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 pleuroti Yang et Zhang)属双翅目眼蕈蚊科厉眼蕈蚊属,是我国食用菌的主要害虫之一。据记载,平菇厉眼蕈蚊在辽宁、北京、内蒙古、陕西、新疆、河北、河南、山东、上海、四川、贵州、云南、福建等地均有分布,寄主主要有平菇、茶树菇、香菇、木耳、金针菇、猴头菇、凤尾菇、杏鲍菇、杨树菇、灵芝等多种食用菌或药用菌。食用菌在湖北省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面积较大。对菌蚊等食用菌害虫种类及为害状况进行过初步调查,但由于双翅目害虫体型小、种类多,形态特征相近,应用基础研究不足,未见对平菇厉眼蕈蚊的  相似文献   

2.
危害食用菌的害虫种类很多,已知达百余种,按发生处所可分为两大类。凡发生在食用菌培育阶段食害菌丝及子实体者为菇床害虫;发生在食用菌加工干燥后贮藏阶段食害子实体者为菇库害虫。在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中,以蘑菇和平菇上的害虫种类居多,为害也较重,尤以露地栽培害虫发生更多。在于菇贮藏期的害虫,不但直接食害香菇、木耳、银耳、灵芝、猴头菌、茯苓等于实体,而且排出虫粪污染子实体,散发出恶臭异味,加重干菇霉变,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而食用菌害虫,已成为食用菌生产及贮藏的大敌。 为了统一认识食用菌害虫种类,便于及时开展有效防治,务必有一个准确的对食用菌害虫种类鉴别、科学的对比分析及归纳的方法,也就是对害虫的分类方法。所以分类就是认识食用菌害虫的基本方法,否则就会混淆种名。如“尖眼菌蚊”是一个科、属名,并非种名,常有把几种尖眼菌蚊都笼统称为“眼菌蚊”,还有把尖眼菌蚊科、瘿蚊科,菌蚊科、粪蚊与摇蚊等科的种名都  相似文献   

3.
姜华芳 《食用菌》1989,(1):32-32
闽菇迟眼蕈蚊Bradysia minpleuroti Yanget Zhang,异名黄足菌蚊,在福建分布较普遍。经北农大杨集昆教授鉴定,该虫是福建省食用菌害虫的一新种。它严重为害蘑菇、平菇等,尤以地道菇场发生更严重。为此,笔者对地道菇场的闽菇迟眼蕈蚊的活动节律和发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害袋料香菇的害虫种类繁多,其中优势种群为双翅目昆虫,如黑粪蚊、眼蕈蚊和一些近似种类。这些昆虫个体都很小,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为害方式都相近,生产上把这类双翅目昆虫统称"菇蚊"。我国198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代料香菇,20年来虫源基数有较多的积累,并已产生了适应栽培环境的优势种群。近年,南方菇区香菇生产因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袋栽香菇虫害发生日趋严重,范围日趋扩大。主要原因是,随着袋栽香菇的长期发展,虫源不断积累,衍生出的害虫种类增多;气候变暖使病虫害发生提前,危害加重。现将福建省武夷山市、宁德市危害袋栽香菇生产的主要害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主要害虫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1.1闽菇迟眼蕈蚊闽菇迟眼蕈蚊喜欢在畜粪、垃圾、腐殖质丰富和潮湿的环境中繁殖。成虫有趋光性,飞翔能力强,成虫羽化4~5小时后交尾,翌日产卵于  相似文献   

6.
宋金娣  徐华潮 《食用菌》2002,24(5):32-33
据报道,双翅目昆虫长角亚目中,为害食用菌的蚊类主要有3个科。即菌蚊科、眼菌蚊科和瘿蚊科。其中菌蚊科中的中华新蕈蚊 Neoempheria sinica Wu et Yang、草菇折翅菌蚊Al-lactoneuta valvaceae Yang et Wang和小菌蚊Sciophila sp是长期以来出现在菇床上的主要种类。多菌蚊Docosia则是近两年来出现的新属。在眼菌蚊科中为害食用菌的种类达20多种,但为害面较广和为害程度较严重的代表种有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 pleuroti Yang et Zang和闽菇迟眼蕈蚊Bradysiaminpleuroti Yang et Zhang。瘿蚊科中主要有嗜菇瘿蚊My-cophila fungicola Felt和异翅瘿蚊Heteropera pygmaen Win-nertz两种为害食用菌。 近几年在栽培场所发现在5~30℃,即每年的9月底至翌年的6月中旬期间生长的多种食用菌同时遭受同一种菌蚊为  相似文献   

