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代明江  冯胜 《植物医生》2011,24(2):37-39
宁南县水稻种植面积达2667hm2,水稻稻曲病常年发病面积2000hm2,病穗率1%~25%,病粒率达1%~8%,最高达35%,每年因稻曲病损失水稻达100万kg,对水稻生产造成较大损失。稻曲病造成稻米品质下降,影响稻米的食口性和商品性。宁南县过去大面积推广使用井冈霉素防治稻曲病,由于长期单一使用,病害产生了抗性,防治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2.
Bt作物自1996年开始进入生产种植,到2004年已有9个国家种植转Bt玉米和棉花,面积超过2 200万hm2.其中美国的种植面积约占全世界的57%.最近几年利用Bt作物防治玉米和棉花害虫的国家数量不断上升,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展较快.另外,转Bt水稻被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中国商业化种植.中国批准种植Bt水稻将深刻影响其在亚洲的接受程度.故多数人认为利用转Bt作物进行害虫治理今后还会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3年灵川县晚稻稻瘿蚊、二化螟大发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阳文军 《广西植保》2004,17(1):35-36
灵川县水稻病虫观察区位于灵川县灵川镇石子岭村 ,地理位置为北纬 2 5°2 5′,东经 1 1 0°1 9′,海拔1 68.2 m,地域较平坦 ,水田面积约 30 hm2 ,旱地面积 1 7.67hm2 ,为早稻—中稻—晚稻混栽区 ,在其周围为 66.67hm2 左右的连片水稻种植区域。石子岭村2 0 0 3年早稻种植面积为 1 6.93hm2 ,占全年水稻种植面积的 40 .3% ,中稻面积为 1 2 .33hm2 ,占 2 9.3% ,晚稻面积为 1 2 .8hm2 ,占 30 .4% ,中稻种植面积占的比例较大。1 发生为害情况   2 0 0 3年晚稻期间 ,石子岭村稻瘿蚊及二化螟发生普遍而严重。 9月中旬调查晚稻稻瘿蚊发生为害情况…  相似文献   

4.
黄光辉  卢瑶  姜宏 《植物医生》2003,16(4):8-10
六盘水市位于云贵高原 2省接壤地段 ,全市海拔起伏较大 ,最低处 6 0 0多m ,最高峰 2 90 0多m ,全市水稻种植面积 2 .2万hm2 ,80 %分布在海拔 12 0 0~15 0 0m ,其中杂交水稻种植面积 1.2万hm2 ,常规稻种植面积约 1万hm2 ,杂交水稻主要种植金优系列、汕优系列、岗优系列、威优系列和K优系列等 ,常规稻主要种植云粳、楚粳、合系、大白稻和金麻粘等。2 0 0 2年 8月中旬全市出现了连续 10多天的秋风秋雨天气 ,造成了全市各种病害的大面积发生 ,发生面积达 2 .1万hm2 次 ,比 2 0 0 1年多 330 0hm2 次 ,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平均在 2 0 %左右。1…  相似文献   

5.
从IPM到EPM:水稻有害生物治理的中国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水稻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食,每年种植面积约0.286亿hm~2,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6%,总产量达1 800多亿kg,占粮食总产量的43%,对我国粮食的增产作用及贡献极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稻生产的丰欠盈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同时,我国农作物重大害虫中,水稻害虫占半数之多且多具迁飞性,其突发性给监测预警和防控治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水稻螟虫是孝感市水稻的主要害虫 ,在 5 0年代~ 80年代二化螟、三化螟种群交替上升 ,进入 90年代中期 ,二化螟、三化螟在水稻混合暴发为害 ,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据统计 ,水稻螟虫每年发生面积约为 46万 hm2 ,防治面积 60万 hm2 ,挽回损失达80 0 0万 kg,实际损失 2 5 0 0万 kg。在螟虫的防治上虽然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但也出现了因长期单一使用化学农药等原因引起螟虫抗性上升状况 ,笔者总结 5 0年代以来螟虫的防治工作情况 ,粗略分析螟虫抗性上升的原因 ,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1  5 0年代以来水稻螟虫防治状况5 0年代以来 ,孝感市螟虫…  相似文献   

