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绥芬河鱼类区系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芬河是我国注入北太平洋日本海的第二条水系。由于该水系地处寒温带,气候、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特殊,因而蕴藏着丰富的冷水性鱼类、溯河性洄游鱼类种质资源,仅大麻哈鱼类就有3种,每年5~10月回归溯河洄游:鲤科溯河性洄游鱼类有三块鱼、珠星三块鱼等,呈现出北太平洋日本海水系鱼类区系的特色,成为我国名贵珍稀经济鱼类地理分布的重要水域。在鱼类区系组成上,它与相邻的水域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我国北方水域鱼类演替和区系划分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绥芬河鱼类区系,国内外学者都进行过研究。笔者在2005~2006年采集了大量的鱼类标本,整理和增补了10种鱼类,对绥芬河鱼类区系作了初步的概述,为我国北方水域鱼类演替、区系区划研究、开发利用及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等广阔水域有近50种特种鱼类,由于受自然环境、气候和水利工程以及滥捕乱捞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正濒临灭绝。为了拯救这些濒临灭绝的特种鱼类,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建起了阿克苏扁吻鱼原种场、伊犁河特有经济鱼类鱼种繁育中心、乌伦古湖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博斯腾湖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对特种鱼进行人工收集、驯养和繁殖保护。这四大工程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新疆特种鱼的生存环境、分布状况、繁育条件等生物学特征,可以在保护好现有资源的同时,提高新疆特种鱼的总量,以达…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生态环境多样,水域和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已建立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保存水产种质资源基因库,保护珍稀濒危鱼类及其栖息地,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叠图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保护区的数量、结构、保护对象和空间分布等基本现状进行了识别、分析、制图和评价。至2016年底,吉林省共建有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7处,主要分布在鸭绿江、图们江和松花江干支流水域,总面积达4622 km2,共保护水生生物种类62种,初步形成了水域类型较齐全,空间分布较均匀的鱼类栖息地保护格局。最后分析了目前吉林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物种保护、结构布局和功能区划协调性等方面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在吉林长白山原始森林里的清澈河流中,生存着细鳞鱼、哲罗鱼、红点鲑、茴鱼等多种珍稀冷水性鱼类,流入日本海的图们江每年出产勃氏雅罗鱼(滩头鱼)和出产从北太平洋洄游来的5—15公斤重的三种大麻哈,它们为我国开展冷水性鱼类养殖、开发盐碱水域及海水养殖"三文鱼"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贵冷水性鱼类,仅一属一种,原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山区河流中。渔场每年4月提供受精卵,6月开始供应鱼苗。  相似文献   

5.
南汀河下游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域生态系统比较完整,鱼类资源丰富.保护区要保护对象为保山新光唇鱼、云纹鳗鲡、巨魾和大刺鳅.对南汀河下游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基本调查并作出评价,旨在使保护区更加充分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在吉林长白山原始森林里的清澈河流中,生存着细鱗鱼、哲罗鱼、红点鲑、茴鱼等多种珍稀冷水性鱼类,流入日本海的图们江每年出产勃氏雅罗鱼(滩头鱼)和出产从北太平洋洄游来的5—15公斤重的三种大麻哈,它们为我国开展冷水性鱼类养殖、开发盐碱水域及海水养殖"三文鱼"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贵冷水性鱼类,仅一属一种,原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山区河流中。渔场每年4月提供受精卵,6月开始供应鱼苗。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处北纬35°以北和海拔千米以上国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5%,在这广大的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带的山区,林区河流、湖泊,多属水温常年偏低的冷水水域。其中栖息的冷水性或喜冷性鱼类初步统计有56种,隶属于11科30属。其主要经济种类有七鳃鳗科、鲟科、鲑科、茴鱼科、胡瓜鱼科、狗鱼科、鲤科及鳕科等8科中的20种。冷水性鱼类的特点为:对生态环境有其特定要求,常年生活在水温不超过20°、水质澄清、底质砂砾、砾石,溶氧含量较高的山林区流水水域;繁殖水温多在16℃以下;种群数量小,地区分布不平衡,肉食性种类多,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多属名特优鱼品。受种种原因的影响,现存冷水性鱼类种群数量减少趋势明显,有的种类已成珍稀或濒危状态。为了保护和增殖我国贵重的冷水性鱼类种质资源,并进而对若干经济种类逐步开发利用,经过调查,提出了在黑龙江省宁安县钻心湖建立冷水性鱼类天然种质资源库的可行性考察报告,阐述了多种主要冷水性鱼类的特性;钻心湖的水域环境基本情况,现有的基础条件,建库的规划设想及其经营方式与效益予测。供有关郎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在吉林长白山原始森林里的清澈河流中,生存着细鳞鱼、哲罗鱼、红点鲑、茴鱼等多种珍稀冷水性鱼类,流入日本海的图们江每年出产勃氏雅罗鱼(滩头鱼)和出产从北太平洋洄游来的5-15公斤重的三种大麻哈,它们为我国开展冷水性鱼类养殖、开发盐碱水域及海水养殖"三文鱼"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贵冷水性鱼类,仅一属一种,原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山区河流中。渔场每年4月提供受精卵,6月开始供应鱼苗。  相似文献   

