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掌叶覆盆子栽培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种栽培的野生掌叶覆盆子栽培性状的观察结果表明,掌叶覆盆子在植株性状,结实率,果实大小,单株产量等方面个体间差异极大。其中浅宽裂叶类型的掌叶覆盆子各主要经济性状和营养成分均明显优于深狭裂叶类型的掌叶覆盆子。作者认为掌叶覆盆子适合驯化栽培,野生种群有很大的选优潜力。  相似文献   

2.
掌叶覆盆子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掌叶覆盆子作为一种药食兼用的水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被誉为"黄金水果"和"第三代水果",市场前景广阔。针对当前掌叶覆盆子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而其野生资源日益枯竭的现状,本文从掌叶覆盆子的生长习性及其人工栽培和管理技术方面进行叙述,以期为庆元县大力发展覆盆子人工种植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地处燕山山脉东部,境内所产野生黄芩以“热合黄芩”盛名享誉中药材市场几十年。针对近年来市场需求增加和野生资源减少,野生黄芩供不应求的形势,本县自2001年开始发展黄芩在山坡地的仿野生栽培,取到了较好的效果。据2006年的收获结果,每亩三年生的仿野生栽培黄芩可产干品150kg,产值超过1500元,比种植玉米增收50%以上,同时也有效减少了中耕松土等田间作业造成的山坡地的水土流失。到2006年本县的山坡地仿野生栽培黄芩种植面积已由2001年的不足1000亩发展到超过2.0万亩。现将黄芩山地仿野生栽培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天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能,主治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症,其干燥块根为常用中药材。天冬过去基本没有栽培,以野生供药用,主要产于西南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分布零  相似文献   

5.
平凉中药材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记述了平凉地区主要中药材113种,其中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52种,人工栽培的药用植物资源有61种,并绘制了平凉地区主要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图。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黄芪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无公害黄芪的可行性 山西省五寨县是全省中药材产区之一.不仅具有丰富的野生资源,而且还有人工栽培的传统。五寨县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芦芽山脚下,境内不仅植被资源丰富,而且生态环境和土壤资源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生产种植。自1995年以来,五寨县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效。几年来,涌现出了一批中药材种植典型,带动了全县中药材生产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上升,到2009年达1万亩。  相似文献   

7.
白芨高产种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芨为兰科白芨属植物,以块茎入药,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是极其名贵的中药材,主要以野生为主,近年来,野生白芨被大量的滥采私挖,产量逐年下降,品质有所降低,价格逐年上涨。通过探索人工种植技术,有利于保护野生白芨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药农收入。通过近5年的栽培试验,摸索出适宜巫溪县境的种植经验,以供相似生态地区药农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药材野生变家种在我国已进行了几十年,大多数药材品种的栽培取得了成功,药材家种后由于土壤、肥料等原因,虽然药材的形态、大小、色泽有了提高,但部分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却有所下降。而将药材种植在森林中,在天然生长环境任其自由生长,回归其野生本性,将是广大林区中药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淳安县文昌镇掌叶覆盆子大田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淳安县文昌镇掌叶覆盆子大田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方式、园地管理2个方面内容,以促进覆盆子产业的发展,打造地区覆盆子产业金名片。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邯郸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紧邻3省3市7县,全县总人口40万,耕地面积1.37万hm2,海拔在203~1496m之间,四季变化分明,山高峰多,沟谷纵横,因此,成为野生药材的良好滋生地。据《涉县植物资源》记载药用植物达400余种。2005年,涉县卫生部门对中药材资源开展调查并进行道地药材品质研究,发现野生中药材达1500多种,其中常用药有300多种,地道药材100多种,均为国家中药基本药物。在国家公布的29种重点保护植物药材名单中涉县有11种。  相似文献   

11.
掌叶覆盆子培育技术及开发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掌叶覆盆子既可药用,又是新型高营养的野生果品,极具开发价值。介绍了覆盆子的生物学特征、繁殖方法、栽培技术,提出了覆盆子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木里县野生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以川续断、党参、大黄、黄精、秦艽、重楼、贝母、大小白芨、金铁锁、冬虫夏草为主的中药材分布于广大林区和牧区。近年来,由于对野生药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私挖滥采,野生药材资源面临枯竭之危,部分野生药材面临灭绝之灾。我县每年野生中药材产量在100t左右,并呈下降趋势。面对越来越少的野生中药材资源,不少农牧民开始小规模  相似文献   

