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在的问题 1.各地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大幅度增加,跨区作业转为买方市场。 2.作业价格不稳定,“时间差”难打。 3.作业环境越来越不尽人意,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暴力截机毁机打人事件。 4.“游兵散机”阻碍了农机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工作的  相似文献   

2.
麦浪翻滚,麦香袭人,又到了小麦收获的季节。赵佃相率领着由50多台联合收获机组成的跨区作业“联合舰队”,浩浩荡荡千里挺进鄂豫交界的大别山腹地,拉开了新一轮“南征北战、西进东征”跨区机收序幕。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机化》2006,(4):41-41
今年“三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农机跨区作业的主战场由过去2地3县扩大至4地7县。跨区作业组织19个、机手83人;跨区机具73台,其中联合收割机16台、割晒机55台;跨区收获面积3467hm。,跨区总收入达152万元;联合收割机平均每台作业100hm^2,每公顷作业收费600元,每台纯收入达2万余元;小型割晒机平均每台作业34hm^2,每公顷作业收费300元,每台纯收入达3500元。今年“三夏”前,仅阿图什市上阿图什乡农机协会就出资近40万元新购4台新疆一2联合收割机,组织9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的今天,“依法治机”已是农机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农业机械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中统一管理,改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散管理之后,组织大型农机具跨区作业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新生事物。不仅“三夏”期间联合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三秋”期间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机具也加入到跨区作业的行列中来。这些新事物的出现给农机管理部门的自我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给广大农机干部提供了一个大展宏图的舞台。   联合收获机跨区作业的范围几乎遍布全国各个省份,所…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被大家称为联合收割机“南征北战”。在这场“战役”的进军号角即将吹响之时,为了指导广大的农机手和农机管理、服务人员顺利地走上“前线”,并打胜这一“仗”,本刊记者采访了山西省农机发展中心戴建功副主任。记者:戴副主任请您介绍一下参加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须办哪些手续戴副主任:参加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的农机手首先须要领取“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其次要参加跨区作业队。2002年度的“作业证”有效期为5月10日~8月20日。该证全国通行,持有“作业证”的联合…  相似文献   

6.
新一年农机跨区作业即将开始,数万机手将踏上机收征程,“南征北战”。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和体会,在此提醒机手朋友参加跨区作业时要做到“七要”: 一要准确了解作业市场信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各地的小麦、水稻种植面积每年都在变化,广大机手一定要准确掌握机收市场信息,不可盲目行动。关于市场信息,机手可从当地农机部门、农机报刊及中国农机化信息网上查询。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利用农作物成熟期地域上的时间差,形成大规模联合收获机跨区作业,尤其是“三夏”期间,大型联合收获机跨区大会战景象尤为壮观。山东省定陶县农机局自1998年以来,连续四年成功组织了小麦跨区机收作业,但也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如何正确引导管理,搞好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农机部门新形势下的一项新的重要工作。一、目前农机跨区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自发行动的多,有组织的少,规模小,发展慢。山东省定陶县农机局自1998年起组织跨区机收小麦作业,四年来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获机分别有16台、23台、38台、43…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机跨区作业已成为农机部门兴机富农,实现农机服务产业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即墨市农机服务中心在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中以“创青岛农机服务品牌”为主题,强化品牌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力争以优质的服务占领市场,打好农机跨区作业的“品牌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夏”期间,共组织1002台小麦联合收获机在省内外9个作业地点开展了跨区麦收,并在本地麦收前及时返回,农民增收达到22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连云港市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2年,全市夏秋两季跨区作业机具规模达到6 068台次,跨区作业面积28.2万hm~2(省外作业占45%),实现跨区作业收入1.2亿元,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30元。 一、秉承诚信,跨区作业合同慎重签订 几年来,该市跨区作业按照市场规律运行要求在市场落实、合同签订等方面都以诚信为本,努力以诚信的形象对外。在作业市场的调研中,他们拟订了《跨区作业实地考察明细表》,从作物收割时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机化》2002,(3):5-7
为认真贯彻实施“兴机富民”,把农机跨区作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于3月3 0日在扬州市召开了全省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协调会,对今年跨区作业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发布小麦、水稻跨区机收信息,组织供需双方直接见面协商、洽谈、签订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合同。  相似文献   

