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菌丝平均日长速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组合试验获得鸡(枞)菌菌丝生长适宜培养基及培养温度:葡萄糖20g/L,蛋白胨2.0g/L,硫酸镁2.0 g/L,培养温度28℃.此条件下鸡(枞)菌菌丝生长最优,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1.41 mm/d.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温度对黑皮鸡地从菌生长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最适合黑皮鸡地从菌生长的培养基及培养温度。以菌丝干重为指标,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固体培养基配方为琼脂20 g·L^-1、果糖25 g·L^-1、酵母浸膏2.5 g·L^-1、硫酸钾0.7 g·L^-1,最适培养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3.
庄磊  郭旭欣  于松涛 《食用菌》2022,(6):27-29+32
以辽宁抚顺高尔山地区的野生白耙齿菌菌株为材料,进行ITS序列鉴定。该菌株ITS序列与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亲缘关系最近,菌株相似性为99.85%,结合其形态学鉴定结果确定为白耙齿菌。以菌丝生长速度及菌丝长势为指标,经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配方中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筛选,获得优化后的培养基为葡萄糖20 g/L,酵母膏10 g/L,磷酸二氢钾0.5 g/L,硫酸镁0.5 g/L,琼脂20 g/L;以菌丝干重、菌丝平均长速及长势为指标进行培养基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促进白耙齿菌菌丝快速生长、菌丝浓密的培养基为优化培养基,获得较大菌丝干重,且适宜白耙齿菌生长的培养基为YPAD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鸡(土从)菌丝生长缓慢,在培养过程中极易被污染,为了提高鸡地从菌丝生长速度,减少被污染的机率,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筛选鸡(土从)母种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蚁穴浸提物、抑菌剂等结果的基础上,选取马铃薯汁、麦芽糖、酵母膏、VB_9、脯氨酸、可溶性碳酸钙清液、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蚁穴浸液、链霉素等10个因子,每个因子设12个水平,采用U12(1210)均匀设计表设计试验方案,对鸡(土从)母种培养基进行优化。最优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汁126.20 mL·L-1、麦芽糖11.63 g·L-1、酵母膏5.50 g·L-1、VB_9 47.90μg·L-1、脯氨酸23.37μg·L-1、可溶性碳酸钙清液0、磷酸二氢钾0.07 g·L-1、硫酸镁4.19 g·L-1、蚁穴浸提物61.82 mL·L-1、链霉素2.33 mg·L-1。利用该优化配方的培养基培养的鸡(土从)母种,其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强。  相似文献   

5.
周家炽(1942)曾进行过鸡(土从)菌和白蚁巢体的研究,提出担子孢子不能萌发为菌丝,组织分离易得到菌丝体,经培养不能产生子实体。并认为小白球菌 Aegerita duth-iei(Berk)=Termitosphaeria duthiei(Ber-k)Cierri.可能是鸡(土从)菌的一个发育阶段。Batra(1979)指出,在白蚁消化道内有很多种真菌的孢子和菌丝,在生长鸡(土从)菌的白蚁巢(Odontotermos obesus.)内,幼蚁、工  相似文献   

6.
硫磺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野外采集、分离纯化得到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菌株,并进行硫磺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试验。试验表明,硫磺菌在复合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生长速度为3.2mm/d;在代料栽培中以麦粒或栎木屑培养基培养硫磺菌菌种时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从8种液体培养基配方中筛选出菌丝体产量较高的配方,配方为:葡萄糖30g,豆粉20g,玉米粉10g,酵母提取物5g,KH2PO41g,CaCO32g,MgSO40.5g,水1000mL,菌丝体产量为22g/100mL。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稻黑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室内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Z4111菌丝生长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0℃、12 h光12 h暗的交替光周期、培养基p H值5.0;在以可溶性淀粉和酵母膏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日平均生长速率分别为9.63、14.25 mm/d),以山梨醇、乙醇和甘氨酸培养基上较慢(分别为0、0、0.42 mm/d);9种杀菌剂对菌株HZ4111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00 1、0.000 9、0.000 9μg/m L;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2.5%四氟醚唑水乳剂、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病菌孢子萌发有较好的抑制作用,MIC值均小于0.05μg/m L。  相似文献   

8.
一株木薯渣野生型草菇菌株菌丝生长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株从木薯渣发酵堆上分离的野生型草菇菌株V木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营养因子、培养条件及木薯渣含量对该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型草菇V木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粉,无机盐为MgSO4·7H2O,最适培养温度为30℃~35℃,最适初始pH值范围为6.0~8.0;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4.0g/L,蔗糖10.0g/L,MgSO4·7H2O0.40g/L,马铃薯200.0g/L;利用木薯渣作为主料培养草菇菌丝选用50%~70%木薯渣含量较合适。  相似文献   

9.
工厂化杏鲍菇菌糠对几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鲍菇菌糠为试材,采用固体平板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杏鲍菇菌糠对鸡腿菇、毛木耳、黑木耳、金福菇、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浓度范围内,杏鲍菇菌糠对毛木耳、黑木耳菌丝生长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当菌糠浓度较高(200、400g/L)时,对鸡腿菇和杏鲍菇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对金福菇的抑制最为明显;当菌糠浓度较低(50g/L)时,呈现出极显著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凤美  孙勇  蒋继宏 《食用菌》2007,29(6):9-10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深层培养木蹄层孔菌的氮碳源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并采用常规方法对培养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木蹄层孔菌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麦芽浸膏15 g/L,玉米粉15 g/L,豆芽20 g/L,硫酸铵0.3 g/L,MgSO_4 0.05%,KH_2PO_40.1%。木蹄层孔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5。  相似文献   

