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壤速测仪     
该机是继农村土地30年不变政策,面向农民研制出的全国独家专利新产品,经济实惠,使用寿命8年~10年.它克服了过去测土施肥只能关在实验室里,并且要花费几万元资金购买各种仪器,技术繁杂,农民不易掌握,阻碍了农村测土施肥技术的推广.随身带──土壤速测仪,只有电话机大,交直两用,自动充电,随机带药品只需加几滴自来水即可使用,无需培训,识字就行,该机自动显示土壤所含元素,一看即懂.土壤不必风干,分析一个样品只需20分钟,在田间地头即可工作,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将会更快,更好地推动农村科学种田和测土施肥技术的推广.化验一次收费10元,仅一个春季收入可达万元.收费低廉,避免了农民因盲目施肥造成的浪费,既增加了社会效益,又增加了个人收入。 联系人:苏荣吉 地址:北京市密云县绿地晓星农场 电话:(010) 81051765邮编:101508土壤速测仪  相似文献   

2.
土壤固化剂     
目前,土木建筑工程应用的胶凝材料主要是硅酸盐水泥,这种胶凝材料对泥土固化效果不好,因而当用砂石作骨料,用硅酸盐水泥作胶凝材料拌合混凝土料时,为了不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则要把砂石中的泥土尽量清洗干净,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增加工程造价。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研究出一种既可用于固化砂石,又特别能够固化泥土的土壤固化剂,且耐久性好。它是以矿渣或矿渣组合物为主体原料,按下列重量配合比的组份混合粉磨至勃氏比表面积400m2/kg~900m2/kg制成: 矿渣或矿渣组合物78%~85%;碱性激发剂10%~25%;表面活…  相似文献   

3.
土壤保水剂     
土壤保水剂是一种新型化学农林业抗旱材料.在干旱地区农林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保水剂又称高吸水性聚合物,是近20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超高吸水和保水能力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按其制造原料不同.可分为淀粉类、纤维类和聚合物类,产品形态有粉浓状、片状和纤维状。目前我国已研究出吸水率达3000倍以上的高分子聚合物。保水剂在实际应用中是通过自微机的吸水、保水特性将植物不能持续利用的重力水保蓄起来.减少土壤水份蒸发,具有明显的抑蒸保墒效应。于旱时保水剂可将保蓄的水分慢慢释放供植物利用,从而为植物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水分生态条件和水分供需条件。因此,在农林、园艺等领域被广泛用作土壤保水剂和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4.
土壤遥感     
<正> 《土壤遥感》(或土壤遥测信息的机械处理)是美国普都大学遥感应用实验室和国际土壤学会的土壤信息组与遥感应用组1980年在普都大学召开的讨论会文献汇编。主要内容是遥测信息的自动处理和在农业、林业及植被分类和调查中的应用及八十年代遥感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发展趋势和在可预见时间内在技术和应用方面的突破。书内分六章86个专题,其内容  相似文献   

5.
人参土壤养分与土壤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人参土壤养分、土壤酶及二者关系的研究成果,从土壤养分对人参产量、质量、病害等的影响,土壤酶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参土壤养分、土壤酶及病害防治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土壤改性剂     
土壤改性剂道路、场地(运动场、游戏场、飞机场、停车场等)铺筑中,常常因施工地的土质不够稳定,尤其是粘性土壤,被雨淋水浸后膨胀变软、塑性增加,其抗压强度下降后而导致路面损坏。对于土壤的稳固处理一般有用石灰,水泥来稳定土壤地基,也可用硫酸、磷酸作为处理剂...  相似文献   

7.
对 3种类型黑松混交林及纯林的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及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 :各土壤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的活性均表现出差异 ,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纯林 ,尤以黑松×刺槐、黑松×麻栎混交林显著 ;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为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木,是我国东北、内蒙古林区以及华北、西南高山针叶林的主要森林组成树种。试验采用混合采样法,采集金沟屯林场不同林班的土样,对其土壤水分及土壤养分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有林地的土壤含水量(14.98%~18.75%)、有机质(19.0234~22.6999g/kg)、全氮(0.8350~0.9558g/kg)、全磷(0.3618~0.3988g/kg)、全钾(13.4389~14.0865g/kg)、碱解氮(82.2826~86.3147mg/kg)、速效磷(8.841O~9.7346mg/kg)、速效钾(170.0350-303.5020mg/kg)的含量均高于无林地的土壤含水量(10.20%~12.13%)、有机质(13.6614~16.8208g/kg)、全氮(0.4480~0.5040g/kg)、全磷(0.3388~0.3753g/kg)、全钾(11.9508~12.9810g/kg)、碱解氮(69.4000~72.0350mg/kg)、速效磷(5.839O~6.2873mg/kg)、速效钾(100.1399~206.9860mg/kg)的含量,这说明落叶松对土壤有着较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工林土壤腐殖质特性和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闫德仁 《林业科技》1997,22(5):10-12
18年生与10年生落叶松林地相比,落叶松土壤中的凋落物数量增加,但由于林内光照条件变弱,不利于凋落物的分解;土壤腐殖质分子中芳香环的缩合度、芳构化度和腐殖酸分子量较小,E4/E6值升高,形成的腐殖质结构较差。土壤转化酶、脱氢酶、H2O2酶、多酚酶活性提高并对有机质的转化具有调节作用;由于落叶松针叶分解缓慢,加剧了养分吸收与归还的矛盾,使土壤肥力水平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陈天阳 《绿色科技》2023,(19):117-120
测定了不同林分(油松人工纯林、蒙古栎次生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旨为林间管理提供依据。选择同样年份的油松人工纯林、蒙古栎次生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作为测定对象,测定不同林分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并进行了组间对比。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蒙古栎次生林有机质含量最高,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其次,而油松人工纯林最低,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含水率高于蒙古栎次生林和油松人工纯林但蒙古栎次生林和油松人工纯林相比无差异,全氮、有效氮、速效钾和有效磷等养分指标,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含量最高,蒙古栎次生林偏低,油松人工纯林土壤养分较为匮乏;(2)土壤酶活性:3种林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指标相关,油松+蒙古栎混交林酶活性显著高于油松人工纯林,蒙古栎次生林各项土壤酶活性虽然低于油松+蒙古栎混交林,但高于油松人工纯林,且土壤酶活性指标与土壤养分相关。经测定,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平均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蒙古栎次生林>油松人工纯林,根据测定结果可以为林间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AboutSoilErosionandSoilandWaterLossZhangHongjiangCOllegeofSoilandWaterConservatin,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Beiji1ig100083,P.R...  相似文献   

