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复种栽培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地,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土地效益。凌源市一些乡镇采用上茬地膜覆盖种植西瓜下茬种植油用向日葵取得了较好地经济效益。该文详细介绍了覆膜西瓜复种油用向日葵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辽阳市属于一季有余,两季不足作物种植区,如果热量资源利用得好,发展两茬生产是有希望的。1978年全市麦茬葵花试种面积90多亩,上茬小麦平均亩产400斤以上,下茬向日葵平均亩产300斤左右;1979年全市麦茬葵花种植面积扩大到8789亩,一般上茬小麦亩产300~400斤,下茬葵花籽亩产200~300斤;1980年全市麦茬葵花发展到15000亩,其中移栽葵花面积6561亩,一般上茬小麦亩产300斤左右,下茬葵花籽亩产200斤以上。由于两茬栽培组合对路,向日葵在我市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油用向日葵是我们地区新引入油料作物,具有生长期短,田间管理方便,含油量高,产量高的优点。油用向日葵适合我们地区发展两茬的下茬种植。大力发展油用向日葵是落实“抓纲治国”战略决策,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为国家增产油料的新途径。为了提高向日葵的单位面积产量,摸清向日葵高产栽培规律,采取先进合理的技术措施,从一九七四年开始,对向日葵产量影响较  相似文献   

4.
油用向日葵在复县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实践证明,油用向日葵在发展两茬、耕作制度改革、制定合理轮作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1978年全县向日葵亩产为114斤,1979年上升为161斤。并且涌现出许多200斤以上的公社,300斤以上的大队,350斤以上的生产队,近400斤的高产地块等。高产典型说明,  相似文献   

5.
正北票市气候属中温带亚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积温高。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6℃,无霜期130~150d。麦茬复种油用型向日葵,是充分利用土地光照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农业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措施。2015年全市小麦下茬复种向日葵面积2000亩,平均亩产204kg;亩产值1020元,亩纯收入670元。1栽培措施1.1选用品种  相似文献   

6.
杂交向日葵生育期短,管理方法不同于常规品种,因此在生产上应掌握以下栽培技术。一、轮作实行五年以上合理轮作,前茬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马铃薯为好,切忌选择前茬用过长、残效除草剂的地块。二、整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平岗地。三、施肥杂交向日葵需肥量较大,一般在生育前期以磷肥为主,生  相似文献   

7.
一、选地、选茬、整地 1、选地:应选用土层深厚、质地适中、有机质含量较高、肥力较好、排水良好的黑土、黑钙土. 2、选茬:优先选择大豆茬或马铃薯茬.大豆茬能为土壤提供较多的养分,被称为"油茬".不要选用甜菜、向日葵、白菜等耗地较大的前茬.  相似文献   

8.
<正>杂交向日葵生育期较短,管理方法又不同于常规品种,因此在生产上应掌握好以下栽培技术。一、轮作选地最好选择具有抗旱耐碱的土地,一般耕地及荒地均可种植,但盐碱过重的地块不宜种植。向日葵杂交种应种植于较好耕地上,产量、品质尤其明显,产出比大,收入颇丰,有条件的农户尽可能地利用好地种植为宜。实行五年以上合理轮作,前茬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马铃薯为好,切忌选择前茬用过长、残效除草剂的地块。  相似文献   

9.
建平县是辽宁省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总播种面积在30万亩左右。其中中晚熟马铃薯播种面积25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建平县中北部的蹦河流域,平均单产1710千克。早熟马铃薯播种面积5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南部乡镇和老哈河流域乡镇,平均单产2000千克左右,高产田亩产可达3000千克以上,马铃薯下茬复种秋豆角、大白菜等蔬菜和小油葵等经济作物,亩效益十分可观。但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存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七年,郭七大队种了三百六十亩油菜,平均亩产一百八十三斤,比上年每亩增产四十二斤,增长29.7%。其中第二、三两个生产队共一百八十亩,平均亩产二百另五斤。油菜收获后又复种了二百二十九亩向日葵,一百三十一亩大豆,实产向日葵六万一千二百四十一斤,平均亩产二百六十七斤。实产大豆二万六千五百一十八斤,平均亩产二百另三斤。油葵两茬平均亩产四百五十斤;油豆两茬平均亩产三百八十六斤。  相似文献   

