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红 《现代农业科技》2014,(13):273-274
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建立、健全预警信号发布机制,对政府和公众提前采取防御措施,有效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武汉中心气象台为例,通过对2013年预警信号发布情况、服务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中存在的不足,针对如何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精细化气象灾害预警短信息发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静  王宝香  张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47-14548
气象灾害预警短信依托先进的通信技术与气象资源自然成为了气象部门发布趋利避害、防灾减灾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全方位、全时空、快速反应的气象服务手段之一。目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较为频繁,不同用户群对接收信息内容、级别、灾害种类等要素要求各有不同,一般用户只要求接收对其能够达到影响的某一类或几类预警信息,或接收对本地造成影响的当地气象灾害预警短信息。因此,建立精细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以期为预警用户提供更及时、准确、实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3.
王昊宇 《安徽农学通报》2022,28(3):154-157,168
利用2018—202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全国范围内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类型占比前6位的分别是:雷电、大风、暴雨、大雾、道路结冰和高温,占气象预警信息总发布量的88%.(2)全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有着明显的时空差异;冬季道路结冰、大风和大雾预警发布量列前3位,夏季雷电、暴雨和高温预警发布量列前3位,春、秋季是过渡季节;(3)全国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中,红色预警占1.7%,橙色预警占17.4%,黄色预警占57.2%,蓝色预警占23.67%.红色预警列前6位的预警类型分别是暴雨、大雾、高温、森林火险、台风和暴雪,橙色预警列前6位的预警类型分别是高温、暴雨、大雾、雷电、冰雹和道路结冰.(4)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空特征符合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4.
朱国强  周慧  刘瑞琪  黄赛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10-15712,15718
基于GrADS、Delphi、WEB与SQLServer等技术,建立了湖南省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由预警发布提示、预警分媒体制作和预警查询统计三大模块组成;该系统平台网络终端拓扑包括业务数据库服务器、短信平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服务器和接受终端等。该系统具有提供不同用户权限控制、防汛号码的及时更新和有效性管理、组建专用预警通道、构建各运营商综合预警信息平台和进一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等功能。该系统的建立为湖南省的重大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GrADS、Delphi、WEB与SQLServer等技术,建立了湖南省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由预警发布提示,预警分媒体制作和预警查询统计三大模块组成;该系统平台网络终端拓扑包括业务数据库服务器,短信平台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服务器和接受终端等。该系统具有提供不同用户权限控制,防汛号码的及时更新和有效性管理,组建专用预警通道,构建各运营商综合预警信息平台和进一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等功能。该系统的建立为湖南省的重大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与国家气象中心预报系统开放实验室共同开发的基于Micaps网络化平台(简称WebMi-caps)开发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平台,根据省市县三级预警实际需求,开发了预警制作发布功能.基于WEB的省市县三级预警信号制作、发布与检验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利用JavaScript及HTML5实现预警信号的制作模块,通过现有的预警信号高速传真系统实现预警信号传真的快速发布,并集成ftp上传与notes的同步发布.预警信号制作、发布与检验一体化平台,实现了预警信号制作的规范化管理、精确化预警、快速化制作与发布,加快了现代气象业务的集约化与精确化的进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农业大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各种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巨大。2019年,全国各级预警发布机构利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14类和农业紧密相关的预警信息共13万条,其中大风、暴雨、高温类预警信息在发布数量上分列前三位,暴雨、高温类的红、橙色高级别预警信息数量相对较多,区县级发布预警条数最多,呈现明显属地化发布特点,对本地特色农业有着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寒潮(冷)、冰雹、霜冻、台风、暴雪、干旱、干热风、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呈现出很强的地域特点。本文对2019年与农业相关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情况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管道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付立武  贾韶辉  郭磊 《油气储运》2012,31(4):307-309,313,326,327
每年汛期是我国地质灾害的高发期,严重威胁我国上万公里管道及附属设备的运行安全。对管道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技术进行研究,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将预警分类及响应标准固化到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中,实现了预警信息的收集、发布、共享、通知的集成。同时通过多种传递方式,实现了灾害预警信息的直达传送,使基层单位的生产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所属企业的受灾害影响程度。以管道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实例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卫东  柳红 《农技服务》2014,(11):106+104
本文就基层气象台站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处理方法,以期提高预警发布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王华鹏 《农业灾害研究》2021,11(2):50-51,54
