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桃果实冷害的主要表现以及冷害对细胞壁物质代谢、细胞膜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详细介绍了果实遇冷的调控措施,包括采前调控、贮前处理和适宜贮藏方式的选择等,为提高桃果实贮藏保鲜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辛甜甜  辛力  李富军 《北方园艺》2011,(12):166-169
综述了桃果实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冷害的症状与发生机理,从温度、气调、化学物质处理方面总结了冷害的防治措施,并提出以后研究的方向,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桃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及冷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果实采后极易发生腐败变质现象,低温可延长果实的贮藏保鲜期,但长期的不适低温冷藏易使果实产生木质化、絮败、果肉褐变、果肉变红、糖酸比失调、固有芳香成分丧失或有害挥发性物质生成等品质劣变症状。不同类型桃果实甚至不同品种桃果实的采后品质劣变规律不同,低温的敏感度及冷害的发生时间点、综合表现特征亦有较大差异,其保鲜技术一直是国际上的难题。笔者对果实品质劣变发生的症状进行归纳,并从酶学、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机制阐释。建议对不同肉质类型桃采后生理特性和贮运特性进行系统性研究,制定相应的采后品质劣变调控技术,开发高效、安全的保鲜技术并应用于实践,为桃果实采后处理及保鲜贮运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间歇升温对冷藏桃果实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分析了间歇升温对冷藏大久保桃果实游离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及冷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2±1℃)30d及4d货架期(25—28℃)后,升温24h和36h的桃果实未发生冷害,脯氨酸含量在货架期下降;升温12h和对照的果实冷害严重,脯氨酸含量在货架期急剧上升,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前两个处理,冷害越严重,值越大。细胞膜透性与冷害发生及严重程度无关,冷藏期间升温处理果实的膜透性大于对照,货架期结束时,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失反应(RT-PCR)技术从桃果实的果皮组织中分离出来2个编码水孔蛋白部分cDNA克隆.比较结果表明,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从其他一些植物体中分离出来的液泡膜内在蛋白有很高的同源性.数量PCR分析表明,编码水孔蛋白基因pWCl在果实发育早期表达,而pWC2在果实发育期间全过程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6.
基于膜脂代谢组学研究低温诱导的桃果实采后膜脂代谢变化与冷害的关系。与4℃相比,8℃延缓了桃果实磷脂降解、磷脂酸(PA)生物合成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进而降低PA积累和脂肪酸去饱和过程,保持高水平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组分和脂肪酸不饱和度,最终延迟桃果实冷害发生。8℃诱导桃果实差异脂质代谢物数量显著增加,并在贮藏后期保持较高水平的甘油二酯(DAG)和较低水平的甘油三酯(TAG)组分,可能是8℃诱导的采后桃果实正常后熟软化过程和冷害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8℃下桃果实的膜脂代谢动态变化利于冷害的延迟。  相似文献   

7.
桃果实以皮薄肉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优点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然而桃果实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且成熟期集中在夏季高温季节,采后迅速软化,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不耐贮藏及货架期短,是制约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前人研究发现桃果实具有不同的肉质类型,这其中也包含较耐贮运的肉质,为了解桃果实肉质的研究概况,笔者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桃果实肉质类型的分类及遗传定位、桃果实不同肉质形成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趋势。指出目前桃果实肉质的研究局限于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结构和相关物质的变化、细胞壁降解相关酶的活性变化,以及这些酶的基因克隆,认为未来激素调控桃果实成熟软化的转录调控机制,同时结合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组等多组学的研究将是桃果实肉质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8.
单体敏  金鹏  许佳  李晓安  王雷  郑永华 《园艺学报》2015,42(11):2244-2252
 研究了外源甜菜碱(GB)处理对‘雨花2 号’水蜜桃冷害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 浓度(5、10、20 mmol · L-1)外源GB 处理可有效抑制桃果肉褐变,减轻冷害症状,其中10 mmol · L-1 GB 处理效果最明显。外源GB 处理可减少桃果实冷藏期间细胞膜渗透性增加和丙二醛的积累,抑制多酚氧化 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10 mmol · L-1 GB 处理还能够保持桃果实较高的果肉出汁率、可溶 性固形物、总酚和维生素C 含量,并且提高DPPH 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这说明外源GB 处理能减 轻桃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发生,保持果实营养品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桃果实香气物质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席万鹏  郁松林  周志钦 《园艺学报》2013,40(9):1679-1684
 介绍了桃果实香气物质组成、特征香气成分及其香味特点,综述了桃果实香气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影响桃果实香气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和乙烯对香气物质合成的调控作用,提出了未来桃果实香气研究应开展的工作与方法,旨在为进一步开展本领域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延长果实贮藏期最有效的方法是冷藏。但是,热带和亚热带果树由于系统发育处于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中,对低温较敏感,在低温贮藏中易遭受冷害。一些温带果树也会发生低温冷害。从冷害角度我们可以把果实分为3类:抗冷、轻微冷敏和冷敏。抗冷类果实贮藏寿命与贮...  相似文献   

