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大中型湖泊和水库养殖事业的迅速发展,对放养鱼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当前要培育出较大数量和较大规格的鱼种,却普遍存在鱼种池面积不足和商品饵料不够的矛盾。为了探索解决上述矛盾的途径,除了广辟饵料来源和肥料外,充分和合理地利用天然水域(如湖汊和库湾等大水面)及其中的饵料生物,  相似文献   

2.
明山水库养殖水面一万亩,近年来,渔业生产有所发展。但随着农业大上快上的趋势,对水库养殖事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高产稳产,重要措施之一是投放大规格鱼种。而目前要想培育出大规格、大数量的鱼种,却存在鱼种池面积不足和饵料不够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供与求的矛盾?一九七一年,我们开始利用网拦库汊进行培育大规格鱼种的探索,由原初寄养春片鱼种进面改放火片鱼苗培育当年投库的大规格鱼种,面积由150亩扩大到300亩,进行了四年的摸索与试验。在此基础上,一九七五年元月我们又在水库水线内的曹家大弯拦了一个80亩的土坝寄养汊,平均水深4.87米,通过今年的初步试验,采用施肥、投饵的做法,饲喂四个月,产大规格(平均四寸以上)鱼种五十四万尾,成活率达49%。现将初步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大规格优质鱼种培育是商品鱼养殖的基础,只有先培育出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规格良好的大规格优质鱼种,才能更好促进商品鱼养殖。近年来,青浦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采用多品种同塘混养培育的方法,充分发掘池塘生产力,既较好地发挥了鱼种的快速生长潜力,又合理利用了池塘的天然饵料,培育出的大规  相似文献   

4.
我县以河沟养鱼为主,全县河沟养鱼的面积约有3万亩,每年放鱼种在2,200-2,400万尾左右。全县有鱼种塘千余亩,每年只能培育鱼种2,000万尾左右,不够部分往往要外采解决。通过多年的实践,大家都充分认识到要提高河沟的产量,除了要放一定数量的大规格、优质的鱼种外,还需要增放一定数量的大规格、优质的底层鱼火片,尤其是要增放鲤鱼火片。为此,必须提高鱼种塘的利用率,培育出更多大规格、  相似文献   

5.
鳊鱼为草食性鱼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等特点,市场价格和需求量稳中有升,是首选的养殖对象。市场对鳊鱼鱼种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对大规格鳊鱼鱼种需求量更大。但由于山区精饲料量少价高,农民资金有限,严重制约了大规格鳊鱼鱼种培育。用浮萍培育鳊鱼鱼种,不仅能充分利甩浮萍资源,而且能培育出规格大而整齐的鳊鱼鱼种,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一、鱼种放养要合理鱼种放养前应对水库中饵料资源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保证水库中鱼类种群数量与天然饵料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并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确定一个合适的产量。1.投放大规格鱼种:规格太小的鱼种摄食力较低,成活率也较低,而放养大规格鱼种能取得较高的回捕率和商品率。具体规格为:鲢、鳙鱼20~30尾/千克,草鱼15~20尾/千克,鲤鱼30尾/千克,鲫鱼40~50尾/千克。2.多种品种混养: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水库中的各类天然饵料资源,投入水库中各类鱼的数量要有适宜比例。主养鱼类鲢鳙鱼应占到各类投放鱼种总数的70%~80%(其中鳙占60%~7…  相似文献   

7.
《淡水渔业》1974,(7):3-9
投放大规格鱼种是湖泊、水库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目前在培育大规格鱼种的生产中,普遍存在鱼池面积不足,商品饵料不够的矛盾。为此,在上级党委的指示下,我们进行了大水面培育大规格鱼种的试验。1972年,利用东湖的一个1,054亩的湖汊——菱角湖,用施肥、投饵的方法,通过短期强化培育,获得4寸以上大规格鱼种106万,回捕率达7r6.6%。在这基础上,1973年,  相似文献   

8.
《内陆水产》1990,(2):40-40
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生产力,培育出质量好、数量多的大规格鲤鱼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鲤鱼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措施,1988年,在济南市淡水养殖场进行了“利用配合颗粒饲料培育大规格鲤鱼种”的试验,经一年试验,验收亩产达847.1公斤,其中鲤鱼种662.3公斤,平均尾重50克,获得了亩产千斤鲤鱼种的成功。其成功的主要饲养管理措施是:  相似文献   

9.
培育鱼种是养鱼生产的基础工作,因为鱼的生长发育,主要是由于内因的矛盾运动。池塘的水质、饵料是外因条件,都要通过鱼种自身的发展变化而起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只有培育好数量足,规格大,品种多,体健壮的优良鱼种,才能适应混放密养肥水养殖的要求,赢得成鱼的高产稳产。鱼种的培育对整个养殖生产也有直接链锁的影响,渔民说:“鱼  相似文献   

