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德国乡村内生型发展战略对优化乡村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为全球乡村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历史研究等方式对德国乡村内生型发展战略的背景与意义、流程管控、实施成效进行系统分析,挖掘该战略对于乡村整体发展与建设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德国在推进乡村内生型发展战略过程中始终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协调统一的合作模式,创建了优势互补、激发主体参与的条件与环境,并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精准和高效的规划管理。未来中国可以从四方面入手不断优化乡村规划建设与管理:一是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二是建立完整的法律法规与规则制度;三是推动跨部门、跨区域合作,动员乡村居民参与;四是采用数字化、智能化工具。  相似文献   

2.
作为实现“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可以被人所感知的具有明显特征的“景观”,是综合提升人居环境形态美、功能美和文化美的重要载体和纽带,是保护魅力国土特征、重塑区域特色禀赋、提升地方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景观立法体系的构建既有助于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等主要控制线,对农业发展、生态功能的恢复及保护、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又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本文介绍了6个国家(经济体)开发的针对乡村景观资源的评估规划技术和保育治理体系,并分析了其通过立法机制推动景观资源保育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化的经验。同时,本文从建立乡村景观资源特征数据库、探索景观特征营造和立法保育技术体系、通过地方实践探索适宜我国国情的工作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通过立法机制促进乡村景观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野生动植物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以效率为目标的现代集约化农业技术的推广,乡村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本文通过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英国乡村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的演变历史及其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乡村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结合英国经验,为我国解决发展现代集约化农业过程中面临的乡村野生动植物保护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英国早期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主要针对濒危、珍稀和受到严重威胁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20世纪60—7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集约化农业的发展,普通乡村野生动植物保护问题成为关注的重点,并逐渐在以往物种和栖息地保护模式基础上,发展出整体性景观尺度保护模式。活景观理论出现后,英国乡村野生动植物保护开始与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问题相结合。当前,我国农业正经历着一场集约化变革,乡村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但现有保护措施依然存在不足。对此,可以借鉴英国经验,在加强乡村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特点和形势要求,以乡村生态学、景观学和旅游学为研究的切入点,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的内涵、特点、利用机制以及与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所存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5.
黄斌  吴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50-7252
分析和借鉴德国、英国、荷兰等国城镇发展与乡村景观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新农村的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农村作为非城市化地区,不仅拥有独特的文化和环境资源,而且作为社会、经济和景观的综合载体,总体上经历了发展、稳定、转型的过程。鉴于当前现状,本文研究了国内外应对农村地区衰落采取的相关措施,分析了“阿者科计划”、云南香格里拉雨崩村社区、印度尼西亚庞邦村、塞尔维亚兹拉库萨村、格鲁吉亚乡村旅游的具体举措。根据案例研究中的异同点,提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今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提供借鉴,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德国在乡村建设中注重以高保护为手段、以等值化为目标、以合作化为路径、以可持续为追求推进乡村长远发展,呈现出劳动生产率高、农民收入高、生态环境好、城乡差距小的发展格局。其主要经验和启示是: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参与热情;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乡村发展品质;要注重产业培育,增强乡村发展动能;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乡村永续发展;要加强土地整治,提高保护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结合美国Prairie Crossing农场的景观规划实例,较为深入地介绍了欧美乡村的现代景观规划和生态规划的理念、思路以及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乡村景观建设中生态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从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农业大地景观设计的概况,分析大地景观设计要素、设计美学、设计手法等,并通过参与设计的实际案例,总结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设计及种植流程,进一步探讨出以农业为本底、农旅融合发展的方向及道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作为最大的聚居地,对其景观环境开展深入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中国乡村景观环境建设的现状分析,借鉴法国乡村景观环境建设的实践操作模式,提出启示性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蛟 《乡村科技》2021,(8):103-104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生态环境建设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景观绿化是环境改善的一个主要途径,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可以为乡村地区带来新的面貌,使乡村地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为此,本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村景观绿化存在的问题,并从3个层面提出乡村景观绿化的优化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过程中,数字化技术赋能乡村建设,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数字化带来的新发展模式推动了农民增收、农村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启城乡融合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乡村数字建设配套机制不健全、乡村数字基础建设不完善、乡村数字化应用人才短缺等问题。基于此,进一步完善乡村数字建设配套机制、健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乡村数字化应用人才队伍建设是解决我国数字乡村建设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指引了道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基础。本文在回溯日本和韩国的乡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国乡村发展经验与教训,并分析了目前中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提出从顶层设计、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体系和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相似文献   

14.
吴潇潇 《乡村科技》2022,(22):126-129
乡村振兴示范带景观提升有助于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建设宜居美丽乡村。以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乡村振兴示范带为例,对当地10个自然村的乡村景观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示范带景观建设现状,发现其建设存在整体景观不协调、景观同质化、乡村文化快速流失的问题,明确了提升目标,并从依托自然村发展、县道发展、山水人文格局发展的点线面3个维度提出乡村景观提升策略,以期为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景观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围绕新时代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对乡村人才振兴的启示展开讨论,分析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就与经验、乡村人才振兴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乡村人才振兴中可以借鉴的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经验。研究认为,乡村人才振兴可以借鉴国有企业在构建合理人才引进策略、建立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态宜居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衡量指标,乡村景观设计在景观规划中占比越来越大,人们越发重视景观对人带来的感受。景观的趣味性设计越来越受到风景园林设计师的重视,力求带给人们别具一格的体验,将会成为一股流行风向。本文通过对趣味性景观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应用到实地设计当中,对张河村景观进行改造,以供类似景观改造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发展阶段,乡村数字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为创新乡村治理、振兴乡村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数字技术与薄弱的基础设施之间存在张力、大数据赋能受到“乡土性”情境间接限制、人才短缺凸显治理能力短板、数字治理政策体系尚不健全等一系列挑战。因此,须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基层治理主体的现代化治理观念,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激发数字乡村发展动力,推进数字法治建设,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发力,进一步弥补数字赋能乡村现代化治理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漫长的农业文明史为中国沉淀下大量脍炙人口的描写农业农村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既刻画了历史上农业生产的艰辛、农业经营的多样以及农业产业的弱质等特征,又把古代乡村的田园风光、乡土气息以及天人合一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其间浸透着先人们的农作经验与生存智慧。对古诗词中的乡村意象进行梳理提炼,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来自先贤们的智慧借鉴和价值指引,夯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基础,发挥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纠偏补弊、古为今用的社会效益,对解决"三农"课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李婷  陈楠 《乡村科技》2022,(13):16-20
乡村建设过程中,数字信息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强大引擎,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作用。我国各地区对数字乡村建设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刚起步不久,面临着财政资金紧缺、治理服务水平不高和平台建设有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农民数字素养低下及农业产业数字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要不断拓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完善数字乡村建设治理体系,加强数字化共享平台建设,激活数字乡村治理的人才动力,发展数字型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