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雏鸡的培育是生产的最关键一环,成活率的高低关系到养鸡的经济效益。本文总结了实际生产中能够降低肉雏鸡死亡率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免疫接种 大群密闭饲养的雏鸡,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鸡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病。若引进鸡苗时,须向供种单位索要有效的免疫程序,如当地没有某传染病流行,可暂不接种此种疫苗,以免因接种疫苗而发生污染,只有有过这种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才能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3.
初生雏鸡对环境的适应性差,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在0~7日龄内死亡数占全期死亡数的比例较大。引起雏鸡前期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雏鸡患白痢和管理不当造成的。所以,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养鸡生产第一个关键环节是育雏,而育雏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是环境温度。不同的雏鸡对环境温度有不同的需要,关键之处是让每只雏鸡都能够维持适宜的体温。 相似文献
5.
<正> 减少催产亲鱼的死亡是鱼苗生产者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引起催产亲鱼死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亲鱼在产卵生殖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加上催产药物的副作用,使亲鱼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如果鱼体受伤严重,各种病原体会趁机侵染色体,引发疾病,导致亲鱼死亡;二是亲鱼的体质差,性腺发育状况欠佳,或是催产时水温变化幅度较大,以及催产药物的使用剂量不当(剂量过高或过低),亲鱼不能正常产卵或发生难产,并由此引起其自身生理活动失 相似文献
6.
7.
一、温度要合适雏鸡对温度比较敏感,出壳后1—3周内保持35—32℃,随日龄增加,以后每周降低2—3℃。二、饮水要及时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的雏鸡,一定要及时饮水,否则会造成脱水。采取自由饮水法,第1次饮水给予5%的糖水。三、湿度要适当出壳后10日龄内保持较高的湿度利于雏鸡羽毛生长及防止脱水,10日龄后湿度要较低一些,以免诱发球虫病,一般10日龄内 相似文献
8.
9.
如何有效的控制和降低仔猪的死亡率是养殖户非常关心的问题。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有:非疫病死亡、疫病死亡。为了减少仔猪的死亡,应在搞好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的基础上,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11.
1、严格按免疫程度及时接种免疫大群密闭饲养的雏鸡,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鸡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这些传染病一旦传染开来,就很难控制,将会导致整个鸡群乃至鸡场的毁灭性损失。因此,应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按免疫程序进行主动免疫。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根据本场或本区病源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异。若引进鸡苗时,须向供种单位索要有效的免疫程序,如当地没有某种传染病流行,应暂不接种此种疫苗,以免因接种疫苗而污染了这个地区,只有有过这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才能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2.
对一起8日龄、14日龄2、1日龄发病死亡的肉雏鸡进行全程的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该鸡群8日龄时感染为非典型鸡新城疫,14日龄时混合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和鸡白痢沙门氏菌病,21日龄时继发感染鸡球虫病。以上病因导致肉雏鸡严重生长缓慢,至28日龄时平均体重为487克,为正常生长体重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一、育雏期温度忽高忽低
按日龄要求保持温度相对稳定。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会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卵黄停止吸收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4.
15.
进雏前育雏舍要全面彻底消毒,先把地面和墙壁门窗用洗衣粉水洗刷干净,然后打开门窗让自然风吹干,用0.5%的百毒杀溶液进行全面的喷洒消毒,最后用10%左右的烧碱液进行喷洒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生石灰水进行喷洒消毒)。消毒完成后将那些饮水器、采食盆和其他用具用消毒水洗刷干净放进育雏舍里面,封闭好门窗, 相似文献
16.
研究水溶戊聚糖(WSP)、碱溶戊聚糖(AEP)和木聚糖酶对玉米-豆粕型日粮肉雏鸡器官发育的影响,探讨三者作用差异.350只1日龄肉雏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每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和外加50 mg/kg WSP、100mg/kg WSP、50 mg/kg AEP、100 mg/kg AEP、3 mg/kg木聚糖酶、6mg/kg木聚糖酶的试验日粮.试验期15日.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WSP、AEP和木聚糖酶显著增加了肉雏鸡体重、法氏囊、腺胃和肌胃重量以及肠道长度(P<0.05),对直肠中乳酸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无显著影响.WSP和AEP增加了食糜粘度,而木聚糖酶降低了食糜粘度,二者食糜粘度差异极显著(P<0.01).50 mg/kg的WSP促进肉雏鸡器官发育效果最好.结果显示WSP和AEP与木聚糖酶在促进肉雏鸡器官发育方面的作用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提高育雏成活率的措施,包括场家选择与质量评定、雏鸡的运输管理、开饮和采食、温湿度调控、通风换气、免疫、药物预防、防止中毒和减少兽害等方面内容,以为雏鸡的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不同磷添加水平对肉雏鸡酸氢钙生物学效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饲养、代谢试验,采用骨灰分含量测定及血清磷浓度测定等方法,研究不同磷添加水平对内人雏鸡磷酸氢生物学效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磷添加水平分别 为期0.12%,0.18%,0.24%的试验处理下,肉雏鸡磷酸氢钙生物学交价以体增重为指标时分为100,109,112,115;以磷存留率为指标时分别为100,102,94,89;以骨灰分含量为指标时分别为100,116,130,139;以血清磷浓度为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