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为研究太阳能供热模式和供热温度对R22热泵制热性能的影响,设计搭建太阳能热泵实验系统。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及测试系统等。对太阳能间歇供热和连续供热两种不同的太阳能供热泵模式下,压缩机的工作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间歇供热泵模式下,压缩机制热量随着供热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制热系数在1.53~2.07之间,但是蒸发温度过高时压缩机工作不稳定。连续供热泵模式下压缩机的工作性能较为稳定,制热系数在1.91~2.42,均高于同温度下的间歇供热模式,更适于太阳能辅助热泵制热系统。  相似文献   

2.
分别介绍了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和非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的结构,以及两种太阳能热泵系统在国内外发展的过程和研究成果;论述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与热泵技术的结合对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热泵系统的供热系数的影响;提出了针对太阳能的间歇性在系统中加上辅助热源低谷电能等方法,来应对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用户的供暖问题。结果表明,在系统的集成方面和自动控制方面进行优化后,太阳能热泵系统可以解决全天候的供暖问题。该系统特别适合非集中供热方式的普通居民、城镇和乡村用户。  相似文献   

3.
针对牧草种子干燥设备在能耗、排放和太阳能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太阳能储热供热为主,尾气由热泵除湿后回收使用为辅的节能零排放干燥模式,完成了集热、储热和热泵等主要工作部件以及整机的结构设计,用移动式设计实现了太阳能集热可控和整机安全贮存.试验结果表明:处理量161 kg/h,度电处理量8.4 kg/(kW·h),干燥能力3 367 kg·%/h,干燥强度6.7 kg/(m3 ·h);太阳能相变储热干燥、太阳能一热泵联合干燥、热泵干燥和电加热干燥4种供热干燥模式的耗电量之比是0.9:1.0:1.2:1.5.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能源消耗量的逐渐增长,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率也日益增大。太阳能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新兴可再生能源之一,结合热泵技术能形成更高性能的供热采暖系统。本文阐述了太阳能热泵结合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基于太阳能热泵系统的利用现状,对其实践应用优势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行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热泵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太阳能与热泵的节能优势,对缓解当前的能耗问题意义重大。近年来,太阳能热泵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室内采暖系统中。本文利用太阳能和热泵技术的结合设计了一种小型太阳能热泵采暖系统,针对银川地区气候条件,对太阳能热泵采暖系统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蒸发端水温对系统吸热量、制热量、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压缩机coph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小型太阳能热泵采暖系统是可行的,末端温度可以满足采暖需求,系统节能和能量高效利用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热泵技术是空气源热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融合,能够有效提高空气中太阳能与低品位热能的利用效率,是一种多功能复合型设备。在绿色低碳环保的社会环境下对太阳能热泵技术进行研究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青岛一个污水厂现有污泥中温厌氧发酵沼气热电联产系统,计算得出污泥高温厌氧发酵时相关数据,设计采取太阳能-高温水源热泵供热的方案补充热量,对污泥高温厌氧发酵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污泥高温厌氧发酵系统较污泥中温厌氧发酵系统产气量多,净发电量大,系统需热负荷大;2)采用沼气+太阳能供热系统为污泥供热,可充分利用太阳能以及回收中水热能,加热循环水,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量;3)污泥高温厌氧发酵系统与污泥中温厌氧发酵系统相比,年电费收益略小,环境效益较大。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辅助热泵综合就仓干燥系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由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泵和翻粮机组成的太阳能辅助热泵就仓干燥系统,用于粮食就仓干燥.对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平均热效率达到63%,热泵性能系数达到5.4,联合系统能够提供充足、稳定的热量,并且干燥效果明显、干燥时间短、耗电量小、干燥均匀性好.应用该系统可安全、节能、有效地降低仓储玉米含水率.  相似文献   

9.
以某生态温室空调工程为例,探讨了此类建筑的节能方式,论述了水环热泵的技术特性.同时,介绍了一种节能效果显著,可灵活运用于不同环境及使用条件的太阳能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该系统夏季采用水帘风机,独立分区降低空调负荷;冬季采用蓄水池、太阳能热水器,通过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达到降低电耗的目的.该系统作为环保、节能的新型设计,符合我国提倡的发展可持续、节能、环保空调的方针.  相似文献   

10.
刘杰  万鹏  王军  郭炜 《中国沼气》2019,(2):57-61
文章依据青岛某污水厂现有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沼气热电联产系统,计算得出污泥高温厌氧消化下相关数据,设计采用吸收式热泵-高温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供热,并对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结论: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系统比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系统产气量多,净发电量大,系统需热量大;采用吸收式热泵-高温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为污泥供热,可充分回收发电机组烟气热能和中水热能,提高一次能源使用率;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系统与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系统相比,年电费收益较小,环境效益大。  相似文献   

