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内蒙古阴山北部丘陵区半干旱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重量种薯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主茎数及块茎产量与种薯重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种薯重量的增加,每穴茎数相应增加,植株表现生长旺盛,单位面积产量呈上升趋势,净产量则随种薯重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以50~75g种薯净产量最高,达9280.5~8031.0kg/hm2,商品薯率较高,经济效益最佳,种薯重量≥300g,净产量最低,仅3225.0kg/hm2,经济效益最差。  相似文献   

2.
采用马铃薯脱毒小薯不同粒级,不同密度,不同品种熟性三因子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原原种对一级原种的产量、单株平均结薯数及<25g小薯所占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早熟、结薯少、薯块均匀的品种原原种播种密度在1.2万株/亩以上,晚熟和中晚熟、结薯较多薯块不均匀品种在1.0~1.2万株/亩之间,且播种粒级大于0.5g/粒时,一级原种繁殖方可收到既高产又具较高的繁殖系数和较低用种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马铃薯脱毒小薯不同粒级、不同密度、不同品种熟性三因子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原原种对一级原种的产量、单株平均结薯数及<25g小薯所占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早熟、结薯少、薯块均匀的品种原原种播种密度在1.2万株/亩以上,晚熟和中晚熟、结薯较多薯块不均匀的品种在1.0~1.2万株/亩之间,且播种粒级大于0.5g/粒时,一级原种繁殖方可收到既高产又具较高的繁殖系数和较低用种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马铃薯晚熟品种“下寨6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离体诱导微型薯直播田间繁殖块茎繁殖脱毒田间1~5代种薯的质量和效率。结果表明,生育阶段比同品种网室繁殖脱毒小薯同代脱毒种薯略迟;生长势、株高、茎粗、主茎分枝数、单株叶面积、根系数、匍匐茎数和匍匐茎长度等生长发育指标,PVX、PVY、PLRV和PVA等重要病毒害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干腐病和软腐病发病率,晚疫病发病率和叶面枯死率相同;未发现环腐病和黑经病。单薯重量平均45.1g,随田间种植代数增加而增大;单株结薯数、单位面积结薯数逐代减小,脱毒田间1~4代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逐代增加,繁殖效率与脱毒小薯相同,故离体诱导微型薯田间繁殖块茎繁殖脱毒种薯是经济有效且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不同密度和种薯大小对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生态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种薯大小对马铃薯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密度为主处理,种薯大小为副处理进行了二因素裂区试验。供试材料为品种东农303。不同密度间,块茎数和总产有显著差异,两性状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种善大小间,除净产量只达0.05显著水平外,其它性状均达0.01显著水平。株高、主茎数/每穴、块茎数随种薯大小的增大星线性增长,而总产、商品薯块茎数、商品薯产量、净产量随种薯大小的变化规律则只能用二次多项式来描述。采用新复极差法对各性状在不同密度及不同种薯大小下的表现作了多重比较。要想获得较高的商品薯产量及净产量,并考虑节约用种,提高繁殖倍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生态条件下,东农303的株行距应为30cm×70cm,种薯大小应为50~80g。  相似文献   

6.
在内蒙古阴山北部丘陵区半干旱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重量种薯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马铃薯植株生长发主发育,主茎数及块茎产量与种薯重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品种(系)为主区因素、密度为副区因素,研究7个4X—2X选系(A1~A7)及其4X亲本东衣303(A8)以及密度(B1~B3)对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品种(系)间在小区总量、小区块茎数、小区商品薯重、小区商品薯数方面差异极显著。A6品系小区块茎数极显著的低于东农303,但小区总产、小区商品薯重、小区商品薯数和东农303差异没有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对小区总产和小区块茎数的影响分别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的水平,但对小区商品薯重和小区商品薯数没有显著的影响。较高密度下(B1,株距30cm)小区总产和小区块茎数极显著高于B2(株距35cm)和B3(株距40cm)。在小区块茎数方面,品种(系)×密度互作显著。  相似文献   

8.
松针土作基质生产脱毒微型薯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松针土作基质进行无土栽培扦插脱毒苗,结果表明炭化松针土结构疏松,吸水保湿力强,透气性好,富含腐殖质。用它作基质扦插脱毒苗成活率在27℃±3℃的条件下,达96.3%,密度5cm×4cm,平均每株结薯2.48粒。  相似文献   

9.
松针土作基质生产脱毒微型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松针土作基质进行无土栽培扦插脱毒苗,结果表明炭化松针土结构疏松,吸水保湿力强,透气性好,富含腐殖质。用它作基质扦插脱毒苗成活率在27℃±3℃的条件下,达96.3%,密度5cm×4cm,平均每株结薯2.48粒。  相似文献   