12.
桃冷害细胞学表现与品质劣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齐灵  马筠 《园艺学报》1994,21(2):134-138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新鲜桃果实及不同条件下贮藏后的果实发现,成熟桃果肉组织的共同特征是:细胞明显液泡化,液泡占细胞体积的90%以上,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亚细胞结构完整。常温(28℃)条件下自然衰老及高二氧化碳环境中贮藏的桃,未观察到细胞壁加厚、胞间连丝增加及内含物穿壁流动现象,不同品种果实在0℃恒温下冷藏细胞学表现不同,绿化9号和北京13号桃,贮后口感质地细嫩、风味浓郁,在一定期限内未观察  相似文献   

13.
茄子果实冷害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余挺 《园艺学报》1998,25(3):303-305
‘杭州红茄’果实在(2±1)℃低温下贮藏6d即出现冷害症状。冷害发生前乙烯释放量较高,而后急剧降至较低水平;SOD活性在此温度下前8d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显著低于(13±1)℃条件下的活性;CAT活性在4d后即迅速降至较低水平;膜透性和POD活性则在冷害发生(第6天)后急剧上升。表明果实冷害的发生是冷害低温抑制SOD和CAT活性、强化膜脂过氧化作用的结果,而POD活性的上升则促进了冷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后玉露桃果实冷害发生与ROP基因的表达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软溶质玉露桃果实为材料,于8℃、5℃、0℃和LTC(8℃锻炼3d再转到0℃贮藏)下贮藏30d后转至货架(20℃)2d,对各个处理果实的腐烂和冷害程度、果实品质变化规律以及ROP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比较,以探讨ROP基因与低温胁迫的关系。结果表明,经5℃和0℃贮藏30d的玉露桃果实在货架期间褐变加重,经5℃处理的果实褐变最重,经0℃处理果实表现后熟障碍;经8℃贮藏30d以及后续2d货架期的果实不出现冷害症状,但果实腐烂严重;LTC处理果实经冷藏后在货架期后熟正常,且果实冷害和腐烂均被明显抑制。各处理桃果实在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总可溶性糖和总有机酸质量分数均趋下降,其中5℃处理果实总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下降幅度最大。结合应用EST检索和RT-PCR克隆扩增,分离出桃ROP基因(PpROP)。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PpROP在5℃下表达迅速增强,第5天达到高峰,其丰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LTC处理使PpROP表达维持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吴凡 《果农之友》2003,(4):45-46
桃果实管理主要包括疏果和套袋两项内容,在桃树种植过程中,必须加强果实管理,以节省树体养分,减少无效消耗,防止病虫危害,改善果实外观,提高果实商品性,达到果品产量、质量、效益同时提高的目的。1疏果1.1疏果时期从节省树体养分的角度出发,疏果的时间本应越早越好,但生产实际中,影响坐果和产量的因素很多,为了确保产量不受损失,不能单纯考虑越早越好,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桃园规模确定疏果时期。庆丰、早凤等坐果率高的品种及早熟品种、大果型品种应早疏,坐果率低的品种或花期遇雨、低温,应晚疏。早疏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相似文献   

