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评估团头鲂耐低氧F_4代的选育效果,在上海市浦东和青浦2个试验点采用剪鳍标记和同池比较法对团头鲂耐低氧F_4代(选育组)和"浦江1号"(对照组)1、2龄阶段的体质量绝对增长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浦东试验点选育组1、2龄阶段的体质量绝对增长率比对照组分别高24.7%和20.9%,青浦试验点选育组1、2龄阶段的体质量绝对增长率比对照组分别快24.4%和20.9%。结果表明,团头鲂耐低氧F_4代(选育组)1、2龄鱼的生长速度优于"浦江1号"(对照组),团头鲂耐低氧F_4代在经过系统选育后,其生长特性和养殖效果显著提高。试验结果对于团头鲂耐低氧新品系的选育及推广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构建团头鲂耐低氧新品种,实验从鄱阳湖引进和挑选野生优良亲本为奠基群体F0,2009年–2011年通过群体选育获得F1,2011年再通过群体选育实现了F1到F2的传代。2012年,以鄱阳湖选育F2亲本和团头鲂"浦江1号"F9亲本为基础,经夏、秋季2次低氧胁迫,筛选出536尾耐低氧能力强的F2亲本,构成团头鲂耐低氧F2。2013年,挑选个体大、体形好的F2亲本(雌鱼50尾、雄鱼48尾)建立了24个F3家系群体(2♀×2♂群体22个、3♀×2♂群体2个),共100个F3家系。对上述F3家系群体进行1龄阶段的低氧胁迫养殖,通过测定相应生长指标和耐低氧性状,共筛选出5个快速生长家系群体(A2、A3、A18、A19和A20)和6个生长较快的家系群体(A4、A6、A17、A25、A27、A28),微卫星分析其分别归属于20个和28个家系。结果显示,团头鲂的生长性能指标与耐低氧性状呈正相关。在1龄阶段长时间低氧胁迫养殖条件下,团头鲂耐低氧F3中耐低氧能力强的家系的体质量显著大于耐低氧能力弱的家系,选育出的团头鲂耐低氧F3家系在2龄阶段同样保持了快速生长特征。本研究旨在建立团头鲂耐低氧F3新品系,以供后续团头鲂耐低氧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农村部第2515号公告公布了经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团头鲂"华海1号"、黄骨鱼"金鳞1号"等14个水产新品种。为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率,本刊将分期刊登这些品种的繁殖及养殖技术。一、品种概况(一)品种特性长牡蛎"海大2号"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目、牡蛎科、巨蛎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农业部发布第2515号公告,公布经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团头鲂"华海1号"、黄骨鱼"金鳞1号"等14个水产新品种。为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率,本刊将分期刊登这些品种的繁殖及养殖技术。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黄姑鱼Nibea albifl ora(Richardson)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为暖水性近海中、下层经济鱼  相似文献   

5.
"浦江1号"团头鲂是上海水产大学经16年选育而成的一个团头鲂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体型好等特点,自从推广养殖以来已普遍得到各地养殖户的青睐,特别在北方地区,能缩短1年的养殖周期.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国家级)在专业繁育"浦江1号"团头鲂的基础上,近年来对"浦江1号"团头鲂鱼种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进行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是以团头鲂"浦江1号"保种、选育和良种生产为主的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团头鲂"浦江1号"生态养殖技术的探索,已形成团头鲂"浦江1号"鱼种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和团头鲂"浦江1号"商品鱼健康养殖技术。同时,该场还积极研发与之配套的高效养殖模式,先后研发了当年养成、翌年夏季养成、秋季养成、冬季养成、一年两茬养殖和一年两次上市6种模式。本文将此6种养殖模式近年来的养殖效益情况做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所属的上海松江浦南标准化生态型水产养殖场,于2008年2月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团头鲂"浦江1号"养殖标准化示范区。2009年,示范区在团头鲂"浦江1号"商品鱼养殖的放养模式和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开展了团头鲂"浦江1号"两茬养殖的试验。通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农业部发布第2515号公告,公布经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团头鲂"华海1号"、黄骨鱼"金鳞1号"等14个水产新品种。为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率,本刊将分期刊登这些品种的繁殖及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团头鲂(也称武昌鱼)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作为淡水养殖品种推广以来,以其抗病力强、生长快、食性杂等优势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主要品种之一。但由于一些苗种繁育单位忽视团头鲂的种质保护、亲本选择和提纯复壮等选育工作,致使团头鲂养殖群体出现了退化现象。表现为生长缓慢、性成熟个体变小、品种混杂等不良现象,生长优势明显减弱,严重影响了我国淡水常规鱼类生产发展。团头鲂浦江Ⅰ号是经农业部公布的团头鲂良种。本场自1998年引进该品种以来,成功地进行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后备亲鱼选育等,为国内水产苗种繁育场提供更新换代的后备亲鱼。在池塘…  相似文献   

10.
团头鲂“浦江1号”是由上海水产大学历时近16年的精心选育而获得的生长优势明显、遗传性状稳定的一个团头鲂良种,在同一养殖环境里团头鲂“浦江1号”生长速度比淤泥湖原种提高29%以上。该品种经过十几个省、市的养殖情况结果分析,生长优势相当突出,特别在东北及中西部地区,第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改变常规养殖对象经济效益连续滑坡的局面,进一步优化淡水养殖品种结构,于2010年7月7日引进团头鲂"浦江一号"进行池塘养殖试验。经过近一年多的养殖,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苗种培育技术小结如下: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面积2334.5m2,平均水深1.1m,池塘东  相似文献   