11.
黑皮鸡枞菌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枞菌是一类营养价值丰富、口味鲜美的食用菌,但人工驯化十分困难。试验研究了黑皮鸡枞菌的人工栽培技术条件,包括母种、原种、栽培种培育与出菇的条件。母种培养基中添加酵母浸膏2g/L、VB130mg/L、VB660mg/L有促进菌丝生长的作用;有机物、微量元素等物质对菌丝的生长影响不大;白蚁巢浸出液促进菌丝的生长速度,但是其影响并不显著。原种、栽培种培养基:30%木屑,45%棉子壳,22%麸皮,1.5%蔗糖,1%CaCO3,0.5%MgSO4,70%营养液(培养基D),代料湿度控制在70%,pH4.5。  相似文献   

12.
棕色蘑菇菌丝液体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棕色蘑菇MC441为试材,从5种发酵培养基中选择出最适合棕色蘑菇菌丝生长的麸皮培养基作为初始发酵培养基,并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该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为棕色蘑菇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为麸皮120g/L、葡萄糖15g/L、蛋白胨2.0g/L。在最适条件下,棕色蘑菇的菌丝量提高到17.39g/L。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鲍菇为试材,采用摇瓶液体培养法,以菌丝干重、菌球密度、菌丝球回接平板萌发时间和菌球直径为指标,对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进行筛选和优化,以期筛选一种适合杏鲍菇生长的液体菌种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g/L,蛋白胨5g/L,黄豆饼粉60g/L,磷酸二氢钾0.5g/L,硫酸镁0.5g/L,维生素B10.01g/L,该配方中菌丝量大、密度高、回接平板萌发时间短,且菌球直径适当。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17,(1)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柴达木大肥菇菌丝生长营养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柴达木大肥菇的最适碳源为半乳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K~+、Na~+、Ca~(2+)、Mg~(2+)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2.0、1.0、1.0、1.5 g/L。当基础培养基中添加FeSO_4 0.06 g/L、VB_1 8 mg/L、VB_6 8 mg/L、2,4-D 6 mg/L、激动素8 mg/L时,柴达木大肥菇菌丝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荷叶离褶伞菌株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在PDA基础培养基上测定了4种无机盐及其正交组合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其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荷叶离褶伞菌丝萌发与生长的最适组合为ZnSO42.0g/L、MgSO44.0g/L、KH2PO44.0g/L、FeSO41.5g/L;高浓度的ZnSO4、MgSO4、KH2PO4以及FeSO4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MgSO4浓度≥10.0g/L时,菌丝停止生长;4种无机盐协同作用对荷叶离褶伞菌丝生长影响的大小依次为FeSO4MgSO4KH2PO4ZnSO4;各组合之间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不同组合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最佳组合为2.0g/L ZnSO4+6.0g/L MgSO4+6.0g/L KH2PO4+1.0g/L FeSO4。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在中国新发现的梨梢枯病病原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 var. pullulans)在不同温度、pH、碳源、氮源和光照等培养条件和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明确病原菌的生长规律和死亡条件,并采用生长速率法对该病原菌进行9种杀菌剂的毒力筛选。结果表明:梨梢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 ℃,最适温度为20 ℃,温度高于35 ℃时,菌丝生长缓慢;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为PDA培养基,产孢最佳培养基为OA培养基;甘露醇和酵母粉分别为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和氮源;菌丝可在pH 4~10条件下生长,pH 5为生长最适pH;光照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并且有利于病原菌产孢,在光暗交替的培养条件下,菌落会形成明显的轮纹。病原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8.9 ℃。该病原菌对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的敏感性较高,其EC50 <0.01 mg·L-1;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和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的敏感性次之,其0.01 mg·L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菌丝生长速度和麦角甾醇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赭鳞蘑菇(Agaricus subrufescens)固体发酵培养基,用优化后的固体发酵培养基培养,测定期间菌质干重及麦角甾醇含量,判定发酵终点。结果表明:赭鳞蘑菇最优固体发酵培养基为50 g玉米糁添加50 mL含35 g/L白砂糖和80 g/L麸皮(煮汁)的营养液,最佳发酵终点为培养40 d,此时菌质干重为91.45 g,麦角甾醇总量为31.426 mg。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2015,(6)
以木蹄层孔菌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及生长势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无机盐、维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木蹄层孔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0μg/m L K+,400μg/m L Na+,0.6μg/L吲哚乙酸,0.6μg/L和0.4μg/L的2,4-二氯苯氧乙酸,1μg/L和0.4μg/L的赤霉素对木蹄层孔菌菌丝生长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木蹄层孔菌菌丝体生长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绣球菌工厂化栽培优良菌株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不同绣球菌菌丝培养特性和出菇情况,筛选获得优良的栽培菌株。比较不同绣球菌菌株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和产量情况,其中绣12菌丝生长势最佳,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子实体农艺性状佳,产量高,平均单产量为198.4 g。试验结果表明绣球菌菌株绣12为优良栽培菌株。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生长调节素、渗透压、温度等因素对姜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影响,以期建立姜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技术体系,并通过生长恢复与遗传稳定性考察对保存材料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渗透压、温度等因素对姜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均有显著影响,最终确定姜离体保存的最佳保存方法为:MS+蔗糖60 g/L+琼脂4.0 g/L+甘露醇10 g/L+矮壮素(CCC)2.0 mg/L+多效唑(PP333)2.0 mg/L+脱落酸(ABA)2.0 mg/L,培养条件为光照时间14~16 h/d,光照强度1 500 lx,温度20℃,在此条件下保存300 d,存活率在50%以上,保存材料生长恢复情况良好,染色体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