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嘉湖平原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化肥、农药大量施用与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或堆放是造成杭嘉湖平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污染,作者认为实行精确合理施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从根本上解决杭嘉湖平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吴玉卫  蔡祖仁 《土壤学报》1996,33(2):158-165
对抗嘉平原81个土样进行了孢粉和微古测定,其中有孢粉组合的样品49个,检出有孔虫的样品13个,按此划分为河口海湾相、泻湖相、湖沼相、平原河流相四大母质类型。并分析了全新世中期以来的平原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3.
章明奎  厉仁安 《土壤》1996,28(5):274-276,279
研究了浙江省杭嘉湖平原泥垫旱耕人为土的成土特点和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及理化性质。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的诊断标准,可把该区泥垫旱耕人为土归为普通的泥垫旱耕人为土亚类。  相似文献   

4.
毛果苔草湿地开垦后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垂直分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湿地及其开垦后的农田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湿地开垦前后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差异及垂直分异。结果表明 ,毛果苔草湿地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要远高于农田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 (土壤表层 K元素除外 ) ,其中 ,全 N含量相差 2 0多倍 ;毛果苔草湿地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垂直分异显著 ,都在 4 0 %以上 ,其中全 N含量的变异系数最高 ,达到 81.32 % ,而农田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垂直分异不太显著 ,都在 2 4 %以下 ,主要受水分条件和有机质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矿山复垦土壤营养元素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抚顺煤矿地处中纬地带 ,属典型的中温带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 ,近十年来年平均气温为 4~ 7℃ ;年均降雨量为 80 0mm以上 ;区域地层自下而上为远古代花岗片麻岩层 ,中生代白垩系紫色页岩及砂页岩层 ,新生代第三纪含煤层 ,最上部为新生代第四纪冲积层 ;地带性土壤为棕壤 ,隐域性  相似文献   

6.
对经长期填埋后已稳定化的垃圾进行开采和资源化利用,能增加现有填埋场库容,对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紧张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以一个已运行10a以上的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对已填埋6、8、10a的矿化垃圾中一些植物大量营养元素的剖面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矿化垃圾中氮、磷、钾养分的浓度总和已达到国家有机肥养分含量标准,有机质含量也明显高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植物养分供应的角度看,矿化垃圾可具有资源化利用的价值;(2)矿化垃圾中养分主要以氮素为主,磷、钾营养元素的总量较低,但速效态含量相对较高;(3)不同填埋深度的矿化垃圾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大部分在填埋8~10a后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受矿化垃圾组成成分复杂性的影响,部分形态营养元素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珠海城郊新建开发区南屏科技工业园区为例,通过 5 个土壤剖面采样与室内分析测定,研究了工业园区建设期间景观突变对土壤环境特征垂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H 值和重金属元素 As、Hg、Cu、Pb的含量垂直变化明显,并且随剖面样点的不同,变化情况有较大差异。剖面 SP-A 和 SP-E 上层呈酸性,下层呈强碱性;As、Hg、Cu 含量垂直变化相似,5 个剖面均呈上低下高趋势;而 SP-A、SP-B 和 SP-C 3 个剖面土样 Pb 的含量,上层明显高于下层;有机污染物六六六与 DDT 在各剖面土样中均可检出,平均含量分别为 9.77 × 10-3mg/kg、8.09 × 10-3 mg/kg,但垂直变化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试验结合15 N同位素示踪,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浙江省杭嘉湖平原稻田氮素利用率及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150kg/hm2基础上,加施有机肥3 000kg/hm2,稻谷增产9.8%~17.7%,氮素利用率达到47.9%,比单施化肥提高4.8%。