10.
1 各作物产量指标马铃薯2000kg/667m2鲜薯折主粮400kg,玉米600kg/667m2,合计产粮1000kg/667m2。2 土层深厚基本农田冬前深耕一次30cm,开春耖一次,打碎土块,疏通四周排水沟。3 间套方式及带型167m带,一般要求东西走向。双行马铃薯套种双行玉米4 马铃薯栽培技术(1)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175或安薯56。可用两品种脱毒m4、m5种薯;提纯复壮秋薯二、三代薯;高山兑换单株系选“合格”种薯。(2)秋薯春播露地温床催成早春芽,用夏薯做种,用50g左右经严格精选种薯…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茶园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配方施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张亚莲  罗淑华 《茶叶科学》1997,17(2):161-170
对湖南省36个县(市)67个茶场的136份茶园土样进行了肥力水平测定。结果表明:茶园土壤pH适宜,钾素较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0~20cm土层为(2.4±0.09)%,20~40cm土层(1.60±0.06)%。85%的土样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超过1.5%,38%的土样超过2.5%;49%的土样20~4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超过1.5%。全氮含量0~20cm土层为(0.133±0.004)%,20~40cm土层为(0.100±0.003)%。碱解氮含量大于100mg/kg土的土样占76%,20~40cm占45%。全磷含量低于0.1%的0~20cm土层达53%,20~40cm土层达62%。速效磷含量低于10mg/kg土的频率,两土层各为46%和65%,显示低磷土壤较多。代换性镁含量较低,茶园严重缺镁。依据调查结果,建立了茶园土壤主要养分与茶叶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据此提出了茶园土壤养分的丰缺指标:产量在2250kg/hm2干茶的茶园土壤0~40cm土层全磷(P2O5)含量>0.12%,碱解氮含量>149mg/kg土,速效磷含量>32mg/kg土,速效钾含量>110mg/kg土。通过试验,确定了4种主要土类适?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马铃薯种薯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瑛 《中国马铃薯》2004,18(5):282-286
马铃薯种薯生产是马铃薯产业链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种薯能为种植者从源头提供基本的物质保证。马铃薯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衍后代,块茎连续几代在田间种植,极易感染病毒并在体内积累,通过无性系逐代传递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其对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决定了不是所有的马铃薯种植地区都适合繁殖种薯,马铃薯的种薯生产只能在特定的区域内进行。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和种薯繁育基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悠久的种植历史,形成了本地区特有的种薯生产体系及各方面的保障。本文详述了黑龙江省马铃薯种薯生产状况,包括种薯生产的历史、种薯繁育体系的建设、种薯繁育技术的完善、种薯基地的建设以及种薯质量检验等方面内容,并针对种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马铃薯脱毒小薯5个不同粒度水平和3个密度水平下的生产能力和种薯的投入产出情况.通过试验,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处理的主要经济性状的表现.综合评价了不同处理的利用价值,筛选了可用于生产的较好的粒度和密度水平。试验结果表明:0.5~10.g的脱毒小薯是田间生产较好的粒度水平,合理的种植密度为9000株/亩。  相似文献   

14.
冀中南地区马铃薯种薯大小对商品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5~35 g大小的费乌瑞它脱毒马铃薯种薯为材料,研究了冀中南地区不同种薯大小对商品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重量的种薯播种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种薯重量为20~25 g的小型种薯株高平均值最大,产量最高;整薯播种比切块播种产量增加,增产幅度为1.2%~26.7%。冀中南地区生产商品马铃薯,应采用重量为20~25 g左右的小整薯作为种薯,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在马铃薯栽培中种子的投入最昂贵。由于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为获得丰收需要投放大量的种薯(2.0~4.0吨/公顷)。尤其对大薯块品种情况就更严重。对这类品种可以采用种薯切块并保持单位面积种植密度比整薯高一些的方法来减少种薯的资金投入。 Shilma(1963)于秋季将种薯切块,并用0.2~0.3%的代森锰锌溶液处理几分钟后种植曾获得丰收。但他于1957~1960年间用旧品种试验表明整薯比切块的收成更好。只是对块茎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繁育及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1 前 言 利用茎尖脱毒技术生产无病毒种薯,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马铃薯种薯生产上的一大贡献。我国从70年代就引进了该项技术,目前已在部分省市推广应用,脱毒种薯的增产效果非常明显,达30%-50%。现将马铃薯脱毒繁育及脱毒种薯的快繁技术介绍如下。2 通过茎尖培养和病毒检测获得脱毒苗 茎尖脱毒是利用病毒在植物组织中分布不均匀性和病毒愈靠近根、茎顶端愈少的原理,而切取很小的茎尖实现的。选健康整薯在室内催芽,芽经38℃热处理2周,无菌条件下切取0.2-0.3cm,带1-2个叶原基,将茎尖培养在 MS+6…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试管苗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微型薯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3个种植密度,即每平方米130株、225株及400株。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总块茎数和总产量逐渐上升。每平方米400株是3种密度中的最佳栽培密度,获得块茎数多,产量最高,且中大薯、中小薯和小薯块茎数分别达到每平方米178个、475个及394个。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优质种薯栽培技术在安康地区推广运用了多年。由于山区垂直高差海拔 80 0m以下浅丘川道区每年均向高海拔地区换种 ;中山区 80 0~14 0 0m每二年向高山区换种。近年来马铃薯垄作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运用 ,又使该技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产量逐年提高 ,一般 6 6 7m2 产 150 0kg鲜薯。平利八仙镇凤凰村二组龚大学 1997年在晚疫病严重流行情况下间套 6 6 7m2 产鲜薯达 2 50 0kg,狮坪村二组高端虎间套垄作地膜覆盖连续两年6 6 7m2 产鲜薯 312 0kg ,平均单穴均重 1kg。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1 技术要点1 1 高…  相似文献   

19.
种薯切块与小种薯播种栽培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节约用种量考虑 ,生产中常采用种薯切块的方法种植马铃薯。但由于消毒不严 ,一些病害易通过切刀传播 ,引起马铃薯发病 ,造成产量下降。在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时 ,采用小整薯播种不但可以避免病害传播 ,而且还可以起到抗旱保苗 ,保证苗齐苗壮的作用 ,从而提高产量。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供各地参考。一、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东农303。4个薯块重500g的为大薯 ,7个重500g的为中薯 ,14个重500g的为小薯 ,各选取25kg作为试验材料。大薯切成4块 ,中薯切成2块 ,小薯不切。切块种薯用草木灰涂抹切口 ,以…  相似文献   

20.
不同密度和种薯大小对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明确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生态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种薯大小对马铃薯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密度为主处理,种薯大小为副处理进行了二因素裂区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