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播期、密度对"双低油菜"菜苔营养成分及菜籽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大田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皖油18、中油杂10号、中双8号3个"双低油菜"品种菜苔的营养成分、饲用价值以及播期、密度对菜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低油菜苔干物质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粗脂肪、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其化学营养类型属N型,是优质青饲料。品种、密度及品种×播期对菜苔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品种、播期对菜籽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播期×密度对菜籽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分析比较发现,中油杂10号、8月28日播种、密度1.2×105株/hm2时饲用营养产量最高,"油饲两用"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
移栽密度对红芪生长发育及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移栽密度(行距30 cm,株距10,15,20,25和30 cm)进行红芪栽培,旨在探寻甘肃省地道产区适宜红芪栽培的移栽密度,为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行距一定(30 cm)的条件下,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大,红芪群体产量显著下降,但药材单根产量和质量均显著提高,株距为25 cm条件下移栽成活率最高,植株生长发育健壮,根茎比最大,主茎较粗,药材个体质量指标最佳,侧根少,主根较长,药材根大,质量优异,较传统移栽株行距30 cm×30 cm药材鲜产量提高14.8%,干药材产量提高22.1%。以上说明甘肃陇南武都区红芪最佳移栽密度株行距为25 cm×30 cm,折合移栽密度为13.3万株/hm2。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饲料桑栽培密度对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三峡库区饲料桑栽培密度对产量及其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选取大小一致的丰驰桑桑苗,设置30 000、37 500、45 000、52 500、60 000/hm~2株的5个密度处理组,连续2年调查饲料桑产量,并测定其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在种植的第1~2年,饲料桑产量随着栽培密度增加逐步提高,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亦有增加趋势。结合田间管理需要,建议三峡库区饲料桑栽培密度以52 500~60 0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2016至2017年开展了饲用毯苗移栽油菜(Brassica napus)田间试验,设5个移栽期(10月10日至30日,每5 d移栽),分析了生育性状、饲草产量和主要营养含量,旨在明确稻茬毯苗油菜的饲用特性及其适宜的移栽期和收获期。结果表明,油菜苗期至终花期饲草产量迅速增加,青角期产量趋于平稳而粗蛋白含量下降。移栽期推迟明显抑制了苗期叶龄、根颈粗和花期株高。与最晚移栽(10月25和30日)相比,10月10日、15日和20日移栽可提高终花期和青角期饲草产量和花期粗蛋白含量,但10月10日下青角期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移栽处理(P 0.05)。青角期饲草产量与二次分枝数、根颈粗、一次分枝数和冬前有效叶片数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兼顾油菜饲草产量、营养价值及后期贮藏等,长江三角洲带饲用毯苗油菜适宜栽期为10月15至20日,适宜收获期为终花期至青角期前。  相似文献   

5.
<正> 高粱是重要的饲料作物之一。与玉采相比,具有抗不良环境能力强,再生性好,茎叶粗蛋白含量高等优点。能在玉米生长不良的旱、瘠、湿地上生长良好并获得一定产量,在青粗饲料生产上具有特殊意义。高粱青饲栽培常见春、夏年收一季和春,秋年收两季的栽培方式。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秋季气温渐低,光照强度减弱,秋高粱青饲料产量往往不高。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各种农作物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玉米是我国北方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已成为当今农业重点关注的问题,玉米产量不仅取决于土地、籽种以及施肥情况,还取决于玉米的栽培方式,本文通过系统的比较了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了何种栽培方式更适合于玉米的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不同直播方式下稻田杂草最佳防除时期,本试验以杂交稻柒两优2012为供试材料,设置旱直播、湿直播和水直播3种直播方式与播后2叶1心前除草(C1)、2叶1心至3叶1心除草(C2)、全生育期除草(C3)及全生育期不除草(CK)4个处理,研究不同直播方式与杂草防除时期对稻田杂草发生及早籼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直播和湿直播相比,旱直播方式可显著提高早籼稻出苗率,且土壤中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发生严重,而水直播和湿直播方式下水莎草、鸭舌草等水生性杂草发生严重;在播后3~29 d左右,旱直播方式下杂草发生相对较严重,但在播后43 d杂草发生量显著低于水直播和湿直播处理;对于水稻全生育期来说,旱直播杂草发生密度总体下降12.57%~15.72%,且杂草生物量显著低于水直播和湿直播,鲜、干重分别平均下降65.83%、57.45%及69.73%、59.04%。相关分析表明,杂草生物量与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中播后15~22 d杂草的发生对早籼稻产量降低影响显著。与CK相比,各杂草防除处理均显著提高早籼稻产量,表现为C3>C1>C2>CK,增产17.91%~31.21%,且C1是杂草防除的最佳时期,其中旱直播增产效应高于湿直播和水直播处理,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提高。总体来说,不同直播方式杂草发生因生育期而异,旱直播有利于降低直播田杂草发生量,且在播后至2叶1心期前防除杂草利于水稻增产增效,其中旱直播方式明显。  相似文献   

