粉1%、尿素0.3%、pH值9,含水量65~72%.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芽孢杆菌腐熟菌剂的高效固态发酵工艺参数并研究该菌剂在促进果树枝条堆肥进程中降解的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多因素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芽孢杆菌的发酵参数进行了优化,并测定了该菌剂对果树枝条堆肥过程中纤维素与木质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麸皮固体培养基中添加30%玉米粉、0.2%葡萄糖、0.1%胰蛋白胨、0.015%硫酸镁,控制培养基接种量为20%、固液比为1∶0.8、发酵温度为28℃即可实现芽孢杆菌的高效培养,有效菌落数最高达1 150.00×108cfu/g。此外,果树枝条中添加2.5%芽孢杆菌腐熟菌剂进行堆肥可显著促进纤维素与木质素的降解,降解率分别提高191.00%与107.01%。  相似文献   

8.
蔬菜秸秆原位还田能够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但生产中缺乏专性降解菌群,且其对作物生长影响并不明确。本试验以黄瓜秸秆为试材,利用专化缺碳培养基筛选了能够高效降解黄瓜秸秆的协同菌群,并探究了其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的协同降解菌群对黄瓜秸秆的降解率高达80.7%,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是78.8%、74.7%和49.4%,且纤维素酶活性峰值(0.1104 IU)出现在处理后9 d。协同降解菌群的优势种类共包括8个门和12个属,其可以利用31种碳源中的23种碳源物质。从协同降解菌群中分离出33个单菌株,其中15株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种子和幼苗测试结果表明,协同降解菌群的OD600达到0.4时即可有效促进黄瓜种子苗和幼苗的生长。综合来看,筛选的协同降解菌群不仅能够高效降解黄瓜秸秆,而且对黄瓜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平菇新品种“唐平0332”是以平菇“抗病265”单核菌丝和鲍鱼菇单核菌丝为亲本,在35%聚乙二醇(PEG)、30℃条件下经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菌株。该菌株从接种到采收45~55 d,子实体覆瓦状,黑色或黑褐色,菌盖直径9.23 cm,菌盖厚度1.67 cm;菌柄直径1.67 cm,菌柄长度3.57 cm,出菇整齐,转潮快。2019年区域试验中“唐平0332”单棒平均产量为1195 g,“唐平0332”属于广温、抗杂、高产平菇新品种。通过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评价,编号为中科唐转评字[2021]第088号。  相似文献   

10.
两型性银耳芽孢萌发的营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个银耳芽孢单孢分离物在各供试培养基上均为酵母状芽植,可亲和的单孢分离物配对后萌发管产生,双核菌丝形成。试验筛选出两种较适于可亲和混合芽孢向萌发管转变的液体培养基(A8和A6培养基),将混合芽孢接种于此液体培养基,5天后检查,其平均萌发率均可达到5%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棉籽壳为主料,以杏鲍菇为研究对象,采用袋栽方法,测定了杏鲍菇在不同栽培阶段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呼吸消耗和绝对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杏鲍菇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能力较弱,降解木质素的能力较强;非木质纤维素主要在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被利用,木质纤维素是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的主要碳源;在70d的栽培过程中,杏鲍菇培养基失重30.65%,呼吸消耗22.67%,绝对生物学效率(子实体生物量)7.98%;杏鲍菇菌渣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比棉籽壳高,具有重新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发生退化的香菇(Lentinula edodes)灵仙1号为出发菌株,采用含有结晶紫的培养基(20%马铃薯,30mg/L结晶紫,2%葡萄糖,1%木屑粉,0.3%磷酸二氢钾,0.2%蛋白胨,0.15%硫酸镁,1.2%琼脂,pH自然)结合尖端菌丝分离方法进行提纯复壮。获得5个提纯复壮菌株,其中菌株7-2,与出发菌株相比,子实体产量提高12.6%,出菇提前15d,并恢复了灵仙1号正常状态下的"矮坛子"状——粗柄硬质菇特征。较出发菌株,5个提纯复壮菌株的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能力均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猕猴桃修剪枝条还田后的分解及养分释放过程,揭示枝条基质质量对分解速率的影响机制,为猕猴桃果园科学施肥提供指导建议。【方法】以4个猕猴桃品种(红阳、金艳、金魁、金果)的修剪枝条为研究对象,分析枝条的分解速率、养分(C、N、P、K)释放以及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降解过程。通过比较品种之间的分解特征,分析基质质量对分解速率的影响。【结果】猕猴桃枝条分解半衰期约为6个月,周转期约为29个月,分解速率由快至慢的品种为红阳、金果、金艳、金魁。凋落物初始N、K、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均与分解半衰期显著相关。经过12个月的分解试验,4个猕猴桃品种枝条释放了50%~70%的C和N,红阳和金艳猕猴桃枝条释放了80%以上的P和K。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随干物质的分解而逐步降解,且在第1个月降解率最高。【结论】猕猴桃枝条还田分解是对土壤肥力的重要补充,基质质量是影响分解速率的主要因素,其中木质素含量对分解速率限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4.
平菇新品种"吉平1号"是由西藏地区采集的野生菌株经过系统选育而获得的优良菌株,从接种到采收72~95d,子实体大型丛生、覆瓦状,菌盖扇形、灰白色,单个子实体宽5.5~9.2cm,菌盖厚0.43~0.76cm,菌柄长1~5cm,商品性好。2009~2010年区域试验表明:平均每100kg干料产鲜菇88.6kg,比对照品种‘蕈谷黑平菇’增产6.5%;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每100kg干料产鲜菇87.3kg,比对照品种‘蕈谷黑平菇’增产5.7%。  相似文献   

