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腐皮病 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病鳝行动无力,将头伸出水面,体表有圆形大小不一的红斑,腹部两侧偏多,有的还会在腹部出现蚕豆大小的紫斑,严重的表皮腐烂成漏斗状的小洞,若剥去腐肉,可见骨和内脏。防治方法:(1)经常更换池水,保持良好水质;(2)在加注新水时,全池泼洒漂白粉1g/m~3,连续3天;(3)每1m~3  相似文献   

2.
黄鳝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家青  杨晖 《淡水渔业》2001,31(4):42-43
近几年我县连续因疾病引起黄鳝死亡 ,给许多养殖户造成的损失很大。为此 1998、1999、2 0 0 0三年间 ,我们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养殖户开展了疾病调查、防治专题研究 ,取得了一些经验 ,现总结如下。1 发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 1 发病的原因物理因素 :变温动物黄鳝若在水温剧变或长期超出其适应范围 ,就易造成死亡 ,所以在黄鳝苗种培育、养殖、运输时 ,换水温差最好不超过± 2℃ ,黄鳝在养殖期间 ,水温高时要采取防暑措施 ;当水温长期低于 10℃时 ,应采取保温措施。化学因素 :当水中溶氧过低时 ,黄鳝对饲料利用率低 ,生长缓慢 ,体质逐渐减弱 ,抗…  相似文献   

3.
<正> 黄鳝肉鲜味美,营养丰富。素有“小暑鳝鱼赛人参”之说。天然条件下,黄鳝生命力强,适应性广,耐饥饿,病害少。近年来,黄鳝养殖在各地纷纷兴起,由于管理、技术差异,病害已成为黄鳝成功养殖的制约因素。本文通过总结部分专业户几年来的实际经验,旨在从“全面预防,对症下药”的角度介绍黄鳝常见病害的预  相似文献   

4.
<正> 1 腐皮病 是细菌引起的疾病,病鳝行动无力,将头伸出水面,体表有圆形大小不一的红斑,腹部两侧为多,有的还会在腹部出现蚕豆大小的紫斑,严重的表皮腐烂成漏斗状的小洞,若剥去腐肉,可见骨和  相似文献   

5.
黄鳝毛细线虫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宏兵  石恺 《科学养鱼》1998,(12):26-26
  相似文献   

6.
李明锋 《内陆水产》2004,29(3):34-35
黄鳝是一种名贵的特种水产品,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其疾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本文归纳有关资料,介绍黄鳝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鲵在我国被列为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对大鲵的养殖、出售、收购、利用等需获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而且必须经过子二代的繁殖;;能够自然换代后,其才能进入消费市场。大鲵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国内外市场非常紧缺,货俏价高,其养殖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主要介绍大鲵人工养殖中病害防治技术,以期保证工厂化大规模养殖大鲵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一、主要预防措施第一:采捕鳝种,不能用铁夹,钓钩。黄鳝池内不得有玻璃碎片或铁片等锋利杂物,以免损伤体表,在搬运和放养的操作过程中要尽量细心,避免干燥、粗糙的工具接触,保持鳝体湿润。第二:投放鳝种前,要彻底清池消毒,每平方米池面可用生石灰1公斤或用20克漂白粉化浆后全池泼洒,一周后再投放鳝种。第三:做好发病鳝鱼的隔离工作,对发病鳝鱼池不要使池水相互串通,病鳝死亡后不要随便抛弃,必须深埋土中。第四:鱼体消毒。从外地购进和捕捉的鳝种,在放养前,必须先放在3%~4%食盐水中浸洗5分钟或放在10克/米3的漂白粉液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农业的产品结构调整 ,我省黄鳝养殖面积 ,产量成倍增长。黄鳝养殖方式有稻田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 ,面积小到1平方 ,大到十几亩 ,都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般每平方可产黄鳝 5— 1 0公斤 ,产值1 0 0— 2 0 0元。黄鳝养殖具有投资小、见效快 ,规模可大可小、种苗易获、食性杂等特点 ,且市场畅销 ,初养或没有养殖经验者都可获得成功。但养殖鳝一般来自野生苗种 ,在集中驯养时 ,极易感染病害 ,防治不及时 ,会造成重大损失。为帮助养殖户减少由病害造成的损失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黄鳝病防治技术。1 水霉病主要症状 机械受伤后 ,…  相似文献   

10.
大鲵人工养殖中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珊 《内陆水产》2001,26(6):33-33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为我国特有的珍贵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由于大鲵性成熟晚,生长缓慢,自然条件下繁殖率低,加之滥捕现象严重,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开发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必须大力开展人工养殖。近年来,全国各地已报道的有30余家生产科研单位先后建立了养殖场,对大鲵进行人工养殖和繁殖。随着人工养殖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大鲵病害逐渐增多,危害也逐渐加大。以下是人工养殖中几种常见的大鲵病害。1 腐皮病腐皮病是对大鲵人工养殖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传播速度较快。由于人工养鲵的水质易受污染,水…  相似文献   

