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牛膝种子为试材,对不同地区牛膝种子在10、15、20、25、30、35、40℃共7个恒温及15/25℃变温下的萌发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宾川采集种子大小(3.737mg)显著大于思茅(2.180mg)。宾川种子萌发最低温为15℃,最高温为40℃,最适萌发恒温为25℃和30℃;思茅种子萌发最低温为15℃,最高温为35℃,最适萌发恒温为25℃和20℃;思茅和宾川采集种子在变温下的萌发率与最适恒温下的萌发率间差异不显著,且萌发速率均明显低于各自最适恒温。宾川种子(大种子)在30℃和15/25℃变温下的萌发率显著高于思茅(小种子),其它温度间差异不显著;宾川种子(大种子)在15℃、20℃和15/25℃变温下的萌发速率显著低于思茅(小种子),其它温度间差异不显著。种子大小是造成两地牛膝种群间种子萌发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的萌发温度可不同程度的影响种子的萌发行为。  相似文献   

2.
以火棘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10℃、15℃、20℃、25℃、35℃5个温度处理梯度寻找最适发芽温度,以质量分数为0%、5%、10%、15%、20%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及PEG不同处理干旱胁迫24 h后复水培养对火棘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在不同处理下火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结果表明:火棘最适发芽温度为25℃,质量分数为5%、10%、15%的PEG6000溶液处理下火棘发芽率为25.56%、8.33%、8.89%,20%的PEG6000处理下火棘种子无发芽迹象,低浓度的PEG6000处理火棘种子24 h后复水能加快种子的萌发,缩短萌发时间,10%PEG处理下比CK发芽指数提高48.58%。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莴笋和萝卜种子的萌发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莴笋和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8℃、22℃和25℃下莴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虽然不同温度处理未对萝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产生影响,但25℃、28℃和30℃下萝卜的发芽指数较高,有利于种子萌发.综合抗氧化酶活性来看,22℃是莴笋种子的最佳发芽温度,而25℃是萝卜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SOD和POD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在5℃、10℃、15℃、20℃和25℃下,对2种榆树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萌发初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榆树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增加。白榆在25℃下,欧洲大叶榆在20℃下种子发芽率最高,发芽指数最高,5℃和10℃的榆树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较低。白榆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欧洲大叶榆的最适温度为20℃,表明榆树种子萌发最适温度范围为15~25℃。  相似文献   

5.
新疆野生蔬菜实葶葱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实葶葱种子为试材,分别设5、10、15、20、25、30℃6种不同的恒温条件处理,以0℃为对照,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实葶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芽温度为0、5、10℃时实葶葱种子不能发芽,发芽率为0%;15℃时发芽率为32.67%;在20℃温度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发芽率为75.33%;随着温度条件的升高,实葶葱种子的发芽速度减慢,发芽率呈下降趋势,25℃和30℃的发芽能力低于20℃;因此,实葶葱种子发芽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赤霉素浸种对两种高山杜鹃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杯杜鹃和大萼杜鹃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及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24h对黄杯杜鹃和大萼杜鹃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杜鹃种子在15~25℃条件下发芽率极低,其中,黄杯杜鹃在15℃下发芽率略高于20℃和25℃处理,但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2种杜鹃种子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800mg/L赤霉素浸种对黄杯杜鹃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81.33%、70.33%、9.34,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萌发时滞缩短,发芽持续时间明显增加。大萼杜鹃萌发的适宜赤霉素浓度为400mg/L。  相似文献   

7.
以兴安杜鹃为试材,采用常规观察方法与石蜡切片方法观察种子形态,通过对光照、温度、赤霉素浓度、NaCl胁迫等条件设置不同处理,研究了其种子形态与萌发特性,旨在为兴安杜鹃繁殖培育和苗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兴安杜鹃种子成熟时发育至成熟胚阶段,种子细小,千粒质量仅为0.100 4 g。兴安杜鹃种子需光萌发;最适其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5℃,过高或过低温度均不利于其种子萌发;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对其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NaCl胁迫下兴安杜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随盐离子浓度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当NaCl浓度超过0.6%时,其种子完全不能萌发。因此,兴安杜鹃种子需光照萌发,最适其萌发温度为25℃,对盐胁迫较为敏感,经600 mg·L^-1赤霉素处理的种子萌发效果最佳,发芽率可达92.67%。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处理对萝卜种子萌发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萝卜种子的发芽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均未产生显著性影响;而对发芽指数产生了显著性影响,25、28、30℃下的发芽指数较高,种子萌发较快.综合各项指标来看,25℃是萝卜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  相似文献   

