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市场分析     
七种稀特蔬菜走俏 我国生产的稀特蔬菜以其营养独特,保健作用强和质优价廉的优势,冲破“绿色壁垒”而称雄日本市场,俏销不衰,出口量年递增10%以上。主要品种有以下7种:紫苏叶、苦瓜、甘蓝、山药、青花菜、牛蒡、萝卜丝。据悉,目前日本市场蔬菜年  相似文献   

2.
江苏沛县河口镇丁六村(邮编: 221600)种植的牛蒡2003年获得了全 省首家无公害产品认证。2004年被日本 园艺专家“圈点”为江苏最大的村级特 菜出口基地以来,该村生产的牛蒡就成 了日本、韩国市场上的“宠儿”。青岛万 福集团等出口特菜企业云集该村,以高 出市场近1倍的价格争相收购牛蒡,总 量达3200吨,为农民多增收240多万 元。丁六村耕地沙质疏松,特别适宜牛 蒡、山药等特菜生长,其中牛蒡连片种植  相似文献   

3.
山东蔬菜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并有许多名特品种驰名中外,因此,素有“世界三大菜园之一”的美誉。山东蔬菜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倍受青睐。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我省蔬菜出口量已达到15万吨之多,其中日本占了多数。那么,我省蔬菜出口日本前景如何?日木市场的需求潜力还有多大?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趁在日本研修期间,对日本的蔬菜市场进行了粗浅的调查,结论是肯定的,日本的蔬菜市场不仅潜力还很大,而且我省蔬莱出口日本具备许多优势条  相似文献   

4.
新型创汇蔬菜——牛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牛蒡(Arctium lappa)是日本人喜爱的一种直根类蔬菜。野生种分布于从欧洲、西伯利亚到中国东北部的广大地区,栽培种则是日本人驯化成的。引种到我国时间不长,栽培面积也很少。目前一些地方种植的牛蒡几乎全部是用来出口日本,换取外汇。烟台市于1989年开始试种,1992年在莱阳市照旺庄乡叶家泊村建立200亩牛蒡生产基地,共生产牛蒡3000吨,收入60多万元。平均亩产1500公斤,亩产值达3000元,比日本的产量水平增产50%。  相似文献   

5.
牛蒡的贮藏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日本的需求量大增,牛蒡的种植面积呈波浪式扩大。出口牛蒡的形式目前主要有保鲜牛蒡、脱水牛蒡片、速冻牛蒡制品、盐渍牛蒡等。主要出口日本,另有少量切片脱水干制外销东南亚等地。  相似文献   

6.
稀特蔬菜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面积较小、人们不大认识、消费量不大的蔬菜种类。由于稀特蔬菜往往是时尚性消费,很多菜农通过种植稀特蔬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有的地方由于不顾有无销路,盲目发展稀特蔬菜,导致效益不佳,甚至亏损。那么,应如何发展稀特蔬菜呢?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信息中心消息,目前,日本市场蔬菜年均价格是北京市场蔬菜最高成交价的6倍~25倍,这对我国蔬菜扩大外销十分有利.特别是中国生产的稀特蔬菜,因为味道独特、营养保健作用强,在日本市场口碑很好.  相似文献   

8.
甘肃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牛蒡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蒡,性温、味甘、无毒,又称大力子、东洋参、牛鞭菜等,原产于中国,公元940年前后传入日本,是根菜类、药食兼用的蔬菜,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之一。牛蒡的肉质根富含菊糖和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胡萝卜素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二位,蛋白质和钙含量为根茎类蔬菜之首,粗纤维含量高于各种蔬菜。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经常食用牛蒡可防人体过早衰老,并可预防高血压。目前国内尚无大量食用牛蒡的习惯,中国生产的牛蒡90%以上出口日本,如何栽培出品质优良符合日本进口标准的牛蒡,成为出口商和种植户都非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后,我国生产的稀特蔬菜以其营养独特、保健作用强和质优价宜等优势,冲破“绿色壁垒”而称雄日本市场,俏销不衰,年出口量递增10%以上。主要品种有以下7种。1.紫苏叶。日本人喜欢用紫苏叶卷生鱼片蘸调料吃,年需求进口量20亿片,每年的3、5、8、12月要货急。我国货源不足,出口量不到日本需求量的10%。2.苦瓜。日本人的一道常用菜,目前日本寻求从国外进口,年需求量几万吨。3.甘蓝。2002年,中国种植的甘蓝大量出口日本,已成为蔬菜中创汇的新亮点。市场竞争力强,扩大外销市场潜力比较大。目前在日本市场,甘蓝卖到人民币3元/kg。4.山药。在…  相似文献   

