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T优5537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院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用不育系T55A与蜀恢537配组育成的中熟偏迟三系杂交水稻组合,2002年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5年晚造至2007年早造该组合在粤西的湛江、茂名等地累计种植面积达2万hm^2,一般产量9.00-9.75t/hm^2,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较好,适于粤西地区作早、晚稻栽培。总结了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T优5537系福建农林大学选配而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丰产稳产,抗稻瘟病,较汕优63增产4.05%~8.98%,平均单产约7.34t/hm^2。2002年引种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岭头乡栽培试种结果:平均单产7.86t/hm^2,最高单产8.01t/hm^2。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以适宜抽穗扬花期确定播种期;稀播种、培育适龄带蘖壮秧;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配方施肥;科学水层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鼠害。  相似文献   

3.
T优5537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培清 《杂交水稻》2005,20(2):27-28
2002-2004年在福建尤溪、松溪和泰宁制种T优5537共111.6 hm2,平均单产2.95 t/hm2,最高单产4.95 t/hm2.初步掌握了新组合T优5537双亲特性及作早稻、中稻和烟后稻制种的特点,提出了高产制种的相应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T优5570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共同选育而成的中晚稻新组合,亲本来源为T55A/明恢70,200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高产稳产抗病水稻新组合T优5537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针对龙特甫A具有配合力好、杂交率高、制种产量高,但育性不稳定的特性,选用具有互补性状的地谷B、珍汕97B与龙特甫B进行复合杂交 ,后代根据育种目标选株与珍汕97A我并经多代回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且基本保留龙特甫A优良特性的新不育系T55A。用其与抗稻瘟病性强的恢复系蜀恢537配制成的杂交稻新组合T优5537具有高效、稳产、稻瘟病性强等特性,于2002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新组合T优551高产制种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杂交水稻新品种T优551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遗传育种研究室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针对龙特甫A育性不稳定性这一特性,采用遗传改良技术育成的三系不育系T55A与晚R-1进行杂交,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了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重点介绍了T优551亲本的特征特性及其组合的制种技术,为加速T优551 育种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改良三系不育系入手,利用复合杂交和回交技术育成优质不育系T78A,T78A与早恢89配制的组合T优7889,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2001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T优158是福建省龙岩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用不育系T55A与恢复系龙恢15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5 d左右,比对照汕优63短2~3 d.该组合群体整齐,分蘖力强,丰产性较好,后期转色好,中抗稻瘟病.2008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区域审定.  相似文献   

9.
T两优164是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旺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T108S与明恢164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T两优164制种亲本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新组合T优89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优898(原名T优55898)系用不育系T55A与恢复系武恢898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1d左右,比对照汕优63迟熟1d。该组合群体整齐,分蘖力强,丰产性较好,高产稳产,后期转色好。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T优551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采用不育系T55A与强恢复系晚R-1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04年4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2003年晚季在顺昌县试种表现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等特性。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2020,(1):96-97
T两优164是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旺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两系不育系T108S与恢复系明恢164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抗性好,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针对龙特甫A育性不稳定的缺点进行遗传改良,育成了基本上继承了龙特甫A优良特性,但不育性稳定性比其好的新不育系T55A。用它与强恢复系明恢70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T优5570具有特优组合的丰产、稳产和适应性强等特性,并且杂种纯度高,2002年1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两优1019 品种来源:SE21与明恢1019配制而成.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针对特A育性不稳定而进行遗传改良育成的新不育系T55A,其农艺性状、异交特性和配合力与特A相近;分期播种试验结果,T55A镜检可染花粉率不超过0O.1%,而特A8期中有5期可染花粉率超过5%;制种实践表明,T优158的种子纯度比特优158平均高3.7个百分点,T优898的种子纯度比特优898平均高2.8个百分点。利用T55A已配组育成了T优5537、T优5570、T优551、T优55898、T55优627、T优158等6个杂交水稻新组合,这些组合已相继通过了国家或省级审定。目前T55系列组合已成为福建省龙岩市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6.
T优272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用T98A与华恢272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T优272在永州零陵春制父母本的特征特性和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新组合T优109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优109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用T98A与湘选恢109测交选育而成的一季杂交晚稻新组合,具有穗大粒多、丰产稳产、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从地谷B/珍汕97B//龙特甫B复交后代中,选育出株叶形态好,柱头外露率高,品质优,生育期较迟的株系,与珍汕97A连续多代回交,育成育性稳定、配合力强、米质优的水稻不育系T80A,于2000年通过福建省科技厅技术鉴定.以T80A与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强恢复系明恢86配制成的三系杂交稻组合新组合T优8086具有米质优、早熟、高产等特点,已于2004年7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福建省顺昌县2002~2003年引进该品种并在水南、际会、埔上、大平、洋口、元坑等乡镇试种,两年均表现高产、稳产等特点.现将T优8086的主要特征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五丰优T025(五丰A/昌恢T025)系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采用广东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选育的五丰A与自选的新大穗型优质恢复系T025(B065/R651/R402)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晚籼新组合。2008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08013),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0024)。2009年起成为萍乡双季晚稻的主推品种,生产中表现出熟期适宜、抗性好、高产稳产等特点,2010年起开始应用双季抛秧栽培技术,均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20.
T优109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利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不育系T98A与自育恢复系湘选恢109配组育成的一季晚籼三系杂交稻组合。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稻2007037;被列为2008年度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