10.
随着集约化养鱼生产的发展,大规格鱼种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摸索出网箱培育鲤鱼种高产低耗的规律,为水库发展大规模网箱养鲤提供大量鱼种.1986年我们在蓬溪县寸塘口水库进行了网箱培育鲤鱼种的生产性试验。775平方米网箱,放养鲤鱼种36.415万尾,1196公斤,经50~113天饲养,产大规格鲤鱼种9325.25公斤,平均饵料系数为1.87,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淡水渔业》1976,(10):32-41
培育鱼种是养鱼生产的基础工作,因为鱼的生长发育,主要是由于内因的矛盾运动。池塘的水质、饵料是外因条件,都要通过鱼种自身的发展变化而起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只有培育好数量足,规格大,品种多,体健壮的优良鱼种,才能适应混放密养肥水养殖的要求,赢得成鱼的高产稳产。鱼种的培育对整个养殖生产也有直接链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征订通知     
印江县[塘、田、库一条龙生产]的经验是:先用鱼苗塘培育出夏花鱼种,然后放入稻田培育成大规格鱼种,最后就近投入池塘、水库中养成成鱼。这是近年来印江县推广的[塘、田库]生产模式。去年印江县利用1980亩稻田培育出6.15万斤大规格鱼种,满足了全县塘、库的放养需要还为今年承担农牧渔业部稻田养鱼高产试验课题准备了8万多尾大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湖裸鲤"水花"鱼苗每年7-8月入塘,经过池塘夏季育苗、秋季育肥、冬季管理3个基本环节,至来年3月中旬池塘化冰。随着气温、水温的缓慢升高,水体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苗摄食量增加,开始进入大规格"春片"鱼种的培育阶段。做好水质、饵料、鱼病预防等关键点,培育出大规格、体质健壮、游动活泼的鱼种的目的就能达到。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原种场一直进行着培育技术的研究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泽相 《内陆水产》2001,26(11):14-14
1培育体质健壮的优良鱼种越冬前期就应加强对池塘鱼种的饲养管理工作。对吃食性鱼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如谷芽、麦芽、营养全面的商品饵料;而滤食性鱼种应通过培肥水质,使池塘水体中有丰富的饵料生长,以满足鱼种摄食的需要。其次是调节好池塘水质,使水体有充足的溶氧,以达到提高鱼种的规格和肥满度。生产实践证明,在相同的水体条件,肥满度相同的鱼种,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相同条件下,鱼种规格相同时,肥满度大即鱼种体肥膘壮,越冬成活率也高。2为越冬鱼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2.1鱼塘条件选择用作鱼种越冬的池塘,应具备水源充…  相似文献   

15.
水库养殖投资少、见效快、一般不投饵、不施肥,鱼类依靠摄食水中生物为主。水库养鱼应考虑水中饵料种类和数量,使放养鱼种的数量和种类与之相适应。1放养鱼类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滤食性鱼类的饵料较丰富,而滤食鱼类中以鲢、鳙生长最快,个体大,苗种来源广,是主要放养对象。为充分利用其它饵料资源,还可放养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鲤、鲫和草食性(如草鱼、鳊、鲂等)鱼种,但注意不宜多放,更不可作为主体鱼进行放养。2放养规格质量水库养鱼规格要大,体质要健壮,这是高产基础。鲢、鳙鱼体长要求11.55~13.22厘米;草…  相似文献   

16.
大水面防治鱼病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水面养鱼由于水体较大,鱼类发病防治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大水面普遍施药,既不经济,又造成污染,为了控制大水面鱼病的发生,现特介绍6种有效防治鱼病方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鱼种消毒法大水面养鱼必须在投放鱼种时选择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经过人工药物消毒后,方可投放。常用的消毒药剂有漂白粉、硫酸铜、食盐、高锰酸钾等,其用药量可在1m3水体中放漂白粉10g,或硫酸铜8g,或食盐10~20kg,或高锰酸钾20g,这些药物对鱼体皮肤上鳃上的细菌、寄生虫等有一定的杀灭作用。2饵料消毒法病原体往往随饵料带入,所以投喂的饵料必须清洁、新鲜,最好经过消…  相似文献   

17.
谢罡  邱波 《河北渔业》2006,(7):19-19
在水质肥沃的水库里,利用网箱进行不投饵培育鲢鳙鱼等鱼种,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具有不占鱼种塘,不花鱼饵料,成本低等优点.在不投饵情况下,利用网箱在水库里培育一尾13cm左右的花白鲢鱼种,成本不到0.10元,而在池塘内培育同样大小的一尾鱼种的成本在0.10元以上;产量按667m2折算,约合15万尾/667m2以上,是内塘的30~40倍.因此,水库网箱不投饵培育鱼种,不仅可培育出大规格鱼种,而且成本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王志谦 《内陆水产》1998,23(2):17-17
一龄草鱼成活率低,规格小,数量严重不足,成为当前鱼种生产的主要障碍。怎样才能提高其成活率呢?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提早放养为缓和县花草鱼和配养鱼之间在水质、饵料、空间上的矛盾,应尽早获得草鱼苗。目前在生产上采用"南苗北调"或温室人工繁殖早繁苗效果均较  相似文献   

19.
梁长辉 《淡水渔业》2002,32(5):31-32
草鱼为草食性鱼类 ,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等特点 ,市场价格和需求量稳中有升 ,一直是首要的养殖对象。因此 ,市场对草鱼种的需求量较大 ,特别是对大规格草鱼种需求量更大 ,但由于山区精饲料量少价高 ,加上农民资金有限 ,严重制约了大规格草鱼种培育。用浮萍培育草鱼种 ,不仅能充分利用浮萍资源 ,且能培育出规格大而整齐的草鱼种 ,可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2年 1月进行了用浮萍培育大规格草鱼种高产示范试验 ,获得了平均亩产鱼种42 8kg (其中草鱼种 2 79kg、鳙 1 0 0kg、鲤鱼 49kg) ,亩纯收入 2 960元的效果。1 …  相似文献   

20.
《淡水渔业》1977,(12):23-25
大规格鱼种是湖泊、水库渔业增产的物质基础。但是要培育足够数量的大鱼种,突出的矛盾是鱼池、饲料和肥料的不足,另外是草鱼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