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烂柯山自然保护区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准确判别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分布格局对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至关重要.通过选取在栖息地和生物特性具有代表性的赤麂Muntiacus muntjak作为指示物种,构建生物栖息适宜性评价体系,得出自然保护区生物保护安全格局.结果 显示:赤麂"源"栖息地有13处,主要分布于保护区西部、中部的山地."源"栖息地空间扩散在研究区表现为从西向东扩散程度逐渐减弱,且零散分布有不易空间扩散区域,主要为陡坡或高海拔的林地.划分为高、中、低3种水平的赤麂保护格局作为研究区生物安全格局,其中低安全格局的面积为5862.73 hm2,中安全格局的面积为6913.28 hm2,高安全格局的面积为7900.73 hm2.  相似文献   

2.
利用森林资源调查的成果数据,结合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适宜生境条件的森林环境因子,确定3种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的分布区、栖息地和适宜生境面积及种群数量。与2000年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数据比较,种群呈增长趋势。可以实现对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资源的动态监测,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资源变化情况,缩短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间隔期。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 kopschi)在分布现状、栖息地状况、种群数量结构、采食习性、社会行为学、生长发育及繁殖习性、保护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认为未来华南梅花鹿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布范围及其种群数量结构、栖息地生境的评估、行为学研究和种群活动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
野生动物资源的定期调查与持续监测是维持、评估及管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为明确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的底数和种群变化特征,2022年11月至12月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和林栖鸟类开展冬季调查。根据足迹链及其他痕迹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进行间接调查统计,并采用样带法估算种群数量,通过生境片断化程度、保护现状、发展趋势等3个方面对栖息地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布设的56条样带中发现:兽类3目7科12种,且种群在数量和分布上都具有相当规模,以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紫貂(Martes zibellina)、貂熊(Gulo gulo)、驼鹿(Alces alces)较突出;林栖鸟类1目1科2种,为黑嘴松鸡(Tetrao urogalloides)和花尾榛鸡(Tetrastes bonasia)。原麝、貂熊、驼鹿与紫貂的栖息地质量良好,雪兔(Lepus timidus)、马鹿(Cervrs canadensis)与黑嘴松鸡的栖息地质量较差。根据调查分析评价结果提出建立健全科研监测体系、恢复野生动物生境连通性等针对性管理建议,以推进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吉林省九台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介绍了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种类、数量及国家重点保护和"三有"野生动物状况,分析了脊椎动物的区系特征,进而阐述了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6.
作于1996~2000年对本溪地区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了本溪地区野生动物的种类,查清了51种国家重点保护和有重要经济价值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分布区域和生境状况,分析了影响野生动物资源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保护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平县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平县是中国三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的滇东南-桂西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经过近些年的多次调查和监测表明,境内有陆生脊椎动物487种,其中兽类107种,鸟类284种,爬行类55种,两栖类41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6种,Ⅱ级保护动物52种.狩猎、野生动物贸易、栖息地变化、社区经济和民俗文化是影响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要因素.藉此提出了相应的野生动物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褐马鸡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通过对陕西黄龙山保护区褐马鸡种群栖息环境的调查,分析保护区褐马鸡种群栖息地特征、类型、制约褐马鸡种群数量的因素,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四川野生黑熊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研究杨旭煜,李红英(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我国是野生黑熊(Selenarctosthibetanus)最主要的分布区,国内又以四川数量最多。近四十年来,四川省野生黑熊种群及其栖息地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根...  相似文献   

10.
分层抽样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生动物数量调查是森林野生动物管理的基础和先行,只有弄清动物资源数量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经营、管理。弄清动物数量又是动物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动物数量和种群结构是紧密相关的。而要想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狩猎场,没有数量调查取得的基础数据当然是不能设想的。我们将要讨论的野生动物数量调查方法总是指抽样调查方法,因此将自然地使用生物统计学的许多原理。为讨论方便,不作特别声明我们常假设调查进行时期所欲调查动物的种群数最保持不变,迁入、迁出、死亡、出生等效应暂予忽略,这类种群称为封闭种群,与此相对的种群则称为开放种群。野生动物数量调查的精度、可靠性一股总是要比森林资源调查低些,这是由调查对象的活动性、隐蔽性、对人的警惕性等多方面原因决定的。动物生态学中对动物计数得到的数量称绝对密度,而单位面积上的动物数量称相对密度。下面采用的密度一词有的指相对密度有的指绝对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