7.
阳文军 《广西植保》2006,19(2):28-29
灵川县位于湘桂走廊南端,处于水稻迁飞性害虫迁飞路径范围。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是灵川县水稻生产上的重大害虫。近年两虫年发生面积稳定保持在4·3~4·7万hm2次,占种植面积的160%~175%,发生程度为4~5级。2005年发生面积达5·2万hm2次,占种植面积的195%,发生程度达5(6)级。1发生特点1·1早稻稻飞虱(白背飞虱)初始虫源迁入期早,峰次多,虫量大,第2代发生量偏大。灯下始见期为4月7日,比去年迟1d,比常年早6d,为偏早年份。5月份出现3次较大的迁入峰,比常年多1次。5月下旬中期第2代田间加权平均虫口密度为1 393·3头/百丛,比去年同期高19…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在转 Bt基因抗虫作物的研究和应用上已取得重大进展 ,其中 Bt抗虫棉已在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进入商品化应用阶段 ,近年来种植面积增长很快 ,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 997年下半年 ,我国农业部分别批准了孟山都公司申报的保铃棉○R在河北省商业化生产和 Bt玉米在我国多省份的田间种植。其中保铃棉 ○R已由河北省定名为新棉 33B,1 998年在全省实际种植了近 1 0万 hm2 ,1 999年的种植面积已达 1 5万 hm2 。我国自主研制的 Bt抗虫棉也于 1 998年开始商品化应用 ,当年种植面积即达 1 0万 hm2以上 ,1 999年推广总面积…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 ,由于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 ,我市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上升 ,今年已达到 2 2 .4万 hm2 ,其中早稻 7万 hm2 ,中稻 6.5万 hm2 ,晚稻 8.8万 hm2 ,占整个水稻种植面积的 70 %以上 ,因此优质稻的病虫发生特点也就是我市 2 0 0 1年水稻病虫的发生特点。但随着水稻优良品种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 ,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和规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 0 0 1年又受到百年未遇干旱的影响 ,其特点更值得研究 ,现就具体情况作如下研究分析。1 优质稻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1 .1 总的发生特点今年我市优质水稻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五虫三病 ,即二化螟、三化螟…  相似文献   

10.
松滋市直播稻杂草发生特点与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滋市常年种植水稻4.4万hm2,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水稻移栽面积逐年减少,已从2000年的4.5万 hm2减少到2008年的2.5万 hm2.水稻直播面积迅速增加,2008年已达 1.9万 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43.2%,2009年直播面积还会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1.
1 发生为害概况 小麦蚜虫是漯河市郾城区麦田的主要害虫,基本上每2年严重发生1次.尤其是2007年小麦蚜虫在全区大发生.发生特点是发生早,来势猛,发生面积大,虫口密度高,防治次数多,投入成本高,是近10年来少见.全区发生面积2.6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5%以上.据调查,平均百株蚜量1 200余头.高密点达30 000多头.平均防治蚜虫次数4次.多的防治6次.平均667 m2防治投入60余元,高的达150元以上.由于蚜虫发生量大,各村都出现了成片被蚜虫为害致死的麦田,有的因防治不及时,小麦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张小燕 《广西植保》2006,19(4):34-35
稻飞虱是钦北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以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为主,近年来,稻飞虱发生日趋严重,而且有提前发生为害的趋势,2005年由于虫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钦北区第2代稻飞虱局部大发生,发生早、面积大、数量多,为近年来所少见。通过对其局部大发生原因的分析,可为今后的测报和防治提供依据。1发生特点1·1发生范围广,受害面积大2005年钦北区第2代稻飞虱发生程度3(4)级,发生面积为9 300hm2,同比增16·7%,比前5a的平均值增22·8%,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52·9%,同比增32·3%,比前5a的平均值增41·1%;虽经大力防治,防治面积达8 000hm2,为害损失基本…  相似文献   

13.
至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八年增产,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植保工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初步统计,2011年全国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重大病虫害的累计发生面积达2.29亿hm2、累计防治面积超过2.86亿hm2次.其中水稻重大病虫害累计发生0.95亿hm2次以上,防治约1.52亿hm2次.小麦重大病虫害累计发生约0.58亿hm2次,防治0.69亿hm2次.玉米重大病虫害累计发生0.7亿hm2次以上,防治约0.61亿hm2次.植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总体部署,克服不利因素,采取各项措施确保粮食丰收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广了小麦"一喷三防"、水稻"两迁"害虫防控等关键技术,继续推进农药安全使用,为粮食生产的及时控害、减少损失和保障丰收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下对我国201 1年农药市场的概况做一介绍,并对2012年进行展望,预测新一年农药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抗虫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害是制约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全球每年因施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农业害虫的费用高达10 0亿美元 ,即使如此 ,每年虫害损失仍占农作物总产量的 14% ,价值达数千亿美元。在我国 ,因虫害水稻减产在 10 %以上 ,小麦减产近 2 0 % ,棉花减产在30 %以上 ;每年造成的损失达 60~ 10 0亿元。化学杀虫剂能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巨大浪费、低效率 (指到达靶标部位的比例 )、不可接受的环境后果 ,比如食物链污染、水资源污染、食物中的药物残留 ,从而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的非持续发展。微生物杀虫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化学杀虫剂的缺点 ,但很难同时管理…  相似文献   