16.
1999年 12月 2 1日 ,我国南方香蕉种植区域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冷害。由于冷害期间气温低 (比香蕉所能抗御的最低气温还低 3℃左右 ) ,且持续时间长 (6天 ) ,导致绝大多数香蕉植株地上部全部死亡 ,有的地下球茎也冻死 ,越冬香蕉果实发黑或变成僵果 ,失去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但就在这同等气候条件下 ,平和县坂仔镇及大溪镇的部分种植户 ,由于采取了特殊的防护措施 ,香蕉果实产量和质量与正常年份没有多大差别。其中大溪镇的新红村数百亩越冬香蕉连叶片都保持翠绿 ,重灾过后香蕉果串继续正常生长 ,每 6 6 6 7m2 产量多在3t以上 ,…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对冷藏桃果实的贮藏效果和生理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桃果实经贮前加温 [(35± 1)℃、 2 4h]、中途加温 [(2 0± 1)℃、 2 4h]处理和未加温 (对照 )的于 (0±1)℃冷藏 14d左右 ,对照就开始出现冷害症状。主要特征是果肉变硬 ,不能正常软化 ,且果肉质地粗糙、干燥、色泽暗淡呈灰色 ,无红晕 ,果汁粘稠 ,难以挤出。随后 4d的完熟过程中 ,对照的呼吸强度表现异常的高 ,乙烯释放却异常的低 ,冷害症状大量显露 ,以致丧失食用价值。中途加温和贮前加温均明显降低果实硬度、电解质渗漏率 ,同时提高了果肉出汁率 ,减轻果实的冷害 ,尤以前者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香蕉果实贮藏冷害与PAL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勇  谢会  张昭其  陆旺金 《果树学报》2004,21(2):149-152
研究了200μmol/L脱落酸(ABA)和5mmol/L腐胺(Put)处理对贮藏于8℃下条件的香蕉果实耐冷性的影响及其与PAL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较,ABA和Put两种处理都不同程度地减轻香蕉果实贮于8℃条件下的冷害。具体表现在,两种处理均延缓了果皮颜色变暗与细胞膜透性的升高,提高了果皮可溶性蛋白含量,维持果实果皮较高的PAL活性。本文还讨论了香蕉果实耐冷性与果皮PAL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桃果发生黑斑较为普遍 ,严重的桃园减产 5 0 %~ 6 0 % ,造成损失比较严重。通过观察 ,桃果实发生黑斑是由于黑星病和炭疽病侵害所造成的。1 桃黑星病 果实发病初期出现暗绿色圆形小斑点 ,此后逐渐扩大为 2~ 3mm的褐色病斑 ,稍凹陷 ,严重时数块小斑汇成不规则的大斑 ,当果实近成熟时病斑呈紫黑色。由于病斑果皮停止发育 ,而果肉仍然生长 ,所以出现龟裂 ,病部木栓化 ,空气湿度大时 ,病部生长出黑霉。此病从侵入到发病 ,潜育期在果实上为 4 0~ 70天。唐山市桃产区 ,果实发病期从 6月开始 ,7— 8月份发病最多 ,凡是春季和初夏多…  相似文献   

20.
桃果实管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管理是果树管理的核心 ,我国传统的重树体、轻果实、追求产量、忽视质量、强调结果年限长的管理模式已难适应市场国际化的要求。为此 ,我们总结国内外先进管理技术 ,从授粉、疏花 (蕾 )、疏果、促进果实膨大和着色等方面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桃果实管理技术。1 授粉目前我国桃树的授粉技术以配置授粉树为主 ,人工授粉在生产上很少应用 ,相对制约了桃商品果率的提高。1 .1 授粉树配置技术 对自花结实的桃品种 ,异花授粉可提高坐果率 ,而且花粉有直感现象 ,合理的组合还可提高果实品质。一般应配置 1~ 2个授粉品种 ,数量控制在 1 0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