11.
鲍鱼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贝类,以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著称,又因其自然资源量低,故而更成为珍稀食品。在我国,鲍鱼的养殖在上世纪90年代飞速发展,是继海带、紫菜、贻贝、扇贝、对虾之后的又一重要的新兴海水养殖品种。随着鲍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病害也相继发生,并且有逐年加重之势。目前,病害问题已对我国养鲍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将鲍鱼人工养殖中常见的几种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以及防治措施作一总结介绍,供养殖者借鉴。一、肌肉萎缩症【病因及流行情况】该病由病毒感染而致,因直接从贝足组织肌肉萎缩坏死,而命名为…  相似文献   

12.
13.
黄颡鱼常见疾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果 《内陆水产》2001,26(10):34-34
随着人工养殖黄颡鱼集约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势必造成黄颡鱼病害增多,危害增大,现将黄颡鱼养殖中出现的几种疾病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水霉病病原水霉菌病因鱼苗在捕捞、运输、放养时受到机械损伤或冻伤或敌害生物侵袭,伤口感染水霉菌所致。病状肉眼可见病鱼伤处生有毛状菌丝,呈灰白棉毛状,食欲不振,焦躁不安,最终消瘦致死。鱼卵感染水霉菌,可见鱼卵上布满菌丝,变成白色绒球状,最后成为死卵。防治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可减少疾病发生;2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要求动作轻、快,避免鱼体受伤;3用1%孔雀石绿…  相似文献   

14.
网箱养鳝过程中,天然鳝种的捕捞、收购、运输、饲养和出售等人为操作不当时,黄鳝体表易损伤而得病;放养的密度过大,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不畅,使网箱内缺氧,可直接造成死亡;饵料利用率低,导致黄鳝生长不一致,使部分黄鳝瘦小体弱容易发病;投食不均,导致个体相差悬殊,会造成自相残杀现象;饵料质量低劣,投喂方法不当等等都是网箱养鳝病害的诱发因子。  相似文献   

15.
占家智  羊茜 《内陆水产》2001,26(7):41-42
1 赤皮病又叫赤皮瘟,该病发病快,传染率及死亡率都很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大多是因黄鳝的皮肤在捕捞或运输时受伤,细菌侵入皮肤所引起的。症状体表局部出血,发炎,鳞皮脱落,病鳝身体瘦弱。预防方法1)放养时用10克/米3 的漂白粉浸洗鳝体20分钟;2)在鳝池埂上栽种菖蒲和辣蓼;3)发病季节用0.4克/米3的漂白粉挂篓;4)捕捞和运输苗种时,小心操作,勿使鳝体受伤。治疗方法1)用0.5克/米3的漂白粉全池泼洒;2)用100克/升的食盐水或10克/米3的孔雀石绿溶液擦洗患处;3)用20~50克/升的食盐水浸洗病鳝15~20分钟。2 肠炎病又叫烂肠瘟,是…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内江市的养鱼专业户,近些年来在养鱼生卢防病上总结出了一套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一、细固性烂鳃病此病是由细菌侵入鱼的鳃部而引起的疾病。1.症状:鱼鳃腐烂发白、鳃上附有污泥和耗液,鳃盖骨内面表皮充血,严重时红的尖端软骨露出,鳃益表皮烂去,中间被腐蚀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透明状小孔,病自常有单独游动,行动缓慢,体色发黑,头有更加明显;2流行和危害:主要危害草鱼其次是青鱼、既鱼(花鲢)、鲤鱼等,发病均在4~6月,尤以夏季严重,往往还并发赤皮病和肠炎病;3.预防方法:(1)生石灰消毒清塘。(2)用漂白粉装在…  相似文献   

17.
斑鳢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军 《内陆水产》2004,29(6):32-33
斑鳢俗称生鱼、黑鱼、乌鱼等,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骨刺少,具有滋补、收肌、活血、去瘀等功效,特别是外科手术病人.食用后能加速伤口愈合,所以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自然界中的斑鳢很少发病。随着斑鳢人工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小水体高密度集约化养殖过程中,病害频频发生,其危害程度也日趋加剧。因此,如何防治疾病,是目前发展斑鳢养殖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一、鳝苗放养阶段的病害目前,国内黄鳝养殖主要以采集、收购野生鳝苗作为苗种来源,以下主要解析野生鳝苗放养阶段的病害。1郾呼吸衰竭发生有呼吸衰竭症状的鳝苗,在清水漂养时,鳝苗头吻端会长时间伸出水面,下颌部始终处于吸气膨大状态,并且惊动不下沉或下沉后头部又立即伸出水面  相似文献   

19.
<正> 乌鳢又名黑鱼、乌鱼等。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骨刺少,生长快,营养丰富,又有滋补活血收肌之功效,因此很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乌鳢的养殖面积日益增加,由于饲养较集中,放养密度较大,饵料质量及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引起疾病的暴发和流行,给养殖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现介绍几种常见的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1梅花斑状病 此病在长江流域一带常发生在7月中旬,症状为黄鳝背部出现黄豆大小的黄色圆斑。防治方法是:在饲养池里放养几只蟾蜍预防。已发病者可用1~2只蟾蜍,将头皮剥开,用绳系好,在池内反复拖几次,1~2日即可治愈。2锥体虫病 是锥体虫在黄鳝血液中寄生引起的。锥体虫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黄鳝感染此病后,大多数贫血,身体消瘦,生长不良,流行期在6~8月。防治方法是:(1)生石灰清塘,清除锥体虫中间寄主;(2)用2%~3%的食盐水或 0. 7×10-6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浸泡鳝10分钟左右,均有效果。3隐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