15.
目的:降低平菇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以桑枝、竹屑为主料设计配方栽培江都71、台秀,考察平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生物转化率以及经济效益。结果:江都71、台秀菌株均能在桑枝、竹屑培养料中正常生长,但台秀菌株综合表现更好;添加桑枝和竹屑均可降低原料成本,但桑枝更适合作为平菇栽培原料;当桑枝质量分数为80%时,鲜菇产量最高,单袋利润和投入产出比也最高,江都71、台秀菌株的单袋利润分别为2.54元/袋、3.55元/袋,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74、1∶2.04。竹屑作为栽培原料时需要控制添加量,其质量分数不超过40%为宜。  相似文献   

16.
香菇杂种优势表达的生理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_1和F_5两个杂交种的绝对生物学效率均高于两个亲本,超出幅度为29%~52%;在基物失重与呼吸消耗中,两个杂交种基本相同,处于两个亲本之间,并表现出两个性状均接近于双亲中最优亲本的趋势;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能力中,两个杂交种表现出双亲互补的特征;在营养生长阶段,两个杂交种利用培养基中非木质纤维素的趋势较强;在生殖生长阶段,则具有比亲本更强的利用培养基中木质纤维素的能力,笔者提出把有效生物转化率作为衡量香菇杂种优势的一个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秀珍菇原生质体的高效制备体系,以夏秀作为供试菌株,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影响秀珍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对菌龄等7个单因素、 4个复合因素条件和接种方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秀珍菇菌丝在改良液体PD培养基中摇瓶培养5 d,以0.6 mol·L~(-1)甘露醇为稳渗剂, 2.5%溶壁酶在30℃条件下水浴4 h,得到的原生质体浓度最大,为4.23×107个·mL~(-1)。在TB3再生培养基中采用单层混菌法接种原生质体,其再生率最大,为2.35%。  相似文献   

18.
曾松荣  柯野  方白玉 《食用菌》2015,(2):17-18,22
平菇是粤北地区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为了提高粤北地区平菇质量和产量,对粤北地区一株平菇进行了组织分离,并且对其进行了dsRNA病毒的检测、脱毒以及栽培试验等方面的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该平菇菌种带有dsRNA病毒颗粒,采用菌丝尖端脱毒法获得了一定脱毒程度的菌株。与组织分离获得的出发菌株相比,该脱毒菌株长满菌袋的时间平均缩短了2 d,产量提高了约5%;并且脱毒菌株的菌丝体生长速度、长势、菇形、厚度和大小均优于组织分离的出发菌株。因此,获得的脱毒菌株在粤北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南瓜子叶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桂红  林荣  杨东 《北方园艺》2010,(23):133-135
以5个南瓜品种为试材,比较了植物生长物质、基因型、子叶切割和接种方式等因素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4~5 d无菌苗的子叶沿中脉纵切,将其中脉斜插入培养基中,分化率最高。易于诱导不定芽的南瓜品种为"绿栗"南瓜和"夷香红栗"南瓜。"夷香红栗"南瓜的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1 mg/L,不定芽分化率为37.5%,平均芽数2.2个;"绿栗"南瓜最佳培养方式为在MS+6-BA 3.0 mg/L+NAA 0.1 mg/L的培养基中培养12 d,再转入MS+6BA 2.0 mg/L+GA30.5 mg/L上继续培养,不定芽分化率达到52%,平均芽数3.7个。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生产的高温平菇品种,对23个平菇品种的发菌速度、子实体性状、出菇产量等指标进行了观测比较,结果表明:云南89、高温灰平和平菇125这3个品种菌丝洁白、粗壮,接种后3 d开始吃料,菌丝发满天数分别为21、24、28 d,菌丝日均生长量分别为11.4、10.0、8.6 mm;子实体呈灰色,韧性好,菌盖厚度均为7.0 mm,单朵质量位列前4,分别为429.0、264.0、291.3 g;单棒产量位列前3,分别为1.68、1.63、1.62 kg;生物转化率位列前3,分别为112.0%、108.7%和108.0%;总潮次均为5潮;综合评价总分依次为10.0、9.0、9.0分,位列前3;因此,云南89、高温灰平和平菇125可以作为耐高温平菇品种在北京地区进行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