潍坊市气象灾害多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分布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当地的气象灾害情况.通过分析2011—2020年潍坊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数据发现,近10年预警发布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每年的6—8月是预警发布的高峰期,与潍坊市汛期时间吻合;雷电、大雾、大风是发布最多的3类预警;预警信息的高发地区在北部沿海县市区.针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吉林省靖宇县农业气象预警发布的现状,对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渠道、预警产品的本地化、预警文本的标准化、预警发布流程的规范化等几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9—2021年新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数据,运用分类统计、对比分析法得出了新疆常用11种气象灾害预警的发布频次、年际变化趋势以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发布量排前3的是雷电(10 255条)、大风(9 597条)、暴雨(2 271条);年均发布量为11 139条,且呈现逐年增多趋势;发布等级较多的是黄色和蓝色,分别占50.60%、35.03%;预警发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且空间分布与对应的区域气象灾害一致。通过分析全疆预警信号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极端气象灾害频发的地(州、市)建立相应的防御措施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是气象类灾害频发的省份之一,气象类灾害预警信息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发生灾害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气象类灾害预警信息数据,从预警信息的时空分布上得到如下结论:浙江省气象类灾害预警的高发期为每年的6月至9月,与浙江省汛期吻合。浙西北丘陵(杭州)和浙东沿海丘陵(台州)是浙江2个气象灾害风险预警高发地区;浙江发布的气象类灾害预警中暴雨和雷电预警最多,说明午后局地短时强天气过程是影响浙江的主要气象灾害;浙江省气象类预警主要存在3个高发时段,一是汛期14:00—17:00的暴雨、雷电预警高发时段,二是7—8月8:00—10:00的高温预警高发时段,三是春秋季5:00—6:00的大雾预警高发时段。自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以来,随着浙江省综合防灾减灾理念逐渐成熟,非气象类灾害的预警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气象灾害防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灾害的及时监测、准确预测是整个预警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气象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阿拉善盟气象灾害预警体制机制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指出阿拉善盟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防御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尤其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象灾害防御的部门合作、信息共享,特别是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后的应急响应和社会联动等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建设一套集约化、易管理、节省资源、稳定性强的分布式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短信发布平台。其依托辽宁省气象局广域网,以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数据库支撑,实现辽宁省、市、县3级气象部门均能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决策气象信息服务中的实时信息(降水量资料、实况资料等)通过统一的绿色短信渠道灵活、直接、及时提供给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托新兴县气象台发布的2016年前汛期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相关资料,分析预警信息发布情况,归纳指出在发布工作中存在山区县局预报能力有限、局地强天气困扰预警信号发布、公众接收预警短信较迟等问题,并结合实际,建议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应建立健全与毗邻区域气象灾害联防联动机制、逐步推进区域气象自动站改造升级、着眼防灾减灾科学发布预警信息、充分发挥基层气象力量和综合利用发布渠道形成强大预警合力等建议,以期进一步做好山区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减少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5—2018年福建9个地市和省级预警信号发布等资料,运用分类统计等方法,得出了近4年各类预警信号发布频次,利用GIS发布频率较高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空间分布图,对其发布特点进行分析。资料表明:台风、暴雨、雷电、霜冻、大雾、高温是福建发布频次最高的预警信号,预警分布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的内陆地区,针对预警信号发布工作目前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加强预警信号发布工作的对策,旨在进一步增强气象预警能力,提高气象预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城市灾害以气象灾害居多,其主体及衍生灾害约占城市灾害总数的80%。气象灾害的特点较为鲜明,除具备延缓性、不易察觉性、危险性等特点外还具备季节性、连锁性、密集性、社会性等特点。在城市防害体系中气象灾害预警是非常重要的防害举措,预警方案不同于气象预报,气象预报的功能多以信息预报见长,而预警方案则相当于防害指令,其重要作用显而易见。近些年,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引入数字城市概念,即将气象灾害警报与信息网络互联,这不仅是完善城市防害体系的新机遇,同时其面临的挑战亦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9.
运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2018年朝阳地区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特点。2018年辽西朝阳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冰雹、大风、干旱、高温、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统计分析2015—2018年预警信号发布情况,各类预警信号均有增加的趋势,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率在增加。  相似文献   

20.
赤峰是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一个农牧业市,随着气候变化的逐年加快,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也逐年加大,气象条件变化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非常有必要将各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行整理,并主动向社会发布,有关部门针对相关的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这也是气象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结合赤峰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一套功能完备、反应灵敏、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气象预警信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