8.
破坏油菜秸秆表皮的纤维结构并充分发挥乳酸菌的作用是微贮制备优质油菜秸秆饲料的关键。本研究利用秸秆腐熟剂破坏油菜秸秆表皮结构,利用高温蒸煮调控优势菌群,通过比较高温蒸煮、秸秆腐熟剂好氧发酵和乳酸菌厌氧发酵的不同组合,筛选较优的油菜秸秆微贮饲料化前处理方法,以提高油菜秸秆微贮效率和发酵品质。不同组合处理的结果对比显示:利用秸秆腐熟剂进行7 d的好氧发酵,然后进行高温蒸煮,最后利用乳酸菌进行33 d的厌氧发酵是对油菜秸秆进行饲料化微贮的最佳方法。该方法在不延长总体饲料制备时间的前提下,获得了最高的秸秆饲料感官评分(82分),较常规微贮提高了78%,显著低于常规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62.3%和47.2%),并拥有更高的粗蛋白质(CP)(5.67%)和乳酸(3.42%)含量,能够有效提高油菜秸秆饲用品质。[关键词] 油菜秸秆|微贮|饲料品质|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一、油菜免耕直播栽培的作用 1.增获温光资源,争取季节主动 安徽省铜陵市秋种期间一半以上年份,非旱即涝,晚茬油菜田阴雨时,土地适耕性差,如土壤耕作,容易造成烂耕烂种;晚茬油菜田旱时则难耕难整,降低了耕地质量,增加了劳畜力矛盾,延误了季节.  相似文献   

10.
移栽密度对白三叶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移栽密度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移栽密度,为我国生态畜牧业饲粮生产提供基础依据。试验设置6组移栽密度,分别为16株·m-2、25株·m-2、36株·m-2、49株·m-2、64株·m-2和81株·m-2,进行6期处理分别记为D1,D2,D3,D4,D5,D6,测定其密度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前期移栽密度对白三叶的生物鲜重、生物干重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随刈割次数增加而减小;中期生物鲜重、干重基本无显著差异,其中以49株·m-2的产量最高;第6次刈割时,密度对白三叶生物鲜重、干重有显著影响(P<0.05),但此时鲜重、干重产量最高的均是49株·m-2;白三叶生物总产量随移栽密度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先增大后降低,在49株·m-2时达到最大。因此,49株·m-2为白三叶最适宜的移栽密度。  相似文献   

11.
研究栽培密度对党参生长、产量和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0 cm×10 cm、20 cm×15 cm、20 cm×20 cm、30 cm×10 cm和30 cm×15 cm共5个密度处理,分别于8月30日、9月30日和10月20日取样,分析不同密度处理的党参产量、次生代谢物和浸出物的含量,旨在探索甘肃宕昌地区党参合理的栽培密度,为党参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显示,栽培密度对党参的生长、产量和次生代谢物含量均有较显著的影响,适宜密度不仅可以提高党参的产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党参次生代谢物和浸出物的含量。栽培密度为20 cm×10~15 cm时,党参产量和次生代谢物含量均较高,可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研究还发现,甘肃宕昌地区栽培的党参在10月中下旬仍在生长,且浸出物含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因此认为,该地区合理的采收期应为10月下旬。  相似文献   

12.
菜籽饼是我国重要的蛋白质饲料资源,但过去种植的大多是含毒量较高的品种,在饲料中只能限量使用,在猪日粮中6%~10%,在鸡日粮中5%左右,从而限制了这一资源的利用。现在我国经过育种改良后的低硫甙和双低杂交油菜,其饼粕中对动物有毒的硫甙含量仅为普通菜籽饼的15%。贵州省油料所  相似文献   