13.
黄芩是原产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传统野生中药材,也是河北省的主要道地药材之一,尤其是产于承德市的“热河黄芩”,由于其根粗体长,色泽金黄,质量上乘,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盛誉。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增长,价格逐年升高,造成黄芩野生资源过量采挖,破坏十分严重。野生黄芩资源已近于枯竭的边缘,为保护野生资源,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承德市开始进行黄芩人工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扩大,经过几年的栽培实践,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黑龙江省山区野生重点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重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分层抽样方法确定调查样地,野外调查与内业整理相结合对黑龙江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将调查信息录入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中,同时查阅《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中药植物原色图鉴》等书籍从外观形态对易混淆的药用植物进行辨析。【结果】黑龙江省山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09科383属820种,其中,重点野生药用植物38科67属78种,主要分布在鸡西、双鸭山、牡丹江、七台河、佳木斯、鹤岗、富锦、黑河及哈尔滨等地;车前、益母草、蝙蝠葛及刺儿菜等19种药用植物分布广泛。重点野生药用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有36科65属76种,分别占总科数的94.74%,总属数的97.01%,总种数的97.44%。药用部位主要以根及根茎类为主,共36种,占重点野生药用植物总种数的46.15%;其次为全草类,共有25种,占总种数的32.05%。药用功效主要以清热类为主,化痰止咳平喘类、祛风湿类、解表类次之。生活类型主要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有49种,占重点野生药用植物总种数的6...  相似文献   

15.
掌叶覆盆子既可药用,又是新型高营养的野生果品,极具开发价值。人工栽培一般采用根蘖繁殖,但繁殖系数不高。该试验探讨了掌叶覆盆子的嫩枝扦插繁殖,取得成功,为其大规模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试验表明,在温湿度自动控制快繁苗床上,结合生根激素切口处理,可以实现掌叶覆盆子的嫩枝扦插,最高生根率达73.68%;木质化程度对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快慢有影响,生根激素促进效果IBA>NAA>IAA,200ppm优于100ppm,处理120分钟优于60分钟。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邯郸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紧邻3省3市7县,全县总人口40万,耕地面积1.37万hm2,海拔在203~1496m之间,四季变化分明,山高峰多,沟谷纵横,因此,成为野生药材的良好滋生地。据《涉县植物资源》记载药用植物达400余种。2005年,涉县卫生部门对中药材资源开展调查并进行道地药材品质研究,发现野生中药材达1500多种,其中常用药有300多种,地道药材100多种,均为国家中药基本药物。在国家公布的29种重点保护植物药材名单中涉县有11种。自2001年实施  相似文献   

17.
入夏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产药材陆续产新上市。现将其四种产新药材的市场走势点评如下:金银花由于农村荒山荒地被开垦利用,其野生资源越来越少,导致人工采摘费时费力,而近年外出打工的人员较多。上山采花的人减少,今年野生品采摘量比往年明显下降。人工种植除了一些老产区有栽培外,其它地方很少有规模种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及栽培药用植物的现状,为当地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开发及优势品种推广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要求,采用实地踏查法结合走访调查对汇川区43个样地药用植物资源及栽培品种进行调查。【结果】汇川区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属116科336属515种,其中,优势科有菊科(48种,占比9.32%),蔷薇科(27种,占比5.24%)及百合科(26种,占比5.05%)等共10个科;根据入药部位可分为全草类、果实及种子类和叶类等共8类,以全草类最多(221种);根据功效可划分为解表类、清热类及泻下类等19类,以清热类最多(182种)。汇川区发现贵州省重点中药品种48科85种,包含菝葜、吉祥草、野葛、杜仲、千里光、杠板归及三叶木通等;银杏、珙桐和红豆杉为国家重点Ⅰ级保护野生植物,西南舌唇兰、润楠、喜树和金荞麦等14种药用植物为国家重点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汇川区栽培药用植物共计21种,包括天麻、五倍子及黄精等,种植面积约3 200 hm2。【结论】汇川区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大,多样性丰富,建议适当发展当地优势中药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9.
远志为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益智、安神、散淤化痰的功效。用于失眠、健忘、咳嗽、心悸、壮阳益精等。由于多年来远志药材一直旺销,造成了对野生远志资源大量无限制的挖采,致使野生远志资源严重枯竭。远志人工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可有效缓解野生资源的亏缺,保护野生资源。其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20.
天冬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冬又叫明天冬、天门冬,是常用中药材,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功能。由于连年无节制地采挖,使野生资源减少,已难以满足药用和市场的需求,不少地区已经转为家种。现将天冬高产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