12.
团头鲂"浦江1号"是经16年六代选育而获得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团头鲂良种,我区于2012年在张江镇孙农水产养殖场进行了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位于浦东孙农水产养殖场,主养团头鲂"浦江1号"的池塘为该场的16号池塘,面积为1.6亩,池形整齐,池堤牢固、水深1.8米,池塘进排水方便,进水源为养殖场外河河水,水量充沛。配有一台  相似文献   

13.
陈德权 《科学养鱼》2012,(12):10-11
江苏滆湖团头鲂良种场自上世纪90年代从上海海洋大学引进团头鲂"浦江1号"良种亲本,开始致力于团头鲂良种保种与繁育推广工作,提高了江苏省团头鲂养殖生产的良种覆盖率。近年来,养殖户对团头鲂良种的需求量又有明显增加趋势,为顺应这一趋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农业部发布第2515号公告,公布经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团头鲂"华海1号"、黄骨鱼"金鳞1号"等14个水产新品种。为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率,本刊将分期刊登这些品种的繁殖及养殖技术。一、品种概况1.培育背景鲟鱼是古老的软骨硬磷鱼类,起源于白垩纪时期,迄今已有2亿年的历史,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尤其是鲟鱼子酱富含优质蛋白质、氨  相似文献   

15.
池塘主养“团头鲂浦江一号”高产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团头鲂是我国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由于亲鱼长期近亲交配,优良经济性状减退。“团头鲂浦江一号”是经上海水产大学首席教授、国家级育种专家李思发先生十几年人工定向选育的优良新品种。该品种以湖北省淤泥湖的团头鲂原种为奠基群体,采用传统的人工定向群体选育。具有遗传性状稳定、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确定为国家级水产养殖良种推广新品种。2002年4月1日,我场从上海水产大学浦江一号选育基地引进浦江一号鱼种,经过96d养殖,比对照池增产30%,现将养殖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团头鲂耐低氧新品系雌核发育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指导团头鲂耐低氧群体的后续选育工作开展,利用筛选出的20对微卫星引物,比较分析了团头鲂耐低氧群体(TN)及其减数分裂(TNM)、有丝分裂(TNDH)雌核发育后代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团头鲂TN、TNM、TNDH及团头鲂"浦江1号"(TPJ1)对照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_a)分别为3.90、3.55、3.45、4.25,平均观测杂合度(H_o)分别为0.7853、0.3934、0.2768、0.8075,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6491、0.5563、0.4870、0.685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695、0.4796、0.4181、0.6105,TPJ1对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TN群体较TPJ1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有所降低,但不存在显著差异,仍保持了较高的遗传杂合度,而2个雌核发育群体(TNM和TNDH)的遗传多样性显著低于TPJ1和TN群体,TNDH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显著低于TNM群体。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偏离指数也表明团头鲂TPJ1和TN群体出现杂合子过剩现象,而TNM、TNDH雌核发育群体则出现了杂合子缺失现象,纯合子比例高。聚类分析表明,TPJ1和TN群体聚类成一个分支,而TNM、TNDH雌核发育群体聚类成另一分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在TN群体中实施雌核发育可加速遗传物质的纯合,可用于团头鲂进一步耐低氧性状基因的纯化。  相似文献   

17.
团头鲂也称武昌鱼,在北方高寒地区也称“鳊花”,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团头鲂也是北方高寒地区重点发展的大宗优质鱼类,近年来养殖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也是受渔民欢迎的养殖鱼类品种。“浦江1号”团头鲂是我国科研人员经16年的选育获得的一个团头鲂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福建省邵武市多采用80∶20养殖模式进行团头鲂主养,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对该品种的种苗需求量大增。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团头鲂群体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现象,具体表现为生长速度缓慢,抗病力下降,性成熟提早,体型变长变薄等,严重制约了该品种养殖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品种的更新、提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浦江一号”团头鲂是上海市松江区良种场经过10余年选育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结合团头鲂"浦江1号"和草鱼两种鱼类不同的生长特性,利用人工湿地种植渔用牧草并过滤水质,配合自动投饲、测水养殖、生物控水、底部充气等技术,突破常规养殖模式,实现团头鲂"浦江1号"与草鱼高效生态混养。现将养殖模式和经验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位于江苏省扬州北郊送桥镇合利特种水产合作社,为一口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塘,面积为10亩,鱼池四周无高大遮挡物,池埂坚实不漏  相似文献   

20.
<正>滆湖地区有以团头鲂为主养品种的精养水面约15万亩。每亩一般放养一龄团头鲂鱼种2500尾,鲢鱼80尾、鳙鱼50尾,少量鲫鱼、草鱼苗种,亩产在1500千克左右。养殖全程使用配合饵料,这一养殖模式产量稳定,效益较高。在以团头鲂为主养品种的养殖模式下,主要有以下病害。一、常见寄生虫病1.车轮虫病主要危害团头鲂夏花和一龄鱼种,成鱼养殖期间少有发生。夏花培育期间发病快、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