10.
牛蒡为菊科 Coopaiae属,为多年生草本直很类蔬菜。中医学将牛蒡种子称“牛劳子”或“大力子”。日本人把牛蒡称为  /GOBO。牛蒡原产于北欧、西伯利亚和中国北部,我国种植历史较久,分布也广。目前在山东、江苏大量种植创外汇出口,福建省的漳浦县、同安县、东山县、福州等地区开始种植示范推广。 牛蒡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保健品,牛蒡子可入药,牛蒡根可食用,枝叶可作饲料。由于其种子及根营养价值高(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含量丰富),以及对多种疾病如糖尿病等有食疗作用,在日本被视为强壮性食物,老幼喜…  相似文献   

11.
王成文 《新农业》2007,(1):24-24
特菜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面积较小、人们不大认识、消费不多的蔬菜种类.由于稀特蔬菜具有风味独特、外形新奇、营养丰富以及特殊的药用保健功效等特点,很多菜农也通过种植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也有的农户由于不顾销路,盲目发展稀特蔬菜种植,导致效益不佳,甚至亏损.  相似文献   

12.
市场展望     
我国6种稀特蔬菜冲破“绿色壁垒”称雄日本市场加入W TO后,我国生产的稀特蔬菜以其营养独特,保健作用强和质优价宜优势,冲破“绿色壁垒”而称雄日本市场,俏销不衰,年出口量递增10%以上。主要品种有以下6种。1、紫苏叶。日本人喜欢用紫苏叶卷生鱼片蘸调料吃,年需求量20亿片,每年  相似文献   

13.
牛蒡是沛县主要出口农产品之一,是二年生草本直根类蔬菜,牛蒡根富含菊糖,可入药。其加工产品主要有保鲜牛蒡、腌制牛蒡、牛蒡酱菜、牛蒡茶和深加工产品牛蒡汁、牛蒡饮料等,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是沛县主要出口创汇蔬菜品种之一。近几年,通过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合全县生产的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文章从生产要求、种子处理与病虫害防治三方面进行了介绍。这套生产技术不但提高了产量,同时提高了牛蒡品质,同时增加了农民效益。  相似文献   

14.
稀特蔬菜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面积较小,人们不大认识,消费不多的蔬菜种类。由于具有风味独特、外形新奇、营养丰富以及特殊的药用保健功效等特点,一时成为消费时尚,很多菜农也通过种植稀特蔬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有的  相似文献   

15.
日本本土每年蔬菜生产量只能满足不到国内市场需求量的80%,20%以上的蔬菜需求要依赖国外进口。日本也是我国蔬菜最大的出口市场,2002年出口量150多万吨,出口额15亿美元,分别占当年全国蔬菜出口总量的35%、出口总额的53%。日本的蔬菜市场运作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中央批发市场进行,这一形式流通的蔬菜数量占整个日本需求量的80%左右,国外进口的蔬菜也是通过这一途径在日本市场流通;二是直销形式,生产者生产出的蔬菜直接与消费者见面,这种形式约占蔬菜流通总量的20%。  相似文献   

16.
保鲜出口专用品种绿峰青花菜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峰青花菜是江苏正大农艺种苗有限公司(江苏如东)引进的特早熟耐热品种,该品种品质好,特别适合保鲜出口,经如皋蔬菜办公室试验示范推广,现已累计推广10000hm^2,生产的产品几乎全部出口到日本及东南亚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其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种植希特蔬菜效益高,文章论述了种植希特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稀特蔬菜是指从国内和国外引进的比较珍稀的名特优新蔬菜的新品种。由于其独特的风味、新奇的外形、丰富的营养以及特殊的药用保健功能,成为消费时尚,越是稀罕的品种,意味着市场空间越大。很多菜农通过种植稀特蔬菜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业》2005,(7):32-33
加入WTO后,我国生产的稀特蔬菜以其营养独特,保健作用强和质优价宜优势,冲破“绿色壁垒”而称雄日本市场,俏销不衰,年出口量递增10%以上。主要品种有以下6种。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产蔬菜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跨出国门开始,短短的几年间,蔬菜出口量已达到432万吨(2003年),成为中国对外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国蔬菜出口市场集中度高,仅出口日本的蔬菜就占蔬菜出口总量的20%以上,而浙江等蔬菜出口大省对日本市场的依存度更是高达75%。因此,日本蔬菜进口市场变化直接影响到中国蔬菜的生产和出口,对日本蔬菜进口市场进行分析,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近几年日本蔬菜进口量波动较大自2002年开始,日本蔬菜进口出现了较大波动,其主要变化为2002~2003年的进口量突然减少和2004年之后进口的急速…  相似文献   

20.
一、出口创汇的蔬菜品种根茎类有:牛蒡、洋葱、八寸参萝卜等;叶茎类有:香葱、大葱、大叶香莱、大叶菠菜等品种。上述品种主要加工成脱水蔬菜,出口日本及欧洲市场;豆类有:荷兰豆、特早50眉豆等,用速效保鲜方法加工出口东南亚及韩国等市场。这类品种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