11.
寒冷地区现代温室加温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尤其是夜间),要实现温室的越冬生产必须进行加温。传统的加温系统主要有热水加热、热风加热和电加热,随着加温系统和设备的不断发展,现代又出现了地源热泵技术、温室地下蓄热加温技术、太阳能辅助技术和空气源热泵技术等新型的加温设备及系统,为现代化温室在加热保温、冬季生产、能源节约和清洁能源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些设备的应用不但提高了温室的保温效率,而且使得温室在反季节生产中发挥了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地源热泵沼气池加热系统集热面积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集中供气型沼气工程加温需求和地源热泵式系统存在地下侧土壤温度回补问题,提出了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式沼气池加热系统(ISGSHPS),并从经济和环保两方面将该系统与地源热泵和电热膜加热系统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系统的最优太阳能集热面积。结果表明:最优集热面积主要与每年总加热时间、电价有关。系统最经济加热时间段为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在电价低于0.5元/(kW.h)时,ISGSHPS不如单独的地源热泵系统经济;在电价0.5~1.0元/(kW.h)和高于1.0元/(kW.h)时,ISGSHPS的最优集热面积分别为24 m2和32 m2。目前,最合理的太阳能投资面积为24 m2,生命周期为20年的ISGSHPS相对地源热泵和电热膜系统总节约费用分别为10 830元和59 244元,CO2减排量约为74 t和266 t,有较大的投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TRNSYS软件对太阳能-地源热泵式沼气工程加温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得出该系统某一典型天和全年能量利用效果:在冬季最冷的典型一天,总供热包括热泵耗电量、水泵耗电量、地埋管和集热器总集热量共225.52 MJ/d;总耗热包括沼气池维护结构散热和加温料液负荷共208.57 MJ/d。除去无供热效果的水泵耗电部分,能量输入和沼气池热负荷基本趋于平衡;系统全年共消耗热量46 657.32 MJ,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地热能)提供74%;其中,太阳能热利用贡献63%,地热能贡献37%,表明该加温系统可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系统全年向地下蓄热总量为7 630.99 MJ,吸热总量为12 954.81 MJ,蓄热量虽不能完全满足供热量的需求,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壤的冷热失衡。  相似文献   

14.
面对我国环境污染和大气防治的严峻形势,在农产品产地干燥方面,空气源热泵干燥技术和设备开始逐步取代燃煤式热风烘房。简述了热泵干燥技术的工作原理,根据我国热泵干燥技术和设备应用于农产品产后处理的技术特点,分为热泵加热干燥设备和热泵除湿干燥设备。分析了热泵干燥技术应用于农产品产后处理的优缺点和推广优势,并就热泵干燥技术产地应用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空气源热泵干燥技术和设备由于节能环保等优点,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寒区沼气发酵地源热泵增温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黑龙江省鸡西市兰岭乡大型沼气工程的增温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配料池、厌氧反应器加热量的计算,确定增温系统的供热负荷.并以此来选择合适的地下水源热泵机组.同时,对增温系统运行参数进行了周期为33h的测试,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源热泵为沼气工程增温,不仅能保证沼气工程在北方冬季正常运行,还体现出了沼气增温系统的高效节能性.  相似文献   

16.
李胜  王国强  刘娜  齐新洲  王彦 《农业工程》2020,10(10):16-18
在冬季严寒地区,日光温室采暖费用是决定温室运行成本的重要因素。讨论成本较低的热风炉加温系统和水暖炉加温系统的温室加温技术特点,并将两种技术相结合,研制了热风水暖一体炉加温系统。该系统较好地利用了炉内燃烧热量,并设计了多种供暖散热形式,扩大供暖面积,提高棚内温度,为日光温室冬季加温技术与装备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17.
吸收式热泵在农村的节能应用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吸收式热泵具有节能与环保作用 ,目前 ,世界上大部分热泵用于住宅和商用建筑的供热、通风 ,农业用途的吸收式热泵数量很少。本文提出了吸收式热泵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应用设想 ,根据热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分析了吸收式热泵的余热经济性 ,为今后农村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指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现有烘干房远离农产品产地导致其使用率低,未干燥的农特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易损坏的问题,提出一种可随货车移动、能独立运行的由汽油发电机驱动的热泵干燥系统.为研究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建立热泵机组模型、制冷剂充注量模型、物料干燥模型,编写汽油发电机驱动的热泵干燥系统模拟程序,对系统制热性能进行仿真计算.结果 表明:通过控制阀...  相似文献   

19.
Four greenhouse heating systems were compar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 in seven European locations: a conventional fossil-fuel system and three hybrid systems, in which part of the heating demand was covered by solar collectors, a heat pump and a cogeneration system, respectively. Flat solar collectors were found to be of no interest for greenhouse heating. There were possibilities of economic feasibility for heat pumps in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with electricity/fuel-price ratios (when buying electricity from the grid) of between 2·1 and 3·0 (or lower). Cogeneration systems were found to have the best possibilities, especially in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with electricity/fuel-price ratios (when selling electricity to the grid) of between 2·3 and 3 (or higher). Heat storage improved the econo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cogeneration systems: life-cycle costs decreased by about 4%. The electricity/fuel-price ratios are calculated with the prices of electricity and fuel which give the same amount of ener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