15.
<正>咸宁市水稻种植面积148.01千hm2,其中:早稻41.46千hm2,中稻64.43千hm2,晚稻42.12千hm2。稻飞虱是我市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2014年我市稻飞虱发生面积174.13千hm2,防治面积271.93千hm2,挽回损失37 001.82千kg。1稻飞虱发生特点1.1稻飞虱常年发生特点1.1.1稻飞虱的发生与水稻种植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啤酒花是新疆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之一.每年种植面积在5 300 hm2左右.昌吉地区是新疆啤酒花生产的主要基地,种植面积占全区的30.5%.啤酒花种植过程中由于害螨为害不仅降低啤酒花成品品质.还造成产量损失达30%左右.由于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螨,在2002年还造成1批出口干啤酒花因为农药超标而被当场烧毁,损失严重.为此,昌吉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研究探索高效、安全、环保的新型生物防治技术,于2005年从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引进了捕食螨--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cucumeris(udemans)]控制啤酒花田害螨.通过几年来的应用示范,初步掌握了使用方法,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发展壮大天门市稻米产业链,对稻米重点企业进行了调研.2020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约7.33万hm2,产量达60万t;全市推广"双水双绿"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稻米加工企业达27家,水稻生产新型经营主体836家,稻米企业品牌18个,稻米品牌126个.作者指出了天门稻米产业链中存在的品牌多而杂、没能形成特色和规模、缺乏营销平...  相似文献   

18.
石广智 《广西植保》2001,14(4):27-28
水稻三化螟是以幼虫钻蛀到稻株体内为害 ,造成枯心或白穗 ,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天等 2 0 0 0年三化螟在水稻上大发生 ,发生面积 0 .98万 hm2 ,占种植面积的 61 .6% ,比 1 999年多 0 .37万 hm2 ,是 1 985年以来发生程度最重 ,发生面积最大的一年。虽经防治后 ,仍损失粮食 2 5 .31万 kg,相当于 80 hm2 的粮田颗粒无收。现将其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如下。1 三化螟大发生情况及特点1 .1 发生期推迟 测灯下成虫始见日为 4月 7日 ,比1 999年推迟 32 d,始盛日 4月 1 3日比 1 999年推迟 1 1 d。各代灯下成虫盛发期分别为 :越冬代 4月 1 3~ 1 9日…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发生原因分析及综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阳市常年种植水稻面积 2 .8万 hm2 ,二化螟、三化螟分别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 ,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作物品种、气候因素 ,以及防治规范化技术的差异 ,三化螟继 70年代之后 ,再次回升到猖獗为害 ,而二化螟的发生又居高不下 ,形成两螟同时大发生的局面。1 发生概况据历史资料分析 ,70年代 ,我市水稻生产以早稻、晚稻、中稻为主 ,二化螟仅为 1代大发生 ,2、3代为轻 ;三化螟猖獗为害 ,年度发生面积 6.7万hm2 ,三代平均 666.7m2 落卵量 2 37块 ,最高为 741块 ,平均被害率超过 1 .0 % ,高达 5 .3% ;1 995年前的 1 5年间是三化螟…  相似文献   

20.
容仁学 《广西植保》2000,13(4):32-33
柑桔粉虱 Dialeurodes citri (Ashmead)在恭城县于 1 998年 9月首先在莲花镇个别果园发现 ,其扩散为害极快 ,2 a内全县果园均有分布为害。 2 0 0 0年发生面积 1 .33万hm2 ,占种植面积的 82 .6 % ,已经成为恭城县水果生产上的一个主要害虫。恭城县种植的主要水果——月柿、柑、新会橙、沙田柚等均受到其为害。由于该虫为新发生的害虫 ,其发生发展规律尚不清楚 ,加上当地主要水果又是混合种植 ,各种栽培管理技术各不相同 ,给防治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笔者经过 2 a的观察 ,对其产卵习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以期为更有效地控制该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