7.
为害平菇害虫种类繁多,有螨类、跳虫、蝇、蚊等种类。其中黑色眼蕈蚊是我市菌虫中的主要害虫。下面就我们观察的黑色眼蕈蚊主要形态特征及其在平菇上的为害习性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14个省的食用菌产区发生的双翅目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危害食用菌主栽品种的双翅目害虫以多菌蚊、眼蕈蚊、瘿蚊和蚤蝇为主,在不同的品种、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所表现出的危害各有不同。根据南北方菇房的种类,提出了"小环境控制+成虫诱杀"、"黄板监测+成虫诱杀+生物制剂"和"黄板监测+生物制剂+安全性药剂"三种途径来综合控制双翅目害虫对食用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不同颜色LED杀虫灯诱集鸡腿菇害虫,调查危害鸡腿菇的害虫种类,研究不同颜色杀虫灯对害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食用菌主要害虫为双翅目害虫,眼蕈蚊科是优势害虫,占70.66%,其次为瘿蚊科和蚤蝇,分别占17.50%、5.18%。绿色、白色、黄色杀虫灯对害虫总量的诱集效果远高于蓝色和粉色杀虫灯,而且前三种杀虫灯对鸡腿菇眼蕈蚊科的诱集效果好于后两种;绿色杀虫灯对瘿蚊科的诱集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灯具;蓝色杀虫灯对蝇科有更好的诱集效果。在五个杀虫灯中,绿色对许多重要的害虫显示出良好的诱捕效果,包括眼蕈蚊科,瘿蚊科,和蚤蝇科。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省夏季香菇生产多采用地栽方式。该方式具有降温保湿功能,有利于菌丝生长,改善出菇条件,极大提高了香菇的质量和产量,提升香菇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供应的能力。然而,随着夏季香菇栽培规模的扩大,场地的重复利用,眼菌纹、瘿蚊、菌蚊、蚤蝇、跳虫、害螨等成为夏季香菇生产中的主要虫害,其中眼菌纹、瘿蚊、菌蚊等菇蚊的危害尤为严重。为此,作者于2014年至2015年对菇蚊进行高效安全防治药剂筛选  相似文献   

11.
<正>韭菜生长过程中最主要的害虫是韭菜迟眼蕈蚊。韭菜迟眼蕈蚊属于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是葱韭蒜类蔬菜重要的地下害虫,也是我国特有且危害严重的害虫种类,尤喜食韭菜,幼虫被菜农称为韭蛆。韭蛆一般集聚于韭菜地下的鳞状茎和柔嫩的茎部。韭蛆危害过的韭菜叶片枯黄萎蔫,严重时会腐烂进而成片死亡。该  相似文献   

12.
以5个本地常栽的平菇品种为试验材料,出菇期间引入双翅目害虫平菇厉眼蕈蚊,进行抗虫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品种灰平的抗虫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周伟坚 《食用菌》2000,22(6):41-41
在袋栽香菇培菌和出菇过程中,菌棒腐烂常常可见。因此,如何减少菌棒腐烂,提高袋栽香菇的经济效益,是菇农所关心的问题。1 发生原因11 袋栽香菇的培养基是木屑加麸皮或米糠,这些培养料富含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既可作袋栽香菇的营养源,也很适合其他微生物如绿霉、黄曲霉、木霉、根霉和细菌等杂菌生长,特别是老菇场还堆放着废培养料,这些都会成为杂菌的原始发生源。杂菌的发生并吸引喜食腐植质的菇蚊、菇蝇和跳虫等害虫,带杂菌孢子的害虫扩大传播到培菌健壮的菇棒,形成杂菌和害虫交叉危害菌棒。12 菌棒生长环境不良,在高…  相似文献   

14.
平菇栽培中虫害发生较多,如菇蚊、菇蝇、跳跳虫、螨类等。其中尤以眼菇蚊、跳跳虫为害较严重,也可为害双孢蘑菇、凤尾菇、平菇、黑木耳、银耳、金针菇、香菇等多种食用菌。眼菇蚊的幼虫蛀食平菇菇  相似文献   

15.
袋栽香菇虫害的发生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县代料香菇生产因虫害造成菌棒损失的数量和范围有加快蔓延的趋势,特别是老菇区虫害发生较严重,部分栽培户的菌棒因虫害造成毁灭的损失。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我县代料香菇栽培年限的加长,虫源得到很大程度的积累,并产生了适应我县栽培环境的优势种群;二是近年来,冬、春两季天气偏暖,且多雨潮湿,病虫越冬基数偏高,发生也较早,因此虫害大面积发生。为害我县香菇菌棒害虫主要是昆虫纲双翅目中的一些种,如黑粪蚊、眼蓸蚊以及菇蝇和一些近似的种类,我县菇农通称其为菇蚊和菇蝇。  相似文献   

16.
闽菇迟眼蕈蚊、毛蠓、广粪蚊等是北海地区常见的食用菌主要害虫,为了探索它们的发生和危害规律,利用在菇棚悬挂黄板诱杀的手段进行观测,通过一年的试验观测,初步掌握了它们的消长规律,为生产上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平菇厉眼蕈蚊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嘉  张陶  李正跃 《中国食用菌》2005,24(4):52-53,48
平菇厉眼蕈蚊是食用菌、药用菌和野生菌蕈中常见害虫的优势种。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平菇厉眼蕈蚊的发生范围进一步增大,且危害逐年加重。该文对平菇厉眼蕈蚊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与环境的关系及防治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我国食用菌眼蕈蚊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简要综述了我国食用菌害虫眼蕈蚊的研究概况,统计了危害食用菌的眼蕈蚊科5属20余种,概述了眼蕈蚊的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等。并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迟眼蕈蚊是云南省食用菌主要栽培区双翅目害虫的优势种之一,为国内新记录种。记述了异迟眼蕈蚊的外部形态鉴别特征,并简要描述了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异迟眼蕈蚊成虫的发生有3个明显的高峰期,分别在2007年9月下旬、11月上旬和12月中旬,从2007年12月中旬至2008年2月下旬,成虫发生数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夏香菇出菇期管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生产上因菌袋补水而发生坏袋的现象屡有发生。通过对夏香菇出菇期一、二茬次的菌袋适宜补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补水量对夏香菇菌袋坏袋率及出菇产量、质量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