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稀症是家畜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耕牛拉稀症主要是由于耕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或因风寒内侵导致寒、湿伤脾,引起脾胃运化无力,体内升清降浊功能受阻,水湿困扰脾胃,因而拉糊状便,时有血液混杂。根据症状采用"通灵散"加减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耕牛拉稀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因风寒内侵导致寒湿伤脾,引起脾胃消化无力,体内升清降浊功能受阻,水湿困扰脾胃,因而拉稀糊状便,时而有血液混杂。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通灵散加减法治疗耕牛拉稀12头,治愈10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耕牛拉稀主要是由于耕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或因风寒内侵导致寒湿伤脾,引起脾胃消化无力,体内升清降浊功能受阻,水湿困扰脾胃,因而拉稀糊状便,时而有血液混杂。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通灵散加减治疗该病28头,治愈24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耕牛腹泻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因风寒内侵导致寒湿伤脾,引起脾胃消化无力,体内升清降浊功能受阻,水湿困扰脾胃,因而排糊状便,时而有血液混杂。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通灵散加减法治疗耕牛拉稀12头,治愈10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耕牛拉稀症主要是由于耕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或因风寒内侵导致寒、湿伤脾,引起脾胃运化无力,体内升清降浊功能受阻,水湿困扰脾胃,因而拉糊状便,时有血液混杂。若不及时治疗,患畜逐渐消瘦,精神倦怠,食欲减退,鼻镜干裂,口腔津液短少,被毛粗乱无光。久之则病牛多卧少立,严重者行走乏力,呼吸喘粗,影响役用。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方"通灵散"加减治疗56例,治愈55例,治愈率98%,现将临床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6.
耕牛拉稀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因风寒内侵导致寒湿伤脾,引起脾胃消化无力,体内升清降浊功能受阻,水湿困扰脾胃,因而拉稀糊状便,时而有血液混杂。笔者在临床冶疗中采用中药通灵散加减法治疗耕牛拉稀12头,治愈10头,现介绍如下。1方剂(g)苍术30,官桂25,细辛10,茴香30,陈皮  相似文献   

7.
耕牛拉稀主要是由于耕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或因风寒内侵导致寒湿伤脾,引起脾胃运化无力,体内升清降浊功能受阻,水湿困扰脾胃,因而拉稀糊状便,时有血液混杂。若不及时治疗,患畜逐渐消瘦,精神倦怠,食欲减退,鼻镜干裂,口腔津液短少,被毛粗乱无光。久之则病牛多卧少立,严重者行走乏力,呼吸喘粗,影响役用。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通灵散加减治疗68头,治愈65头,治愈率96%,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8.
牛拉稀是由于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或风寒内侵导致寒湿伤脾,引起脾胃运化无力,使机体升清降浊功能受阻所致.如果牛稀粪中时有血色,应及早治疗.治疗不及时,则病牛鼻镜干裂,口腔津液短少,被毛粗乱无光,精神倦怠,食欲减少.久之病牛多卧少立,行走无力,呼吸喘粗,体况渐弱而消瘦.  相似文献   

9.
牛拉稀主要是因牛脾胃虚弱,如采食了大量发霉变质的饲草,或饲草中混有大量的泥沙等杂物,牛的饮水不洁,或因保暖不善,采食了过冷的饲草或饮用了过冷的饮水,导致风寒内浸寒湿伤脾,致使牛脾胃运化无力,水湿困扰脾胃,因而脾胃虚寒引起牛拉稀。  相似文献   

10.
牛拉稀主要是因牛脾胃虚弱,如采食了大量发霉变质的饲草,或饲草中混有大量的泥沙等杂物,牛的饮水不洁,或因保暖不善,采食了过冷的饲草或饮用了过冷的饮水,导致风寒内浸寒湿伤脾,致使牛脾胃运化无力,水湿困扰脾胃  相似文献   

11.
邱晓霞 《北方牧业》2006,(14):21-21
<正> 牛拉稀主要是由于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或因风寒内浸导致寒湿伤脾,引起脾胃运化无力,体内升清降浊功能受阻,水湿困扰脾胃,因而拉稀糊状粪便,时有血液混杂,若不及时治疗,患者逐渐消瘦,精神倦怠,食欲减退,鼻镜干裂,口腔津液短少,被毛粗乱无光。多卧少立,严重者行走乏力,呼吸喘粗,影响役用。笔者在临床诊疗中用自拟苍桂汤治疗病牛35例,治愈32例。1 临床症状患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或停止,下泻,粪便清稀,肠音增强,后减弱,有的排恶臭样粪便,混有黏液或血丝,腹痛,或里急后重,结膜潮红,口腔干燥或黏滑,尿少色浓。2 药方与用法处方:苍术30克、官桂25克、细辛10克、茴香30克、陈皮30、青皮30克、芍药30克、茵陈25克、桂心15克、蒿木30克。上药研末,开水冲调灌服,每天1剂。  相似文献   

12.
牛拉稀主要是因牛脾胃虚弱,牛采食了大量发霉变质的饲草,或饲草中混有大量的泥沙等杂物,牛的饮水不洁,或因保暖不善,牛采食了过冷的饲草或饮用了过冷的饮水,导致风寒内浸寒湿伤脾,致使牛脾胃运化无力,水湿困扰脾胃,而因脾胃虚寒引起牛拉稀。一般患牛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或停止,粪便清稀,且有的患牛排出带有恶臭样的稀便,稀便中混有黏液或血丝,患牛表现里急后  相似文献   