9.
不同因子对钝萼铁线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钝萼铁线莲种子用不同浓度GA3溶液、不同温度、不同光照、不同储存条件处理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用GA3处理能促使钝萼铁线莲种子萌发时间提前,但对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钝萼铁线莲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发芽率明显高于黑暗条件;在25℃时种子具有最高的发芽率(74.67%);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莴笋种子的发芽状况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莴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18℃.22℃和25℃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有利于莴笋种子的萌发。综合种子萌发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来看,22℃是莴笋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  相似文献   

11.
以栽培于广西药用植物园的毛茄为研究对象,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毛茄种子存在种皮障碍,播前预处理有助于加快萌发和齐苗;6 h,60℃恒温水浴或40 mg/L,1 h GA3处理是最佳的预处理方式;温度和光照是影响毛茄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种子在15/25℃变温条件下发芽率最高,光照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2.
以紫楠、浙江楠种子为试材,通过采用不同的种子贮藏方式,设置不同的萌发温度和光照条件,对其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低温(4℃)湿砂层积和自然室温湿砂层积2种贮藏方式,紫楠、浙江楠种子的较佳贮藏方式是低温(4℃)湿砂层积。在15、20、25、30℃4个温度下,紫楠、浙江楠最适萌发温度均为25℃。在黑暗、12h和24h光照条件下,适宜的光照对紫楠、浙江楠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24h/d的光照条件对浙江楠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青海云杉种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环境中云杉种子的各项指标,了解温度对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20~25℃青海云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当处于30~35℃时,种子萌发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当环境温度超过40℃时,种子就不再发芽。所以,在培育青海云杉苗木时,环境温度20~25℃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野生藏药独一味种子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种子进行光照、温度、浸种时间和赤霉素处理,统计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度.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15、20、25℃时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83.33%、82.67%、80.67%,25℃时发芽势最高为68%,发芽指数最大为7.92,胚根最长为1.24 cm;在光照条件下15、20、25、30、35℃的发芽率均显著高于黑暗;浸种24 h发芽率最高;经50、200、350、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的种子萌发各指标都低于对照(蒸馏水).初步探明,独一味种子无休眠现象;适宜萌发条件为光照下,温度20~25℃,属中温萌发型,高温40℃和低温10℃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温度对不同种源玛咖种子萌发的影响,以玛咖种子为试材,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不同种源玛咖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秘鲁种源与云南种源的玛咖种子发芽特性对温度条件变化的反应基本一致,不同温度对玛咖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根长度的影响均显著。在15~35℃范围内,随温度的上升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其中25℃时云南种源玛与秘鲁种源咖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9.33%、83.75%,14.88、22.10mm和87.27%、83.44%,14.53、21.06mm,且该温度下种子发芽所需时间较短,发芽速度最快,整体发芽效果最好。因此认为25℃是玛咖种子发芽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翠冠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翠冠梨花粉为试验材料,通过离体培养的方式,分别在15、20、25、27、30、35℃恒温条件下处理4h,研究不同温度对翠冠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15~27℃时,翠冠梨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长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为27℃时,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长度达到最大,分别为67.5%和235.46μm;随后随着温度的升高,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长度减少。27℃为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17.
以圆叶红苋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对苋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苋菜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影响均不一致.30℃处理下的发芽势、发芽率最高,幼苗生长最健壮,25、35℃处理下的差异不大;低温(15℃和20℃)处理下苋菜发芽率较低,生长受到抑制;30℃处理下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次为35、25℃处理下的,20℃处理下的3项指标含量最高.综上所述,苋菜较耐高温,适于发芽的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豇豆和萝卜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豇豆和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8℃和30℃下豇豆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虽然不同温度处理未对萝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产生影响.但25℃,28℃和30℃下萝卜的发芽指数较高,有利于萝卜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9.
黄花月见草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贮藏条件对黄花月见草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月见草种子在152、02、5和30℃恒温条件下均可萌发,发芽率接近60%,15/25℃变温下发芽率较高,达98%。光照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大,可以推测黄花月见草种子为非光敏型种子。贮藏期也是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另一因素。保存24个月的种子发芽率超过50%,从发芽势考虑,贮藏期不超过15个月的种子更利于齐苗。  相似文献   

20.
水芹种子发芽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日本水芹为试材,研究了温度、光照条件对水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时间及红光对水芹种子萌发影响很大,光照强度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大.水芹种子发芽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恒温20℃,变温10~25℃发芽效果也很好.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6 h能满足发芽需要,光照时间延长对其影响不大.测定水芹种子发芽势的时间为第10天,发芽率的时间为第21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