而在施氮量210kg/hm2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稻谷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均呈下降趋势。硝态氮是稻田土壤氮素损失的主要形式,施用有机肥能有效地降低氮素损失率。在施氮量150kg/hm2基础上配施有机肥,氮素通过田间径流的流失率由0.85%降至0.70%,氮素通过渗漏水损失率由1.29%降至0.96%;施氮量达到210kg/hm2后,施用有机肥对减少氮素流失的效果不明显。综合考虑试验点土壤特性、施肥目标产量以及对农田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建议以每1hm2施用纯氮150kg、配施3 000kg有机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水资源紧缺地区多年生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采用中子仪测定法,于2002-2006年对宁夏自治区固原市上黄生态试验站人工柠条林地(生长季4-10月)的土壤水分进行了监测。并应用隔室分析法建立了土壤水分垂直变化模型,对柠条林地土壤水分实测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参数取值特定的条件下,模型可表达试区内不同降雨条件下柠条人工林下的土壤水分垂直变化,拟合优度R2符合统计学要求,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浙北嘉兴平原几种稻田土壤肥力的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兆登  张益农 《土壤》1990,22(1):12-16
本文是针对浙北嘉兴平原地区特点,筛选出适宜该地区土壤的12个可测指标,通过相关矩阵统计、主组元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加以综合归类,把该地区几种土壤划分为高肥力型、稳肥力型、低肥力型三种。并相应提出高肥力型土壤要重视投入和产出的平衡,以保持土壤肥力。稳肥力型土壤要重视土壤物理性状的调节,以充分发挥土壤潜在肥力。低肥力型土壤要针对存在的障碍因子,采取水利、农业等综合措施,重点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以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1982~1955年四川盆周21个山地剖面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盆周山地逆温规律,指出山地逆温使山地某些气候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出现非线性变化。掌握这些变化特点对认识山地气候分布规律及其对农业的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南平原稻田灌排水系统中氮磷平衡状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静  王德建  王灿 《土壤学报》2008,45(4):657-662
应用大型原状模拟土柱,对苏南平原典型稻田灌排水系统中,养分的输入输出平衡状况进行定位监测和分析。初步结果表明:稻田生态系统每季水分消耗量在890~1 320 mm之间。稻田能净化灌溉水中养分,不同施肥处理稻田对NH4+-N、NO3--N和TP的净化量分别为10.7~12.3、6.8~9.2和-1.2~2.0kg hm-2。稻田养分淋溶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养分净化量与化肥用量之间没有很好的相关性,秸秆对养分净化量的影响不明显,而猪粪明显降低了稻田养分净化量,甚至成为周围水体磷素污染源。稻田对灌溉水中的NH4+-N在整个水稻生长期间均起到净化作用,对NO3--N在水稻生长初期有淋溶风险,而对TP,除了猪粪处理,稻田均呈现出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典型黑土区天然次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0~200cm土层范围内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等指标的测定、计算和分析,旨在对未经开垦干扰黑土土壤酶活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受干扰黑土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分别在6.88~10.71ml/(g土·20min)、7.37~45.92μg/(g土·24h)、3.06~3.59ml/(g土·24h)、0.28~2.28mg/(g土·24h)、3.65~9.77mg/(g土·24h)之间变化,其中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及蔗糖酶在60~80cm土层时显著高于其上下两层。研究结果可为探讨黑土质量的演变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植被恢复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冀东平原水稻土壤氮、磷、钾、锌、硼等大量和微量元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阐明了养分限制因子,提出了增产措施。按照NY/T 497—2002《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采用田间小区肥料试验方法,对氮、磷、钾、铜、铁、锰、锌、硼、钼九种营养元素进行缺素对比,找出限制因子。施用氮肥比对照增产明显,产量差异极显著,说明氮肥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除氮肥外,其他肥料作用与全素比较差异不显著,说明还不是限制因子;缺氮处理与对照比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在氮素缺失情况下,其他肥料综合作用不明显。通过对水稻营养元素限制因子的研究,初步了解了水稻生产中各种营养元素对产量的影响,为今后水稻科学施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长寿湖水库沉积物有机碳的垂直变化特征,采用重力采样器采集水库沉积泥沙,测定了沉积物样品的容重、颗粒组成、总有机碳(TOC)等。