11.
对三种不同的作物(向日葵、玉米、马铃薯)"一膜两年用"后作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垄全膜覆盖种植食用向日葵在"一膜两年用"后作效益中重茬不宜种植,首选作物是玉米,其次是马铃薯,可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于维江 《现代农业》2012,(11):14-15
为了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水浇地产出效益,增加复种指数,今年,在朝阳县根德营子乡南洼村10户连片土地安排13亩马铃薯、豆角两茬高效栽培示范田。上茬马铃薯平均亩产3517千克,亩产值5627元,下茬豆角亩产2355千克,亩产值7065元,两茬亩产值12692元,扣除生产成本1050元,两茬亩纯收入11642元,是种植玉米的8.7倍。主要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以大麦品系“08PJ-36”为前茬作物。通过后茬复种早熟油用向日葵、牧草、打籽西萌芦和角瓜、荞麦,探讨巴彦淖尔地区复种模式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大麦“08PJ-36”后茬复种油用向日葵的经济效应较高,大麦产量376.2kg/667m^2、油用向日葵产量244.0kg/667m^2,纯收益达1995.3元/667m^2,早熟向日葵是大麦后茬复种的优势作物,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4.
油菜与向日葵是我省近年来试种与推广的两种新兴油料作物。这两种作物复种获得成功是广大贫下中农与科技人员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取得的一大成果。沈阳市一九七五年多点试种了二百亩油、葵复种试验,平均亩产油菜110.2斤,下茬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的差异。[方法]以迪甜6号为材料,研究了甜玉米一年一茬、一年两茬栽培、以及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5种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结果]甜玉米一年两茬栽培、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种植效益均高于甜玉米单作。一年两茬种植效益最高,两茬合计93 937.5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8 480元/hm2,纯收益增加41 610元。小麦复播甜玉米模式较小麦单播模式收益增加39 060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3 560元/hm2,纯收益增加25 500元。甜玉米间作马铃薯种植效益为71 460元/hm2;套播辣椒种植效益63 750元。[结论]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存在极显著差异。农户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间套种模式,提高甜玉米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选用向日葵、油葵、玉米、马铃薯4种作物开展一膜两年用后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除油葵外,其他3种作物产量效益、水分生产效率及效益均达到理想水平,建议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葫芦岛市连山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大少雨干旱,气温上升快;夏季炎热雨量集中,风小湿度大;秋季晴朗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少雪寒冷多北风,年平均气温8℃~9℃,多年平均降水量500~750毫米,无霜期187天,独特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合露地两茬蔬菜的生产。农业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多种两茬栽培模式,尤以春茬马铃薯露地覆膜栽培效益高,每年面积在2万亩左右。  相似文献   

18.
甜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的差异.[方法]以迪甜6号为材料,研究甜玉米一年一茬、一年两茬栽培以及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5种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结果]甜玉米一年两茬栽培以及甜玉米与小麦、蔬菜(马铃薯、辣椒)间套复种的种植效益均高于甜玉米单作;一年两茬种植效益最高,两茬合计93 937.5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8 480元/hm2,纯收益增加41 610元/hm2;小麦复播甜玉米模式较小麦单播模式收益增加39 060元/hm2,抛去平均投资13 560元/hm2,纯收益增加25 500元/hm2;甜玉米间作马铃薯种植效益为71 460 元/hm2,套播辣椒种植效益63 750元/hm2.[结论]甜玉米5种种植模式间经济效益存在极显著差异.农户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间套种模式,提高甜玉米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9.
旱稻比水稻节水,适应性广,适合低洼地块栽培,米质适口性好。上茬马铃薯、下茬旱稻进行复种栽培,义县高台子镇农科站在北砖城子村种植千亩获得成功。上茬马铃薯亩产1000公斤,按每公斤2元计算可收入2000元;下茬旱稻亩产475公斤,每公斤按2元计算可收入950元,合计两茬收入2950元,取得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试验和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宁夏银北盐化耕地设置油用向日葵氮磷钾肥效试验,探讨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油用向日葵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产量与品质等的影响,为盐化土壤调控施肥和提高油用向日葵籽实产量与品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盐化土壤条件下,氮磷钾肥处理的油用向日葵更具株型优势,其千粒重、单株结葵数、单株产量和籽粒产量明显增加,在氮磷钾肥基础上增加有机肥的处理还可明显提高氮磷钾的吸收量。同时,施用氮磷钾肥可使油用向日葵籽实脂肪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下降,还可增加油酸和硬脂酸含量,降低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油用向日葵每形成100 kg籽实所需吸收氮(N)、磷(P2O5)、钾(K2O)分别为6.1~9.6、3.2~3.8、12.3~13.7 kg,其比例约为1:0.40~0.55:1.43~2.09,平均为1:0.49:1.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