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当前 ,本市共引进 3个杂交棉组合 ,即杂交936、中棉所 2 9和国抗棉 1号。其中 ,中棉所 2 9为F1,国抗棉 1号为 F2 ,初步试验结果表明 ,中棉所2 9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抗枯萎病、抗棉铃虫组合 ,与国抗棉 1号、鄂抗棉 9号比较 ,表现出明显的优势。1 前期发育快 后期长势转弱据 7月 1 5日调查 ,中棉所 2 9单株平均成桃1 .1个 ,比鄂抗棉 9号和国抗棉 1号分别多 1 .0、0 .9个 ;8月 1 5日调查 ,伏桃 4.3个 ,比鄂抗棉 9号和国抗棉 1号分别多 2 .0、1 .1个 ;9月 1 5日调查蕾花幼铃 1 0 .6个 ,比鄂抗棉 9号少 5个 ,比国抗棉1号少 8.3个。2 株型紧…  相似文献   

2.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扬麦1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麦18(原名扬03G12)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南农P045(含Pm21)为抗白粉病基因供体亲本,扬88-128为高产亲本,高产、抗赤霉病、具广泛适应性的品种扬麦158为轮回亲本,再以高产、高抗梭条花叶病品种宁麦9号为轮回亲本,运用"综合性状协调点"的观点与抗赤霉病鉴定相结合的育种方法育成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其系谱来源为4×宁麦9号/3/6×扬麦158//88-128/南农P045.该品种2008和2009年分别通过安徽省和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水稻新品种,选取了9个粳稻品种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24号、连粳11号、淮稻5号等品种综合表现好,生产潜力大,可作为主推品种在本地示范种植;武运粳27号、南粳9108、盐粳10号、扬育粳2号等品种部分性状较好,但存在结实率不高或不抗倒等缺点,可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4.
以苏粳9号、南粳46、中嘉8号等12个品种为研究材料,进行多点试验,以筛选适合邵阳区域及相同生态类型地区种植的常规粳稻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苏粳9号、南粳46、中嘉8号等3个品种丰产性好,米质优,生育期适中,可在邵阳作一季稻或双季晚稻适度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黔优联合9号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强优恢复系联合9号配组育成的抗病耐寒高产杂交籼稻组合,200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2008-2009年在贵州省湄潭县进行高产示范,表现高产、抗稻瘟病.总结了黔优联合9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江苏沿海地区转Bt基因棉及其生态与经济效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Bt棉种植现状与表现1 .1 品种。 1 995年本植棉区引种了中棉所 2 9试验、示范。 1 996~ 1 999年在射阳县棉花原种场开展了转 Bt基因棉的品比试验和常规治虫与少治虫的试验。具体品种有转 Bt基因棉苏抗 6号、转 Bt基因棉泗棉 3号、中棉所 3 0、R— 6 8、省抗 1 0 3、省抗 1 0 1、省抗 3 0 1、盐抗 1 2 0 5、盐抗 1 2 1 1、中棉所 2 9、中抗杂2号、山东 951 3、黄杂 1号、黄杂 2号、惠抗 2号、新棉 3 3 B等 1 0多个品种 ,其中以中棉所 2 9为代表的抗虫杂交棉的应用速度最快、面积最大。1 .2 分布与面积。起初本地区的抗虫杂交棉主要…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接菌、病区种植的方法,研究8种香蕉种质对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 Foc 4)的抗性水平,评价其抗性级别。苗期抗性评价结果表明:GCTCV-119、GCTCV-217为高抗;桂蕉9号、GCTCV-218为抗;GCTCV-105、GCTCV-215为中抗;桂蕉1号为感;巴西蕉为高感。田间抗性评价结果为:GCTCV-119、GCTCV-217为高抗;GCTCV-215为抗;GCTCV-105、桂蕉9号、GCTCV-218为中抗;桂蕉1号、巴西蕉为高感。连续种植3年,桂蕉9号、GCTCV-218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GCTCV-105发病率较稳定,发病率保持在9.7%~12.0%,所有抗病品种(系)宿根3年后,根据相对发病率评价均表现为抗;而感病品种桂蕉1号及巴西蕉发病率则逐年上升,宿根蕉发病率均在98.2%~100%。  相似文献   

8.
大豆杂交种杂交豆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杂交豆1号是利用"三系"法生产的大豆杂交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正式审定的、可商业化应用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9A,恢复系为吉恢1号.杂交豆1号丰产性好,抗病性较强,品质优良.两年区试平均比对照品种吉林30增产21.9%,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20.8%.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籽粒脂肪含量21.09%,蛋白质含量39.19%.该品种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选用15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示范,考查各品种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连粳11号示范产量737.6 kg/667 m2,位居第一,可作为后继品种在邳州市推广应用;徐稻8号可作为后继品种在邳州市示范推广;连糯1号可在糯稻种植区域示范推广;连粳12号可作为早茬搭配品种种植;南粳0051建议进行大面积示范考查;连粳7号、徐稻5号、宁粳4号仍可作为邳州市当家品种种植;徐稻9号、南粳2704建议进一步示范考查;宁粳6号、南粳9108可在优质米种植区域作订单生产;其它品种均不宜邳州市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04-2006年3年的试种、示范,南抗9号已在本地棉花生产中发挥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534.5kg,比当地主栽品种南抗3号增产12.17%。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等特点。1品种特性南抗9号为杂交抗虫棉,耐枯萎病和黄萎病,属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28d左右。植株呈塔形,叶片中等偏小,缺刻深,通风透光好,可免整叶枝。根系发达,出苗快,后期生长稳健,耐早衰。结铃集中,铃壳薄,吐絮畅,絮色白。结铃性强,脱落少,铃子大,铃重6g左右,衣分40%~42%,纤维长度30mm左右。抗棉铃虫和红铃虫,二代棉铃虫不用防治,不是大发生年份,三、四代棉铃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