13.
牛肠热便血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笔者以往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疗程长,疗效亦不甚理想,且上述药物无论何种途径给药,皆能破坏瘤胃微生物区系,从而影响消化机能,笔者试用仙人掌配合槐花散加味治疗该病45例,全部治愈。1 病因分析根据近年来的发病情况分析,本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多数病例发生在3~4月份和9~10月份。主要是由于饲料加工粗放,霉烂变质,混杂泥沙,或带霜雪,或冰冻,饲草不洁,寒夜露宿,风寒内侵,导致寒湿伤脾,引起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胃肠蠕动无力,升清降浊失司,水湿困扰脾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笔者应用自拟加味参术健脾散治疗急、慢性羔羊消化不良症 12 6例 ,治愈率达 97% ,治胃积食32例 ,治愈率达 93.1% ,现介绍如下。1 病因幼畜刚脱离母体 ,气血未充 ,脏腑娇嫩 ,皮薄体弱 ,腠理疏松 ,脾胃功能尚不健全 ,若护理不当 ,饲喂失宜 ,则易致病。如食初乳过多 ,使脾胃运化受阻而成积滞 ,脾胃素虚 ,运化失司 ,致乳食不消 ,多可形成虚中夹湿的积滞 ,因气候剧变 ,羔羊腠理疏松 ,卫阳较弱而肌表不固 ,外邪乘虚侵袭机体 ,寒伤中阳 ,脾运失调 ,寒积于内 ,又可形成虚寒积滞病理。2 病状发病早期 ,不见拉稀症状 ,患羔表现食欲不振或不…  相似文献   

15.
冷泻是幼猪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若贻误治疗或药不对症 ,常因脱水造成死亡 ,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用抗生素、磺胺类等药治疗 ,往往疗效欠佳。笔者采用藿香正气散治疗该病 30余例 ,治愈率达 91%以上 ,效果满意。1 病因病机小猪脾胃阳气不足 ,卫气不固 ,常因饲养管理不当 ,如喂霉变饲料 ,饮水不洁 ,圈舍潮湿或外感风寒 ,内伤湿滞 ,邪气 (寒、湿 )内侵 ,造成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调 ,不能运化水湿所致。2 症状寒颤怕冷 ,耳鼻四肢发凉 ,食欲不振 ,呕吐 ,肚腹胀满 ,肠鸣如雷 ,尿清长 ,粪泄泻 ,完谷不化 ,口色淡白 ,苔白而腻 ,脉迟等。3 治疗以解表…  相似文献   

16.
母猪产后不食症,是猪场母猪产后多发病,大部分病猪泌乳减少,影响仔猪生长发育。该病病因较多,发病机制也较复杂。一般多与饲料单一、营养不良、躯体瘦弱,脾胃运化腐熟功能降低有关。也有因在冬天产仔时猪舍保温不好、环境温度过低,外感风寒,或喂冰冻饲料、饮水,寒伤中阳而引起;还可能因产后突然喂饲过多精料,“顶食”伤胃,引起消化不良而导致不食。可根据不同病因和症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家畜的泄泻是临床常见症之一,有寒泻、热泻、虚泻和实泻,其所病脏腑不离脾胃肠和肾等。大家畜和幼畜因其病因病机不同而设不同治法。1大家畜泄泻的辨证施治1.1脾虚泄泻泄泻的所病脏腑在脾胃肠,所谓"泄不离脾,脾不虚不泻"。由于脾虚运化无力,水湿内生,升  相似文献   

18.
耕牛泄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引起本病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导致耕牛泄泻的因素是感受外邪,如风、寒、暑、湿,其中以寒湿暑热为多见;其次,如饮食所伤、脾胃虚寒、肾阳不足等多种因素均能导致脾胃功能障碍,形成泄泻。该证若采用单一对症疗法,难以奏效,如单用中药治疗寒湿急性泄泻,药效较缓,易出现体液紊乱,酸中毒等,单用西药治疗暑热引起的泄泻,难以祛除病因。因此,笔者认为采用中西药结合辩证施治,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1病理分型1.1寒湿、湿热泄泻主要是湿气入侵于脾,因脾喜燥恶湿,湿最易伤脾,寒湿、湿热下注,至胃运…  相似文献   

19.
骡马脾肺气虚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约占内科疾病的15%左右。由于病属慢性,病畜食欲渐减,初发不被察觉,日久则形体消瘦,食欲明显减退,粪便稀软,时而咳嗽,畜主方求诊治。此症见于甘肃各地。笔者以益气黄芪散加减治之,均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一)病因病机脾肺气虚主要由于平素饲草单纯或品质不良,缺乏营养,再加使役不当,风寒内侵,使胃的受纳腐熟、脾的运化功能失调,久则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对水谷精微吸收不全,气血来源即不足。  相似文献   

20.
耕牛泄泻是指耕牛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拉稀,泄粪如水样的一类症候。泄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及大小肠。但其他脏腑疾患,如肾阳不足也能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发生泄泻。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饲养失调、管理不善、寒湿或湿热内侵,致使脾运失职,传导失常,其中以湿盛和脾虚为最重要原因。笔者在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数年,对渭源县的耕牛泄泻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诊断、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发病机理和辨证施治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