13.
摘穗和收获时间对甜玉米秸秆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以SBS903和脆王两个甜玉米(Zea mays var. rugosa)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摘穗和收获时间对甜玉米秸秆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SBS903甜玉米品种秸秆从摘穗当天收获到摘穗7 d后收获,随收获时间的延迟,钙、磷、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都呈减少趋势,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总糖含量都呈增加趋势;受粉后20 d摘穗当天与26 d摘穗当天收获的秸秆相比,随收获时间推迟,钙、粗灰分、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呈增加趋势,而蛋白质、磷、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总糖都呈减少趋势;脆王甜玉米品种秸秆的情况也与此相类似。可见,甜玉米摘穗后推迟收获能够提高秸秆营养价值,但生理状况一致时,推迟收获会降低秸秆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雨季造成的光照不足是西藏箭筈豌豆种子高产的制约因素之一。其种子田混播支撑作物,改善草层的通风透光性,是有效的增产措施。试验品种选择西牧324,支撑作物选择油菜,进行混播试验。结果表明,箭豆与油菜“间行播”处理的箭豆种子产量最高,达1844.00kg/hm2,与箭豆单播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O.05)。在油菜混播量为0~8.3kg/hm2的范围内设5个水平的试验中,随油菜播量增加,西牧324种子产量随之增加。在西牧324不同行距条件下混播油菜的试验中,箭豆播种行距为20cm的种子产量(2386.39kg/hm2)显著高于行距为33.3cm的种子产量(1431.67kg/hm2)(P〈O.05)。分析西牧324种子产量与其秸秆产量和株高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子产量与秸秆产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O.05),而与株高没有显著相关性。说明与支撑作物混播时,较高的箭筈豌豆光合器官量对于保证其种子高产有较大作用,而株高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明确北方寒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的最佳播种量与采收期。以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苗期、抽薹期、盛花期和荚果初期的产量和品质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播种密度下,随着生育期推进,华油杂62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粗灰分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粗纤维含量从苗期至荚果初期明显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华油杂62的粗蛋白与热量、碳水化合物与热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华油杂62的产量在盛花期产量最高。华油杂62的鲜重产量在播种量为11.25 kg/hm2时最高。研究表明,华油杂62在播种量11.25 kg/hm2的条件下,盛花期前后采收,可获得较高产量,油菜营养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6.
17.
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当归产量及当归多糖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当归栽植最优模式。设置试验小区,以小区产量折算平均亩产;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当归多糖的含量。结果显示,膜侧栽培当归的产量及当归多糖含量均最高。说明临洮县当归种植可优先选择膜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发酵对油菜秸秆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微生物菌种对秸秆pH值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对处理过的油菜秸秆进行微生物发酵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用粉态菌种和液态菌种处理的秸秆pH值降低,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提高,粗纤维含量减少,效果明显;试验组之间相比,用粉态菌种处理的秸秆在pH值、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的变化方面均优于用液菌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氨化对油菜秸秆营养成分及山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氨化对油菜秸秆营养成分及山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将粉碎的油菜秸秆用30%水和不同比例(10%、15%、20%)碳酸氢铵进行氨化处理,并于处理后7、14和21 d采集样品,与未氨化处理的油菜秸秆(对照)同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然后采用尼龙袋法测定氨化和未氨化处理油菜秸秆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氨化后油菜秸秆CP含量增加,粗脂肪(EE)、NDF和ADF含量下降,DM、粗灰分含量基本保持不变。氨化组油菜秸秆DM和CP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20%碳酸氢铵氨化处理油菜秸秆ADF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得出,添加15%和20%碳酸氢铵氨化能显著提高油菜秸秆DM、CP和ADF的山羊瘤胃降解率,油菜秸秆经15%碳酸氢铵、30%水分条件下氨化处理效果最好、最经济。  相似文献   

20.
当归为甘肃大宗道地中药材,是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主产岷县、漳县、宕昌等地,有和血、补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等功效.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当归的药理学、临床应用和栽培方法进行了研究.目前,多数农户为了图省事,生产中多以施用复合化肥来确保较好产量.但长期施用化肥,往往会导致土壤理化性状破坏,药材品质下降.为此农业部2015年2月印发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方案,并提出“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为了科学探索道地药材生产上化肥减量的替代方案,项目研究以沼液为主的不同追肥方式,对日光温室和山地育成当归苗,在大田移栽后的生长发育规律、抽薹率、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开展了本试验,以期为进一步总结完善日光温室当归育苗移栽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