结果表明:自1956年水库建成后,长寿湖水库采样点沉积物的厚度为92cm,年均沉积深度为1.59cm。沉积物颗粒粒径随深度减小呈现出先变细,再变粗,表层变细的变化趋势。沉积物中TOC平均含量为14.14g/kg,从建库开始,采样点沉积物中TOC的含量变化趋势是先减小;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土地利用发生较大变化,如退耕还林、城市化进程加快等,特别是水面上肥水网箱养鱼等活动,使沉积物中TOC含量逐渐增加;在2004年长寿湖水库全面禁止肥水养鱼后,TOC含量逐渐减小。研究长寿湖水库沉积物有机碳的垂直变化,对认识水库沉积物物理性质、沉积历史及沉积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皇甫川流域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内蒙古皇甫川流域,利用凋落物样袋分解法对不同植被类型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杨树叶、油松针叶和禾草3种植被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随凋落物失重率的增高而降低,其中一部分营养元素回归土壤后,使凋落物样袋下相对应土层的营养元素含量提高;凋落物分解对恢复、补充和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同利用年限蔬菜温室土壤性质垂直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摸清温室土壤性质的垂直变化与蔬菜作物生长的关系,采取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利用年限温室土壤的主要肥力指标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蔬菜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硝酸盐含量与利用年限呈正相关.温室土壤全盐含量自上而下呈现出高-次高-低-中的变化规律,盐分主要集中在根系密集的0-40cm土层;耕层土壤全盐量变幅在1.3~5.7g/kg之间,平均为3.2g/kg,属重度盐害.中度盐害程度以上(总盐>2.0g/kg)的占调查对象的75%,全剖面中,随着土层的下移,盐害程度逐渐降低.耕层pH均值7.96,与对照相比,下降0.61个单位.60-80cm的土层pH均值8.3,呈碱性,与对照相比,平均下降0.27个单位,温室土壤0-80cm内pH值呈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一定的“弱酸化”现象.耕层土壤硝酸盐平均高达63.3mg/kg,是对照的5.5倍,60-80cm土层硝酸盐则是对照的6.8倍.全土壤剖面硝酸盐淋洗现象明显.除特殊的温室环境影响外,主要归因于有机肥用量少,过量或偏施化肥,常年连作,不合理灌排等.  相似文献   

18.
王斌  孙健  张建民  杨筠文 《土壤》2011,43(5):850-853
2008年对宁波平原水稻土的有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年来宁波平原水稻上有机质含量有了很大变化,从1958年第一次土壤普查时的27.8 g/kg,上升到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55.3 g/kg,增加了98.g%.但到2008年下降到48.37g/kg.下降了12.5%,达显著水平.本文探讨了近28年来宁波平...  相似文献   

19.
施肥结构对砂质潮土中微量营养元素空间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长期定位施肥试验 ,分析了不同施肥结构对砂质潮土交换性钙、镁及有效硫、锌、锰、铜、铁等在 0~ 1 2 0cm土体中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磷肥明显提高土壤交换性钙的含量 ,而有机肥与氮肥对土壤钙含量无明显影响 .但有机肥显著增加土壤交换性镁含量 ,各层镁含量与有机肥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磷肥同样对土壤镁有提高作用 ,但氮肥无论是否与有机肥配施均降低了土壤各层交换性镁含量 .土壤 0~ 4 0cm有效锌、锰、铁均随有机肥增加而增加 ,并与有机肥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化肥无论是否与有机肥配施均降低土壤有效锌含量 ,但却增加了有效铁含量 .氮肥单施降低土壤有效锰含量 .在无有机肥情况下 ,施磷提高土壤有效铁含量 ,而在施有机肥条件下磷肥则降低耕层有效铁含量 .磷肥只在单施化肥时增加土壤有效锰含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不同肥力土壤团聚体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以我国东部3种地带性土壤(黑土、棕壤和红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其全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各营养元素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呈地带性分布。由北向南,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全镁的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全铁、全铝的变化趋势则相反;施用有机肥能明显增加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无论哪个粒级的微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呈北高南低的趋势;钾素的变化呈北高南低分布。除了硅素外,其余营养元素在〈2μm粒级内富集。对于不同肥力的土壤而言,各营养元素在高肥力土壤中含量较高;在不同肥力的各级团聚体中,也是主要分布在〈2μm粒级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