9.
北方铜鱼属鲤形目,鲤科,铜鱼属。地方名:鸽子鱼。北方铜鱼是黄河流域上游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喜栖息于水底砂石,肉食性,多食小型底栖动物。其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鲜美,含肉率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较好的养殖前景,是中国内陆水域中有待开发利用的重要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分布格局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十年来,中国开展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体系建设,已在包含湖泊、水库、河流、河口和海洋等不同水域先后建成523处保护区。根据国土类型、水域类型、地理分区、行政区划、水系或海域划分等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统计分析,表明现有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存在水域类型分配、空间布局和主要保护对象设置等方面的不足。内陆水域保护区数量远多于海域保护区数量,而河流型保护区平均面积则显著小于海洋型保护区平均面积,各类型保护区布局有待优化;内陆水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以及长江、黄河、黑龙江、淮河、珠江等流域,西南和华南地区相关水系分布较少,保护区空间分布有待改善;黄颡鱼、鳜、翘嘴鲌、鲤、中华鳖等物种被30处以上保护区设为主要保护对象,尚有69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未被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作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设置的合理性有待加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过程。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国家级保护区建设必须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优化型转变。对存在的不足,需要研究与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相适应的管理对策,制定发展规划与生态红线,达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优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柳河是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16年7月-8月对柳河中下游河段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分布有鱼类23种,隶属于3目7科,其中鲤科鱼类13种、鲿科和鳅科各3种、鲇科、鰕虎鱼科、塘鳢科和鮨科各1种。优势种类为鲫、黄颡鱼、乌苏里拟鲿、马口鱼等,以小型鱼类为主,较大型经济鱼类较少。部分物种种群数量较小,渔获物组成趋于低龄化,小型化,受人为干扰较大。针对本河段鱼类资源量衰退的原因,本文提出了渔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重要的湿地和候鸟栖息地,宝贵的鱼类资源库、鱼类基因库和经济鱼类的原种基地。针对鄱阳湖区渔业资源和水域现状,强调对渔业水域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建立湿地保护带、重建和恢复湖区滨岸植被、采用生物调控技术、加大增殖放流和人工鱼巢力度、建设重要经济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灯笼鱼是深海鱼类,大部分分布于大陆架外缘一带的深水水域。据估计世界深海鱼类的潜在可捕量为一亿吨左右,其中仅灯笼鱼的现存资源量就有几千吨。在世界粮食紧张的今天,有关国对资源大的而尚未完全开发利用或有待开发的南极磷虾、灯笼鱼等有所关注。  相似文献   

14.
新疆大头鱼及其保护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四种一类重点保护鱼类:白鲟、中华鲟、达氏鲟和新疆大头鱼,前三种分布于我国东部水域,以长江水域最为集中,唯独新疆大头鱼分布于西北的塔里木河水系。新疆大头鱼学名扁吻鱼,俗名虎鱼,是鲤科、裂腹鱼亚科、扁吻鱼属的鱼类,该属也只有新疆大头鱼一种。它体长而...  相似文献   

15.
一、保护额尔齐斯河鱼类资源的重要意义额尔齐斯河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是鄂毕河的一条大支流,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全长4284 km,在我国境内633km,额尔齐斯河是我国淡水鱼中唯一来源于欧洲区系的鱼类种质资源库,鱼类资源丰富,系冷水性鱼类,有鱼  相似文献   

16.
名称:贝加尔雅罗鱼学名:Leuciscus baialensis(Dyb.) 鲤形目鲤科雅罗鱼属地方名:小白条、小白鱼分布:雅罗鱼属是栖息于欧溯、亚洲西部和北部及美洲水域中的江河和湖泊鱼类。贝加尔雅罗鱼在苏联从鄂毕河到科雷马河的西伯利亚地区较多见;在我国则系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的主要经济鱼类。1968年秋至1969年秋移植至新疆南部的博斯腾湖。现已成为该湖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分析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地理分布格局和发展趋势,为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依据。分析指标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数量、建设规模、空间分布格局、聚集程度。研究表明,我国已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492个,初步构建了包括各类湿地和水域的保护区网络;不同类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数量差异较大,且面积普遍偏小;河流和淡水湖泊类型保护区的数量占总数的83.14%,以鱼类及栖息地保护为重点,缺少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水生植物等的保护;保护区聚集度指数为0.72,呈高度聚集分布格局,集中分布在湘北-鄂东南-皖赣边界、苏南-浙北和川东等地。保护区快速建设期接近尾声,未来应加强其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优化保护区网络。  相似文献   

18.
正在吉林长白山原始森林里的清澈河流中,生存着细鳞鱼、哲罗鱼、红点鲑、茴鱼等多种珍稀冷水性鱼类,流入日本海的图们江每年出产勃氏雅罗鱼(滩头鱼)和出产从北太平洋洄游来的5—15公斤重的三种大麻哈,它们为我国开展冷水性鱼类养殖、开发盐碱水域及海水养殖"三文鱼"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正在吉林长白山原始森林里的清澈河流中,生存着细鳞鱼、哲罗鱼、红点鲑、茴鱼等多种珍稀冷水性鱼类,流入日本海的图们江每年出产勃氏雅罗鱼(滩头鱼)和出产从北太平洋洄游来的5-15公斤重的三种大麻哈,它们为我国开展冷水性鱼类养殖、开发盐碱水域及海水养殖"三文鱼"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池塘养殖怀头鲇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怀头鲇(Silurussoldatovi) ,曾用名黑龙江六须鲇和东北大口鲇 ,地方名怀头鲇和怀子 ,隶属鲇形目 ,鲇科 ,鲇属 ,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和辽河水系 ,是一种大型肉食性野生经济鱼类。该鱼营养丰富 ,肉味鲜美 ,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目前由于对该鱼的人工开发未完全成功 ,因此 ,仅靠天然产量来供应市场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80年代以来 ,由于水域污染加剧和水利工程的建设 ,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该鱼的生存和繁衍环境 ,致使自然产量逐年下降 ,资源枯褐 ,已面临绝迹的危险。为挽救和开发利用这一优良鱼类种质资源 ,吉林省水产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