12.
土壤-植被系统及其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分析土壤健康概念与内涵、土壤-植被系统的组成与边界的基础上, 着重从植被类型与特征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物理健康、化学健康和生物健康3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在防护专用林、防护型用材林、防护型经济林和防护型薪炭林以2∶1∶1∶1比例配置的条件下,进行长期定位研究,其结果是:(1)在1~4 a期间,红壤区和紫色土区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38.98%和36.05%,平均含沙量分别减少41.19%和18.43%; 4~7 a期间,两区域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99.86%和75.73%,平均含沙量减少97.52%和 78.00%.(2)植被恢复后的第7 a,红壤区的土壤侵蚀量已控制在允许量以内,为3.42 t·km-2a-1;紫色土土壤侵蚀量以养分流失为标准时,在允许量以内,以成土量为标准时,尚有一定距离.(3)红壤水土流失量比紫色土小,在水土流失量的减小速度上大于紫色土区.红壤较紫色土区生态恢复快.(4)降雨量在10.1 mm·d-1以上时,造林1~4 a期间,两类区域均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量主要产生于25.1 mm·d-1以上的几场降雨.  相似文献   

14.
人工林地力的衰退与维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林地力的衰退与维护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文中介绍了国内外人工林地力衰退状况,从人工林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土壤微生物种群区系变化、植物自身毒素、栽培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地力衰退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保护林下植被、调整林分结构、混农林业、混交、轮作与休闲以及林地施肥与土壤改良等措施维护地力,概述了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红松林下土壤化学性质的研究,结合红松生长状况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的pH及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是十分明显;不同样地之间的全N、水解N、速效K、速效P、交换性Ca、交换性Mg存在一定的差异;与红松树高生长关系比较密切的有pH和水解N ,和高生长关系不大的有有机质、交换性Mg和速效K。  相似文献   

16.
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山五桂山保护区选择4个不同的林分类型,分别进行土壤采样,测定土壤养分指标,分析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林分改造、土壤养分改良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四种土壤养分指标在四种林分类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四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养分指标含量大小排序大致为:沟谷季雨林阔叶混针阔混针叶林,只有有效磷含量是阔叶混大于沟谷季雨林。(2)四种土壤养分指标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沟谷季雨林这3种林型中的5个土层间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常绿阔叶林中仅速效钾在5个土层间有显著性差异。(3)四种林分类型中,沟谷季雨林各指标含量相对较高,处于"中下"等级,而针叶林各指标含量低,处于"很低"等级。总的来说,四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偏低,特别是针叶林,各项土壤指标含量均为"很低",可以参考群落演替方向对针叶林进行林分改造来提高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不同林分土壤机械组成及其肥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与橡胶林的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为研究对象,对2种土壤在质地、结构与肥力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季节雨林与橡胶林的土壤在机械组成上差异较大,达1%的极显著水平;季节雨林砂粒含量较高,粉粒与粘粒含量相对较低,3个剖面0~100 cm不同深度层次3种土壤颗粒所占比例平均为砂粒47.76%~57.43%,粉粒22.75%~23.69%,粘粒19.53%~29.50%,因此属于砂质粘壤土类型;相对于季节雨林,橡胶林砂粒含量较低,约占25.09%~31.88%,而粉粒、粘粒含量相对较高,其中粉粒约占33.33%~36.84%,粘粒约占31.29%~41.58%,因此属于粘壤土;2种土壤的有机质、全N、全P、全K与砂粒含量呈负相关,与粉粒、粘粒呈正相关,并且橡胶林土壤的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明显要高于季节雨林,因此可以初步判定橡胶林的土壤肥力大于季节雨林.  相似文献   

18.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是反映土壤肥力最为重要的生物学指标之一。文章综合论述了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土壤酶活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做了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岷江上游四种(连香树、马尾松、桦树、云杉)森林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的研究,运用典范相关分析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这两组典型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与土壤有机碳的转化关系密切,土壤脲酶与土壤全N关系密切,为维护地力提高森林生产力提供有关土壤生物化学活性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