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福建、山东等地引进草菇菌株6个,设计以6种以海鲜菇菌渣为主料的栽培配方,研究不同菌株和栽培配方对草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菌株V1172、V1296及V5是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的适宜菌株;配方3(海鲜菇菌渣55%、玉米芯15%、花生壳15%、鸡粪5%、牛粪5%、石灰5%.)为最佳配方,与CK相比,栽培料的...  相似文献   

2.
酱香白酒是贵州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副产物酱香白酒糟产量大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等物质,经预处理后,可以用于食用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酱香白酒糟的配方栽培海鲜菇菌丝生长浓白粗壮,生长速度快于对照不加酒糟的配方,但产量低于不加酒糟的配方。利用酒糟栽培海鲜菇要获得好的产量,还必须进一步开展菌株筛选和配方研制等试验。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6个海鲜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将性状优良的菌株栽培到3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测定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菌丝生长速度、现蕾、子实体形状和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的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同一菌株在不同配方培养基中的菇形和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海鲜菇菌株在配方Ⅲ的培养基中,菇形优美、产量高,商品菇的生物转化率达95.6%。  相似文献   

4.
选取小青龙汤中药渣、麸皮、玉米粉为试验因素,采用k(3+)正交表对雪莲菇的栽培配方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中药渣栽培雪莲菇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中药渣含量对雪莲菇的生物转化率有显著性影响,药渣含量30%,麸皮10%,玉米粉为3%,棉子壳57%的组合为试验栽培雪莲菇的最佳配方,生物转化率为112.5%。  相似文献   

5.
采用黄伞的优良菌株黄伞1号进行了栽培模式试验,其结果表明:黄伞的最优生产配方为:棉籽壳60%、木屑18%、麸皮15%、磷肥1%、石膏1%、石灰1%,料水比1:1 3,最佳栽培模式为菌袋出第一潮菇,之后采取半覆土栽培出菇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3900、伏夏200、春抗008、黑抗019、黑丰268、早秋高丰液体菌种栽培试验,筛选出一个性状表现较好的菌株,并将该菌株接种在3个不同栽培料配方上,筛选出高产的栽培料配方。结果表明:早秋高丰是一株性状优良、生物学产量高的优势菌株。其适宜的栽培料配方为:棉子壳88%,麸皮10%,石灰1%,石膏1%,红糖1%,料水重量比1:1.2(含水量60%),pH6.5。在该配方上的子实体出菇齐密,生长旺盛,菇柄粗壮,菌盖肥硕,袋均产量为125g,生物学效率为83.3%。  相似文献   

7.
金福菇在常规栽培中的栽培季节与白灵菇正好错开,利用白灵菇下脚料作培养料的不同配方,栽培金福菇试验,试验结果以白灵菇下脚料35%,棉子壳35%,菜籽麸16%,麸皮10%,石膏1%,石灰2%,复合肥1%的配方适宜,金福菇菌丝生长浓密健壮,采收前三潮菇的总生物学效率达90%,纯利润为304.23%,比对照纯利润237.56%高出66.67%,试验证明利用白灵菇下脚料栽培金福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选用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特白36菌株和CC208菌株,采用5种不同配方进行林地试验,从鸡腿菇菌丝封满料面所用时间、出菇时间、平均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加以衡量,探讨速生林地栽培鸡腿菇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特白36菌株比CC208菌株菌丝生长快、出菇早、平均生物学效率高、经济效益好,更适合速生林地栽培;与其它配方相比,特白36菌株在配方C(63%玉米秸、22%棉籽壳、5%麦麸,5.4%石灰,1.8%石膏,1.8%碳酸钙,1%磷酸二铵)上生长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9.
对7个榆黄菇菌株在形态特征、生物学效率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经调查、统计分析,综合评价,最佳栽培菌株为榆黄菇泰山-2,生物学效率达到107.08%,且抗逆性强,其次为榆黄菇1号、榆黄菇泰山-1。  相似文献   

10.
黄毅 《食药用菌》2015,(3):143-146
以连载图解的方式介绍福建海鲜菇栽培工艺流程。概述海鲜菇袋式栽培的原理,详细介绍栽培包的制作中常用原料包括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的性质、特点,以及辅料麦皮、豆粕粉、米糠、石灰等的合理使用。扼要介绍蟹味菇、白玉菇工厂化栽培的两种配方和改良的海鲜菇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