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干旱浅山青杨插干覆膜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青海省东部干旱浅山地区进行青杨(Populus gathayana)插干覆膜造林试验,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调查对比得出:青杨覆膜造林经常规插干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高,生长量大,侧枝生物量显著增加,可提前一年郁闭成林,具有投入少,效益高,生长快的优点,建议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3.
针对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植被退化、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等问题,在祁连山东段北坡干旱山区开展了人工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整地方式、不同树种和不同造林地对造林成活率均有显著差异,不同整地方式中平均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鱼鳞坑整地、短水平阶整地、穴状整地;不同造林地处理中,弃耕地造林平均成活率明显高于荒山草地造林;各树种当年平均造林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柠条90.5%、青海云杉74.5%、沙棘71.17%、爬地柏70.83%、祁连圆柏41.67%,3a保存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柠条88.17%、沙棘65.83%、青海云杉63.33%、爬地柏49.5%、祁连圆柏27.5%。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民和县属干旱浅山地区,荒山造林的树种主要有柠条、沙棘、柽柳、青杨等抗旱树种。通过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s Kom)在民和县干旱浅山地区进行荒山造林试验,发现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干旱浅山地区利用甘蒙锦鸡儿进行荒山造林优于其他树种,可在全县生态建设造林工程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神池县属半干旱亚寒大陆性季风气候,山高坡陡,土壤瘠薄,降水量少,自然环境恶劣,造林成活率低,给造林绿化带来许多困难。为了以最简单的工序,最少的投入,选择最适宜山区的造林树种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拦蓄天然降水,提高造林成活率,该县把山杏作为当地抗旱造林的先锋树种,结合生产实践,先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造林季节,以不同整地方式、不同造林方式进行了造林试验。现将该试验简介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6.
提高楠竹实生苗造林成活率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不断深入 ,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将生态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 ,各地均将一些适宜本地生长且又具有本地特色的树种作为造林的主导树种给予优先发展推广。楠竹就是天柱县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中首选树种之一 ,为了提高楠竹造林质量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 ,现就如何提高楠竹实生苗造林成活率 ,讲几点技术措施。1 精细整地整地是关系到造林成活率高低的基础。在造林前提早一个月整好地并打穴回填表土 ,1个月后植苗造林 ,其造林成活率高于不整…  相似文献   

7.
提高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几年来对怀安县干旱阳坡的造林结果观察表明,对石质山地干旱阳坡造林采取抗旱造林技术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唯一途经。抗旱措施除选择耐干旱瘠薄树种外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容器苗造林及高吸水性保水剂等都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在黄土高原干旱年干旱地区,用高分子吸水剂与磷酸二氢钾、腐殖酸钠、黄腐酸钠、B_9配合,经对油松、白榆进行三年造林试验,表明油松采用Ⅰ_2、Ⅱ_3、Ⅳ_3C处理,白榆采用Ⅲ_3、Ⅰ_3、Ⅳ_(3C)、Ⅳ_(4D)处理效果好。施用吸水剂时,用量不宜超过3g/kg。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强化整地意识,着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适地适树,严把苗木质量关;正确选择造林季节,促使苗木正常生长;掌握栽植技术,切实保证造林质量;增强责任心,施工管理要到位;加强幼林管护,确保造林成果等六个方面介绍了提高石质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据生物新闻网2005年5月报道:根据美国德克萨斯州开展的研究,选择合适的造林季节和造林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松树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苗木冬眠期限与造林时间选择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林木树种冬眠期限不尽相同,苗木冬眠期结束早晚与春季造林时间选择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性因素。早春冬眠期结束较早的树种,适宜早期造林栽植,反之,则应推迟造林时间,最佳栽植时间为苗木冬眠结束前后1~5 d为宜。  相似文献   

12.
影响红松嫁接苗造林成活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选取不同立地条件进行红松嫁接苗造林试验,分析影响红松嫁接苗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除了嫁接苗质量问题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以外,造林地选择和造林质量也是制约造林成活率的主导因子;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才能保证红松嫁接苗有较高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干旱山区不同季节山杏造林后的生长情况调查分析,得出:秋季山杏截干深栽造林成活率达92.7%,比春季栽植成活率提高1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适合北方地区文冠果造林的技术体系,特选择整地深度、栽植时间、栽植密度3个因子开展研究,比较了不同因子处理下文冠果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北方地区文冠果造林前整地深度以30 cm左右为佳,春季栽植的效果比秋季栽植好,适宜的株行距为2 m×2 m,结实量为16841个·hm-2,种子产量为221.8 kg·hm-2。  相似文献   

15.
卢明革 《防护林科技》2019,(3):17-18,38
以葫芦岛盐质海岸为对象,开展了距海岸不同距离大气含盐量与气象因子关系及其对不同树种造林成活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跟海岸距离的增大,大气含盐量呈减少趋势,而造林成活率呈增加态势,且针叶树高于阔叶树,筛选出侧柏、油松、火炬树、刺槐等为辽西海岸适生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6.
以达到出圃标准,且苗木径、高生长差异小的1年实生山杏苗为材料,通过5次重复,5个浸苗时间及起苗后不同晾晒时间处理的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苗木的吸水时间与造林成活率呈正相关,当苗木吸水在15~24h时,成活率可提高13.8~15.8个百分点;苗木起出后,在露天晾晒,对造林成活率影响较大,随着晾晒时间的延长,造林成活率下降的越严重。因此,造林前苗木浸泡15~24h,确保苗木本身有充足的水分,苗木在起苗、贮藏、运输及造林过程中,减少自身水分消耗,是保障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杨树大苗、截干苗分别不同季节造林的效果调查,结果表明:秋季用杨树截干苗造林效果非常好,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减少病虫害,降低造林成本。效果最不理想的是春季和秋季用全株苗造林。  相似文献   

18.
根据造林检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工作实践,提出了造林绩效的概念。通过数学推算提出了造林绩效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际工作进行了验证,可以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辽西北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问题,选取抗旱能力较强的侧柏为供试树种,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分别采用常规植苗造林、覆膜造林及客土袋造林方法进行造林试验,当年入冬前调查成活率,3年后调查保存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客土袋造林方法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法,确定客土袋造林方法为最适合石质山地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0.
施用化肥对松树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胡炳堂,蔡宏明,肖齐绪关键词马尾松,湿地松,造林成活率,氮肥(尿素)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湿地松(PinuselliottiiEngelm)属主根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少树种,提高其造林成活率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