11.
正值全国小麦、水稻跨区机收的时节,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简称“直通车”)在5月应时开通。这不仅对于农机跨区作业是一件大事,也是农机化管理系统的一件大事,对于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农机局副局长余世铸: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2005年跨区机收的通知。省局召开了全省“三夏”会战及跨区机收动员会,发布了跨区机收相关信息,部署了2005年“三夏”小麦跨区机收会战;5月下旬举行2005年全省百万农机会战“三夏暨跨区机收开机仪式现场会。”全省将组织180万台拖拉机,5万台联合收割机(其中引进外省2万台,出省跨区作业1.6万台),20万台割晒机,10万台脱粒机及300万台(套)农机具投入“三夏”会战。目标是完成小麦机收面积2500万亩,其中联合收获2200万亩。  相似文献   

13.
收割机无序流动作业的问题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引导、推广和发展,现已成为农机化工作的品牌之一。但跨区机收作业存在的无序流动——无组织无计划的“散机”、无信息无任务的“盲机”带来了管理难度和负效应。因此,农机管理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收割机跨区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继小麦机收“南征北战”取得成功后,农业机械跨区作业也在不少地方出现,就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的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跨区作业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联合收获机无序流动问题,建立了联合收获机跨区作业短信息服务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工作方式和数据流动,对短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在河南新蔡县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83.2%的机手认为手机短信是获得信息的最好方式,该系统在帮助性、可信性、必要性、及时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降低跨区作业管理者的工作强度,增加机主、机手的收入和减少农民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三夏”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早已结束 ,在机收小麦跨区作业市场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 ,我们丰南市仍组织 6 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赴河南、河北等地开展跨区机收小麦作业 ,并取得了单机平均创收 2万余元的成绩。在跨区机收过程中我们也看到机收市场中仍然存在着“散机”、“截机”、“抢机”、“炒机”和“卖机”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以“散机”问题最为突出 ,它不仅扰乱了作业市场秩序 ,直接给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带来较大困难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机手的利益。分析出现“散机”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收割机机主…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山东省菏泽市将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农机跨区作业进一步开展,计划参加作业的本省小麦联合收获机达7500台,接受外来机械不少于3500台,机收面积达750万亩,力争跨区作业收入突破2.8亿元。  相似文献   

18.
今年我区水稻跨区机收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财政、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和有关厂家的大力协作支持下,各级农机部门立足为“三农”服务,努力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自觉把跨区机收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品牌形象、亮点工程”来抓,加大组织协调力度,重点突出信息服务,拉动作业市场需求,强化安全生产,狠抓维修保障,提高组织化程度,较好推进跨区机收工作的开展。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1基本成效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一是跨区机收作业规模有所扩大。区域上,跨区机收作业范围由去年的9个地、市57…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廊坊市2006年玉米种植面积达17万公顷。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57台,全市保有量达到113台,机收作业面积7080hm2,平均单台作业面积63hm2,农民开始逐步认识和接受此项技术,购机热情高涨,玉米收获机械化呈快速发展的态势。据调查,2006年廊坊市玉米收获机单机作业时间最长的为60天,最短的仅为20天,平均30天,作业面积最高的超过133hm2,最少的仅为27hm2,为延长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时间,提高使用效率,寻求增加机手收入新途径,借鉴小麦联合收获跨区作业的成功经验,2006年秋收期间,廊坊市农机推广站进行了组织玉米机收远程跨区作业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小麦联合收获机跨区作业是延长机具作业时间,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加快夏收进度,做到颗粒归仓,实现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不过,如果机手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不扎实,再加上操作使用不当,就容易影响作业质量,减少收入。为确保联合收获机跨区作业正常进行,取得最佳效益,作业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